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所以黃婭鷗覺得,雖然100米欄只是田徑大世界中的小透明,但是能當個雞頭就挺好,幸好有這個機會發現自己的天賦,要不一直在鳳凰屁股那兒湊著,太擠了。
蘇圓圓還曾經好奇地問過黃婭鷗,「你本來也是練短跑的吧,後來怎麼發現自己跨欄更好的?」
陳煥之前三天的專項訓練課全都是彎道,一會兒要求她全力衝刺跑、一會兒要她把速度控制在多少多少跑,一會兒在正常場地跑,一會兒給她帶到專門練彎道的有坡度的場地跑。
光是討論當初喬伊娜的10秒49和如今陳煥之的10秒49究竟誰比較快、風速計到底壞沒壞、過了這麼多年訓練水平、運動科學都在發展,這種比較還公平不公平,就這一系列問題,就夠一個綜合性報紙的體育版塊連續討論一個星期——這報紙還不能是江省的,要不根本停不下來。
可惜美國冬訓時間早就定好,回國后體總總結會開了一茬、田徑隊表彰大會開了一茬,領導們就不得不依依不捨地把麾下愛將們送上出國的飛機了,去美國的去美國,去歐洲的去歐洲,總之都給我趁著冬天沒比賽抓緊時間攢攢經驗、升一升級,到了明年,可就又有了世錦賽了。
陳煥之一口老血憋在心頭,還得咽下去再擦擦嘴,禮貌地請教,「怎麼講?我200米好歹22秒1幾,黃的200米是……」她問黃婭鷗,「你200米能跑多少?」
陳煥之的體能教練還是邁爾斯,如今陳煥之可是他的招牌和驕傲,兩人間也早就沒了和-圖-書第一次冬訓時緊張的氣氛,更像是朋友。
現在回頭看看真是幸好當初換了項目,如今雖然在世界上籍籍無名,國內卻是當之無愧的No.1。再看看當初練的短跑呢?首先她一直練下去可能比如今成績要好點,但也好不了多少,其次就是不管她成績有多好,如今都鐵定被陳煥之壓得不見天日。
黃婭鷗很茫然,「啊?我不知道,我好幾年沒跑過200了。」
對陳煥之來說,既然有可能,為什麼不去做、不去試試?沒有人會因為自己在一個領域登頂就永遠拒絕攀登別的高峰,何況這幾年比賽下來,陳煥之也算是被激起了好勝心了:我都這樣練了,真不能說不努力,憑什麼我彎道跑得就是不如別人呢?
因此這次冬訓的日程就是上午體能、接力合練,下午下午則是體能加專項。黃婭鷗作為唯一的跨欄選手,下午就不跟她們一起了。
不是她自大,現在她在田徑隊跟熊貓一個級別,同時擔任稀有動物和吉祥物的職責,她的教練肯定是田管中心精挑細選的,就曼利先生這履歷,是怎麼被選中來教她的?也不求是教出過好幾個飛人的世界名師——那樣的人也請不到——但最少得有高水平運動員的執教經驗吧。
雖然與100米比起來,200米一直像個小透明一樣無人關注,陳煥之哪怕從此以後不參加任何200米比賽,也不會對她的聲望、錢途等等有影響。
這次亞運會上田徑隊可以說是相當圓滿了,別的且不提,光短跑上男子1www.hetubook.com•com00米第一次拿到了金牌、女子100米四連冠且金銀、200米包攬金銀銅、4X100又衛冕成功,這幾項突破的突破、稱霸的稱霸就足以讓田管中心的主任們紅光滿面走路帶風了。
這個帶坡度的場地可以說是很大手筆了,因為接近10°的傾斜,它除了能幫助200米、400米的運動員練習彎道跑中克服向心力,幾乎什麼都做不了。除了IMG這裏,陳煥之從沒見過別的地方有這種場地,這次來她覺得光這個場地訓練基本就值了。
卡爾文·曼利,一個學院派,根據田領隊提前發給陳煥之的資料,他是斯普林菲爾德學院的體育博士,然而那是個以籃球和排球而聞名的學校,之後一直擔任高中的田徑教練,當然成績還是不錯的,不過可以說之前他的執教經驗一直只限於青少年。
然後就一直練到了如今的地步,世錦賽進過半決賽、亞運會這屆剛拿了亞軍。
第三天的時候黃婭鷗也過來跟著練了一次,她不管跑第幾棒,都難免多少有點彎道,當然也需要練練,不過主項不是這個,安排的課程表是一周兩次。
「我們那邊小學體校里都是學很多項目的,除了對身體條件特別有要求的項目,大家會把能試的項目都試一下,看那個更好就練那個。」黃婭鷗說,「不過我小學時候跨欄也沒什麼特殊表現、個子矮嘛,都是用的400米那種低欄,哪能看得出來跨不跨得好,就是跑得快,所以一直練短跑,到了04年我17歲時和*圖*書候,你知道的,跨欄突然就火起來了,那時候我在市隊,教練說所有人都練一個禮拜跨欄試試,那一個禮拜好多人打欄打得膝蓋都腫了,但我三步一個欄、三步一個欄還挺順暢的,也就一直練下來了。」
「不是這個問題。」曼利說,「黃在彎道上的速度損失幾乎沒有,她有非常出色的節奏感和平衡感。蘇也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我想蘇是通過大量重複的有意識練習來獲得這個技能的,而黃,我想她作為一個跨欄運動員大概沒多少機會進行這種練習。」
可惜她不服氣,還準備在這個冬天拼一拼。
陳煥之這次冬訓的任務不光是提高她的各項身體素質和更好地使用技能的能力,她還想加強一下200米。
接下來就是短跑組的技術課時間,而曼利要給她們看的,就是這三天來教練組們一起拍下分析的視頻和數據資料。
「恭喜你,」邁爾斯跟她友好地握手,「逆風10秒49,實際上你已經是這個星球上有史以來跑得最快的女人了,現在差的只是一個機會、一個官方認證而已。」以及雖然他是美國人,但他也得誠實地說,「另外一直有傳言,那天風速實際上超了,只是她比賽那場風速計壞了而已。」
「那當然是不同的。」曼利說,「我說過,這需要有意識的重複練習。」
除了領隊還是訓練三部的田紅陽,別的都變了。
但實踐證明她不只是能跑200米、而且是世界上200米中跑得最快的幾個人之一,對中國隊來說,未來的奧運會上這是和*圖*書多了一塊獎牌的可能性——如果她的200米水平能提高到她百米的80%,那就是又一塊金牌了。
陳煥之笑著搖搖頭,「紀錄這個事,最重要的就是官方認證,她當時超沒超倒不重要,反正這對我來說也不是終點,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兒。」
陳煥之的田徑教練是個頭髮雪白但是年紀並不大的白人老大爺,自我介紹時候笑眯眯很友好的樣子——說實話現在還有底氣在陳煥之面前不友好的田徑界人士也不多了。
07年的時候韓英還是作為運動員參加,但如今再來,她已經是助理教練了,當初只有五個人的接力隊,如今加上候補足有七個人,除了來自傳統的100米、200米兩個項目的,還有一個練100米欄的黃婭鷗,她不跨欄的時候平跑也能跑到11秒5,不算頂尖但也非常不錯了。當初一個教練都不讓帶,如今外訓事宜也都走上了正軌,徐指導、劉鑫源都跟著一起來,他們的任務不光是看著自己的學生,也要同時擺出學生的心態,去跟著外訓的教練們切磋、學習。
陳煥之很鬱悶,「可我平時也經常跑200啊,就不說作為一個專門的田徑項目跑,我平時做百米的速度耐力練習的時候也經常一跑就是三個200米一組,一節課六組起步啊。」
那也行吧。
結果對他最有信心的居然是劉鑫源:「其實這人是我挑的,可選範圍也不大,畢竟咱們只訓一個冬天,這個比較難找,除非像當初蘇方方似的,去人家隊里跟著練。曼利以前跟其他教練一起來中國開過講m.hetubook.com.com座,我去聽過,確實是肚裏有貨。而且他現在不是供職于IMG嘛,其實咱們簽的是整個IMG的教練團隊,關鍵是背後的數據分析師和他們那個囊括全美多少年比賽資料的資料庫,幫我們找到你的問題所在,能提出解決方案更好,提不出最少我們找到問題了。」
陳煥之深深地疑問:靠譜嗎?
而且剛才訓練中她們也只是跑彎道,一個在第一道一個在第三道,然後又交換一下道次再跑一次,並沒有跑完200米全程。
是啊,在這條跑道上其他人已經向她發出過無數次這樣的疑問了:我已經如此努力了,為什麼還是沒有你快呢?如今終於輪到陳煥之發出這樣的疑問了。
看看蘇方方吧,28歲還能突破自己跑到11秒17,多了不起的人呀,報紙上分給她的版面能有一塊豆腐大嗎?再看看中國隊200米包攬金銀銅,何等豐功偉績,然而這一切都比不上陳煥之那個10秒49。
結果曼利說,「你知道,我以前覺得你是你這個水平的運動員中彎道技術最差的,現在發現連跨欄運動員的彎道也比你好。」
「說得對。」邁爾斯目光深深地,跟個解剖刀似的想要把陳煥之肌肉骨骼都挖開一樣看她,看得陳煥之都有點毛骨悚然了,「要不是我全程參与了你的成長,我也想象不到世界上還有你這樣的身體天賦,你還有很長的路呢。」
從07年開始,這是短跑接力隊們第四次外訓了,因為08年受傷沒參加,是陳煥之個人的第三次,相比起第一次的輕裝簡行,如今的隊伍可龐大多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