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二四 讀心術高手

由於孔子生前即非常厭惡田齊,因此,儒家學者不喜歡到齊國是極其自然的。
然而,他是靠讀心術攀升的人,他的確也是奴隸出身,還能苛責他嗎?
「你怎麼知道我在擔心日後孩子的長相如何呢?」
而淳于髡卻堅辭不就。事實上,他一生從未出仕為官。在齊國,他也袛是稷下學士而已,並沒有就任實際官職。
惠王「哦」了一聲。第一次,剛好有人獻上一匹名馬,他確實一心袛想趕快試騎。第二次,則由於有一著名歌手來到,他因此急著想聽那人唱歌。所以,這兩次和淳于髡應對時,都是心不在焉的。
介紹者遂向淳于髡問以原委,得到的回答是:
(人倒是蠻聰明的樣子。個頭要是再高個半尺左右,那就差強人意……)
大大錯愕的惠王於是再度接見淳于髡,與之連續暢談三天,十分欣賞其能力,並以懇切態度表示邀聘之意。
(看樣子,這個人腦筋滿靈光的。可是,這般長相的人,日後生的孩子會不會和他一樣醜陋無比呢?)
「第一次時,大王忙著要騎馬,第二次則在專心聽音樂。所以,我袛好默不開口啊!」
她剛想到這一點時,淳于髡開口說:
他並不像稷下學士中的孟子或荀子那樣以著作而聞名於世。不過,一些片段軼事的記載證實,他的確是個異稟之士。
他一天到晚想的都是這類事情。正因為如此,所以變得很會察看別人臉色。想要得到賞錢,當然先得察言觀色,否則貿然開口,豈不是要挨人耳光嗎?實際上,從表情看出一個人的心,不是絕對不可能的。
稷下之大學者、大思想家都是孤傲不合群的人物,絕非等閒之輩。個個自詡天下第一的他們,當然是相當難纏的。
(嫁給這麼個醜漢,我不是倒霉透頂嗎?)
做這個決定,理由是因為他在一群兄弟中長得最醜。
「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我hetubook.com.com已是成人,個頭不可能再長高啊!」
淳于髡對成為妻子的這個女人說:
一向自認善於掩飾神色的她,因心事遭人看透而錯愕不已。
負責照顧稷下學士的一切事宜——這是他第一個擔任的工作。
勿須贅述,齊是被封給周朝元勳太公望呂尚的國家,一直到簡公於公元前四八一年遭田常殺害後,才成為田氏之國。當時仕於魯國的孔子,曾經多次向魯哀公建言出兵攻打田氏之齊國。但哀公知道打不過齊,所以始終未出兵。孔子後來於齊簡公歿故後的第三年去世。
儒家成為中國學術主流,是在漢武帝時代才形成的。戰國時代的儒家,不過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
或許有人會如此批評。
「因為寫在妳的臉上嘛!」
淳于髡的妻子因為發現自己丈夫有此不為人知的才能而興奮起來:
疼愛每一個自己所生的孩子,乃是天下父母心。非犧牲其中一個不可時,一般的父母會用什麼樣的方法決定呢?是用抽籤方式來決定嗎?
以這等方式厚遇稷下學士,是齊國招攬人才的方法。
——這是奴隸根性作風。自己認為對的事情,為什麼不以堂堂正正的態度進諫呢?
她興高采烈地說個沒完。
衛國出身的吳起,扛著兵法家招牌,由魯到魏,再從魏到楚。
一語被說穿心事的她,一時不知如何應對,思量片刻,立刻又有了新的煩惱——
《史記》以這句話描述淳于髡,意思是:他非常注意觀察別人的表情,以看出對方心裡想的是什麼。
而他們卻彼此相處融洽,愉快地享受百家爭鳴的樂趣。
——袛要有才華,不問出身貴賤和身份如何。
「我剛剛從東邊來時,在路旁看到一農夫正在祭拜天神,這個人供的是一隻豬腳和一杯酒,口中唸和-圖-書的是:『請讓我山邊的那塊田生產一大籮筐穀子,請讓我窪地的那塊田生產滿車稻子,願五穀豐收,使我家的穀倉盈滿。』我是想起這件事情才笑出來的。」淳于髡回答。
戰國時代,這類「候鳥」式人物處處可見,由此可知各國對招攬有能之士,都極其熱心。除了國家以外,個人也有致力於物色人才的現象。為了強化自己的立場或地盤,網羅人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她不禁睜圓大眼問道:
聰明絕頂的威王知道淳于髡暗示的是什麼,立刻痛改前非,致力於政事,國力因而恢復。
「妳不用擔心。雖然我是個醜漢子,但因為你長得很標緻,所以我們生的孩子一定不會很難看的。」
當時可以「百家爭鳴」來形容他們的言論自由程度。
孔子的理想境界是周公之治世,當時奴隸制度相當流行。孔子的理想在於恢復那個時代的統治方式,認為身份應該有所區別。
這的確是淳于髡與生俱來的能力,他甚至不自覺這是別人沒有的特異能力,現在被妻子提及,他才知道自己在這一點上確實與眾不同。
中國學術的精華部分,因稷下諸多學士百家爭鳴而誕生。由此觀點看來,淳于髡這個奴隸出身的讀心術高手,不是功不可沒嗎?
實際上,這不足為奇。
——承意觀色為勤。
若挑明的說,「這等禮物未免寒酸」,個性剛直的威王一定執意不會更改已做出的決定,淳于髡顧慮到這一點,所以便以前面的設喻委婉表達自己的意見。
「難不成這個人有神通能力……!?」
有人把他介紹給魏惠王。引見兩次的結果,淳于髡一句話也沒有說。惠王於是以詰問口氣對介紹者說:
周旋於稷下學者之間的淳于髠,善於調整人際關係,因而產生融洽氣氛。他的「潤滑油」和*圖*書功效,可謂發揮到了極點。
倘若奴隸不認清自己身份而恣意反抗,社會體制非崩潰不可。眼看手工業奴隸群起叛變(百工之亂)以及各地奴隸迭起造反時,孔子極力強調貴賤之序必須釐清,致力於建立復古思想體系。
「你的讀心能力真是過人!我想,如果善加利用,是很有可能使我們脫離奴隸生涯的!我們一起來想個辦法吧!」
雖然淳于髡也被列為稷下學士之一,事實上他並非精於某項學術的學者,而是因博覽強記、滑稽雄辯而有名。
「請妳不要嫌我醜,這是主子的命令,你要怪就怪他呀!」
孫臏在兵法上有所成就,完全是受此學風觸發的結果——一些學者甚至如此斷言。
這樣的孔子倘若活著看到齊都稷下的樣子,一定會昏倒吧?
「我是說,你怎麼懂得讀心術!?」
另外一個原因是,儒者非常不喜歡齊這個國家。
兵法家孫臏還在齊國時,齊都臨淄是中國最繁榮的都市。調查遺跡的結果顯示,這是個方形城市。依據推測,這個城市的城壁有十九公里長,高度大約十米,共有雍門、稷門、申門等十三個城門。
這些人被稱為「稷下學士」。
這個人姓淳于,名髡。
有趣的一件事情是,稷下學士中的儒家學者為數極少,較有名氣的袛有主張性善的孟子和主張性惡的荀子兩人。
「寫在我的臉上……!?」
之所以如此,最大的原因大概在於周旋其間的淳于髡善於調整人際關係,因而產生融洽氣氛。他的「潤滑油」功效,可謂發揮到極點了吧?
——這個人會不會揍我?
特異才能往往在特異環境中產生。出生於貧窮家庭,不被人疼愛的醜陋小孩,察言觀色是自然而然就學會的求生本能。
「把這件事情說給主子聽未必有用,我們要披露的對象,非將軍大人或宰相大人不可……。還有,到時候能說話的時間很有限和圖書,因此,你得學會使用三言兩語就能抓住他人之心。說話要非常機智才行。如果成功……」
稷門一帶大都是豪華宅邸,用以給向各國招聘的學者或思想家居住。這些人領的是上大夫之俸祿,階位約等於「次官」,卻沒有固定工作。他們的任務是相互議論,研討學術,以達到由不同領域的學者切磋新知識的目的。
「國內有一隻巨鳥,既不飛又不鳴地停在御林中達三年之久。大王可知道這隻鳥叫什麼嗎?」
「不鳴不飛」之成語由此而來。
齊威王有一段時期沉溺酒色而不顧政治。這個情形長達三年之久,終於導致國政荒廢。但,專橫的威王絕不聽取任何人的諫言,要是有人膽敢如此,準被砍頭無疑。
被迫嫁給淳于髡的女奴隸,第一眼看到他時便懊喪不已。她不但頗具姿色,也因自己聰明過人而相當自傲。但奴隸對自己的婚事是沒有發言權的。
事實上,齊國這等取才方針本身就讓保守的儒家瞠目不已。
「妳說什麼?」
此外,復古主義者居多的儒家,與作風較為進步的稷下學士格格不入,應該也是原因之一。
聽到淳于髡說這句話時,女子心裡生起發毛的感覺。
身份尊貴的人與卑賤之人須各守本分,國家若忽視這個身份制度,便不能成為國家。
「你把淳于髡說成曠世賢人,可是,他連半句話都沒有對我說啊!」
身份必須清楚,序列必須固守——這是儒家的想法。「貴賤無序,何以為國」這一點,孔子在《春秋左氏傳》中強調過。
實際上,這個人的真名不詳。如同孫臏之「臏」字意味的是「被處斷足之刑的人」,「髡」字的意思是「奴隸」,原意是「將頭髮剃光」,而這正是當時奴隸的表徵。
「你這是哪裡學來的!?」
——我怎麼做,這個人才會給我錢?
這會兒發www•hetubook•com•com出高聲大笑的是淳于髡。由於他笑得太厲害,所以冠纓都震斷了。
其實,她本身就是個奇才異人,實在夠資格被稱為天才演出者。有這等人負責演出和宣傳事宜,果然一切順利,淳于髡很快得以解脫奴隸身份。
這位介紹者把淳于髡說的話轉告惠王。
淳于髡的父母親並非如此。
「哈!哈!哈……」威王大笑一番後,正色道:「這隻鳥不飛則已,一旦翱翔就會直衝天際;不鳴則已,一旦鳴叫就會令人震驚。」
淳于髡卻對威王道:
「什麼事情讓你覺得好笑!?」威王問道。
體力羸弱的他,根本不適合從事農工生產。因此,他被派任家事雜役一類任務,此外就是「生產奴隸」。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因為為數高達數百、甚至上千的這群學者,其為首者正是奴隸出身的人物。
威王苦笑後,下令將禮品改為黃金千鎰、白璧十對和車馬四百輛。淳于髡於是帶著這批禮物到達趙國,並借來十萬精兵和千輛兵車。結果,楚軍得知此事,因而草草撤兵。
——這個人會不會給我飯吃?
「哈!哈!哈……」
「我並沒有學過什麼讀心術,這或許是我與生俱來的能力吧。」
個頭不滿五尺的淳于髡,長相之醜實在叫人不敢恭維。他不但鼻子扁平,鼻孔朝上,一雙眼睛更是高低不齊,大小不同。
許多優秀學者因而雲集於此。
就在威王時代,齊由於受到楚國侵略,決定向趙請求救援。此次被選派為使者的是淳于髡。他奉命送作為請求救援禮物的百斤黃金和四十輛車馬到趙國。
他被命令與一名女奴隸結婚——增加可以利用為生產工具的奴隸人數,當然是奴隸主最關心的事之一。
但這個人並非生來就是奴隸,而是由於家境貧窮,所以被賣為奴隸的。他有眾多兄弟,其中被賣為奴隸的,袛有他一個。他的父母親用賣他而獲得的錢,養活了其餘兄弟。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