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選擇「晴風堂」,除了它比隈取書屋的名字來得開朗一些之外,也有它離我家的距離更近,以及它的經營策略傾向傳統這兩點。之所以說傾向傳統,一是它依然堅持木地板、暗光線的傳統「書屋」店內布局,不像隈取書屋的店內已然是燈火通明的超市模樣。二是它的網店在霞浦這樣的中小城市總數要比隈取書屋多,上架的書本也更多傾向於廉價、簡裝、暢銷的讀物。三是最為重要的一點,晴風堂依然願意為客人提供慢速的閱讀節奏:他們在店堂內設了桌椅,允許客人閱讀一些塑料封套除下或本就沒有的書目;而隈取書屋裡滿滿的貨架和毫無落座的店堂則分明催促著選中書本的人儘快到櫃檯結賬。不過,這年頭也不會再有一家只經營本國作家作品的書屋,晴風堂的書目也有非常多的外國作品,泰西作為和東洋文化頡頏的文化,其作家作品同樣受到不少人的關注。
在以賣書為主要目的的場所中,安靜並不是最重要的選項。包括閱讀區在內,整個晴風堂內時而會有詢問、閑聊、評論,乃至爭吵聲傳出。來書店的人到底是一群文化素養更高的群體,比街市更要來得安靜,以至於這些聲音往往會傳到整個書店當中。對於其中不涉疑難,或是僅在買書難以抉擇時的簡單疑問,這倒是能立馬獲得解決;但有一些人將他們的疑難帶入了書店中,並且長時間喋喋不休,這便有些令周圍人不快了。晴風堂的店主礙於他的身份不便勸止,只好求助於一位常客少女,而這便是我。
我方才利用機會,坐在了那一對祖孫的近處,得以近距離觀察他們的氣色。孫兒東張西望,氣色倒是不錯,老年人雖然有行動力,但面色蒼白,即便是上了年紀也顯得氣血不足。誠然,花生糖因為油脂比例較高並非知道它的所有人都愛吃,但一塊花生糖畢竟還是在和圖書
大多數人的接納範圍之內的。更何況,老人並非因為油脂多而不吃花生糖,若真是如此,他會婉言謝絕孫子遞來的糖,或者吃一口,整個吐掉大半口,而非這種專門挑花生吐掉。所以,他不吃花生是一項癖好,而這種癖好會導致一個人氣色衰弱的現象是什麼呢?便是貧血。花生對補血非常有益,長年不吃花生,顯然在老年時會增加貧血的風險。
每當我推開晴風堂的門,加入到書架各處尋覓、翻閱、抉擇書本的零星人影當中時,其他人的閱讀偏好與欣賞品味也隨著他們關注的書脊而暴露給我:比如,一個人在古文區徘徊,手裡拿著一本《方丈記》,另一隻手又抽出一本,那我可以很有把握地猜測這一本是《徒然草》;若是又有一個人坐在閱讀區,旁邊放著《冰菓》和《庫特利亞芙卡的排序》,那麼他在閱讀的書應當便是《愚者的片尾》了。
【But when the trees bow down their heads】
她話中的言下之意不言自明:吃花生糖是無論如何都會把碎屑落在周圍的,店員能接受的方案顯然是以下兩個:要麼是吃花生糖的人離開店裡,要麼確保他們在店裡時不吃花生糖。我順著她的指引看過去,只見閱讀區的座椅上坐著一個老人和一個男孩,男孩手裡提著一袋食物,透明的塑料袋和傳出的濃郁香味已然說明了這是花生糖。奈惠曾經向我介紹過這種食物,它是從唐土傳來的一種小吃,做法是將糖加熱到熔融的糊狀,拌入芝麻、米、花生等各種固形食材,趁熱堆砌成立方形狀,冷卻到半硬時用刀切成小塊。在唐土喜好甜食的地區,這種食物很受歡迎,但有個缺點便是油脂含量比較高,所以在唐土其他地區以及我們這個國度,它並不是很常見。它的口感自然不用多說,
hetubook.com.com但在進食時,由於要咬碎小塊慢慢咀嚼吞咽,食物的殘渣便會濺出口腔。而從食材的角度來想,花生、芝麻、糖等物品都是多油、黏糊的,且不說它容易吸附灰塵和地面,給清掃帶來了嚴重的困擾,若是濺上了其他讀者的書頁,也是對品相不小的破壞。
文化的兼容,於我而言感觸最深的便是書本。我經常去各家書店搜羅書本,例如兼有出版和發行能力的思賢堂。不過思賢堂只是霞浦的本地產業,尚有像是隈取書屋這種全縣、全國規模的出版集團或書本零售集團,他們的網點才稱得上是名目繁多、品種琳琅。這種大書店,例如一家叫「晴風堂」的書社,便是我最常去的覓書地點之一。
這一日,天氣似乎非常炎熱,與這已經入秋的季節大唱反調。貪圖晴風堂內開的空調,我著實在店裡面轉了很久,雖說想買的書早已定下,但我甚至去了平日里不常去的外國文學區,在那裡隨手挑了些薄本子翻了翻。待到感受到店員的有些異樣的目光,我意識到自己這次在店裡待得著實有些說不下去了,才拿著兩本書到門口結賬。這時櫃檯里的店員恰好是我揭露剪斷賣上券伎倆的那位當事者。這次,我身後並沒有排隊等候的結賬者,自己的神情也顯得並不匆忙。她似乎看到了這些表現,在為我找零並收回我的書中的賣上券后,從櫃檯后探出身子湊近我耳邊,悄悄對我說道:「嘉茂小姐,能不能請你再幫我個忙啊?」
吐出來顯然是表示自己不能進食這種食材。花生糖的食材也不過米、花生、芝麻、糖、油這幾種,油和糖分都是均勻分佈在花生糖的各個部位的,一旦入口咀嚼便會融化,吐出來根本沒有意義;花生糖的主體是米,米是萬眾皆食的主糧,老人既然肯拿花生糖放進口中,那也不是厭米;至於芝麻,它的顆hetubook.com.com粒實在太小,一口咬下去,沒等咀嚼,就已經會有不少芝麻沾在嘴中。所以,他唯一需要吐出某些東西的理由,是花生糖裏面的花生。花生總是以一整粒或半粒的形式出現在花生糖中,若是發現得早,可以在咬下一塊之前就用手摘出來扔掉,若是到了嘴裏才感覺出來,也可以用舌頭和牙齒將花生單獨『摸』出來吐掉。所以,老人的意思就是不願意吃花生。我看出了這點之後,便建議店員讓他們在店裡繼續坐著,自然是因為「不吃花生」代表著另一件事——這位老人有貧血癥狀。
我們的國度是一個島國,東面是巨大的太平洋,故而,我們在古代將一切舶來的學問都稱之為「西學」。由於地理元素,從較近西邊的唐土、天竺、高麗傳來的文化在這片列島上經過了千年發展,隱然也將這個島國吸收進來,形成了包括整個東亞在內的文化圈。在工業時代之後,由傳教士等南蠻人帶來的泰西文化,例如蘭學,那又更是另一個世界了。時至今日,我們的土地上,各種文化并行不悖,衣裝中的和洋兼備便是一個例證。
——克里斯蒂娜·羅塞蒂《誰曾見過風》
將店員拉到一個角落,飛快地解釋給她聽后,她狠狠地點著頭,責備著自己的反應。誠然,這種關聯並不是誰都能做出的,就像乍起的微風一樣,並非人人都能察覺。走出晴風堂,望著依然在店裡休息的祖孫倆,我不由得吟詠起了我方才在店裡長時間駐留時,在草草翻閱西方文人的詩作中,偶然記住的一句話:
我曾經在晴風堂為店主解釋過一起莫名的「賣上券莫名消失」事件。套著塑料封套的新品書籍中都會夾一張賣上券,書店結賬時會為客人除去封套並拿走賣上券作為統計。這張券的形狀是一張長紙條,兩端夾在整本書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處,中間有一個半圓形但不分斷的www.hetubook.com.com切口。那起事件是有一位客人拿著一本套著塑料封套的書在櫃檯被店員攔下,店員認為他沒有付賬,而他以「賣上券已被取下,塑料封套已經有切口」的理由拒絕。當時我排在這個人身後,看出了他的伎倆。由於店員身份不便冒犯顧客,於是我便代店員出了手:將塑封整個拆開,便暴露了他剪斷賣上券然後將它完全塞進書頁里的手法。基於這個事件和我造訪晴風堂的次數,店主和店員都記住了我,在晴風堂發生的種種事情,我也都有所耳聞,並且能就其中的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從結果來看,我所提出的意見在晴風堂內還是挺受歡迎的,在這點小小自滿的鼓勵下,我便將在晴風堂所經歷的諸般故事彙集在了下面。
因為我突然轉變態度,幫那對祖孫說起話來,這位店員的神色不由得變得十分驚奇。然而,我並沒有讓她的表情怪異持續太久,很快將手裡快速寫下的一頁便簽舉到了她的視線中。看到這裏,她神色中的驚異和不滿倒是很快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疑惑和不解。那顯然是問我:你是如何斷定的?
為了進一步敲定勸離他們的方法,我來到閱讀區挑了一個席位坐下,假意閱讀方才結過賬的書目,視線的餘光卻也在觀察著他們的動作。然而,這一老一小似乎並沒有歇個腳就走的意思,而是一副要在這裏待上好一會的架勢:只見男孩將裝著花生糖的袋子放在了面前的桌上,從中拿出一塊遞給了老人,老人將它接過,細嚼慢咽地吃了起來。男孩遞過糖后,手在衣角上擦了擦,隨後便在座椅上東張西望,尋覓著書店裡的新奇物事。不過晴風堂既是書店,目所能及之處都是再尋常不過的人與書,閱讀區也不是兒童讀物的集中地段,他的尋覓顯然沒有什麼結果。
我又觀察起這一對老小,他們容貌彷彿,骨相相似,應該是一對祖孫。除了男孩提著的花生m.hetubook.com•com糖外,並沒有其他明顯的攜帶品,而書本也不可能放進裝食品的袋子。這應該可以認為,他們並沒有在晴風堂里買書。從他們帶進了不受歡迎的物品,以及沒有在書店買書的這兩點上,便可以定下勸離他們的道德陣線了。
「你看看座位上的人。」出於監視的需要,閱讀區離櫃檯很近,她甚至在話語中只用「座位」來暗示我看向閱讀區。並且,她的話音壓得非常低,就像是她言語中所指的人已經發現這段耳語一樣。「今天是我在店裡做日值,除了現在的收銀,還要在關店后做保潔。然而這幾個人在店裡吃花生糖,味道都傳到了這裏,到時候我清掃起來會有很大壓力的。嘉茂小姐,能不能請你想個辦法,讓他們不要把花生糖落在店裡嗎?」
不多時,老人那邊傳來「咳、咳」的咳嗽聲。我偷偷將視線移過去,只見老人似乎並沒有全部吃下這塊遞過去的花生糖,他從懷中掏出紙質的一次性衛生袋,將一些咀嚼后的殘渣吐在裏面。我想了想,還是重新來到了前台,向那位熟悉的店員低聲道:「讓他們在這裏多坐一會吧,我們也需要一些對他們的體諒。」
【但看萬木垂梢首,便曉風吹過。】
【The wind is passing by.】
「是什麼忙呢?」
大熱天里,老人帶著孩子出門,身上沒帶其他東西,說明只能是買花生糖。若是沒走到半程就休息,老人這種體力狀況還是不要單獨帶孩子出來為好,所以坐進書店顯然只是為了歇腳,並非還有其他事情要辦。為了買花生糖而出門,老人卻提前預備了紙袋,說明他對「孫子會遞給自己花生糖,自己必須吃下去,自己不能吃花生」這幾件事都有充分的預料。既然是可預知的,也就是說,老人不忍逆了孫子的興頭,才帶他出來買這種不為人所周知的小吃,但又知道自己有厭食花生的癖好,所以才做了這種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