第一卷 遠山
第四十八章 責任

很多庸碌的人往往甘願被人領導,但他把領導權交出去的同時,卻有著一個潛台詞:你是領導,你說了算,你能力強,那你就要多負責一點,多干一點。我是下屬,我能力弱,那我幹不了的事情你就別勉強我。
「總不能讓小孩子看著……」他惴惴地說道。
「我們可以先把這個問題作為第一個議題先確定下來,然後再討論下面的議題。」張曉舟說道。他很高興有人提出了他沒有看到的問題。
這樣的極端環境下,最有效率的制度其實並非民主而是集權,但在領導者沒有辦法樹立起絕對權威,沒有一批志同道合的骨幹分子,沒有強大的制約手段的情況下,集權不可能推行得下去。
張曉舟點點頭。
這並不是要推廣民主或者是某種普世價值,也不是在作秀,經歷過許多次失敗也看過很多成功例子的張曉舟很清楚,成功永遠都不可能是少數幾個領袖帶領下就能做到的事情。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高度概括和總結的能力。
錢偉拍了拍他的肩膀,他突然想起了什麼,把張曉舟的那個小本子掏出來還給了他。
即便是成功了他們也不會滿意,他們的潛台詞往往是:對啊,你有本事,你愛現,你想當領導想晉陞,你想從中撈好處,當然你要多干一點。我又沒好處,憑什麼我要幹活。
張曉舟卻繼續留在了台上:「還有個事情要和大家談談,正好今天下雨,人都齊,也沒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這種事情就別拿到這個會上討論了。」張曉舟說道,這種把事情無限擴大嚴重跑題的情況正是他最不想看到的結果。「我們時間有限,這些具體的事情可以以後來處理,今天我們只確定最基本最原則性的東西。比如我之前說的內部矛盾的問題,我們今天不討論具www.hetubook.com.com體的條款,只把最基本的東西定下來,什麼人來處理,分哪幾種處理標準。具體的東西以後再來考慮。」
會確定這樣的原則是因為僅僅第一個原則的確立就耗費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有幾個較真的人反覆在一些問題上糾纏,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他從講台上走下來,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第二個原則卻是關於會議本身,首先確定了全體大會應該每個月開一次,主要是像今天一樣討論和確定各種各樣的原則性的問題,也可以討論一些比較重大需要所有人表決通過的問題。全體大會應該在四分之三有表決權的人員到會的時候召開才有效,而開會的時候,除了主持人之外,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發言和一次補充的機會,如果長篇累牘霸著講台不下來,主持人可以中斷他的發言。而有人在講台上發言的時候,下面的人可以輕聲地進行討論,卻不能直接打斷他的話,更不能謾罵或者是進行語言上的攻擊。每個有表決權的人都可以在發言後進行一次質疑,並要求對方回答,但不能反覆地拿已經回答過的問題反覆地進行糾纏,更不能重複地把別人已經說過的內容又拿來浪費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提出新加入的人員在三個月內沒有投票和表決權,但這個建議很快就被大家否決了。
張曉舟看過很多失敗的團隊,大量的工作往往由基層領導帶著幾個骨幹分子完成,很多人僅僅是能夠完成及格線水平的工作,甚至只是在一邊划水混日子。這樣的人還往往充當著釋放負能量,在出現問題的時候跳出來推卸責任給幹活的人抹黑的角色。
「我們搞民主集中制吧?」一個組長說道。「先在今天分工的小組裡拿出一個初步的和圖書意見,然後再拿出來討論,這樣會更有效率點。」
你看,會出這樣的事情是因為你們沒有提前想到,沒有盡到義務。
我又沒出主意,這事情跟我沒關係。
在一線尤其如此。
大多數人都愣了一下,不知道他要說什麼,但錢偉等人知道,這是他早就說過要做的事情。
下面坐著的人一下子議論開了。
年紀大一些的女人們對於這樣的事情沒什麼興趣,小孩們則在這樣難得的氣氛里悄悄地玩鬧了起來,一些人顯然想法很多,忙著找紙筆要寫下來,但也有一些人覺得這是多此一舉。
「就這麼點人,有必要搞這種東西嗎?」有人小聲地說道。「你們幾個負責的商量好了之後告訴我們不就行了?」
理論上,每個人都要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存而努力,但問題是,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會有人願意付出努力,也一定會有人只想縮在後面。
如果處理不當,工作、責任和危險就會越來越多地壓在那些願意做事的人頭上,七十多個人的求生之路很有可能會變成少數人拚命努力去養活多數人,而這絕對不可能長久,也不公平。
「那我們是先分組收集整理出一個大概的條款,由組長做代表逐項宣讀討論通過?還是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機會?」
發言的時候杜絕口水話和沒有實際意義的內容,如果發言者不能做到言簡意賅,主持人可以請他先到台下去組織語言,避免浪費大家的時間。
而另一個潛台詞則是:我聽你的指揮,那你就要為我的生存和安全負責,如果我出了什麼事情,那你就得負責到底。
「我們要把我們今後行動的基本原則確定下來。」張曉舟說道。「比如說,我們現在所執行的糧食和飲水管理政策要不要調整?比如我們個人的財產怎麼和-圖-書處理?比如我們的管理機構怎麼產生,怎麼換屆?我們內部如果出了問題,有了矛盾、分歧,甚至是有人造成了危害,要怎麼處理?我們團隊里的每個人要承擔什麼樣的義務和責任,享受什麼樣的待遇?要不要實現差異化?我們要不要吸收新人?有什麼條件,有什麼標準或者說是門檻?新人進入之後是什麼樣的待遇?要不要和我們在座的人有什麼差別?」
我早知道會這樣,可我又不是領導,我說了也不算,所以我就沒說。
「你這話不對。」張曉舟搖了搖頭說道。「要在這個世界里生存下去,不能僅僅是依靠我,或者是依靠少數幾個人。所有人都必須為了這個集體出謀劃策,都必須把自己的知識、智慧和力量貢獻出來。最起碼,你也必須負起應該要付的責任來。每一個重要的決定大家都要參与,而不是把他變成少數幾個人的事情。」
食堂里一下子變得亂糟糟的,各個組的負責人早就知道張曉舟有這樣的想法,並且早就做出了準備,但絕大多數人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事情,馬上開始相互打聽了起來。
張曉舟想要讓每個人都開始為了這個集體而努力,並且把這變成一種常態。最起碼,他們必須要開始去承擔最基本的責任。在出了問題需要他們站出來的時候,他們沒有借口說:都是你們幾個人瞎搞弄成現在這個樣子,我不管,反正你們要負責解決。
「每個人都發言?那不可能!」之前對投票權提出異議的男子說道。「提出議題之後要不要討論?如果有人提出疑問,要不要解答?哪怕是限定每個人的發言時間,老人小孩不發言,一個晚上也定不了多少事情!各位,我們現在不是以前了,那些繁文縟節全丟掉吧!效率才是最重要的!難道我m.hetubook.com.com們還像以前一樣每天拿幾個小時出來浪費在開會上?」
七十來個人的集體不算小,但也不算大,張曉舟很清楚自己在裏面充當的是什麼樣的角色。說好聽一點,人們是因為信任他而推選他出來帶領大家求存,但未必沒有人是希望能夠找出幾個願意幹活的人來承擔更繁重的工作,承擔更危險的任務。
這樣的說法大家都接受,旁邊有幾個正在奮筆疾書的人聽到這話,猶豫了一下,看看自己所寫的東西,突然沒興緻了。他們寫下來的大多數都是所謂「具體」的事情,真正提綱建領的建議卻幾乎沒有。
幾個坐在前排的組長們熱切地討論了起來,關於張曉舟的事情就這樣迅速被淡化了,這樣的局面讓錢偉心裏終於高興了一些。
這個並無惡意的玩笑讓大家都笑了起來,很快就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弄一間房子出來給夫妻使用,就像以前部隊上曾經有過的探親房。
稀粥沒幾分鐘就喝完了,大家一邊喝水一邊涮著碗,張曉舟再一次走到台上,大聲地對大家說道:「我們現在先來確定兩個基本的原則。第一,我們採取什麼樣的討論形式……」
第一個原則很快就確定了下來,經過一番爭論,最終確定具有投票和表決權的是十六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中青年,不分男女,這也是目前他們這個團隊所有工作的主力。而具有提案權的則是每個家庭的戶主,這是因為每個家庭的意見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收集和統一,有利於提高提案的效率。單身者理論上都是提案人,但為了提高效率,以宿舍的舍長為提案代表,但每個人都有補充提案的權利。這個原則不單單適用於今天的討論,也適用於今後所有的會議。每次投票或者表決都以超過參會人數的三分之二為通過。
「我想到www.hetubook.com.com的就是這些,大家不要著急,離天黑還有一段時間,我們先吃飯,吃完飯大家可以考慮一下,哪東西是我們最需要,最迫切要決定的東西。我的想法是,現在這個局面下,不需要搞的太複雜,也不要一下子搞太多,能夠解決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就可以,但一定要把最關鍵的原則都確定下來。一旦確立,這就是我們每個人做事的準則。」
所有人都要為自己負責,而不是把這麼沉重的包袱扔給別人,然後心安理得地去把自己擺在弱勢群體的位置上,逃避自己應該要負的責任。
「這麼多人,不知道要吵到什麼時候。」李洪輕聲地說道。
「反正晚上也沒有燈,討論一下這些事情也沒什麼不好的吧?」一個組長說道。「一家人住在一起,你也不會每天都想早早的摟著媳婦上床吧?」
「現在七點半,我們休息一下,請提案人收集整理覺得今天有必要進行討論的議題,我們八點半開始進行討論。每個議題提出之後首先進行表決,由大家確定是不是要在今天進行討論。通過表決的提案再進行討論。發言的順序我們今天先按照座位順序來,以後由抽籤決定。」張曉舟說道。「我提醒一下大家,我們今天討論的是最根本的原則,很具體的事情可以以後再慢慢地處理,不要佔用今天的時間。」
「等會兒要投票嗎?老人和孩子怎麼算?」另一個人說道。「所有人的投票權都一樣?那本身就不公平啊!」
你看,主意都是你們出的,出了問題當然也是你們負責。
「今天的分工和昨天的不一樣,大家相互之間都不熟。」另外一個組長說道。「我覺得按家庭或者是按居住的區域來分組,討論的時候也方便。」
「就這麼幾個人還搞什麼特殊?等我們的團隊擴大兩三倍之後再考慮新人老人的差別吧!」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