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白羽最後一次召集了尼塔各城的農丞,讓他們前往各地勸農勿怠。
尼塔之敵要麼已經徹底覆滅,要麼還在苟延殘喘,唐軍犯不著留下太多士兵對付他們,依靠遊俠兒和來往縱橫的說客就足以讓西部領主們疲憊不堪。
那些本來準備把錢用在鎧甲、武器、駿馬、傭兵上的西部小領主們,一時之間紛紛聽從烏蘇拉人的話,開始儲備石料、招攬工匠、設置壁壘、挖掘塹壕。
在章白羽的身邊,是一群甲光耀目的執戟郎。執戟郎外圍,是渾身包裹在鐵衣之中的唐人騎兵軍。騎兵兩旁,步兵叢叢的長矛直指天空,許多長刀手將寒氣森森的刀劍扛在肩頭,還有許多歸附軍士兵,手持粗長的鐵戟尾隨其後。唐弓手們成群結隊地跟著前方的兵士,握弓的手指已經被風吹得通紅。
西部之敵已經大略平定,章白羽將都護府設在馬恩吉城,對西部領主形成威逼之勢,但近期卻沒有直接吞併的打算。
侍女悄悄地對洛克珊娜說:「洛娜姐妹,辛婭說得一點都沒錯呀。」
同一時間,章白羽卻將新編的良家子們派往越來越東邊的城鎮。
比如最近有幾個波雅爾聯合起來進攻了一個諾曼騎士領,諾曼騎士又招來了一個自由市和一個本地主教協助防禦。雙方打成一片,互有數百人死傷。這些領主紛爭的背後,或多或少都有唐人使者的影子,他們縱橫在各個領主的內廷之中,說服他們彼此攻擊不休。
各地的唐軍經歷了幾個月的休整,終於開始彙集到了布爾薩來。
洛克珊娜的變化,讓周圍的安息人都比較詫異:說好的提防唐人呢?怎麼突然又要通力合作了?
更高、更寬的石牆正在修築之中,遍地都是運輸石料的馬車,鑲銅鑄鐵的橡木大門經由埃辛城運往各地,防禦莊園的鐵刺柵欄在各片莊園被豎起,鐵匠們開始打造鎖鏈、絞盤和鐵質大門,不再打造盾牌、長短劍和箭簇。木匠們接到了命令,讓他們停止生產攻城用的器械,而是去製作抵擋騎兵衝鋒的拒馬,各地村莊都在修築木製圍牆。民夫們被從各地的村莊抽調出來,他們開始為領主們翻修城堡外的哨卡和瞭望塔。
洛克珊娜在布爾薩半島上很快就變得「耳聰目明」起來。
這種壓抑很快就變成了憤怒,憤怒又經常變成迷惘,迷惘之中的洛娜經常發獃。
章白羽曾經希望逐步地瓦解布爾薩王國,他想利用這個小小王國,儘可能地容納遷徙而來的唐人移民。
在新年過後的第一個月里,一千四百多唐軍老兵越過了托利亞山脈,朝著東部進軍著。
可惜這個同盟的約束力太弱,它只能防禦唐人的入侵,卻沒辦法阻止www•hetubook•com•com
它的成員彼此傾軋。
每當聽聞各地傳來領地摩擦的消息,烏蘇拉人首領都不免兩眼通紅,無比幽怨地想象著章白羽的模樣:在他的腦海中,章白羽一定帶著唐人慣有的那種狡猾表情,用唐人那種奇怪的姿勢坐在庭院之中觀賞風景,他肯定一邊看著烏蘇拉人出醜,一邊露出嘲諷的笑容。
侍女士辛西婭教導出來的,她知道洛克珊娜是最優秀的刺客,卻也知道此時的洛克珊娜對她毫無威脅,滿臉的笑意幾乎藏不住。
在灰堡,有許多受傷無法行動的前刺客和學者們,已經在洛克珊娜的引薦下加入了唐軍,他們都對章白羽發誓並效忠。
每當烏蘇拉人設法讓兩個西部領主結盟聯姻,章白羽的使者就會接踵而至,威脅他們不得私下勾結。唐人的使者權力極大,他們都得到了章白羽的全權委任——在西部行事的時候,不必向馬恩吉城通報。許多熟悉諾曼事務的唐人才俊紛紛仗劍西行,這些人卑辭厚禮、手段百出,怎麼讓烏蘇拉人難受,他們就怎麼來。
洛克珊娜的部下們。
布爾薩唐軍大營設置在提爾城。
這裡有林中的胞族,這裡有布爾薩王國的殘餘。
當然,洛克珊娜有自知之明,這些哨點都是都護府資助的,她每設立一個哨點,也都會向都護府通告。
洛克珊娜這才真正地了解道,她曾經在安息人的世界之中扮演者什麼樣的角色。
唐軍士兵們則整裝待發。
洛克珊娜也是從辛西婭那裡得知的,聖火殿堂可不光只培養了穆護女兒,他們培養了許多男性刺客,此外,更多體能不合格的成員,也會被吸收進來——他們有些是高明的制毒師、有些是熟知貴族糾紛的紋章官、有些是偽裝大師、有些是潛入好手,他們善於偽造文件、偷偷下毒、竊聽私密的交談,有一些人辯才出眾,這些人也很有用,他們之中格調高明的那些就會成為最好的說客,粗俗一些的則用於煽動敵方城鎮的叛變。
烏蘇拉在布爾薩的首領很快就發現了唐人的詭計,唐人沒有派出一支軍隊,就讓西部的聯盟有自行破裂的危險。
洛克珊娜至今保留著「差人」的稱號,她無意改變這個,因為她覺得士兵用洛差人稱呼她的時候,是真的將她視為了唐軍的一員,這種親切感是很有用的。
像是安息人這樣提前許多年就安置「哨點」的計劃,西部領主們還顯得極為稚嫩。
對於西部領主,章白羽派出了許多使者,一邊威脅他們,一邊許諾厚利。
東西通行的大道,從魯瓦城南的關隘出發,一路通向灰堡,然後東出托利亞山脈,開口于塔拉和圖書城西北的關口。
都護府的轄區,居民們如同備戰的士兵一樣,他們等待著春天的到來。
章白羽告慰布爾薩王的英靈,說唐軍發誓為他復讎,一定要懲戒那些布爾薩貴族們。
哨點的成員大多有公開的身份:商人、學徒、鐵匠、手藝人、妓|女、衛兵、酒館招待或者釀酒人,但在私下裡,他們卻能拿到一筆錢,成為洛克珊娜的眼線。
洛克珊娜做了許許多多的準備,一定要讓章白羽不順意。結果當章白羽寫信來,希望她協助瓦解西部聯盟的時候,洛克珊娜還是忍不住下令所有的「哨點」配合都護府的行動。
唐人們都在默默期待著豐收,唐人們都在默默地期待著子嗣,唐人們都在默默地期待著尼塔徹底變為唐土的那一天。
想到這裏,洛克珊娜想起了辛西婭的嘲笑。
在烏蘇拉那些氣派的露台上,她時常被辛西婭挑起下巴,被誇成是「可愛的女人」。
從此,洛克珊娜每當升起對章白羽的好感時,就想起了辛西婭那柔光浮動的眼眸,想起了她酒色上臉、曖昧撩人的表情:「洛娜,你真是個雛兒。」
春日。
洛克珊娜已經不再以一個單純的「好領主」的眼光看待章白羽,但在布爾薩半島上,洛克珊娜依然覺得都護府是最好的勢力。
唐軍來了。
如今,在章白羽的面前,她時常要做出冰冷的模樣:極為仔細地去挑刺,無由來地悲天憫人,只要能惹得章白羽怒火中燒,她就覺得達到了某種平衡,雖然她不知道為什麼這麼苛刻。
尼塔民夫被大量地遣散回家,以便應對繁忙的春耕。
哨點是過去安息穆護聖殿的機構。
章白羽的目光投向了布爾薩。
「除了韓雲!還有個林中女人!」洛克珊娜的陳述如同傾訴,故作鎮定的話語卻蓋不住怒氣。
「洛娜,你見過的男人太少了罷了。你去看看烏蘇拉劇院那些惡俗的劇目,什麼《偉大愛情》啦、《白鴿谷記事》啦、《橡木村的男人》啦、《小東湖城的美人》啦,都是這個路數: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女孩子,或者受盡了委屈的女孩子,見到一個男人對她好,哎喲,就愛上了。後面就是一段惡俗至極的冒險故事,反正男主角隨隨便便就是個名門之後,總想去看世界,總想去冒險,女孩子就一路跟著。跟得好了,觀眾們就說再沒有更好的結果了,跟得不好,觀眾們就擠出兩滴眼淚,感慨命運啦、悲嘆啦。我見過那些作家,你知道嗎,洛娜?他們寫了一千個愛情故事,但他們本人大多孤獨一生:沒見過什麼女人、不敢看女人的眼睛、喝了酒就衝去求婚、受了一點委屈就想讓女孩子知道,好像這樣就能打動她https://www.hetubook.com.com們一樣。他們啊,就只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面,想象女人對他們一見傾心。」辛西婭說道這些的時候,姣好的面龐露出了諷刺的笑容:「可憐。」
未來,會有許多唐人的孩子在此地誕生。
洛克珊娜很憤怒,瞪了那個侍女一眼。
唐人的農事比西部世界任何儀式都要神聖。
但是化解矛盾終歸比挑撥矛盾難得多。
烏蘇拉人在西部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精心地鉤織了對唐的防禦同盟。
洛克珊娜為冷落章白羽找出了一千條理由,甚至連章白羽下令處決那些惡貫滿盈的安息軍人時,都被她拿來當成疏遠章白羽的理由。她甚至喋喋不休地告誡身邊的安息部下,讓他們警惕唐軍有朝一日會威脅到安息人的安全。她想獨立於唐軍之外,為此不惜披上了安息保護人的角色,她自己可能也不明白,她在潛意識裡期待著和章白羽的爭吵、決裂、傷害,她試圖用冷落、疏遠、麻煩來激怒章白羽。
埃辛城。
接著,都護府正式回應了布爾薩王國之前的宣戰,都護府指責貴族們背叛布爾薩王國,要求布爾薩各地的領主在一個月以內交出領地、派齣子嗣前往都護府為質,否則,唐軍將會東進。
軍鼓之聲,撕碎了布爾薩春日的靜謐。
因為布爾薩山脈的原因,尼塔雖有餘糧,但卻不能接濟布爾薩諸多唐城。沒有充足糧食補給的布爾薩唐城,根本無力組織軍力,也無法安置林中人。兩地連通之後,布爾薩有變,幾天之內就能得到尼塔的救援。
整整一年的時間,在都護府各地都在忙於圍城的時候,托利亞山區的居民在唐人的率領下,將山區的兩條大道拓寬了。
傀儡之國,若能自保疆域,還能做唐人的收稅郎、納糧官,現在,它成了一盤散沙,那也就沒有存續的必要了。
咚!咚!咚!
白天的時間越來越長,石頭大道已經逐漸顯露輪廓。
走到門口的時候,侍女再次回頭。
半島的權貴們之中只有很少的人知道,章白羽得知大道修築完成之後,興奮之色如同佔領了六七座馬恩吉城。
無數的村莊,大片的新土,複雜又龐大的灌溉溝渠,唐人移民已經屏息以待。
都護府的軍隊分批越過了托利亞山脈。
一個月後,並無一人向都護府獻出土地、交出人質。
積雪正在消融,有些耐不住的居民已經開始收拾農地了,連續一兩年的時間,糧食總是剛好足夠人吃又留下糧種,明年,整個尼塔地區會迎來近乎狂熱的復耕熱潮。
從此,唐軍再也不是分散兩地的軍隊了。
章白羽痛斥布爾薩貴族背信棄義,妄開戰端,最終害死的布爾薩王。
布爾薩半島的權https://www.hetubook.com•com貴領主們對此反應冷淡,他們覺得唐人把錢花在山區的大道上,還是保留著的流寇的習氣,總想著戰事不順就逃回山中。
「洛娜姐妹,辛婭說得一點都沒錯啊。」
洛克珊娜的部下,有許多卻已經在唐軍之中擔任職位了。
這些領主們關注最多的,還是章白羽在尼塔吞併了安息人的勢力,其次,他們則關注著一支名叫「林中」的唐人部族與布爾薩人之間的戰爭。
桑園中的唐人裹緊了冬衣,四處檢查著冬天凍死的桑苗;麻圃之中,唐人則不厭其煩地耕耘著土地;就連許多不能操持重活的老年唐人,也跟在年輕人的背後,帶著孩童,教他們將大片土塊敲碎,再捏成細密的土壤。
「洛娜姐妹,辛婭說得一點都沒錯吶。」
尼塔平原上,無數個唐人盤腿坐在家中溫暖的爐火邊,與周圍來訪的鄉令親友談笑著、計劃著。
章白羽召集了唐人城守、歸義騎帳、歸義貴族、各城守備。
尼塔地區,還有一批人在配合著唐人的滲透。
西部的金幣和人力全部花費在了領地防禦上。
西部人人自危,竭盡了財力,準備應對來年的入侵。
在布爾薩,唐軍東征了。
洛克珊娜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在尼塔和布爾薩建立起了許多「哨點」。
布爾薩。
西部領主本來就是一盤散沙,在安息人覆滅之後,更加不可能團結成一個嚴密的同盟。
遮天的唐旗在唐兵的頭上飛舞。
雖然有烏蘇拉人儘力撮合,但章白羽卻挺熟悉那些西部領主的想法。
洛克珊娜這才知道,她早已被許多人看穿,這一次,她既沒有矢口否認,也沒有自亂陣腳,她任由侍女幫她選好衣物、系好結帶:「我能怎麼辦呢,他已經成婚。」
踩在寬闊平整的大道上,老兵給新兵們指點著當年唐軍攀爬而過的懸崖,告訴著新兵為了腳下的石道,多少工匠曾經殞命此地。
在尼塔,千田萬畝正在破土耕耘。
唐軍需要的時候,可以快速地穿過山脈。
南北通行的大道,從格拉摩根出發,一路向南,直達瑞德城東關隘,最窄處也可供六騎同行。
過去,唐軍在尼塔作戰的時候,就必須警惕布爾薩出亂子,在布爾薩作戰,就要擔心尼塔地區出現新的敵人。
雪褪后的大地正在復甦。
如今唐軍往來兩個行省再無障礙。
作為應對,烏蘇拉人建議各地的領主加強防禦。
章白羽用三盤冷豬肉祭奠了枉死的布爾薩王。
當唐人的莊稼落地生根,他們就在天地之間締結了契約:天降雨露,大地復甦,人在其中則要辛苦耕種,以便秋收之時,億萬粟米能夠灌滿各地的糧倉。
西部的領主們從來沒有類似的機構,他們大多隻在圍hetubook.com.com城開始之後,才會想方設法買通城內的守衛者,或者乾脆派出一些毫無經驗的間諜進入地方城鎮。
為了穩定西部的貴族,烏蘇拉人不得不調撥了更多的金幣和糧食,甚至雇傭了一支四百人的傭兵親自入場,試圖協調各個領主之間的矛盾。
唐軍如同的巨大的鐵蛇,逶迤在布爾薩那赤色的平原之上。
現在,這種計劃已經破滅,章白羽也就不再考慮布爾薩王國的存續了。
都護府東西兩部正逐漸融為一體。
唐人居民暗暗發誓,要將翠綠的尼塔平原,用唐人的汗水,澆灌成豐收的金色沃野。
在大道修築完成之前,唐軍在尼塔作戰的時候,絕不敢盡全力,必須在布爾薩留下三成到四成的軍力。這樣一來,布爾薩地區的軍力過於孱弱,加上有許多城鎮需要守衛,採取的策略只能是堅守待援,絕不敢禦敵于先。現在道路通暢了,唐軍憑藉著良好的補給和紀律,完全可以從容地應對一面之敵,在將他們擊潰之後,再行掉頭應對另一邊的敵人。
一隊又一隊士兵,一群又一群軍馬,一車又一車的軍資。
或許,第一次以常人的目光看她的,就是那些剛掙脫奴役的唐人了。
除開作戰方便以外,都護府對於林中人的管理也更加容易。
托利亞的民夫開始使用長鋸和大斧清理起了殘餘的山澗叢林。
糧種已經儲備齊全,耕種的牲畜已經入欄,各地的城守正在督促鐵匠們打造農具。
章白羽面無表情,穿戴著都護的鐵甲,他冠頂瓔珞鮮紅如血,騎在一匹純白的安息戰馬上。
尼塔各地的水系已經被騎兵們摸清,未來更為細緻的灌溉溝渠也在籌劃之中。
洛克珊娜心如亂麻,洛克珊娜入夜難眠,洛克珊娜早起的頭髮如同亂草。
她雙眼發黑,詢問一個笑意曖昧的侍女:「你看什麼?」
唐軍士兵列成整齊的隊列,鐵甲粼粼,軍馬嘶鳴,無數箭矢儲在箭囊里,隨著唐兵的踏步微微抖動。
眼看唐人使節在西部頻頻出沒,各地的領主們都緊張不已,他們擔心唐人攪亂尼塔西部,一定是為了大舉入侵。
殷紅的唐旗被蒸騰的冰雪水汽濡濕,但一陣風吹來之後,唐旗都在號角之中緩緩搖擺。
洛克珊娜曾經以為她只是一個簡單的報恩者,現在,那些恩慈和拯救,都如同一張朽壞的幕布緩緩落地,她終於看清了它背後的遼闊世界:她熟悉的一切,大部分都是謊言,就連她可悲的身世,也不過是某種安排,曾經拯救過她的大穆護和洛泰爾,只不過恰好看中了她的能力,將她視為最鋒利的匕首罷了。
侍女打扮好了洛克珊娜,憐憫地握了握她永遠帶著手套的雙手,輕輕頰碰了一下洛克珊娜,然後離開了洛克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