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衣服晾在上面,完全可以有這樣一種解釋:下鋪的人已經知道上鋪的人搬走,然後將自己的衣服晾在了上面。這樣,一來可以有更多的光照,二來,避免濕衣服透水影響自己鋪位的環境。」
「從這種文筆來看,我覺得他擁有採用隱語的思維的可能也不大。」
我在綾見母親目不能及的角度扯了扯綾見的衣角,然後伸手搭上她的後背,將她帶離了這間顯得有些不堪的住宿地。
「店裡的事,小孩子知道了也沒用。」綾見的母親似乎不耐她女兒的糾纏,轉而看向了在一旁沉默的我。「淵子啊,帶綾見出去,你們在外面玩吧。」
「因為在你母親眼裡還算比較聰明的淵子我,覺得這並不算什麼。」
「淵子你是外人,但我可是擔心著媽媽的啊。」綾見繼續撇著嘴。「媽媽那個樣子,明顯是有什麼麻煩事壓在心上,淵子你不但不跟我一起問,還一下子就聽我媽媽的把我攆出來,這算什麼嘛。」
「我雖然幫不上忙,這不是還有淵子在嗎?您不也經常誇她很聰明嗎?」
「讀不出意思就是意思。」
綾見左思右想,依然沒能拿出一個答案。於是她又將疑問的目光投向了我。我也並沒有指望她能拿出答案,所以我頓了頓,開始了自己的解答:
「那麼,對於一套衣裝,外派工作最容易使哪一個部位磨損?」
「下鋪的人搬走了?」
「不辭而別?」
「那也就是說,這兩個人一時間沒法聯繫上?」
當我又一次帶著整理好的部分文稿來到綾見家門口時,卻發現大門緊鎖。和綾見聯絡后,得知父母突然加班,她和奶奶便各自拿著午餐去了父母的單位。綾見的目標是她母親所在的店面,於是,我按照綾見的指引,也找到了這家實體店。
「這句話讓人不明就裡的。」
「到底是什麼事嘛。」
「那麼,兩根繩子,哪
和*圖*書一根上面晾著衣服?」
「什麼問題?」
「現在,似乎這個問題並不是問題了吧?理出了一條脈絡之後,之前顯得煩難的問題也變得簡單了許多。綾見不是長於理科嗎?對於解一道繁雜的題目,綾見也會在腦海中構想一個分步驟的解題思路吧。」
「因為鞋子磨損了不想要?」
「試想一下,你突然對你的老師說:『老師,幾年來您教的數學,使我度過了一段很充實的中學生活。』老師聽到這句話,會怎麼想呢?」
「也只能是一個推測了。」
「應該是這樣。或許因為綾見的母親在上一次外派時,給這兩個人都分配了較重的任務,或許還要跑一趟遠郊或是鄰城,所以她打不通電話后,心知這兩個人一時半會都沒法聯繫上,所以才為此犯難了吧。」
「告訴了你,你也幫不上忙啊。」
綾見拿著那封信看了起來,信上沒有署名,藉著昏暗的燈光,我依稀辨認出了信上的一些文句。裏面的措辭也非如何得體,大體只是表明了這樣的意思:
「綜合之前的情況來看,就是這樣。」
「媽媽,您這是有什麼犯難的事嗎?」
「這個……」綾見想了想,但她依然沒有得出自己的答案。
「那麼,這代表著什麼?」
「上次我在外面的時候,你給我打電話,我不也沒有注意到嗎?在戶外,沒注意到電話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外派送貨,他們或許還騎著電動車、摩托車,發動機的轟鳴聲蓋過手機鈴聲更是常有的事。」
「淵子知道是哪個人走了嗎?」
一切都顯示出這裡有人正在居住,而且生活條件並不樂觀。此時這裏除了綾見和她的母親,以及方來的我之外並沒有其他人,但綾見的母親,面容卻露出了猶疑的神色,她的目光正落在桌上隨意擺放的一封信上。
店的規模不出我的預料,
和_圖_書整個店面建築分成了三塊,中間是迎接顧客到訪的實體店,店東邊是用於倉儲的庫房,西邊則是提供給僱員的住宿區。這家店由於銷量有一定基礎,所以也需要雇專員進行市內配送,這裏便是這些專員的落腳點。
「千篇一律的衣箱和水箱無法提供線索,所以還是得從那些生活痕迹著手。比如,綾見,你對那個房間里的晾衣繩還有印象嗎?」
「那麼,還有什麼隱情嗎?」
「那就是鞋子了,然後呢?」
「不就床頭的一雙嗎?」
「僱員只有兩個人,從歸還那雙鞋依然把它遺留在住宿點來看,請辭的只有一個人,非此即彼。但是,這兩個人身份、經濟條件相似,平日送貨的工作也不會給綾見的母親留下筆墨的信息,因此,或許綾見的母親並不知道是哪一個人不辭而別了吧。」
「那樣的話,直接丟掉不就好了?」
「他們的工作是外派送貨,沒錯吧?」
但是,綾見的母親卻依然愁眉不展,甚至連綾見送去的午餐都食不知味,匆匆就下。綾見終於忍不住心下的疑竇,開始向她的母親發問:
「那麼,我問你幾個問題吧,或許我這樣問著,你自己就明白了。」
「在你的印象里,這家店原來有幾個這樣專門雇傭的外派送貨員?」
「難道是其中一個外派員要走?」
「那是說淵子的語文成績好。但這件事,小學語文的成績也幫不上忙的。」
「淵子,我有點不高興。」走出隔門的她,率直地對我表露出她的不快。
在這裏工作,每天忙碌,給了寫信人充實的生活。
「或許這雙鞋,是其中一人交還給另一人的。因為外派員之間任務不同,難以見面,所以用這種方式交還吧。」
「從另一條痕迹來看,我傾向這個答案。」
「能不能再解釋一下?」
「是啊。」
「沒錯。」
「這就是媽媽煩惱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原因?」
「『這孩子是要畢業了來告別吧。』」
「你坐在下鋪脫鞋時,面朝床外,脫鞋爬上樓梯時,面朝床內,這樣,鞋尖的方向就會留下痕迹,不是這樣嗎?」
「原來如此。」
「那是為什麼呢?」
「或許,這名僱員是不辭而別吧。」
「你試想一下,當你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你的寓所,這時你恨不得趴在床上好好休息一陣。這時,如果你睡的是下鋪,你會怎麼做?」
「甩掉鞋子,踩著梯子上去,然後躺下。」
「沒錯。如果你睡的是上鋪,又會怎麼做呢?」
「上面那根吧。」
「我說的是一套衣裝而不是衣服啊,外派常年奔波,最容易磨損的應該是鞋子吧?」
「剛才那個房間的用途就是供這些外派送貨員住宿,那裡有兩個上下鋪的雙人床,也就是四個床位。但剛才你也看到了,其中一張的上下鋪塞滿了衣箱和水箱,這種情況勢必不能供人睡覺。還有一些衣箱零散地塞在其他地方。若是有超過兩個人居住在此的話,應該再把一個床位的衣箱塞在外面才合乎情理,所以可以判斷,這裏居住的,原本就只有兩個人。」
「什麼痕迹?」
「但是,事情並不止於此。如果單純只是留一雙鞋,倒是可以就這樣解釋完畢了,不過,同時留下的,不是還有一封信嗎?」
這段時間,致鳴老先生的文稿也得到了陸陸續續的收集和整理,而我投身此事的主要目的——習學書法,也有了可觀的進展。綾見雖然對書道不太感興趣,但她在看過我句讀、通譯過的《北浦題吟稿》后,轉而對致鳴老先生的其他文字也產生了閱讀的興趣。於是,我們之間便繼續了這種默契:我在綾見的幫助下搜集手本真跡,習學書法;綾見則得到我的句讀和譯本作為報酬。一來二去,綾見和我家之間,我已不知往返了多少遍。和_圖_書
「那雙被落下的鞋子。」
「剛才在屋子裡,你見到了幾雙鞋?」
「這樣的話,媽媽應該有他們的電話啊,非此即彼的話,打個電話去確認一下不就行了?」
「一封信就為表達這個意思嗎?」綾見翻來覆去地看著這篇無章法可言的信,就連她這並不長於文學的國中女生,也感覺這封信實在難以閱讀。
畢竟是店家提供給僱員的地方,陳設與配置其實也並不可觀。這時,綾見的母親並不在正中的店面迎客,而是佇立在這個落腳點里。我跟著綾見穿過內部的隔門,便看到了這樣的一個空間:簡易的一套桌椅胡亂堆疊,兩架上下鋪的雙人床放置在內側,其中一張的上下鋪,堆滿了衣箱、水箱等移動式住家的收納傢具,還有更多的這種箱子零散地塞在房屋的各個角落。床所倚靠的牆上則釘著晾衣繩,上面搭著一件件顯得陳舊和臟污的衣服。通往上鋪的樓梯下,胡亂塞著一雙鞋尖朝里的帆布鞋,原本白色的鞋墊已經沾上了不少汗漬的黃斑和灰塵的墨跡。
「這兩種情況,鞋子會產生怎樣的差別?」
「能告訴我嗎?」
得益於喜連川女士的策略,最終的平均數額得以得出一個比較精確的答案。然而,喜連川女士在當時統計分配額少於這個答案的人時,竟沒有一個人舉手。這不禁讓人啼笑皆非,看來致鳴老先生在此前就已經對財產做出了精確的分配,以至於現在竟然讓這些唯利是圖的子女們也自討沒趣。
「鞋子有什麼判斷上下鋪的痕迹嗎?」
「那封讀不出多少意思的信能說明什麼?」
「推測也行,說說看嘛。」
「怎麼?」
「那淵子是覺得,其實是上鋪的人離開了?」
七七結束后,二宮山家的人們也逐漸回復了從前的生活。綾見家也是如此,她們繼續在離霞浦較遠的一個城市進行自己的生意。之前也有提及,綾見的爺爺已先於致鳴hetubook•com•com老先生而去,他的老伴,也就是綾見的奶奶,現在閑居在家,負責家中的衛生與一家人的餐飲。綾見的父親是一名公職人員,母親則經營著一家店面。這家店面售賣低端衣物,雖說有實體店,但也藉助網路和市內配送而有不小的市外市場。論起收入,綾見這一家在茨城縣也算殷實的上游階層了。
「這種職業的人們,肯定會準備好幾雙鞋以備不時之需。但是,準備的鞋是不需要拿出來的,換下的鞋,要麼清洗晾曬,要麼直接丟棄,總之也不會那樣丟在床前。剛才這兩個人都不在屋內,他們的腳上,此時肯定穿著現在使用的鞋,那麼這一雙多出來的鞋,意味著什麼?」
「坐在床上,然後甩掉鞋子躺下。」
「知道是兩個人又有什麼用處呢?」
「我記得的是兩個,但,也許有我沒見過的人存在,這我也不能確定。」
「啊……是這樣。」
「沒錯,那麼,這封信出現這樣的內容,寫信人想對看到信的人表達什麼意思?」
「記得一點吧。」
「事情如果僅僅是一名僱員請辭的話,我也相信綾見的母親不至於為這種事驚慌失措。畢竟霞浦有這麼大,再招募一名外派送貨員也並非太難。」
「是。」
「那麼,這種思路,不妨用在生活中,如何?」
「如果只有這一個痕迹,我倒是會這麼認為。」
「算是吧。」
「那麼,淵子的意思是,其實並非如此?」
「這裡是店家,無論情況如何特殊,出門總是要穿鞋的。所以留下一雙鞋的理由只能是忘記整理。對於外派送貨員來說,鞋子是他們最惦記的穿著。而且從地點來看,忘記整理鞋子,忘記的地方應該是在集中擺放鞋子的鞋櫃那裡,而非床前。所以可以推測,這雙鞋子有意被落在了這裏。那麼,綾見,為何一個住在這裏的人要有意落一雙鞋子在這裏呢?」
「手裡要捧著貨品的話,應該是前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