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康聖人看完了章太炎寫的那篇文章,怒極反笑道:「哈哈哈,章瘋袁狂,兩個妄人!」
「有了!金谷園存於太康年間,而太康文學在我們賽里斯史上那是大大滴有名。」
所以我們袁大師一聽這話就不開森了,同樣兩眼一瞪地道:「明初,你這話就太過了!」
「長江後浪推前浪,太炎先生想必也是贊同的。」
他們兩個都這麼說了,在座其他三位也只好點頭附和道:
後世被稱為「湖海(袁太湖VS康南海)之爭」這場論戰已經過去了一天,除了聚集在他們兩位宅子外面的那些記者之外,戰況倒還算是平靜。
恨與自知之明的袁大師打斷了他們的大實話,擺了擺手,依然謙虛地道:「袁某隻不過有幾個臭錢,周公瑾是當不了的,勉強就噹噹石季倫吧。哈哈哈……」
康有為微微點了點頭道:「這個布雷倒是有點才情,可惜見識糊塗得很。錢牧齋是貳臣,我康長素可是純臣,兩者如何相比?哼!」
而且只要自己開森,一個人一生可以取N多個號。
哎,這一碗蛋炒飯救下了章太炎,那一碗蛋炒飯……
老章聞聽此言,立馬翻身跳下床來。弟子們趕緊端出早已做好的蛋炒飯,這才騙老師打消了絕食的念頭。
「號」這種東東不同於「名」和「字」,不用長輩或者師尊來取,自己www.hetubook.com.com隨便來就行了。
「嗯……」
「對了啊,有了園名,袁某就能取個號了……」
「鴻漸兄當石崇,這裏就是金谷園了啊。哈哈哈……」
於是借他的金口,我們的袁大師一躍便成了和章大師平起平坐的「大妄人」!
「皮卡皮卡!」
隨口找了一個理由的袁大師擺手道:「袁某就號永康好了。」
愚園路,游存廬。
從這首詩可以看出,主席依然記得他和袁先生之間的深厚友情,還希望這位名滿天下的大師能歸來共同建設新中國。
據說袁燕倏先生得知此事之後笑道,潤之先生太小氣了,連國務院總理都捨不得,那我也只好不回去了。」
孫悟本是何等樣人,他可是有著錚錚鐵骨的大記者,在未來是能和戈培爾齊名的大宣傳家。
「一代新人換舊人,鴻漸兄又何必覺得自己不如周公瑾呢?」
同時康有為朝北方發了一篇文章,這就是兩指彈出萬般音。
另外,別說兩、三、四、五……個字的號,來十幾、二十幾、三十幾個字的也行啊。比如我大清著名基佬畫家鄭板橋的別號就有12字——「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
民國新老文人之間的一場大辯論已經拉開了帷幕!
同一時間,外灘,新袁公館。
當年他為了抗議真·袁大總統稱https://www•hetubook•com.com帝自行絕食。
「這裡是金谷園,那我們便是金谷園二十四友了啊。哈哈哈……這個哈哈……那個哈。」
章太炎兩眼一瞪地道:「禰衡怎麼能跟我比?」
他根本不在意自己老闆的態度,而是正色說道:「總座,您不知道現在外面人都在說,鴻漸先生便是當代周公瑾!」
當年袁先生還在上海的時候,這裡是高朋滿座,名人匯聚。就連主席本人也是座上賓之一,時人稱,東海金谷,太湖永康。
張元濟當年為了維新變法差點丟了性命,「戊戌六君子」也差一點成了「戊戌七君子」。只是在李鴻章力保之下,才免去此厄,不過最後還是被我大清永不敘用了。
民國十年八月二十日,星期六傍晚。
後世文人取號大多和自己的書齋或者居處有關,因此我們袁大師才想到了這個茬。
「五十年代,主席來上海視察期間,特意攜夫人一起住在袁燕倏先生的故居——金谷園。他還告誡上海的同志,要好好保護袁氏故居這棟很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除了修繕維護之外,不得有大的改動。
他冷哼一聲,又拿起了另外一張報紙……
「明之牧齋,清之有為,雄才峻望,薄海具瞻,嘆深微管,捨我其誰?……甲申天變,辛亥易鼎,燒玉三日,魑魅兩罔。辨才七年,原是八郎www.hetubook.com.com!」
他一指周圍的那些大師們道:「沒得讓人家笑話!」
「你們提醒我了啊!」
吳承仕忙道:「劉表要殺禰衡,自己不願戴殺戮國士之惡名,而借黃祖之手。現在袁項城比劉表高明多了,他不用勞駕黃祖這樣的角色,叫先生自己殺自己!」
「《畫皮假聖人剝皮真小人》,這個標題實在是太痛快了!章瘋子——那個章太炎先生果然是性情中人啊。」
章太炎除了「章瘋子」這個綽號之外,也被稱為「民國禰衡」。
主席曾戲改杜牧的《金谷園》一詩:繁華事散逐香,流水有情草自春。日暮東風聞歸鳥,落花猶記當年人。(原詩為: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同樣有名的錚錚鐵骨郭沫若硬著頭皮道:「明初兄所言不假,太炎先生國學精深,大家風範;而鴻漸兄你精通西學,自成一家,怎麼就不能相提並論了?」
無可奈何之下,吳承仕忽想起三國里的故事,便問:「先生,你比禰衡如何?」
從唐代開始,很多文人取號就和居住地有關係了。比如杜甫自號少陵野老,他住在長安城南少陵。比如白居易自號香山居士,他不是住在北京那個香山,而是洛陽附近的香山寺。
有一日,章的老友馬敘倫,弟子吳承仕、錢玄同等人前去看望。從早到晚hetubook.com.com,朋友和弟子們一直勸他進食。章太炎只是躺在床上,兩眼翻白,一味搖頭。
「《畫皮假聖人剝皮真小人》?章太炎這個瘋子果然跟著袁燕倏這個狂生來詆毀老夫了!」
「好一個張菊生!老夫當年就知道此人對維新變法一點都不誠心,不過是邀名求官罷了,如今果然又在信口雌黃,十足的小人!」
他「懶得」和這位維新派老同志計較,再拿起了一張報紙……
正所謂「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他身體越來越瘦弱,精神也大不如之前,竟然有了性命之憂。
「金谷園、金谷園之主、金谷園的主人……」
滿腹狐疑的袁燕倏轉過頭向著一班大師問道:「諸君也聽說了啊?」
在座眾人突然有點笑不出來了,金谷園二十四友在詩文上名氣確實很大,有「西晉詩壇半邊天」之稱,但是在歷史上的名聲么……
這幾位民國大師被他老人家好吃好喝地供著,還有豐厚的潤筆可以拿,難免就有點嘴短了啊。
「所以袁某就自號……」
「哎呀,你們都在胡說些什麼啊?!」
——節選自《海上金谷園——袁氏故居簡介》
一旁的孫悟本也笑著道:「董座,太炎先生自稱禰正平遠不如己,照卑職看,你才是恢宏遠勝周公瑾!」
「哦,真是這樣的嗎?」
「不、不、不。太康不好,太字犯了袁某祖上的名諱……」
又和_圖_書正所謂「人是鐵飯是鋼,一頓吃了就嘴短。」
他還對愛國華僑們說過,鴻漸先生回來的話,一個政協副主席那總歸是有的。
孫悟本很及時地插口道:「太康?」
袁燕倏當然不會自號「金主」或者「金人」的啦,他很快就想到了更加貼切也更加因吹斯聽的號。
而且到目前為止,這還只是袁大師和康聖人之間的私人恩怨和意氣之爭。
「江山代有才人出……」
但是袁燕倏向南邊放了一條消息,這就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袁某怎麼能和太炎先生相提並論呢?還有我哪一點勝過周公瑾了……知道的那是外面的笑談,不知道還以為袁某在自賣自誇呢。」
好嗎,在康有為的嘴裏,老張就是一個「邀名求官」的十足小人。
日後在東南亞大名鼎鼎的《星球日報》也算是開張了,袁燕倏作為主要投資人自然當仁不讓地當了董事長,而孫大主編就成了他真正意義上的部下。
「此言深得我心。鴻漸兄你好事將近,尊夫人又是當代名媛。豈不也是『遙想鴻漸當年,明珠初嫁了,雄姿英發』嗎?」作為他的編輯,沈雁冰也要說點好話的啊。
沒辦法,這可不是後世網路時代,隨便一條Instagram或者Twitter或者微博或者朋友圈就能鬧得滿天下皆知,滿城風雨。
袁燕倏突然一拍大腿道:「袁某決定了,這棟宅子就叫金谷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