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新世界
第四十章 農本(上)

那他們這一年日復一日的勞動,意義究竟何在?
「現在人們感到極端勞累,最大的問題就是每天都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一次次地拉網,撤網,清理排水溝,否則的話,就很容易腐根、倒伏,減產甚至是顆粒無收。但這樣做的勞動量太大,長期執行下來,幾乎沒有人承受得了。」
「也沒有那麼嚴重。」李雨歡看到他緊張的表情,笑著搖了搖頭。「只是我的一種感覺。」
許多人的精神因此而變得麻木了起來,既然前方永遠都是數不盡的苦難,那現在辛辛苦苦日復一日地去勞動又有什麼意義?甚至有人直接說,既然都是吃樹皮粉,那還種地幹什麼,反正周圍這麼多樹,幾輩子都吃不完的,與其受那個累,不如活得輕鬆一些。
張曉舟果然非常不解。
「我們大力推廣的玉米和番薯的種植方法也許根本就錯了。」李雨歡遲疑了一下,把存在於自己心裏很長時間的一個想法說了出來。
過去農田的面積小,人手https://www.hetubook.com.com多,人們面臨的生存壓力也大,這樣的日子大家還能堅持下來,但現在,日復一日的重複勞動已經讓很多人都產生了畏難情緒,甚至開始自暴自棄了起來。
番薯和玉米在之前那個世界都被稱作耐旱耐澇的農作物,但所謂耐澇也是有限度的,他們現在所生活的這種環境,已經不是耐澇能夠解決,而必須是水生植物才有可能適應的範疇了。
好不容易積存下來的糧食再一次消耗殆盡,許多人不得不又一次吃起了樹皮粉和蕨根粉。
當一天結束,張曉舟和李雨歡說起白天開會的事情,她突然隨口這樣說道。
為了讓番薯和玉米能夠活下去,他們不但採取了起壟種植的辦法,還用在農田上方拉網的方式將水濾掉,簡單的形容,就是人為地搭起一個個中間高四周低的棚子,用塑料或者是其他不透水的東西編織成密密的網,利用坡度和這些東西的不透水性讓大部分雨水流入https://m.hetubook.com.com排水溝,少量落入田間。
其實最適合他們所處的這種高溫多雨環境的農作物是水稻,但經濟開發區能找到的都是已經被碾過之後損傷了胚芽的米,找不到沒有碾過的稻穀。
李雨歡並不是那種很八卦到處打聽的人,如果她已經感到了不妥,那問題一定已經不小了。
他們首先要渡過的就是體能上的難關,但這並非最大的困難,真正的困難在於,前方永遠都有看不到盡頭的工作在等著每個人,而日子卻永遠也看不到變好的跡象。
但他們所處的這個地區的氣候非常惡劣,正午時如果不下雨,熾烈的陽光足以把番薯和玉米的葉子烤焦,這又逼得人們必須再一次把網拉起來。
從網眼撒下的光線能夠保證農作物最基本的光合作用,但要起到防雨的作用,這些網的必須保證一定的密度,如果不在雨停之後及時把這些網撤掉,就無法保證足夠的光照,影響產量。
「沒關係,你繼續說。」
https://m•hetubook.com.com這是怎麼回事?」張曉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她的話吸引了過去。
如果來到這個世界的是一群農民或者是工人,情況或許要好的多,但事實上,聯盟此刻倖存下來的成員當中,絕大多數都是普通的城市居民,要麼就是嬌生慣養的學生,還有就是以收租為生的村民。康華醫院當初收攏了一批工地上的建築工人,這些人是能吃苦的,但人數畢竟太少了。
「你說給我聽聽。」張曉舟依然堅持。
張曉舟的眉頭漸漸地皺了起來,這可以說是對於聯盟過去所有工作的一種全盤否定,一股鬱郁之氣漸漸盤踞在他的胸口,讓他憋悶得難受,李雨歡看著他的樣子,不知道應不應該繼續說下去。
在辛苦工作了將近一年之後,他們的生活竟然又回到了最初,除了稍微太平了一些,可以說絲毫也沒有進步。
每一季收穫都只是勉強夠一家老小吃喝,每次當他們稍稍有些積蓄,覺得接下來也許可以輕鬆一下,接踵而來的要麼是旱災和-圖-書,要麼是洪澇,最後乾脆是蟲災。
大多數聯盟成員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從事都不是重體力勞動,而是商業、服務業之類的工作,即便是像錢偉這樣的工人,也更多的是從事勞動強度不高的技術工作,而非體力勞動。
「太累?」
但來到這個世界之後,他們所面臨的卻是完全不同的日子。高溫酷熱的天氣,朝不保夕的生活環境,而最讓人們無法忍受的,還是永遠也看不到盡頭的勞作。沒有人逼你,但你要想活下去,就得一刻不停地幹活。
「從來到這個世界開始,一年多的時間,要麼就是提心弔膽的過日子,要麼就是每天從早忙到晚,一刻都不得閑。」李雨歡一邊收拾床鋪,一邊說道。「別的我不敢說,就農業這塊,已經有很多人開始覺得喪氣,也不像之前那麼肯幹了。」
大多數在以前那個世界的實際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個小時,而且最苛刻的老闆也不可能要求自己手下的員工一刻不停地幹活,總有機會閑聊、喝茶看報紙、偷空上上網看看手機,https://www.hetubook.com.com沒事上個廁所,幾個人出去抽根煙放鬆一下,下了班回家做飯上網看電視,有時候還要約著出去吃頓飯、看場電影、唱唱歌、運動健身放鬆一下,少數人也許面臨加班到死的情況,但在遠山這樣經濟並不算髮達的城市,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壓力其實並不大。
遠山周邊的區域有時候一天要下三四場雨,這也意味著,從事農業的人們一天中的大多數時間,都在不停地拉網和撤網。大多數人其實已經無法承受這樣的勞動量,一天當中頂多掛撤兩三次,但這也已經是很大的勞動量。
李雨歡看了看他,微微地嘆了一口氣。
這段時間他一直在關注城南開墾土地的進展和城北第四座木城的建設問題,要有多餘的精力也是在考慮探險隊失蹤的事情和向北面一步步開拓的事情,聯盟內部發生了這樣的情況,他還真的不知道。
「大家都太累了吧?」
當然也有人承受不了這樣的勞動量,直接掛著網不撤,而最終的結果就是,因為嚴重缺乏光照,產量還不足正常水平的十分之一。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