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真偽性情
第一章 議題甫定

「這就是道理所在。文章的大方向,就和我們判斷出麻雀起飛的大方向一樣。只要大的方向對了,偶然有幾隻麻雀向不同方向起飛,反倒顯出了畫面的生機,並且也給這個畫面賦予了真實感。倘若指定一個方向,所有的麻雀都嚴格用日角儀或量角器測定方向,然後朝這個方向絲毫不差地起飛,這樣的畫面,反而顯得不正常吧?」
按照這個流程,我們的第一步工作是向校方和躑躅崎擬寫學生會的推薦文。這一天,我和由良崎同學坐在了一起,開始商定推薦文的改定。
「或許,由良崎同學對我最早那些話有了些錯誤的理解吧。」我從手機里翻出一張照片,那是我偶然間拍攝的,教學樓前一群正在起飛的麻雀。「由良崎同學,你看這些照片里的麻雀,可以大致地判斷它們在向北起飛。然而,是所有的麻雀,都一定朝著一個方向起飛嗎?」
「我們是在校方什麼人那裡得到了交換生通知?」
「由良崎同學,在這一點上,或許我便有些經驗可以講授。從我鑽研文字的興趣來說,推薦文這種東西,讀者不一樣,對文章的認知便不一樣。我們的文章有給校方和給躑躅崎的兩個版本。八重山同學是我們學生會的有職人員,校方對他也是比較了解的。既然這樣,我們寫的文字,校方在本著『文章內容也就是些早已知道的東西』的認知下,未必會細看文章。但在文章中,又不能出現架空的文句,以防校方的讀者萬一留意到的時候,這篇推薦文便會被扣上天花亂墜的帽子了。
「那就署對方對應的機構就行了。至於對方人員的姓名,給我們校辦的負責人打個電話就能問清楚了。」
「從這裏來看,由良崎同學的態度,是對校方恭謹而對躑躅崎謙抑吧。」
「嘉茂前輩,我覺得我是按照您方才所說的意見去改動的啊。」由良崎同學開始一處處解說起她的改動。「比如,『八重山www.hetubook.com.com同學曾擔任過班級的委員長,現任學生會會計』,本來是這麼詳細地寫的,但出於校方早已知曉的緣故,我就改成了『八重山同學有多次在校內任職的經歷』。」
交換生並非每年派遣的成例,而是兩所學校在某些機緣下彼此觀點碰撞而產生出的火花。翻閱學生會的日誌,上一次處理交換生的事務還是在七年以前。也就是說,現在在讀的同學沒有任何一個有過參加處理此類問題的經驗,甚至沒有任何一人與有此類經驗的人同學過。七年的變遷,舊例的模式也未必完全適應現在的情況。因此,如何處理今年的交換生工作,便成了我帶領的學生會必須摸著石頭過河的第一道難關。
「為什麼這麼說呢?」
「雖然恭謹和謙抑是美德,但畢竟八重山同學這回事,是校方和躑躅崎那邊眾所周知的事。你在現在還拘泥這套禮數,態度好的人會說這可能過於拘禮,態度不好的恐怕已經對你產生『妄自菲薄』的負面印象了。至於改定,我覺得倒是不妨從改動對話態度著手。我們或許可以現在模擬一下,我們應該以何種態度與這兩方展開對話。」
「相比之下,給躑躅崎那邊的推薦文,則不妨寫得靈動一些。這封推薦文,應該是他們建立對八重山同學第一印象的渠道,所以必須對它進行一下正面的包裝。總之,得用這篇文章讓躑躅崎方面對八重山同學形成一個好印象。哪怕是修飾、美化甚至浮夸一些,只要不是和實際脫離得太離譜,都應該是可取的。」
「這一點是出於我為人占卜的經驗而總結的。假設由良崎同學穿著便服,在見到一個生人時,對方點出你是高中生,你或許會認為『從面相推斷年齡進而推出是高中生』很正常;但對方點出你是霞浦高中的高中生,你就會思考『對方為何會推出我是霞高學生』;倘若對方點出你是霞高一年hetubook.com.com級將升的學級,你就會更難以索解。這就是如何在與對方見面之前,通過一點一滴去掌握對話的主動權的技巧。」
「要說心境的區別的話……是的。」
「此外,還有最後的『僅供參考』也是透露出自身不自信的用語。如果代表學校的文章依然如此不自信,我們恐怕在躑躅崎高中面前便要永遠抬不起頭來了。這裏,我覺得不妨使用帶有些許命令語氣的『務請審閱』效果會更好一些吧。」
「那麼,這裏,按照嘉茂前輩的意見,要怎麼改定才好呢?」
「應該是後面那位吧……畢竟檢查油料的經歷對檢查紡織品好像沒什麼用。」
「那麼,嘉茂前輩,這個稱呼要怎麼改?」
「由良崎同學,你可以試想一下,假設你是某紡織公司的決策者,需要招聘一名紡織品質檢員。手下負責招聘的人給了你兩個應聘者的信息匯總。一個說的是『該人曾擔任油料公司質檢員』,一個說的是『該人有工廠質檢員從業經歷』,你在只看到這兩條信息的情況下,會更傾向錄用誰呢?」
「首先是設想校方,校方並不指望我們在推薦文中談出某種石破天驚的結論,只不過是走個過場的形式罷了。既然校方擺著隨便的態度應對推薦文,我們也不需要把態度做得故意收斂。比如,這句話可以改成『學生會現將八重山勇的近況作如上報告,請予審閱。』再說躑躅崎那邊,首先就立場而言,八重山同學要想在那裡站得住,並且站穩腳跟,很大程度上便是取決於當地對『霞浦高中』名聲的震懾程度。從對等的角度而言,我們不妨讓我們的文章氣場更足一些。所以,開頭『霞浦高中學生會』這個主語,完全可以把『學生會』刪去。這樣做,無形中便升華了我們做這個材料工作的立場。按照原來的說法,這篇推薦文的觀點出於霞高學生會,而在之後的改動中成了霞浦高中的立場。和_圖_書這樣做,這篇推薦文的分量便會加大許多吧。
「這麼想是沒錯。畢竟思路只是一個大方向,到了具體的路口,很可能具體的方向同大方向有些偏離,甚至是完全站在大方向的對立面。然而,只要判斷出前進的道路是正確的,那麼,就算和大方向有些背離或違反,也是不存在疑問的啊。」
「那麼,如果是嘉茂前輩,這句話放在交給校方的版本里,又要怎麼修改?」
「什麼不一樣的?」
「但我覺得,這樣的改動倒更像是要把這篇文章寄給躑躅崎那邊啊。」
「不是……」
「歷經嘉茂前輩的講解,似乎的確是這個道理呢。」由良崎同學在我話音結束后不久便完成了速記。然後開始發表自己的見解,「不過,為什麼我感覺,嘉茂前輩在這個問題的處理上,處理方式和思路竟像是完全調換了一般?」
由良崎同學似乎感到了,我這些話才是她一直想聽的,關於學生會工作的寶貴經驗。於是,沒等我說幾個字,她便匆匆拿出筆記本,將我的話一字不漏地記了下來。我倒是在這裏發現,由良崎同學的速記功夫非常出色。我以我的正常語速將話說完,她便立刻完成了對這句話的記錄。
由良崎同學所指的是文章的結尾。由於事先也知道發文對象的不同,由良崎同學的初稿還是在這裏進行了區分的。在寄往霞高校方的版本中,這一句是「學生會謹將八重山勇同學的現狀作以上報告,敬請審閱」,在寄往躑躅崎那邊的版本中,這一句是「霞浦高中學生會謹將八重山勇同學的現狀作以上報告,僅供參考。」
「我們霞高的校方啊?」
由良崎同學也是一年級中成績佼然的精英。我這話的言外之意她也自然明白:對於一篇文章,我最開始的那句話只是文章的大方向。她在方才,便將我定下的大方向錯誤地理解為要使每一句話都符合的硬標準。正是有了這些和大方向偏離,甚至背道而馳和-圖-書的個別語句,整篇文章才避免了淪為被當做「往一個斧鑿的方向上東拼西湊」的命運。
由良崎同學在筆記本上重新記下了我的話,又一次修改了推薦文。不得不說,在點明了前進的路徑后,她的進步也是相當之快。最後,她將修改後的定稿遞給了我,文句和語體都無可挑剔。但我卻在最後,發現了一個她未曾留意的細節:
在數天前,我答應了我的後輩,現任學生會副會長由良崎紀子同學的請求,對我的工作模式進行一些講解。正好,校方在這段時間正在謀划與山梨縣的躑躅崎高中互相派遣交換生的方案,我得以藉此機會實踐給由良崎同學的許諾。預定派遣的交換生也是學生會的成員——接替三年級的武藤正一前輩擔任會計的八重山勇學弟,他在得知這個委派后,已經開始了個人材料的準備。但準備工作絕不止於此,在校方與八重山同學間的交流、和躑躅崎方面的交涉、準備學生會角度的推薦材料等等,可以預想的,我們的工作還有很多。
「這是我對於推薦文的看法。那麼,如果由良崎同學,你也認同這一看法的話,我們便可以來對文章進行修改了。」
由良崎同學和我在得知校方的這個議題后一致認為:儘管成例並不能完全照搬,但還是需要從過往的經歷中尋找具有參考價值的信息。於是,這幾天,我們兩人便分頭扎在了校史和學生會歷年的日誌中,閱覽往屆的前輩們關於交換生的點點滴滴的記錄。在一番查找過後,我們姑且擬定了一個自認為還算完善的準備工作流程。在向校方和有經驗的老師們諮詢后,我們對其加以完善,現在,便要開始將這套流程付諸實踐了。
「所以,道理就是這樣。對於躑躅崎高中來說,他們和我們隔得天差地遠,我們的教育實力、教學設施、包括學生會的運作模式對他們而言都是毫無參考價值的。如果把職務寫清楚,他們未必會理解這是一個和-圖-書代表了多大成就的名譽,因此也難免會對八重山同學的印象高估或是低估。相反,倘若只是籠統地寫,對躑躅崎那邊的人來說,卻可以造成『擔任了職務必然還算當地的出色者』這樣的印象。」
「但是,嘉茂前輩,這還是和你方才所說的不太一樣吧?」
「由良崎同學,推薦文終究是需要稱呼對方的。我們給校方的文章,行文早有定例,這一點倒不需掛懷。倒是給躑躅崎那邊的,你署上的稱呼是躑躅崎高中。雖說不致於偏離,但未免有些不精確的嫌疑吧?」
「校方早就知道八重山同學是學生會的會計,並且安排也是指名派遣他去的。我們在這裏敘說事實,對校方而言也不過是斷爛朝報。倒不如藉著校方指名派遣他的事實,可以判斷校方的決策層對八重山同學青眼有加。既然如此,我們便不妨在推薦文里為他唱唱讚歌。就以這句介紹他歷職的語句來看,我覺得,不如改成『八重山同學在班級及學生會的任職中均頗有建樹』。八重山同學做了什麼,校方自然清楚,並且,校方也不至於為了這一句頗有建樹的籠統評價,就拿出他一年來的行為軌跡來和我們較『其實他並無建樹』這個真。」
「嗯……」由良崎同學的兩份初稿,似乎是完全一樣的。看來她在開始只是將兩份推薦文當做一份發給不同目標的推薦文。現在,她拿起其中一份,用紅筆在文章上開始圈畫起來。伴隨著她的圈畫之後,我不禁對她的文章產生了疑問。
「嘉茂前輩說,給校方的推薦文,只要不過度誇張,校方是不會太注意看的。並且給躑躅崎那邊的,需要一定的修飾來保證他們對八重山同學有一個好印象。然而,前輩的兩處改動,卻像是把謙恭拘謹的一面展現給校方,把張揚顯擺的一面展現給躑躅崎,這和前輩的修改意圖並不一樣啊?」
「校辦的負責人吧。」
「由良崎同學,按照你對這一篇的修改,這是要送給哪邊呢?」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