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以我之眼,見君所見
第六章 受訪人 湯谷祐里

誠然,就像湯谷祐里所說的那般,嘉茂淵子雖然在文學和化學上有一日之長,但物理層面並不如何出彩。這個公式里,皮膚和空氣的熱傳導效率的數據並不在初高中的知識面之內,平心而論,嘉茂淵子也無從知曉。所以,當明石雅拿著這個疑點向她質問時,她不得不換了一個說明的方式:
「方便?」
湯谷祐里的確是一個粗枝大葉的性格,明石雅對此很是感嘆。她也能肯定,嘉茂淵子的這番話也是因為聽話人是柳河與湯谷,她才會這麼說。因為,她們兩人並不是非得想明白每一步的工細人,只要一個看似合理的解釋,便能讓她們接受說話人的結論。倘若聽話人換作明石雅她自己或是宇野奈惠,嘉茂淵子方才的這番話肯定不能讓她們滿意。因為其中就裡並沒有解釋到位。
「我也是女生吧?湯谷同學不是說過了嗎,沒有女生會不在意自己的身材吧?」
「不過話說回來,街頭傳單這種營銷方式本身就不顯得那麼可信了吧?」
「那麼,數理既然不是你的強項,那個公式卻為什麼記得這麼熟悉?」
「嘉茂副會長嗎?是個很好的人啊。」不過,也正是由於粗枝大葉的性格,明石雅儘管費了一番口舌,還是沒讓湯谷祐里明白自己想聽到的到底是什麼。
「難道『很好的人』不算是評價嗎?」
她們在一個班級,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同屬於體操社。從入學起,她們兩人就不少次受到嘉茂淵子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在最近,柳河直子因為家庭產業引發的退社風波中,嘉茂淵子僅憑看似是安樂椅的空談,便解決了她心懸的痼疾。她們兩人的性格可以說瑕瑜互補:柳河直子心細如髮,但性格怯弱;湯谷祐里則落落洒脫,但未免粗枝大葉。
「這個啊……」湯谷祐里沉吟了一陣,猛地一拍大腿。「有。就在前不久,嘉茂副會長又給我和-圖-書和直子上了一課。」
「前輩你想啊,平時總會碰上些麻煩事吧?這時候,有嘉茂副會長這樣的人在身邊,而且是我的朋友的話,不就能請她幫忙了嗎?我們的麻煩事碰到副會長在的時候,比如直子之前遺失餐券的那次,她的體操編排被泄密那次,還有她退社打工的那次,都是有了副會長才能有個好的收場。我想,副會長能讓她周圍的人生活更輕鬆吧。」
「比如像幫助直子找到餐券那樣的具體的例子嗎?」
「湯谷同學,我是說,對嘉茂同學的評價……或者說,你在心裏,把嘉茂同學擺在怎樣的位置,這樣一個意思吧。」
「那天,嘉茂副會長將我和直子招呼到相談屋,很簡單地給我們講了一節物理課,便打消了我們的念頭:她說,按照一般的物理規律,熱量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在介質不變,兩方初始溫度不變的情況下,速率也是一定的。這個藥劑不改變我們的皮膚或者空氣,那麼,所謂的促進發汗增加熱量消耗,只能由提高體表溫度一個途徑來解決。然而,我們的體溫是基本恆定的,提高一度兩度便足以稱得上是病變了。那麼,僅憑零點幾度的變化,如何能夠起到步行10公里就額外產生10大卡的熱量消耗的效果呢?所以,嘉茂副會長便判斷出這個傳單是虛假宣傳,也因此,她不建議我們購買。」
「有啊。嘉茂副會長就是那種解答『是什麼』、『為什麼』的問題的最好人選嘛。有不認識的漢字,就去找她;有什麼不懂的化學問題,就去找她;有什麼想不明白的事情,就去找她;遇到困難了,也還是去找她……」
「我們不妨用這樣一個方法來證明。一般來說,我們在運動時消耗的體內能量都是轉化為運動時的做功。產生額外10大卡,也就是一萬卡路里的熱量消耗和*圖*書,按照單位轉換,大概是四千一百八十余萬多焦耳。對於人體運動時的熱量消耗,並非是體重乘以距離就簡單地等於熱量消耗所做的功這個公式,而是另一個比較複雜的演算法。」
於是,明石雅隨後又找上了這番解釋的出典人物嘉茂淵子,理由是這樣的:前面說理的部分很肯定,一兩度的體溫變化是病變推出這種保健品只能讓體溫頂多變化零點幾度也可以成立,但零點幾度的變化和10大卡的熱量消耗終歸是難以證明的。所以,她需要嘉茂淵子給出詳細的公式計算。否則,這就像極小的物質湮滅也能釋放巨大的能量一般,雖然數據看上去懸殊,但終歸併不是沒有可能性。
「是的。」
「也不是說不能算。怎麼說呢……比如,湯谷同學。當你的身邊,假設就是柳河同學的地位吧。假設出現在這麼一個地位上的人不是柳河同學,而是像嘉茂同學那樣,思維能力極其出色的那種人的話,你現在的情緒,大概能描述一下嗎?」
「數學和物理我只能說勉勉強強。她們既然不執著于嚴密的證明,不重要的過程忽略一點問題不大吧?畢竟我對運算這種東西向來是能省則省。」
「幾天前,我和直子在放學的路上接到了路邊發放的傳單,是推薦減肥產品的。傳單上說,這種減肥產品服用后促進發汗,增加熱量消耗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在介紹具體的實際療效上,它舉的是這樣的例子:每天步行兩小時,就能達到每天10大卡的減肥效果。直子正好放學后要走著去很遠的便利店打晚場的工,每天走路的時間比兩小時只多不少。她也是體操社出身,很在意自己的身材,所以我們倆便都對這個產品很有興趣了。」
明石雅自己也暗自惶愧,她得虧是不久前在閱讀嘉茂淵子借她的漢詩選中,讀到過「遍插茱萸少一人」並看過和_圖_書嘉茂淵子附在文後的批註和釋義,才能明白眼前湯谷祐里究竟說的是什麼。不過,茱萸二字雖說現在並不是當用漢字,但好歹收錄在和漢大辭典中,就算沒有嘉茂淵子,在作業壓迫下,翻閱一下字典,也能知道這個詞的意義和作用。於是,明石雅帶著意猶未盡的語氣繼續探問:「雖然知道『茱萸』這個詞的確很不容易,但嘉茂同學在這裏起到的也只是代替字典的作用吧?湯谷同學有沒有,那種非得由嘉茂同學出面不可的例子?」
「能不能更具體一些呢?」
於是,嘉茂淵子面對明石雅,便用顯然與面對湯谷祐里不同的方式對她的理據做了一次證明。由於這是公式,在運算無誤的情況下,明石雅也無疑地確信了。然而,她依然沒有放棄對嘉茂淵子的追問:
從外人接觸的難度上,湯谷無疑比柳河要容易得多,所以明石雅也很自然地選擇從湯谷入手。而且,從之前的反應來看,湯谷祐里不像宇野奈惠那般對推理執念很深,她只是一個結果論者。只要告訴她符合事實的結論,她便能順理成章地接受。雖然這對於推理過程的嚴密性未免有些不敬,但明石雅卻認為,這也能夠讓湯谷排除對嘉茂淵子推理智慧的崇敬成分,做出更具自身理性的判斷。
「但沒有女生會不在意自己的身材吧?」湯谷反駁道。
「那麼,嘉茂同學又給你們上了一課是指?」由於自己的確無法反駁這句話,但用自己身邊的事例來跟湯谷較這個真又不合時宜。所以明石雅還是按捺住了自己辯駁的念頭,而是繼續探問著故事的後續。不過,她依然在心下評價著湯谷,認為她自己的邏輯還不如一張傳單:她轉述的傳單內容,好歹令人覺得立場鮮明,並且例證確鑿;反觀湯谷方才的對話,卻顯得詞不達意,至少讓聽話的對象,理解力已然很高的明石雅一方頗感窒滯和-圖-書
「上了一課?」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收穫。明石雅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記下了湯谷祐里「嘉茂淵子讓周圍人的生活更輕鬆」這句話。不過,她自認為,自己也算和嘉茂淵子距離數一數二的近的人,但她走進自己的生活之後,自己平添的這一股暗中較勁的不平卻反倒讓自己更加感到疲憊。於是,也幸虧她確信面前的湯谷祐里是一個不太懂弦外之音的對象,所以她用一句不置可否的回答表明了自己將信將疑的態度:「對於『讓生活更輕鬆』這一點,湯谷同學有什麼例子可資證明嗎?」
「為什麼不把這個公式的嚴密證明一開始就介紹給湯谷同學和柳河同學呢?」
「這樣啊……如果我有嘉茂副會長那樣的朋友的話……會很方便吧?」
在自己最密切的友人圈子中問過一圈之後,明石雅的眼光自然放在了更高遠處,她斷然沒有滿足於現階段所獲得的情報——儘管在現在,她似乎也有點更加了解那個私底下性格也有頗多萌點的嘉茂淵子了。在階段性的總結過後,她發現現在的情報僅僅停留在自己同年級的層面。出於拓展情報源的需要,她開始在其他年級物色能對嘉茂淵子做出些獨到評價的人選。斟酌過後,一對一年級的學友,柳河直子和湯谷祐里進入了她的視線。
「那……幾天前,我在作業里碰到了兩個不認識的漢字,去問過嘉茂副會長之後,她便告訴了我,那個『茱萸』的讀音和意思。這樣的例子算嗎?」
明石雅記得,嘉茂淵子曾經在解決那次事件的過程中探知了湯谷家的父親的情況:他是一位警視廳的高級官員,很是溺愛寶貝女兒,甚至不惜調動巡警暗中保障她的行動。從這個心理考慮,他作為閱歷豐富的社會人,擔心女兒服用這種來路不正的東西出了什麼差池也是理所當然。但湯谷的母親出於支持女性|愛身材的心理,也是無可厚和*圖*書非。因此,明石雅也只能繼續將注意力集中到即將登場的嘉茂淵子的解釋上。
「由於對傳單有興趣,所以我就把傳單帶回去給老爸老媽看。老爸老媽為此的意見倒是分歧很大:老媽覺得這個傳單說的也是普通的服用後走路鍛煉即可,而且數據也遠不比其他電視廣告幾百幾千大卡的效果那麼誇張,說不定還是吹盡黃沙始到金的好東西,因此不妨先試一試;而老爸則始終認為這種東西就是騙人,因此始終不同意浪費這筆冤枉錢。兩邊誰也說服不了誰,意見始終統一不起來。所以我才在第二天,尋求了嘉茂副會長的幫助。」
說罷,只見她拿出一張便箋紙,在上面寫下了一個較長但還算能接受的公式。「熱量消耗等於體重乘以運動時間乘以常數,再除以運動速度。如果速度按千米每小時的單位來計算,那麼這個常數是七十二萬。這個傳單說了,產生這麼多額外消耗需要步行兩小時,方式是步行而非跑步,按照常人的速度,滿打滿算,速度也不過每小時七公里左右。剛才那個四千多萬的焦耳數值,是運動時間二小時,常數七十二萬和體重若干的乘積,再除以速度每小時七公里的結果,那麼反過來,我們可以求得,這個運動的人,他的體重是……」
現在的手機、電腦等處都配備了計算器,並且它作為辦公用品也在學生會室常備。可以確信的是,她們能夠用多個計算器確認並保證這一連串的運算能夠得到一個公正的結果。儘管在其中取了不少次約數,但最終得到的結果還是驚人的——即便單獨計算額外消耗,這個走路人的體重也有兩百零三千克。當然,逐級精確計算的結果可能會與這個結果有較大的出入,但顯然,這並不是人類體重的普遍水平。雖然世界上不是不存在這個體重的人,但這種人顯然不可能以滿打滿算的七公里每小時的速度走上兩個小時。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