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後來參加的強盜團伙被地方長官招安,而參加鎮壓了「哈瓦利吉派」的叛亂而成為一名軍官。最終又相繼擊敗和兼并了諸多地方勢力和競爭者之後,得以據有錫吉斯坦全境公然自立為埃米爾,以示獨立以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也是唐朝招撫波斯薩珊末代王子俾路斯,設立波斯都督府的所在)為首都,建立薩法爾王朝。
身為寵信近臣而長相枯瘦皸黑的富拉特,卻是頓身行禮后搖搖頭道:
但是雄踞在伊朗高原上而呈現居高臨下地形勝勢的薩法爾王朝,就是作為如今依舊還在王朝掌握的上下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帝國腹地,最大的側近威脅和肘腋之患了。而作為這個地方王朝的締造者薩法爾,甚至也不是什麼顯赫的出身而只是波斯東部錫斯坦之卡爾寧鎮人一名卑微的銅匠。
要知道,作為阿拔斯王朝的締造者和奠基人,阿布阿拔斯和曼蘇爾都是來自東方呼羅珊的地方家族;因此當作為阿拔斯家族龍興之地崛起新的割據勢力之後,無疑是挑動和刺痛哈里發家族的事情。然而面對王朝內憂外患,甚至連哈里發本身壽命都有突厥人決定的局面下,只能採取招撫式的綏靖手段。
這時候作為攝政王的穆瓦法克站出來,而率領征戰多年的八萬大軍與之決戰于距離巴格達不遠底格里斯河岸的代爾·阿古勒之地。最終先勝后敗的薩法爾只能退止巴比倫尼亞邊界,在圍繞著法爾斯行省拉鋸了兩年後去世。其弟阿慕爾·萊伊斯乘亂繼其位但僅據有波斯東南部一些地區。
因此在前代哈里發在位時伊始,身為王子的他就被安排迎娶了圖倫王朝的公主,以保證埃及仍然作為糧源源不斷給帝國續命(自此後圖倫王朝一直道滅亡前忠實上繳給巴格達的貢賦),又通過外交和貿易手段上的運作,使馬格裡布相對獨立的統治者重新獻上了貢賦,最終使西面保持了相對的和睦和穩定。
雖然阿穆爾接到授權詔m•hetubook.com.com書時候,對著左右直言不諱地說:「我要這張證書幹什麼?這些地區只有靠一萬把出鞘之劍才能從伊斯邁伊爾的手中奪得。」;然而,得到消息的薩曼人卻是一邊派人貢禮與巴格達,一邊毫不猶豫的主動對薩法爾王朝發起了進攻。可以說,哈里發所策劃的圖謀已經初步實現了。
雖然阿拔斯的軍隊數度擊敗了薩法爾人的入侵,但是連年的征戰已經讓國家軍隊上下都精疲力竭而倦怠不堪;而無法繼續深入征討伊朗高原上的薩法爾人;因此,這種時戰時停的局面一直持續到了前代哈里發穆塔米德去世,而來自更遙遠東方薩曼人使者的出現在葬禮和新君繼位的現場當中。
然後,為了平定贊吉大暴動幾乎牽制和投入了阿拔斯王朝的極大力量和資源,以王弟穆瓦法克為主帥匯聚十萬以上大軍,經過長達11年的艱苦征戰才(公元883年)攻陷贊吉的大本營穆赫塔拉,斬殺阿里·穆罕默德;他也因此因為居功甚偉而取代了一貫的宰相/大維爾齊,被委任為攝政王。
因此,他向哈里發表示忠順並多次貢以重金,哈里發仍承認他為所征服地區總督,並賜予象徵埃米爾身份的長袍。但是這種和平並沒有能夠持續多久,等到阿穆爾平定完內部的紛爭重新聚集了力量,再度將法爾斯行省變成了戰場,並下令在做虎土白(講經)的時候不念哈里發的名字。
但是來自東方的挑戰和威脅就實在不可忽略了;位於中亞地區的薩曼王朝雖然也是桀驁不臣而野心勃勃,但是至少距離巴格達間隔了千山萬水的實在太遠,有些鞭長莫及了;再加上當年無論是「聖裔雄獅」古太白,還是後來的阿拔斯王朝建國的第一功臣阿布穆斯林,都曾經在東方遭到過挫敗和損失。
「至尊在上,這還不是最糟糕的事情。問題和危機剛剛發生在了東方……」
因為,按照這位哈里發的說https://www.hetubook.com•com法,身為至尊的大君不應該過多的暴露與世人眼前,而會因為臣民的過於熟悉而失去了神秘和威嚴所在;在幕後操縱和掌握局勢而令萬眾恩威莫測、無從揣度,才是一個合格上位者的基本操作。
然而,分佈在帝國版圖內尾大不掉的諸多割據勢力已經是成了氣候;而令國家稅賦大減和貿易商路被阻絕。其中最著名最有實力的無疑是自稱埃米爾(地方君主)四大勢力:既雄踞伊朗本土的薩法爾王朝、橫跨中亞的薩曼王朝、領有埃及的圖倫王朝和馬格裡布(西北非)的阿格拉比得王朝。
富拉特再度一字一句的回答道。
著也讓內外交困的王朝上下,看到了某種外交策劃的轉機。因為,在西線受挫的阿穆爾並不滿足已經取得的權力和地盤,想轉向東方進一步統治中亞的河中地區。當時,統治河中的是已經得到鞏固並也開始強大起來的薩曼王朝,兩者之間的矛盾和摩擦已經顯而易見了。
「讓我猜一猜,難道是塔爾蘇斯的酋長(國)由求救了?還是西西里和克里特的酋長(國),準備好與羅馬人再度開戰了?」
因此,就算是阿拔斯王朝作為強盛的時代,也是對於這些遙遠東方邊境地區的首領,在保持基本貢賦和名義上臣服、改信皈依的情況下,予以保留相當高程度的自治與自主權;也是為了避免過於觸動東方那個大帝國的敏感神經,因此薩曼王朝的存在更多是一種歷史既成事實,無傷大體的追認結果。
因此,自第五代哈里發穆塔西姆開始就被突厥族奴隸組成禁衛軍所脅迫,從缺少根基和人望的巴格達,遷都至底格里斯河上游160千米處的薩馬拉,開始了56年間更替8任哈里發的慘痛生涯。直到他的父親前代哈里發穆塔米德,才在內外臣子的配合之下鎮壓和屠殺突厥禁衛軍的勢力,而將都城重新遷回到了巴格達來。
當然了,此時的阿拔斯王朝就和東方那和_圖_書個同樣積重難返的大唐帝國一樣,在早起百年的繁榮時代達到了地緣擴張極限的同時,也很快因為人主昏庸、國家收入減少、財政管理混亂和政權內鬥等原因,積累了太多的社會矛盾和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性,遭到加倍得反彈和回落而呈現出了嚴重的衰退和分裂之勢。
此後就乘著阿拔斯帝國的動亂和中樞的自古無暇進行擴張,先攻佔塔希爾王朝的赫拉特和克爾曼,繼而向東進攻法爾斯,遠至今阿富汗斯坦伽茲尼。又派代表朝見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繳納貢賦表示忠順臣服。為阻止其西進勢頭當時剛剛即位的前代哈里發穆塔米德,不得不將其所佔之地作為采邑賜封,並任命他為該地區長官。
因此眼下這位剛到中年的第十三任哈里發穆塔迪德,在諸多臣民眼中儼然就是通過幕後的諸多策劃,將要帶領阿拔斯王朝走向振作和復興的中興之主,而在國家內外的權威日漸高漲起來。但是他出現在公眾場合和臣民面前的機會反而是逐漸變少了。
「這麼說,薩法爾人失去了約束他們的鐐銬和籠頭了?」
「我的愛卿,究竟是怎樣的事情,能夠讓你如此憂急和失態呢?」
因此,歷代阿拔斯王朝的君王們在欣賞和讚美東土舶來物的同時,也是相當關注來自東方那個巨大國度的消息。而從另一方面說,歷史上每一次來自東方的游牧民族遷徙,都將對沿途的國家和部族,造成至少持續上百年/數代人的持續動蕩和亂局的可怕變數。
因此,剛剛即位的穆塔迪德,直接送給阿穆爾豐厚的禮物和一張河中地區和巴爾赫的授權文書,同時又在巴格達向呼羅珊的朝聖者,宣讀了一張免除薩曼王朝的君主伊斯邁伊爾職位的法令,以堂堂正正的陽謀手段,直接擴大薩法爾王朝和薩曼王朝之間的裂痕。
而這些形同東土藩鎮割據的總督們,有的還在表面上尊奉巴格達里的哈里發為尊主,並且繼續繳納貢賦和天課;有的則是毫不猶和-圖-書豫的在自己的地盤內僭越式的稱王建朝。但是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作為宮廷禁衛軍的來源,本以為已被馴服而長期負責宿衛的突厥奴隸部落,也隨著君王的昏庸和權威的衰退而開始露出噬主的獠牙來。
甚至哈里發還答應由薩法爾取代塔希爾王朝在巴格達擔任蘇爾塔(總督)職務,還答應在麥加和麥地那做虎土白(宣禮/講經)時念他的名字等等一系列,幾乎是形同擅權辱國的條件。但薩法爾不為所動,決心以朝聖為由武力進軍巴格達,而繼續西進佔領了瓦西特。
聽到這句話,穆塔迪德卻是一下子沉靜了下來,根據穆聖「求知,哪怕遠到中國」的聖訓,再加上東西方貿易線路所代表的的巨大利益,已經成為阿拉伯世界最主要的經濟支柱之一。所以才能在當年但羅斯小城的邊境衝突之後,就迅速謀求修好和恢復商道上的貿易往來。
因此,相對於朝堂上的大臣和將軍們,總是千篇一律而充滿傾向性和立場的稟報,他更喜歡和在意在後宮當中的私下場合,隨時隨地的聽取來自自己豢養的密探們的報告;所以,在即將步入綠頂金宮前庭的一刻,他看到了匆匆而來的郵政與情報大臣富拉特,居然還有心反問:
尤其是在歷經了北非柏柏爾人的起義,巴貝克的紅衣軍大暴動,巴士拉的黑奴起義等等一系列烽煙四起綿延帝國全境的動亂之後,隨著東西方各地在平叛過程當中掌握了足夠的軍隊與權柄,形同割據或事實上自立的實權總督或是地方首領;哈里發只剩下有限的核心行省和作為帝國共主的名分而已。
而在已經數百年未曾遭遇兵火的阿拔斯王朝首都——「和平之城」巴格達城內。在第二次禱禮的呼號聲中,在位剛剛五年而步入中年的第十三任哈里發穆塔迪德,也在女奴和閹宦的侍奉下完成繁瑣的穿衣和不厭精細的用膳過程,而準備開始新一天在超會上的例行覲見儀式。
「因為,索格狄亞那(河中地區)的薩曼人m.hetubook•com•com滅亡了……」
「不,薩法爾人也遇上新的麻煩了,就是已經滅亡了薩曼的新敵人;據說是來自更東方的遊牧部落。現在,他們的宮廷甚至在爭執是否要向巴格達求援……」
這時候,似乎依然沒有人能夠阻止他衝下伊朗高原,率軍入侵下美索不達米亞(伊拉克地區)的勢頭;為了安撫住薩法爾,前代哈里發穆塔米德甚至答應賜給他呼羅珊、塔巴里斯坦、古爾甘、雷伊和法爾斯,以及他已經佔據著的錫斯坦、克爾曼、莫克蘭和信德各省的統治權和名分。
然後,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將國家權柄重新收歸於手中,再委任給大維爾齊為首的文官體系;同時在城市平民和手工業者當中招募和編練新軍,以抄沒的貴族和大臣的徒弟重新授予小塊采邑的形式,以逐步制衡和取代那些與突厥將領關係的禁衛(常備)軍隊。
穆塔迪德不由挑起眉頭道:
等到前代哈里發穆塔米德用了大半生十多年的布局,終於剷除了盤踞在宮廷上下的突厥籍將領,並且將都城遷回其影響力微弱的巴格達之後。南方波斯灣出海口的樞紐重鎮巴士拉,也再度爆發了贊吉(東非黑奴)大暴動,在波斯血統的哈瓦立及派傳教師阿里·穆罕默德帶領下,數十萬人加入起義並洗劫巴士拉,攻陷瓦西兌,一度逼近巴格達。
而在此期間,東方薩法爾率領的軍隊也再度打敗另一大割據勢力,泰伯里斯坦(今裏海南岸地區)阿里後裔的齊亞爾王朝;又攻破並覆滅了自第四任哈里發哈倫之後,已經世襲巴格達總督之職五代人而事實統治大伊朗東部、呼羅珊地區的塔希爾王朝;並就此西進遷都於其故都內沙布爾。
此外,一度有個在巴格達城內流行的諺語說過,哈里發是代行真主的意志行走大地上的影子,那攝政王穆斯瓦爾就是操縱這個影子的人。但是,這位哈里發穆塔迪德上位之後的第一件成果,就是通過一場簡單的宮廷宴會,就清理掉了這位功勛卓著的攝政王叔及其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