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抹血紅出現在了坡頂。
散開滿地的唐騎兵紛紛調轉了馬頭,朝著一處坡地靠近。
聽聞唐軍冊封了兩個男爵之後,對唐軍秉持中立的鄉村騎士開始自發地為唐軍效力了,不過所謂的效力,就是為唐軍通風報信,並且會維護自家領地上的治安。對於這些唐人領地上的騎士領,唐軍從來沒有給出過回應,但當他們唐軍攜手作戰的時候,托利亞開始賜給他們唐軍的禮具。
塞米公爵說:「那些人劫掠的土地,就是你們未來的封地家園!你們殺唐人不會侵害任何人,沒有人會指責你們,也沒有人會非議你們,你們會得到財富,你們要保護家園!」
接著,一枝火焰一樣的箭矢落在了流寇們中間。
這些牧民出生的流寇接受過安息騎兵的訓練,他們開始像模像樣地聚集起來。雖然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但是他們看見過,安息騎兵就是用這種密集的隊形擊潰了人數更多的牧民,他們準備照搬安息騎兵的做法,教訓一下唐騎兵。
厚重的雪片蓋滿了赤色的群巒。
尼塔。
一隊唐騎兵正在追逐著一群流寇。
被賜予了三鐵的騎士、遊俠兒、騎帳官甚至村莊首領,從此便在名義上接受了唐軍的統治。當他們找到唐軍的官員,尋求冊封的時候,卻得到了一個簡單的回答:尋求冊封的前提,是成為歸義人,並且將子嗣派往托利亞灰堡。
被追趕了這麼久之後,疲憊和恐懼,終於被憤怒和魯莽壓制,流寇頭目做出了決定,迎擊唐騎兵。
托利亞山谷之中躁動著,這裏的士兵們知道,屬於他們的戰爭終於到來了。從尼塔到魯瓦之間的上千唐兵已經苦戰了很久,再堅持一些時日,我們就要來了!
唐軍不太在乎城鎮的丟失,在布爾薩人看來,唐軍膽小又無榮譽,毫無守衛土地的決心。
伙食變得更好了,郎官們開始清點武器、鎧甲,稍有破損即刻更換,羸弱的戰馬被牽走,健壯的安息馬進入了馬廄。許多士兵得到了允許,他們可以在軍營外面的長屋之中見到他們的妻子。接近一年沒有見過妻子的士兵們見到各自的妻子后,立刻將她們摟起抱平,走進了長屋之中。這一年冬天,許多唐兵的妻子都懷上了孩子,不過許多孩子後來都沒有見過他們的父親。唐兵的妻子來自托利亞各地,有些甚至來自尼塔和布爾薩行省,為了將這些女人帶來見他們的丈夫,托利亞準備了一百多輛牛車和三百多頭牛。在唐人的風俗中,女人乘坐牛車是有特殊的含義的。
不一會,就射落了二十多個流寇騎手,唐騎兵的距離也更加靠近。
即便在www.hetubook•com.com唐人領地之內,歸義人和少數唐人也在抱怨不已。他們聽說,托利亞山區有二十多個郎隊,前一段時間,石越離開布爾薩首都的時候,也率領著一千多親近唐人的布爾薩士兵來了山區。托利亞山區有三千多名士兵枕戈待旦,他們享受著唐人領地的供給,他們武器、鎧甲、糧食充足,又訓練了整整一年,但是這些士兵卻從來沒有出動。許多唐地城鎮覺得托利亞根本不關心它們,它們覺得,唐人首領只在乎托利亞山區的存亡,根本不在乎其他的地區。
許多牧民臨死之時,只看見唐旗在女人的肩膀后轟鳴,他們眼見最後的顏色,是唐旗血色的模樣。
雪地上,追擊還在繼續。
二十多個郎隊的唐軍官兵,加上布爾薩王國投奔而來的上千士兵,三千多名士兵每天只能無所事事地呆在營地之中。托利亞山區封閉又安全,絕非戰士們的樂園。戰士們請戰時,長長聚眾咆哮、拔劍擊柱,安閑的生活是戰士們的死敵。
幾個流寇中箭墮馬,許多流寇的坐騎受驚四散奔逃,還在勉強維持隊形的流寇也在調轉馬頭,試圖逃開。
這是最精銳的草原騎手才懂得的射擊技藝,它不光需要高超的射擊技藝,還需要無數弓手的默契配合。
這些流寇應該是安息牧民出生,他們的馬很多,但是戰力很差,被唐軍的騎兵盯上之後,他們已經跑了大半天,有好幾次他們以為甩開了唐騎兵,但是在下一個封凍的河灣邊上,唐騎兵又會追擊上來。這些流寇受雇於塞米公爵,他們每帶回一個布爾薩人的頭顱,就能換得一群羊,如果能夠帶回一個唐人的腦袋,他們就會被賜予兩個諾曼女奴。這種誘惑是很大的,為了換得賞賜,這些流寇寧願冒著極大的危險深入唐人領地四處劫掠。流寇們知道,唐軍極其殘忍,對於膽敢進入腹地的流寇,一旦抓捕從不勸降,都是直接處決的。
在尼塔行省,這個消息更是被傳得滿天飛,就連那些精疲力竭的塞米公爵士兵,在聽說唐人拋棄了布爾薩領土后,也振作過來,他們猜想唐軍一定堅持不住了。
這種禮具,被唐人稱為「三鐵」:頭盔、長直劍、鎧甲。
在流寇們四散逃走的時候,也在拉弓還擊,但是箭矢射擊的方向不一,箭力又弱,唐軍騎兵根本不為所動。
唐騎兵的表現竟然更像是「牧民」,唐騎兵們見到流寇回頭準備反擊,竟然四散而開,在那個女人的號令下,唐騎兵們紛紛掏出了弓箭來。
流寇們發出了笑聲。
布爾薩王國的西部,唐軍士兵正在撤離,這個消息是公
hetubook•com•com開的。
一個身著白色斗篷的人俯視著眼前的戰場。唐騎兵如同鐮刀收割麥穗一樣清理了一隊流寇,本以為勢均力敵的戰鬥,竟然山崩一樣地快速結束了。
騎射這樣的技藝,向來是草原人頗為自豪的事情,唐騎兵一看就是經驗不足——他們在很遠的地方就開始拉弓。不光是流寇奔波了一天,唐騎兵也一樣,他們在這麼遠的距離上放箭,除了白白損耗體力,只能證明他們心虛又膽小。
最為惡毒的是,這些遊俠兒竟然竄入了布爾薩王國剛剛平定的東部邊境。那裡的布爾薩居民怨憤極大,但卻不懂如何作戰,唐軍的遊俠兒抵達該地之後,立刻就會得到村民們的庇護,並且被各地的村民們擁立為頭人。唐軍的遊俠兒還會以唐人領主的名義招攬新的遊俠兒,這是參照著諾曼自由騎士的做法:「每一個唐軍的遊俠兒,只要覺得另外一個人品行端潔、親近唐人、擅長戰鬥,就可以賜給他三鐵,冊封他為新的遊俠兒」。
「他們不是遊俠兒!」流寇頭目喘著氣說道:「他們是唐騎兵!」
托利亞捉襟見肘,但托利亞永遠悄無聲息,托利亞坐擁強兵,但托利亞尚未出擊。
唐人領地亂兵橫行。
牧民馬隊們被迫轉向,咬著唐騎兵頭目所在的方向追擊而去。
塞米公爵告訴這些牧民,唐軍正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如今就有一股數百人的唐軍小隊正在焚燒塞米公爵的領地。
那個女人竟然將一面唐人的旗幟拴在肩鎧上,以唐旗做了她的披風,那披風極長,掛在女人的身上一直拖到了馬蹄周圍。
當唐軍士兵緩緩地朝著托利亞靠攏的時候,遊俠兒們卻朝著相反的方向前進著。在尼塔行省,唐軍的遊俠兒配合著定城男爵四處劫掠著塞米公爵領,在布爾薩行省,唐軍的遊俠兒以科爾卡山脈為出發點,焚燒了無數的敵對村莊,將布爾薩貴族們的封地攪得天翻地覆。
「攢射」。
女人驅使著坐騎,緩緩地加速,在她的身後,唐騎兵密集而漂亮的隊列如同融化的山岩。
牧民馬隊號令著散騎,一百多騎手外加三百多匹馬,奔走起來卻也陣勢驚人。
吃了幾次虧后,塞米公爵招攬的烏合之眾們就不敢輕信唐人領地的任何人了,不管遇到什麼人的村莊,這些流寇都會大開殺戒。他們還發現,那些布爾薩和安息的歸義人反抗得最為強烈,比唐人都還要強烈,唐人的村莊遭到焚燒的時候,村民會聽從唐軍士兵的調遣,撤回到最近的唐軍哨點,而那些歸義人村莊卻謝絕了唐兵,他們不分男女老弱,高舉著唐軍的旗杖死https://m.hetubook.com.com戰不休。許多流寇猜測,這些歸義人一定被唐軍控制了家人,不然不會如此激烈的反抗,比較有見識的人則說,歸義人並非在為唐軍而戰,而是他們現在把唐人領地當成家了——保衛唐人領地,對於這些歸義人來說,就是保衛家園。
流寇頭目默默地拒絕了,他見過遊俠兒作戰的兇狠,眼前這些唐騎兵只怕比遊俠兒還難對付,流寇們的勝機就是等待唐騎兵再逼近一下,然後與他們奔走游射,藉著牧民馬匹的耐力,最終拖垮唐騎兵。唐騎兵的馬匹普遍壯碩,又是一人雙馬,如今早已疲憊不堪,牧民們一人三馬,坐騎是耐力極佳的草原馬,唐軍在馬力上是吃虧的。
在女人的兩側,唐騎兵們陸陸續續冒頭了。
但是流寇的頭目卻注意到了其中的古怪,女人射出的箭響聲極大,而且箭身應該是處理過的,飛在空中的時候極為顯目,如同幾尺長的火焰,吸引著所有唐騎兵的目光。幾次呼吸之後,唐騎兵的箭矢也紛紛落地。這一下,不光是流寇頭目,就連不少流寇也笑不出來了:唐騎兵們的箭矢竟然密集地扎在了第一枝箭周圍。
唐騎兵對穿牧民馬隊!
「該死的遊俠兒!」一個精疲力竭的安息流寇喊叫道。
此時再看,只見唐騎兵們收攏著戰場上的草原馬戰利品,逃出生天的流寇正朝戰場不同的方向逃亡而去。
地形起伏,唐騎兵們紛紛閃身躲進了坡地之後,牧民追擊逼近的時候,唐軍的號角一直在響個不停,流寇們被這聒噪的聲音弄得心煩意亂,他們胡亂放著箭,驅使著草原馬向前狂奔。
牧民馬隊被一分為二。
「這些唐騎兵是去哪裡的?姐妹?」有個女人用安息話詢問著站在最中間的那個人。
眼看流寇們不為所動,唐騎兵又逼近了一些,開始密集地攢射流寇的馬隊。
流寇們非常機敏,他們再蠢也知道呆在隊列之中會被射中,於是紛紛脫離了隊列,朝著兩邊跑去。流寇頭目心中下沉,一枝響箭罷了,直接就擾亂了部下的隊形,如果是兩軍對戰的時候,牧民們組成的騎兵如何密集衝鋒呢?安息騎兵的紀律,終究不是看一看就能學會的。
馬蹄聲急促,如鼓點和雨聲般不絕,不久后,便如雷霆般震耳,並且一刻不停!
「別他媽學騎兵了,老大!」有個牧民喊道:「衝上去和他們纏鬥!那才是咱們的戰法!」
「對!」另外有人附和:「他們和我們的人數差不多!我剛才還看見了,他們的頭人是個女人,就是背著箭的那個!我們去宰了那個婊子!」
駐防在各地的唐軍士兵人數很少,許多時候即便遇到居民www.hetubook.com.com求助也未免自顧不暇。
除開那些反抗激烈的村莊,還有一批人也讓塞米公爵的聯軍吃盡了苦頭——那是被稱呼為遊俠兒的騎士。
這幾天,托利亞山區的戰士們的生活終於出現了改變。
鍾離牧的大軍前往尼塔行省的時候,打著洛泰爾皇帝的旗幟,沿途的尼塔諸侯根本不敢對他怎麼樣。鍾離牧一個城鎮一個城鎮的駐留,將城內監獄囚徒、奴隸、俘虜盡數釋放,將城內的武器、糧食、馬匹盡數帶走,這些兵員和物資全部被陸陸續續地送去了定城。定城的騎兒寨,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遊俠堡。唐軍的遊俠兒如今有了兩個據點,一個在定城,受到陳粟的庇護,一個在科爾卡,受到穆拉迪的庇護。
這樣的說法,自然不會有人真得相信,但是依然有許多塞米公爵的士兵拿這個借口欺騙自己。他們絲毫不顧及唐人領地的居民是誰,只要是唐人,或者髮飾類似唐人的歸義人,都是這些牧民襲擊的目標。
白斗篷們站立的地方視野極好,他們已經在山巒之上觀戰很久了。
唐人的傭兵大隊在組建的時候,訓練了極多自由騎手。這些自由騎手一半是唐人,一半是布爾薩族騎手。所有的騎手都會接受鍾離牧極為苛刻的訓練,這些騎手從小就是熟悉馬性的戰士,當他們訓練完畢之後,雖然紀律不佳,但卻學會了許多轉戰各地、遊記不定的戰術。這種戰術是林中唐人對付諾曼大軍時摸索出來的。這些遊俠兒離開鍾離牧的時候,會對托利亞的唐人領主遙遙地宣誓效忠,他們會獲得唐軍賜予的三鐵、坐騎。在軍隊之中,遊俠兒紀律散漫,大多不會得到長官的賞識,但孤軍深入敵土時,他們卻能憑藉兇殘和狡猾,四處劫掠敵軍的腹地。這些遊俠兒還被唐軍允許各自招募部眾,在鐵與血的歷練之中,遊俠兒之中倖存下來的戰士,都是極為精幹善戰之人。
唐騎兵的女頭目估測了一下落箭點,立刻率領著唐騎兵們前出了一段距離,彌補了箭程的不足。
唐兵們感到沮喪,他們不知道蒯虞候在等待著什麼,他們也不知道何時能夠作戰。許多郎官也被士兵們的情緒感染,他們一有機會,就會面見蒯梓,希望儘快出戰。陳粟獲封的消息在戰士中間傳播很開,許多士兵並不期待封地,但卻有相當多的戰士對此極為渴望。在唐軍之中,士兵們已經將章白羽的命令背得滾爛熟,但他們最在乎的一點是:「非軍功不得封邑」,這句話很好明白——想得到封地,拿敵人的頭來換!
風雨飄搖的唐人領地,如今只有等待著奇迹的降臨。
唐騎兵對穿了牧民馬隊之後,如同魔法一hetubook.com.com樣地分列兩隊,在牧民們還在惶然四顧的時候,分別發起了背沖!
唐騎兵如同出鞘之劍,而流寇馬隊如同破布。
蒯梓承受了極大的壓力。
這種壓力既來自兩面受敵的處境,也來自唐人領地的不滿,更來自軍中的請戰之聲。
「和我們一樣。」戴著手套的安息女人取下了斗篷,她笑起來如夏日般奪人目光,她的身形在斗篷之下更顯婀娜:「瑞德城。」
這些流寇經常會發現安息歸義人,有一個村莊之中,他們發現大半女人竟然是都是安息女人,這些安息女人是被部落裹挾來到布爾薩的,她們的部落覆滅之後,又被唐軍收留,如今這些女人大半嫁了唐人,在唐軍的庇護下生活著。面對安息女人,牧民們一開始還以為她們向著自己,殺了她們的丈夫后還提議帶她們離開,沒想到這些安息女人竟然和唐軍是一條心!許多安息女人會趁夜逃走,第二天就帶回來大批的唐軍士兵報復,有些安息女人還會假裝順從流寇,結果卻將他們帶向了唐軍駐防的山口,最後招致流寇的覆滅。
更多白斗篷的女人出現了,她們衣著潔白,在雪原上行走的時候幾乎看不出來。這些女人的身邊,還有不少男子,與她們作同一樣的打扮,彼此以姐妹兄弟相稱。這一批人身形非常敏捷,又懂得隱蔽和偽裝,穿戴斗篷的時候,有一種獨特的美感。
許多雇傭騎手、流寇、塞米公爵的游騎趁著唐軍無心旁顧,在沒有防禦的鄉村四處劫掠。
「和他們拼了吧!」有人提議道。
這樣的命令趕走了許多自由騎士,他們大多擁有四五十名騎兵,在尼塔各地流竄,在各個勢力中間的空隙處尋找著機會。唐軍的要求對他們來說頗為苛刻,有些人暫時放棄了對唐軍效忠的打算,有些人乾脆投奔了塞米公爵。當布爾薩王國動員封臣士兵的命令傳開后,尼塔各地的中立勢力更是紛紛倒向塞米公爵。在尼塔北部,蠢蠢欲動的貴族們也在等待著,只等洛泰爾皇帝一離開,他們必然會南下。
這時,雨點一樣的箭矢落在了流寇們的隊列之中。
山巒之上。
在笑聲中,女人的箭很快就落地了,它果然落在了流寇們身前十幾個馬身的地上,這引起了更大的嘲諷之聲。
流寇頭目終於下令出擊了:流寇還有七十多人結陣,外圍也有四十多散騎,只要能先手衝擊唐騎兵一陣,再與他們遊走兜射,未必不能取勝。
馬隊很快就拉開的隊形,繩索牽扯的備馬也擁擠混亂起來。
唐騎兵退卻了。
一陣密集而響亮的碰撞之後,只見肢體翻飛,血腥味刺入鼻腔,滿耳都是馬匹倒地哀鳴、戰士的怒吼、死者臨終的哀鳴。
東部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