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眾人蹈舞拜新君

又是一年冬季,萬物的生氣都被緊鎖在地底,長安城外望去都是灰濛濛的一片。
草原貴族在打獵享樂的時候,就常這樣對待自己的奴隸和牧民。李淵認為這很野蠻,很鄙夷,但即使貴族會因為這種殘暴的行為被懲罰,但頂多是貶官罰錢,絕不可能抵命。
李玄霸乖巧閉「心」。
李智雲無奈道:「二兄,我早就長大了。」
賢君有護衛,和遊俠們自發護送賢君有關係嗎?
蘇威上前,手中托著真正的皇袍和玉帶。
他默默地將酒杯遞到嘴邊,然後一飲而盡。
聲浪震天。
「父皇,我回來了。」
李淵身上的帝王常服十分華麗氣派,但頭上只有一尊普通金冠。他臉上沒有疲態,眼神卻十分疲憊。
「到了。」李玄霸喘了口氣,拍開兄長的手,「到前面去。」
「那些人真的是百姓?」李淵抬頭看向跟在玄甲軍身側,表情有些惶恐的人們。
眾人在等候的時候思索許多。當他們聽到了腳步聲,抬起頭望向前方烏壓壓的人群時,他們心中的諸多思緒被震得一掃而空。
他知道李世民憐愛百姓,但只是憐愛。李玄霸對百姓,卻像是對他們的苦楚感同身受。
但他們耳邊很快就傳來了李世民拉家常的聲音。
失去攙扶的是李玄霸,李世民卻感到自己步履維艱。
李淵聽到李世民這仿若命令一般的話,心情複雜。
他此番出來沒有戴帝冕,只穿了一身帝王常服。
李世民點頭:「嗯。他們非要送我來。有些人甚至洛陽的百姓。我好不容易把他們勸了回去,有些人騎著馬又趕來,非要護送我。我有玄甲軍,哪需要護送?」
剛經歷亂世,又遭遇天災的百姓掩面痛哭,高呼「萬歲」,聲嘶力竭,仿若受傷的野獸在嘶吼。
李世民又笑了笑,眼中亮晶晶:「他們說春秋戰國時,遊俠們就常自發護送賢君。他們只是效仿先賢。」
李智雲更無奈:「二兄,我從來都沒有因為見不到你和三兄哭過。」
新陛下在絮絮叨叨地感慨和_圖_書弟弟長大了,然而弟弟堅稱是兄長記錯了。至於他們也已經很熟悉的晉王殿下,則一如既往地讓他兄長閉嘴,注意場合。
李世民身上的皇袍皺得就像是庶民的衣服,但頭上卻戴著帝王旒冕。他的身體很是疲憊,但渾身上下唯一乾淨的臉上洋溢著充沛的活力,只是五彩旒簾遮住了他平易近人的笑容,讓他平添了幾分疏離。
沒有。
眾人震撼,不敢置信。
他又將視線投向李玄霸。
就算他當了皇帝,老師們也是敢給他布置罰抄作業的。
但他沒有反駁,順從地把手中的皇袍穿在了李世民那身皺巴巴袍子外面。
李世民低頭瞅著自己腰間的掛飾,覺得很配李玄霸的衣服,就解下來掛李玄霸的玉帶上。
他們父子算計到如今,在一切都要結束的時候,倒像是回到了曾經。
不僅李淵,稍稍窺見李玄霸所作所為真實想法的人都是如此感慨。
李世民道:「好吧好吧,小五早就長大了,不再是那個見不到我和阿玄就會哭鼻子的孩童了。」
一時間,長安城內四處都有人高呼萬歲,鼓掌起舞。
「陛下萬歲!」
李玄霸離開京城前,李淵終於見了李玄霸一面, 質問李玄霸自己已經決定禪位, 為何李玄霸要逼迫他如此?什麼百姓逼迫李世民「登基」, 這不是把他最後的臉面丟在地上踩?!
李玄霸卻告訴他:「父親,有沒有一種可能,洛陽百姓把二哥扣下, 不是我的計劃。你也是飽讀聖賢書的人,百姓能覆了大隋這條巨舟,也能載起大唐這條巨船。他們連隋煬帝都敢挫骨揚灰, 為何不敢擁立自己希望的皇帝?」
群臣才復站直。
李昭仍舊穿戴將軍服飾。她戴著頭盔站在李世民的部將中,李淵等人居然沒有認出來。
不過往前邁步的時候,李世民還是擔憂道:「你走得穩嗎?要不你在後面悄悄牽著我的衣角?」
李淵表情麻木地被百官簇擁著前來長安城前迎接李世民時, 心中無喜m.hetubook•com.com無悲,只是有點感慨。
在玄甲軍的兩邊,有身體挺得筆直,從衣著上可以看出沒有官身的士子;有身體岣嶁,衣著簡陋,神色更顯惶恐卑微的農人;甚至還有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穿著各種奇裝異服,也不知道他們來幹什麼的胡人……
「辛苦了。」李淵哽咽了一聲,先攬過李世民的肩膀,輕輕抱了一下髒兮兮的兒子,又攬了一下李玄霸。
李玄霸拿起玉帶和環佩,為李世民穿戴剩下的佩飾。
李淵畢竟是李玄霸的父親,他對李玄霸有許多誤解,但也比常人對李玄霸了解更多。
「我和阿玄不在長安的時候,集弘辛苦了。」李世民拍了拍李智雲的肩膀,「集弘長大了。」
他彷彿重新認識了一遍李玄霸, 知曉了老友來探望自己時, 為何常常嘆息「李三郎真是狂士」。
但他還是揚起他標誌性的燦爛笑容,果斷道:「好。」
李世民穿戴上皇帝冠服后,本來很是威嚴,讓玄甲軍和隨行百姓在沒有得到命令時,就齊齊跪了下來,不敢瞻仰天顏。
有士人學過「蹈舞禮」,以暢想身居高位時向皇帝拜謝。他們紛紛跳起了「蹈舞禮」,雖然動作彆扭,參差不齊,但此時無人嘲笑他們醜態,也無人斥責他們僭越。
李世民從如今是「弘農楊氏」族長,原蔡王世子,現受封蔡國公的楊道玄托起的托盤上接過酒杯,舉杯示意,高呼「眾卿平身」。
那些貧民只是長相與他們相似,但與他們已經完全是不同的存在。
兄弟二人在外行軍打仗時不可能有太多奴僕伺候,他們早就習慣了為彼此穿戴自己不太好穿戴的配飾。
稍近一點,他們能認出為首披散著頭髮,攙扶著身邊拄著竹杖的年輕人就是他們要等候的人,新的皇帝李世民。
李世民道:「這是百姓送給我的皇袍,穿在裏面即可。」
李淵將皇袍拿起,李世民卻沒有將身上的臟袍子脫下。
李玄霸:【謹記時刻提醒二哥你。】
賢君難道沒和-圖-書有護衛嗎?
大隋的秦王,大唐的新帝,哪怕十一二歲剛上戰場時都心中無懼。
李世民趕緊閉嘴。
這就是平民和勛貴的區別。
「蹈舞禮」已經不是「蹈舞禮」,而變成了民間最普通、最歡快的舞蹈。
不過他們也就感慨一下。因為有許多先賢都與李玄霸一樣狂,狂士不獨李玄霸一人。
李昭取下頭盔,胡人使臣高聲唱名。
「天可汗萬歲!」
李玄霸用眼神示意急匆匆趕回來參加二哥登基,現在正用眼睛瞪他們的老師們。
有。
他們身後的玄甲軍出征前盔甲上塗的金漆早就已經磨掉,滿是痕迹的盔甲上面蒙上了塵土和泥點,似乎是早上寒露未乾時就出發,讓盔甲上的塵埃沾染上寒露,變成了難看的泥點。
他身旁被攙扶著的李玄霸只穿著上比李世民好一點,但走路一瘸一拐,看著比李世民更凄慘。
百姓不知道「蹈舞禮」是什麼,但他們見到眾人起舞,也都笨拙地學了起來,一邊作揖一邊鼓掌一邊高呼萬歲,每個人都認認真真地做了三次。
李淵揮揮手,讓李玄霸站到一邊。他從裴世矩手中托起的托盤上將帝冕捧起,戴在了李世民的頭上。
雖然百姓仍舊跪在地上,心中的惶恐不安卻少了許多,連嘴角都翹了起來。
李世民道:「你有。」
這群身份各異的人,居然能學著玄甲軍,勉強排成了整齊的隊列。他們遠遠看去,居然沒有第一時間看出來玄甲軍居然被一群百姓簇擁著。
群臣結束「蹈舞禮」后,玄甲兵和他們身前的李世民心腹部將起身,李玄霸和李智雲再次引領部將和玄甲兵行「蹈舞禮」。
不知道是高呼「萬歲」的聲浪蕩開了薄雲,還是時近晌午,本就該是太陽出現的時候。陽光劈開雲霧,金輝灑向大地,昏靄散盡,一片敞亮。
禮樂響起,眾臣高呼「陛下」,在李玄霸和李智雲的帶領下,鼓掌、旋轉、輕跳、作揖叩首、三呼「萬歲」,又鼓掌、旋轉、輕跳、作揖叩首、三呼「萬歲」,如是三www.hetubook.com.com次,作「蹈舞禮」。
玄甲兵幾千人的「蹈舞禮」聲勢浩大,震得百姓和群臣先心生恐懼,又忍不住感到心潮澎湃。
李玄霸道:「你可閉嘴吧,拉家常等登基典禮結束再聊。」
李世民輕輕乾咳了一聲。
李世民披頭散髮,身上的「皇袍」洗過幾遍,變得皺巴巴的,看上去頗為落魄。
而之後,胡人出列,站在最前方的卻是大唐的平陽公主,李昭。
李玄霸拄著竹杖,雖然走路一瘸一拐,但也確實如他所言,穩穩地跟在了李世民身後。
李淵已經夠給他們面子,沒有在這樣重要的儀式上給他們甩臉色,李玄霸很知足了。
唯獨高呼「萬歲」不變,聲浪一浪高過一浪,從城外傳到城內,又從城內傳到城外。
李玄霸離開后,李淵思索了許久。
由護送李世民回長安的百姓牽頭,長安城中被禁軍遠遠隔開的百姓也跟著高呼萬歲,鼓掌起舞。
西域諸王,皆為眾卿!
李世民收起笑容,拱手作揖:「父親,我一定謹記。」
李世民再次舉起酒杯,讓眾人平身。
皇帝為了王朝的延續對平民稍好一些,以免發生民亂,這是李淵能理解的事。李玄霸所做的事已經超出了這個範疇,成了他完全不能理解的存在。
李世民又笑了笑,才邁開腳步。
李玄霸沒好氣道:「滾。我走得穩。」
其餘人則落後李玄霸一個身位,跟著兄弟二人繼續朝著長安城門邁進。
再說了,天命所歸的開國帝王身邊,總會有思想異於常人的大賢,如同明暗雙星一般相互依偎。這不正合了李世民和李玄霸雙生子的身份嗎?
莫道君踽踽獨行,在遙遠的前方,已經有許多先行者。
此刻,李世民居然對過於沸騰的民意,過於熾熱的期盼,心生畏懼了。
李世民再次舉杯。
「民心化作滔天巨浪淹沒了大隋,巨浪又將大唐高高托起,送大唐直入青雲。」李淵叮囑道,「二郎,要謹記民心的可怕。」
雖然他很喜歡練字,但這與罰抄是兩回事。
李世民站在李淵面前m•hetubook•com•com行禮,笑容一如曾經。
「好。」李淵也笑了起來,他的笑容終於變得洒脫了,「好。」
他怎麼也想不明白, 李玄霸雖病弱,但也是嬌養在國公府的富貴公子, 怎麼就對草芥般的百姓有那麼多的感同身受?李玄霸所重視的百姓,甚至連大字都不識,沒有理想, 沒有未來, 甚至連自我都不存在, 只是如野獸一般只為活著而活著, 只是在地里刨食就竭盡了全力。
李世民沒有再說平身。
他又對乖乖站在李淵身後的李智雲招招手,又取下一個錦囊掛李智雲腰帶上。
百姓再不顧對皇帝和權貴的恐懼,皆叩首高呼「萬歲」。
李淵笑道:「你們二人又在用旁人聽不懂的方式竊竊私語了。」
「眾卿,平身!」
一行步行的軍隊從遠方緩慢但步履堅定地走來,帶起塵土一片,就像是從雲霧中出現。
地震之後小的餘震不斷,地上的水汽和塵埃升騰成雲,長安的天空已經陰了許久。今日雖然天氣不錯,但仍舊有些薄雲,天光昏昏不見大日。
李淵怔怔地看著李世民,眼淚不知道為何落了出來。
或許他們中也有想在新君面前謀求富貴的人,就如古時遊俠護送賢君也可能希望獲得賢君重用一樣。但沒關係,論跡不論心,何況,論心又真的無好人嗎?
李玄霸制止住李世民不合時宜地拉家常后,繼續預定好的儀式。
李玄霸身體一僵,但還是順從地和李淵像是尋常父子那樣親昵了一下。
所以他們就來了。
東|突厥始畢可汗、頡利可汗等,西|突厥莫賀設阿史那泥孰等,吐谷渾天柱王等,還有高昌等西域小國派來的王子、親王,皆在李昭的帶領下,三行「蹈舞禮」,作揖下拜,口稱「天可汗」。
李世民無奈地瞥了李玄霸一眼。這時候你就別再惹我發笑了好嗎!會破壞現在肅穆的氣氛!
大隋的貴族最早承襲自鮮卑北魏,人人都喜好打獵。一些貴族打獵時,會將平民百姓驅逐至林間,如獵物般追逐獵殺。
李玄霸也作揖:「我一定會謹記。」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