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東風夜放花千樹
第五章 宵衣旰食

我們雖然探知了玉川家很可能存在的裂隙,但我們不能替大人做主,隨意便將裂隙確定、挑明或是公開化。這一天,表面上宵衣旰食的玉川家的公務員父親,似乎並不是那麼勤于工作。我只能希望,這一家的大人們,能在聽到他們的女兒說出這麼一個照顧彼此的理由之後,能為這個女兒保留一些人情的溫度。
接下來,我又打聽了一下玉川家的交通條件。這個家庭是獨立住宅,沒有汽車,公務員父親搭電車通勤,學生女兒則步行上下學。一名與河內同學同班的高中女生,需要在早上上學,中午在校解決午餐,下午或傍晚回家;而一名公務員,需要在早上通勤,下班時間再回家。而那位主婦前一天就回了娘家,現在並不在考慮之列。於是,我問了這樣一個問題:「玉川同學,你的父親中午會回到家裡嗎?」
「你看,玉川同學就是這麼怯生生的性子,我都有些想保護她的想法,何況是她的爸爸媽媽呢?也許,就是因為他的爸爸媽媽不願意她一個人陌生地走夜路,所以才寧願讓她在自己家門口等著吧。」
每念及此,我便會為將來的自己而擔憂,而一般的高中生比我的感受應該更為深切。我的父母早已窩在大學的宿舍里深居簡出,我已經過了兩年多的獨居生活,所以我並不會因為大人的加班而煩擾;而普通的高中生大多依然與父母同住,一旦大人們因為臨時的重工作而打亂了生活,他們的生活節奏也勢必受到影響。
「雖然玉川同學的媽媽回了外地娘家,但父親終歸是能聯繫上的吧。玉川同學用自己的手機,或是用河內同學的手機聯絡一下父親,然後去他的工作單位拿一下鑰匙,這樣也能自己先回去了吧。」
「如果你在這時候有一扇門想迫切地打開,你還會費心思輸入這麼多文字來問我這個問題嗎?就算河和-圖-書內同學不想找急開鎖服務而想聯繫我,顯然也是會直接選擇打電話吧。退一萬步講,就算河內同學決定不驚擾我而選擇郵件聯絡,也不至於在郵件前頭打上『嘉茂同學』和『想問一個問題』這般無關緊要的客套話。」這些話的分量著實有些多,所以我在接到反問的郵件后,也懶得用手把這些思考轉化成文字,而是直接撥通了河內同學的號碼,將這些想法告訴了河內同學。在聽完我的講解后,話筒彼端傳來一個陌生,又怯生生的聲音:「是霞浦的嘉茂同學嗎?」
見此情況,河內同學便邀請玉川到了自己家,招待她吃過晚飯後,便向她推薦了一個「聰明的霞浦友人」,併發郵件給我尋求幫助。而我方才對河內同學「是在自己家發郵件」的答話,也正好成了向玉川證明我能力的契機。在了解事件的基本情況后,我首先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這一天,我收拾完吃完晚飯後的餐具,正打算回到房間寫作業時,放在餐桌上的手機忽然亮起了提示燈。我打開郵件畫面,發現河內同學給我發了這樣一封郵件:
於是,河內同學為玉川提供了一晚的住宿。畢竟第二天,玉川的母親便能從娘家回來,玉川也不至於無限期地無家可歸。而我則在第二天早上,河內同學與玉川一起上學時特意叮囑了這麼一句:
「為什麼你知道我是在家裡發郵件的呢?」回復郵件很快發了回來。
不過,這樣做終究會對家裡造成實質性的破壞,日後總是要花上一筆錢去修復。於是我還是向河內同學建議,最好是陪著玉川一起做完作業,並且和她一起回到自家門口查看。如果可能的話,儘可能讓她在河內家留宿一晚上。
「不,他的午休也很短,並不會回來。」
原來是這樣啊。河內同學接納了一個處於困境中的人,她正因為少和-圖-書了鑰匙而進不去某一扇門。從她也位於河內同學的家裡這點來看,她應當是進不去自家的門了。
是的,之前我對玉川說的「她的父親因趕不上電車而走路返回」只是爭取時間和信任的託辭罷了。真實情況比這還要嚴峻得多——他的父親正在進行一些不甚能見光的勾當。比如與權勢者之間的權錢往來,燈紅酒綠的水生意,又或是觥籌交錯的奢靡飲宴。在這些場合下,玉川的父親才會符合「用加班的理由哄過女兒,卻不想脫身讓女兒先回家休息,也不能讓女兒找上自己」的種種事實。從玉川的母親前一天回了娘家這一點來看,似乎身為大人的玉川母親已經察覺了若干徵兆,並且夫妻之間已經因此而有了些許裂隙吧?這卻不是我們應該去揣測的了。
一棟獨立住宅,院門口的姓氏標牌清晰地表示著院落的歸屬,一樓也必然會開著高度決不至於夠不著的窗戶;並且相互之間的走動和面相,也有個基本的「臉熟」,可以由鄰居證明玉川砸窗戶的正當性;而進屋后的房間里,也足以讓玉川翻出許多足以證明她身份的證據。所以,玉川只要把一面窗玻璃砸個十足十,翻窗不至於讓碎玻璃划傷自己,就可以先進入屋子了。所以現在,玉川也不用過於慌張:她可以先在河內同學家做完作業,也可以現在回到家門口再等待一陣。只要她最終失去耐心,迫切需要進屋休息的時候,她隨時可以砸破窗玻璃回到自己家。
「嘉茂同學,我想問一個問題,有沒有不用鑰匙就能打開門的辦法?」
「我恐怕無能為力。但如果問急開鎖服務的人們,他們倒是能提供不少這種辦法。不過,河內同學你不是在家裡向我發郵件的嗎?為什麼還要問這個問題?」
「沒有說具體因為什麼而加班嗎?」
河內同學重新介紹了情況:這個陌和圖書生的聲音緣於她的同班同學玉川,她的家正好在河內同學放學回家的路上。這一天,河內同學放學時發現玉川呆站在自家門口,一問才知道,她正因為沒有鑰匙而進不了自家的門。原本,玉川家的男主人是正常上班的公務員,下班時間必然會回家;而女主人又是家庭主婦,基本上都是常駐在家裡。玉川家出於「女兒還小」和「她放學后家裡一般都會有人」的考慮,並沒有給女兒配備家裡的鑰匙。但這一天便發生了突發|情況:這位公務員父親因為某些重要任務留在單位里加班,而主婦這頭前一天又趕回了外地的娘家,現在還沒回來。玉川就這麼被困在了自己家的外面。
「那你們家在今早出去之後,就應該一直是鎖門的狀態。所以我也要產生一個疑問:你的父親在接到重要任務需要加班的時候,他為什麼沒有考慮到他不回來會使他的女兒進不去家門的問題?並且在女兒已經打來電話的時候,還是用『就快下班』這種應付的託辭來遮掩過去?我想,玉川同學的父親恐怕並不是單純的『只是手頭壓了任務需要完成』這種情況,否則他為什麼不讓女兒到自己的辦公地點先拿鑰匙回去?一個高中生,獨立前行到市中心,這應該是完全不必擔心的。」我向河內同學那邊表達著我的想法。
「如果是我是這個保護欲比較強的父親,得知自己要加班,我就會直接給女兒發一條告知的信息,並且轉一些錢讓她在外解決晚餐。若是能估量到自己直到晚飯點結束還忙不完,我甚至會臨時請一會假,讓開私家車的要好同事先載自己到學校,將鑰匙交給女兒之後再返回單位加班。如果真有什麼事情讓一個公務員連這樣一絲閑暇都抽不開的話,那也無非是以下幾種情形:一是上級的視察,下級必須全程隨同,前後逢迎,但視察總歸不會www.hetubook.com.com佔用太多下班時間;二是發生了自然災害或是緊急情況,作為對口部門的人員需要時刻值守,但你們今天的山形生活顯然沒有出現這麼大的變動;三是你的父親因為從事機密崗位並因為正在辦理機密事項而無法脫崗,但機密崗位有嚴格的倒班制度,更是時常需要值夜班,不可能就在這突然一天需要加班。所以,我只能傾向於這樣一種可能,你的父親正在下班,並且手機也恰好沒電了。
沒錯,我的辦法很簡單——直接把窗戶砸了,從窗戶翻進去。
「說過了,但母親人在外地,知道這個情況后就算趕回來,也要明天才行了。」
「這個情況也告訴了你的母親嗎?」
「沒有,我也沒想起來問。」她這一句回答,倒也的確符合她在與我打招呼的時候那股怯生生的印象。
「公務員的『很快』往往做不得准呢。」我心下如是想著。現在已經是晚飯結束的時候,原本按照正常作息,這位公務員早該下班了才是。河內同學告訴過我,山形的公務員大抵集中在市中心的行政辦公樓工作,從市中心到市內的任何一處,就算錯過了末班車,就算打一輛車也早該到了。作為父親,知曉妻子現在正在娘家,記掛沒有鑰匙的女兒,肯定是要儘快趕回家的吧。玉川有自己的手機,她聯繫了父親,卻一直等到現在也沒有接到父親的再次聯絡,說明這位公務員顯然不是很快就能忙完手頭工作的狀態了。
古時候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還衍生出了無數閒情逸緻的故事。而現在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們,加班似乎已成了家常便飯,宛然「工作時間超出規定」已經成了天經地義的一般。這種社會認知的悄然轉變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它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現代社會的龐大和複雜,每個人被分配的社會任務也早已數倍於過去的農耕社會。在唐土有和-圖-書一個名為「宵衣旰食」的成語,意思是天剛破曉便穿上衣服,太陽落山才吃晚飯,用以稱頌當政者的勤政。再看看現在的基層工作者們,他們也必須在天亮時就吃完早飯出門,而晚上卻時常因為加班而錯過末班電車,這何嘗不是宵衣旰食呢?
「玉川同學,在你回家見到母親的時候,最好直接把我們的想法告訴她。」
河內同學依我所言,先是提出建議和玉川一起做作業,隨後再陪她一起去了玉川家的地址。顯然,那裡依然沒有大人回家的跡象。這一發現讓河內同學也意識到了,事情未必就是我向玉川所說的那個情況,我說給玉川聽的顯然是表面的託辭。於是,河內同學還是將玉川請回了自己家,開始為她安排住宿。在她入浴的時候,河內同學藉機用郵件聯繫我,問道:「我和玉川同學的關係倒是不錯,留宿她是沒問題啦。可嘉茂同學也沒對玉川同學說出真實情況吧?」
「我進不去家裡的時候已經聯繫了爸爸,但他回復我說很快他就下班了,讓我等一等他。」
「具體來說,比如這樣一個情形:你的父親的確如電話里所言,在你聯繫他的時候,已經即將完成他的工作,馬上就能下班。但在他下班的途中,他發現自己已經錯過了末班電車,又因為將錢包或是支付手段遺忘或是丟失,而沒法打車或是坐公交車,於是他只好走路回來。又因為他的手機出了些情況,比如電量耗盡或是遺忘、丟失,以至於後面也無法聯繫上你,路上也沒能碰見熟人,所以才讓你空在家門口等了許久。不過,既然知道了是這麼個情況,我們也把話扯回正題。我們現在沒有任何鑰匙,家裡的門是上鎖的,又要立刻打開它,正常來說只能由急開鎖匠人來開,我們普通人是沒法打開的。可是,我們在需要急著進去,又是不想勞動急開鎖匠人,為什麼不能急中生智呢?」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