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世界裂變
第七十五章 嫁了吧

烏蘭烏德沒啥農業,但礦業和林業還是有的。另外作為重要後勤基地,車輛修理和維護可以提供好幾千個崗位。
貝加爾湖以東落在中國手裡一年半了,雖說處於軍管下有諸多不便,可留下的俄裔民眾真切體會到不同管理者的差異。
就連卡巴耶娃都明白,中方軍政人員很小心的維護自己跟俄裔居民的關係。雙方不可避免會有矛盾,但都及時解決,免得引發大亂。
那男人比你還大幾歲,他看重你的美貌和學識,又不介意你的年齡和過去,或許你們真可以試試相處。」
蔣翊武更愣,他同樣對這個又長又騷包的團名印象深刻。經過院長提醒,他回想起去年在蒙古追擊一支哥薩克小隊的經歷。
「你會嫁給他嗎?」窗前的護士長回頭問道。
「我就說為什麼對這女人眼熟?原來我早就見過她,還親手幹掉了她前夫。現在她自己……萬里迢迢送上門了。」
雖然是黑白照片,但大尉妻子的容貌讓每個見過的大頭兵都極為驚艷。
中國軍隊徵用了烏蘭烏德的城市醫院進行擴建。過了半年,無論設備還是人手增加十幾倍。這不但為軍隊服務,也為當地民眾提供便利。
當二十兆瓦的火力發電機組運轉起來,烏蘭烏德的城市生活質量獲得肉眼可見的提升。居民能用上些簡單的家用電器,連帶供暖也解決了。
社會恐慌由此迅速蔓延,失控的狀況逼得大批俄國知識分子外逃,要麼向和-圖-書西前往北歐或德國,要麼向東前往中國控制的遠東。
現在全世界都大亂,連美國都動蕩不休,沒有任何角落安寧。
這話讓卡巴耶娃更尷尬,臉都紅了。
另外,遠東的醫院一向不咋地,因為沙俄政府的財力主要用於歐洲,當地的醫生和藥品奇缺。
可目前逃到遠東的大批俄裔女性無依無靠,嫁給中國人成了生存首選。否則她們的下場不會太好,連當妓|女都難。
現在從歐洲逃到遠東的人越來越多,想嫁給他的女人不是一個兩個。我勸你別猶豫,嫁了吧。也能幫我們醫院多要些福利和藥品。不虧的。」
「看來還是有可能,至少你沒完全拒絕。」護士長嘆了聲,以過來人的語氣說道:「婚姻就是交易。
加之他們抵達遠東後向當地人傳播肅反的消息,講述逃亡過程中的慘痛經歷,把遠東的俄裔嚇的夠嗆,反而有利於中方管理。
護士長的大嗓門在辦公室外響起,聲音之大,恨不能讓醫院所有人聽見。她笑嘻嘻的走進來,用充滿八卦意味的語調嚷嚷著,「那個中國軍官又來了,正在外頭跟院長聊天。」
我問過她的來歷,很難想象我竟然認識她前夫,一個叫卡德羅夫的騎兵大尉,非常粗野的哥薩克。」
並不佔優勢的俄共「布」在面臨東西兩條戰線的接連失敗后,為穩固政權發動了針對內部的「肅反運動」。
中方還想把遠東的俄裔遣送回歐洲。現在和_圖_書可好,俄裔不但沒少,反而越來越多。這批人大多有知識有技能,不乏學者和科技人才,是「給路費都不走,只求能留下活命」。
卡巴耶娃朝窗外看了眼。穿軍裝的中國男人正跟院長談笑。兩人彷彿有所默契,同時扭頭對視。
這其中包括對方的騎兵團徽章,部隊編號和團名也是必須搞清楚的,另外還有大尉屍體上的照片。
在機場接卡巴耶娃時,蔣翊武就覺著這少婦撩人,雖然是個俄裔,但端莊大方,面容符合東方審美。
當投機分子越來越多,組織純潔性大幅下降,沙俄的貪腐和低效再次充斥各個階層和角落。於是俄共「布」又必須加大肅反力度,剔除混入黨內的不穩因素。
隔著玻璃窗,卡巴耶娃再次朝外頭瞄了眼。和剛剛感覺不同,她好像被獵手盯上的弱小獵物,心跳莫名加快。
蔣翊武入伍后見慣生死,眼界不同以往,再讓他回湖南老家娶個沒見識的村姑,那是萬萬不肯的。眼看快四十了,他還沒結婚。
壯碩的護士長還在旁邊說呢,「這中國男人不錯的,也是個軍官,薪水優渥。戰爭時期,軍人地位也高,軍屬受優待的。
壯實的俄裔護士長走到辦公室窗前,朝外頭努努嘴,笑道:「喏,他就在下面,手裡還拿著鮮花。」
這是大把軍費撒下來的好處。城市基礎設施在快速更新建設。反正戰俘閑著也是閑著,不能光吃飯不幹活。
逃亡的人越多https://www•hetubook•com•com,全俄肅反委員會越是惱怒,於是肅反力度繼續加大,又逼得更多的人逃亡。在這個惡性循環下,五月份開始,逃亡到中國佔領區的俄國人持續暴增。
但一個可怕的消息突然在歐洲傳來,控制俄國的不同派系發生內鬥。
四月份時,卡巴耶娃想要回家。
俄國人受沙皇專制統治太久,長期處於高壓之下。一旦發現要純潔自身,他們沒有太多成功經驗可以借鑒,只能延續過去簡單粗暴的手段。
在幹掉那個哥薩克小隊后,蔣翊武從對方秘營內找到一具俄國騎兵大尉的屍體。出於對哥薩克騎兵的痛恨,他下意識想從其身上弄點紀念品。
護士長瞧見兩人互動,也站在窗前朝下看,對外頭的男人搖搖腦袋,說了句,「是挺笨的,追了三個月才學會送花,遲遲不開口求婚。難道要女人主動?」
此外大批軍隊駐紮,光是吃喝吃拉撒就極大刺|激當地經濟發展。
就像是萬里送屄,天底下沒有比這更離譜的事了。
「是庫班哥薩克部隊,叫『皇帝陛下的驕傲阿納斯塔西婭·米哈伊洛夫娜女大公』團。」院長說出個極特別的團名。
從四月份開始,氣溫回升,每天有幾百人穿過俄軍防線,沿著西伯利亞的城鎮道路進入中國佔領區。
城裡要用電,俄國市長折騰多年沒弄好。國防軍一來就布置後勤設施,供水供電是必須的,順帶也給城市居民提供服務。
連列和_圖_書寧都承認,革命成功后成為俄共「布」黨員變成一件毫無風險又有巨大利益的時髦事。很多人根本不懂什麼是「共產主義」,卻削尖腦袋想混進黨組織內。
聖彼得堡來的未亡人在辦公桌后抄錄表格,抬了抬頭,沒興趣回答什麼。她來烏蘭烏德三個月了,新環境帶來不同以往的體驗。
目前國內發展很快,但要找個受過高等教育又知情識趣的適齡女性是真不容易。
卡巴耶娃更覺著頭疼。她不敢想象自己帶著復讎的心態,繞了地球大半圈就為了來遠東嫁給一個中國男人。
一個人若是被捕,他的家屬往往也逃不掉。妻子、孩子、兄弟、父母,全部會被列入黑名單,全家被處決的情況屢見不鮮。
遠東的俄裔雖然不願承認,卻又不得不接受日子比過去更好的現實。從自身利益出發,他們心裏已經不願意讓原來的俄國官僚回來。
戰爭還在繼續,民眾也要生活。
能讓赳赳武夫學會捧著鮮花來求愛,足以說明女人的魅力。可聽到「卡德羅夫」這個名字,蔣翊武忽然一愣,反問道:「她前夫是那支部隊的?」
於是女人受驚般縮了回來,低聲嘟囔了一聲「笨蛋」。
在軍方和帝都部委內部討論后,只能改變原定政策,不阻止逃亡者進入遠東,只是要求登記身份,合理安置。
為了讓國家機器繼續運行,俄共「布」又確實需要吸納大批掌握知識、話語權以及社會管理技能的舊官僚舊文人舊軍人。和圖書
「肅反」導致卡巴耶娃走不了,她也被小道消息和傳言嚇的夠嗆,加之在烏蘭烏德的生活其實不差,也就在醫院長期待著。
這種調查很快就變了味,變成政治報復和權力傾軋的工具。原因在於俄共「布」的骨幹太少,奪權后高速擴張,接納了大量投機分子。
倒是俄裔院長為了從國防軍軍需部門弄點緊缺的藥品,很是討好的講述自己所知的一切,「卡巴耶娃是個好女人,有文化又漂亮,雖然結過婚,但沒孩子。
大批知識分子、富農、小資產階級、舊貴族和舊軍官,全部要接受全俄肅反委員會的冰冷調查。
中國軍人除了打仗就待在軍營訓練,絕不會看到喝多了的酒蒙子士兵成群結隊在大街上晃蕩。劫掠和強|奸的事極少,社會治安比沙俄時期強一百倍。
「卡巴耶娃。」
卡巴耶娃搖搖腦袋,苦笑道:「別問,我不知道。」
此刻在醫院門口,手捧鮮花的蔣翊武正跟醫院院長聊天。他的英語不好,俄語稀爛,說的磕磕巴巴。
僅僅過了兩三個月,「肅反運動」就擴大化,大城市裡每天都有人被逮捕。一旦被肅反委員會抓走,回來的可能性就很低。
驟然間,整個俄國出現無處不在的政治審訊、報紙上連篇累牘的「間諜破壞」、街頭有演戲做秀般的公審、毫無證據和審判的關押乃至死刑。
時間已經快到七月,在烏蘭烏德的日子對來自聖彼得堡的地理女老師來說過於魔幻,她一直沒想好要如何應對。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