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莫道此國盡滄桑且看今朝我最狂
第一百六十四章 新舊論戰震南北袁鄭鏡破各西東(三十九)

「這一點,諸君沒有異議吧?」
「袁先生在文中先梳理了一下儒家宗法制度的形成過程。
我們袁大師一手虛指黑影幢幢的金谷園,沉聲道:「這地卻已經裂了!」
換種說法,賽里斯能成為全世界最早同時也是最大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儒家宗法制度乃是重要推動力之一。
袁燕倏兩隻巴掌用力地拍了一下道:「所以士大夫才需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
不過他這次是自問自答道:「正所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因為儒者,更確切地說士大夫階層是『治人』的管理者,所以自然是四民之首,自然是社會核心。」
而到了周朝,明確了這種「別子為宗」的宗法制度,翻譯成現代文的話就是老祖宗的非嫡長子是其他宗的祖宗。
實際上,賽里斯士大夫階層是一身兼二任,在鄉野為道德表率(修身)和地方精英(齊家)來領導民間,在朝堂出任官吏(治國)乃hetubook•com.com至輔佐帝王(平天下)來統治國家。
「啪!」
「照袁某說,當然不是!他們最多就是儒生罷了,真正的儒者應該是——士!」
根據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的說法,所謂「四民社會」便是以倫理為本,職業分途的社會。
我們袁大師看到有人似乎不大明白,於是解釋道:「士大夫要先當上民間力量的領導者,再能成為帝國皇權的執行者。這就是欲治天下,必先齊家……」
當然啦,在古代中國既有分工不同,也有貴賤之分。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就要搞清楚儒者是什麼人?」
他狠狠地抽了一口雪茄,似笑非笑、似哭非哭、似正經非正經、似嚴肅非嚴肅地道:「但是袁某這裏還有一個壞消息……」
袁先生的這篇雄文則是高屋建瓴地從經濟學的角度闡明了儒家士大夫消亡和中國知識分子轉型的必然性…https://www.hetubook.com.com…」
袁燕倏一手指向浩郞無雲的天空,朗聲道:「一則,天也!」
「大家也知道宗法制度因為周天子大權旁落,到了戰國已經是名存實亡。但是人類社會的發展是有『路徑依賴』的……」
這是因為他們兄弟倆人的母親生哥哥的時候還不是王后,是在生弟弟的時候才扶正的。
根據他『路徑依賴』的社會學理論,宗法制度在中國歷史上依據慣性一直在強化……」
對在座眾人來說,這三句話很明白。
說穿了就是社會分工。
「天者,君父也!!」
「只有四民之首的『士』才算是儒者!」
「諸君,西方封建制度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而我們的宗法制度卻是『我的臣下仍是我的臣下,不但是我的臣下還是我的血親晚輩。』」
「不過這隻是表象,實質問題是士大夫階層的管理權是從哪裡獲得的。」
我們袁大和-圖-書師又提出了一個「大哉問」道:「人常說,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卻沒人說無士會怎麼樣,那麼何解這些「士」會在四民之首呢?
但是,但是,但是帝辛卻才是帝乙的嫡長子。
即使是新中國,依然有宗法制度的殘餘。
「哦,Path Dependence這是袁某『發明』的一個新詞。」
「所謂『求忠臣于孝子之門』,忠和孝成了一樣東西。前朝多有『本朝以孝治天下』之說,實則就是要求臣下盡忠而已。」
「一個好消息是,在袁某看來,即使我們中國到了如此衰微之世,這天尚還沒有崩。」
因為按照宗法制度,權力結構中所有成員第一效忠對象是最大的那個大宗,也就是天子,後來就叫中央了。
為什麼在那些年頭兒女要和父母公開劃清界限,甚至……你們懂的?因為新中國所有人效忠服從的是黨中央。
「當然啦,作為管理者的士大夫階層也有很多面向,政治和-圖-書、司法、行政、軍事、文教,還有經濟,可謂是包羅萬象。」
「在袁燕倏先生這篇《諸子的黃昏》出現之前,確實已經有不少人喊出了反儒的口號。但是大部分反儒家的新知識分子是出於感性,而非理性。
排比句嗎,至少聽上去就很有氣勢。在這一點上我們袁大師和我們奧(斯卡)公公都很有心得。
「背過四書五經就是儒者了?能寫八股時文(時文是八股的別稱)就是儒者了?大談天理人慾的就是儒者了?知道回字有四種寫法就是儒者了?……」
以士大夫階層為重心,中國古代國家和社會渾然一體,得到了有機的整合。
所以,出生在後的帝辛反倒成了帝乙的嫡長子,繼承了商王朝的王位。
商朝倒數第二位君王——帝乙的長子是微子啟,而帝辛(商紂)是微子啟的同母胞弟。
看到這裏,明白了嗎?
這些非嫡長子就成了嫡長子的臣下;同理,非嫡長子的嫡長子有一幫兄弟當臣下;又同和圖書理,非嫡長子的非嫡長子的嫡長子也有一幫兄弟當臣下;再同理……這就是「世卿世祿制度」。
袁燕倏瞥了一眼座中的郭沫若,心中暗道,從這個角度來說,你老人家才是真正的古之士大夫。
這就是路徑依賴的威力。
「君父所規,宗法所范!!!」
這一點,在座眾人還真的沒有異議。
賽里斯宗法制度定義很簡單,就是按照父系血緣關係分配繼承權力,以便建立世襲統治的一種制度。
只聽袁燕倏揚聲道:「管子有言,四民分業,士農工商……」
也就是說他們是帝國上層建築和下層基礎的紐帶和中樞,不是在治理國家,就是在管理民間,亦或者是準備治理國家和管理民間。
「諸君請看!」
稍微有點政治學和歷史常識就知道,儒家宗法制度其實是非常適合中央集權制國家的。
這個制度最核心的內容——嫡長子繼承大宗,至遲到商朝末年就已經確立了。
因吹斯聽的是,證據就在《封神演義》之中。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