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此,河內同學和我一致認為,她看到的校史上的這句話,定然有其「隱情」所在,要麼是他犯下了更嚴重卻不能被書寫的事情,於是用一條輕微的口實上綱上線;要麼是他這個輕微的舉動引發了嚴重的後果;再或者是校史出現了若干舛誤。
是的,就算我和河內同學分處不同的學校,量罰觀念也還是放之而皆準的。的確,從正常的「真的在比賽區域吃東西的話會發生什麼」來想,怎麼看也不至於會落得會被開除的結果。然而,雖說罪名是這麼個罪名,但罪行卻未必是這麼個罪行啊。比如我可以這樣猜測:他在比賽區域吃零食,包裝紙隨手扔在了地上成為可燃物,又在機緣巧合之下自燃起來,引發了運動場上的火災,這樣一來他就成了事故的責任者被學校開除,而學校也不願意將本校發生過火災的醜事寫進校史,於是就有了這樣掩蓋事實的做法。但是,我這不過是個推測而已,讓零食的包裝紙在場地中間自燃起來,需要的巧合因素也太多了。更何況,河內同學自己也否認了它。
借物賽跑是體育祭的慣例項目,碳酸飲料這種常見校園用品也可能出現在題目當中。於是,這個人帶著碳酸飲料跑步時,飲料受到相當的搖晃。他到達終點鬆口氣的時候,只想到自己正好拿著飲料可以舒緩疲勞,卻忘記了飲料因為搖晃已經變成了一觸即發的炸彈。
在這個略有別於唐土的觀念之下,這個國度的人們想要讓自己的名聲傳諸後世,便不再注重時刻對自己的約束,而是更希望自己某一時刻的言行被他人認為「有趣」而記錄在筆記或私家集里。比如說,前田利益這個天下有名的傾奇者,他騙叔父利家跳進冷水池,參見新主公上杉景勝時遞上帶泥的蘿蔔以自喻,設圈套讓自己成功打了一個極其自尊的和尚的光頭,這些故事在我們後人讀來,倒也覺得確實比讀唐土https://m•hetubook.com•com的大部頭史書要有趣得多。
如此一來,相互印證的史料就確信了這個人的確因為處分被開除。然而受處分的原因是「在體育祭時吃零食」,顯然是任何一個人看到都會產生疑問的。我又想到了一點,對河內同學道:「按照我們這個國度的統一規定,學校作出任何處分都需要給學生留出申訴期間,特別是開除處分,還需要將問題資料送到市裡的教育管理部門備案。而受理申訴的渠道一般就是學生會。河內同學,你那邊的學生會,是否存有那個學生的申訴記錄呢?如果自己僅因為在體育祭上吃零食就被開除,任何一個人都會去申訴吧。」
在古代,由於書寫工具的缺乏,使得文字資料的留存非常困難。而文字資料中最能反映當時的故事的,無疑便是史料了。唐土有官修的斷代史書《二十四史》,能夠進入這些篇目的人,都代表著官方對前朝人物的肯定。所以,古時候的唐土往往將「青史留名」作為一種榮譽,這種觀念同樣也帶到了和國,但這個國度並沒有官方的史官,史料還停留在個人筆記與私家集的水平,所以,這個國度為了求取「留名」,倒更多的是做出某些特立獨行的事迹,而非通過一生的修行來贏得官方史官的認可。比如說,我們的故事里不乏染黑頭髮上陣的武者齋藤實盛,有一箭射中船上懸挂的扇子的那須與一這些一時閃光的人物,但像唐土史書中立言立德立身立行的賢官吏卻是一個也無。這也使得這個國度的「青史留名」觀念異化成重閃光而輕素性的模樣。
「我拜託在學生會的朋友去查了查老版本的校規。她也反饋給我說,這十幾年來關於體育祭的規定一直就沒有變過,『在比賽區域不能吃東西』這句話甚至都沒有進入校規條文,只不過是為了運動員的安全考慮,避免因為邊進食邊
和_圖_書運動出現意外才作為一條操作要求的。」
首先,這本校史就放在河內同學的手邊,可以先把是否舛誤確定下來。確定一條史料記載是否有誤的方法就是「形成旁證」。具體操作是這樣的:河內同學翻看了這條記載前後的文字,確認這一年的校史只有這一條處分記錄,所以排除「因為是多條相似記錄,所以書寫人圖省事複製粘貼而導致出錯」的可能。接著,河內同學又借閱了與校史定位相同的資料,也就是歷屆畢業生花名冊。花名冊上按年度,分班級記錄著每名畢業生,而在一屆的末尾,則記載著肄業的名單。河內同學確認,這個被開除的學生出現在肄業名單中,並且清晰地用括弧記載著肄業原因:處分開除。
「那就可以排除他申訴了卻被有意隱藏的情況了。那麼,當一個同學面對這樣不合理的的處罰還能忍氣吞聲,只能是『他自知罪有應得』了。也就是說,也可以排除學校因為某些不想說的原因扣大帽子的可能,只能歸結于『自己吃零食的行為引發了更為嚴重的後果』,他也知道學校不願意將這樣的事情說到明面上。」
「其實,這個關子說出來只需要一句話,那就是『這個同學參加了借物賽跑,並且是帶著一瓶碳酸飲料跑到終點的』。你明白了吧?」
「有沒有可能是學校在隱去這位同學受處罰的原因時,同時也抹消了可能作為旁證的學生會的記錄?」我從其他角度提出了疑問。
「在霞高體育祭上,只要不進入運動區域,也就是田徑場的環形紅色跑道和中間的草皮,吃什麼東西都是許可的。並且,就算是在這些違反規定的區域吃東西被抓住,也無非是口頭警告一下,連記入檔案的處分都夠不著,遑論開除了。難道說,山形這所高中在體育祭這塊的規定非常嚴厲嗎?」
不過,校史上也有些令人感到嘆息的部分。比如某一m.hetubook.com.com年曾經有學生在某一間教室里自戕,又有一年因為集體事件而有最多的學生受到了開除學籍的處分。這些問題雖說可惜,但也是咎由自取,學校因規施罰,也是無可厚非。
不過,就像國史中能找出若干參差齟齬一樣,校史里也會出現因為某些原因而將真實或因果隱藏起來,僅留下一句捉摸不透的話給後來人的時候。比如說,河內同學就因為這件事找上了我。
「嘉茂同學,那天的天氣記錄是陰天,不可能會自燃起火的。」
不過到了現代,書寫工具和文化知識的普及,讓「史」這個東西不再是上層社會獨有的權利。從大的角度講,從江戶時代的《大日本史》之後,這個國度已經參照唐土建立了最高站位的官修正史,並且今日各個都府縣、市町都已有自己的地方志;從小的角度講,私人說史的著作也在不斷膨脹,一些工廠、企業、行業也都建立了自己的廠史、企業史、行業史等等。
「河內同學,我想我可能已經得到了一個答案。這位犯事的同學,喝了碳酸飲料。」
「在體育祭上喝碳酸飲料再正常不過了吧,就因為這個原因被開除?」
「說的也是。雖然這個想法行不通,我們還有其他的方向可以去想,比如說,他為什麼要在明知道禁令的情況下去以身試法。結合他『自認倒霉』的一點來看,我想的結果是,他應該不是在自我意識下違規的。也就是說,『在體育祭上吃零食』被開除,只是我們認為他首先是違規,故而以為他是在比賽場地吃零食。但其實,他只是正常地在觀眾區域吃零食,但他吃零食的行為引發了嚴重的後果,他自己都難以預料。事後,他卻也只能承認他吃零食是錯誤的。吃這個動作本身難以對他人造成什麼影響,所以我認為,問題應該是出在零食上面。」
學校自也不會忘記記錄本校走過的歷程,無論是霞浦高中還是和*圖*書河內同學所在的山形的高中都是如此。頭面人物的更迭、教學設施的興建、重要活動的舉行等等都會在學校的校史上留下記錄。當然,作為校史中最能體現成績的部分,就是每一屆學生取得的成績。我翻看霞浦高中的校史,能發現不少令人神往的名字和事迹,其中不少人的事迹便是「進入知名大學」。也有一些名字是因為其他領域而出名,比如因為歌星的知名度被記入的橫手智子,因為舉辦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化祭而被記入的植野勝人等。雖說近藤里緒和嘉茂淵子兩個依然在校的名字也已經上了霞高校史,但她們尚未從學校畢業,一言以蔽之的事迹介紹終究還空在那裡。
河內同學依言又問了問她在學生會裡的熟識的人,確定編號也是相連的。
「我作為對學生會的各種伎倆還算熟悉的人,不妨在這裏支一招吧。七年前電子文檔還沒有普及,學生會的各類文書在印製時都有一個統一的編號。學生會在受理申訴時,總是要拿一張文書給對方填寫。只要查查那一年的記錄,看看有沒有編號缺失,就可以確信校方有沒有藏起這個特定的申訴了。」
「現在是這樣寬鬆的管理,那麼在校史上記述的,七年前時候的規定又是怎樣呢?規矩和執行有沒有在這幾年間發生變動?」
「嘉茂同學,你就別賣關子了,快說到底是為什麼吧!」
「學生會的朋友也想到了這一點。她檢索了記錄,確定學生會並沒有接收過關於這次處分的申訴。」
「特殊?」
「那會是怎樣的嚴重後果呢?就算是吃的東西撒出來,落到跑道上,也未必就會影響比賽。一個人就算是端著飯盒吃東西,而飯盒裡的東西就算全撒在跑道上,也很快就能清理乾淨。就算為此摔傷了幾位運動員,我覺得給一個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也就差不多了。」
「學生會的記錄也挺可信的吧。」河內同學道。「除非是校方授意,讓學www.hetubook.com•com生會抹消他的申訴,不過這樣的情況倒是也有可能出現。」
「不,我也經歷了山形的體育祭,實際操作其實就和霞高差不多,具體規定來說也和嘉茂同學說的大同小異,只要坐在觀眾席區域,就算吃東西也沒人管;而到了比賽場地被發現吃東西,也不過是勸說兩句,讓運動員把東西吃完罷了。」
七年的期間,我們這個年齡層愛吃的零食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充其量不過是配料和口味,以及單價又漲了一些。如果他帶入正常的零食,那麼引發到足以開除的後果可以說微乎其微,但若是他帶入不正常的零食呢?舉個例子來說,榴槤這種東西在喜歡它的人群中是美味,但不喜歡的人就難以忍受它的味道,假設他帶了榴槤到比賽場地,就會因為它的味道引起不少人的不良反應。但如果是一個榴槤,大不了也是扔了完事。他帶進來的東西,定然比榴槤還要嚴重許多。
「我們都知道,碳酸飲料的液體里溶解了過量的碳酸。碳酸很不穩定,會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氣體。若是在打開瓶蓋前劇烈搖晃,瓶身就會膨脹甚至炸裂。而這位同學就是忽略了這一點,打開了一瓶已經蓄勢待發,馬上就要爆炸的碳酸飲料。這時他的周圍還聚集著很多人,於是,飲料爆炸就造成了一起安全事故。學校不願意將這種不出於己的安全事故記進校史,但犯事的這個人又必須給予其他受傷的人一個交代。於是,學校的措施便是我們看到的這個結果,把當事人開除,卻也不在校史里明說被開除的原因。而當事人也知道錯誤是由自己而起,傷及他人必須由自己擔責,所以他也沒有抗辯。」
「嘉茂同學,我在圖書室閱讀山形這所學校的校史時,發現了一段奇怪的記述,說是七年前,這所學校有一名男同學,因為『在體育祭上吃零食』被給予開除處分。嘉茂同學,這有些莫名其妙了吧?」
「沒錯,但他的飲料比較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