Ⅶ 作家的日常
轉動手拉坏機的理由

首先,有個「定中心」的步驟,就是讓拉坏機上轉動的陶土向上拉長,或相反地,向下壓低。這已十分困難。看助手的示範,陶土在雙手中圓轉自如,又伸又縮,簡單得不得了。可是自己一試,陶土塊卻很硬,一點都不會變形,向上延展尤其不易。以為是力氣不夠,便使出全力捏陶土,結果只有受力的地方凹進去,變成葫蘆形。
在此提供給大家參考:除了手拉坏,還有以捏黏土般徒手成形的方式、先做成一大塊再挖空中間的方式,及用陶版機把壓成一塊平面的土邊緣折起的方式。連各位讀者也不是很清楚吧?
「好啊,務必讓我試試看,真期待。」
我臉色鐵青,心想別說每週,搞不好每天練習都來不及。
但是,總不能一味發呆,我決定先試著做點東西。我在島田老師和幾名助手的細心教導下嘗試,起和-圖-書初當然不順利,失敗、失敗、再失敗,甚麼都沒做成,只有被我弄壞不能再用的陶土愈堆愈高。好不容易做出一點樣子,拿線把成品從拉坏機取下時,最重要的部份就咻地往旁邊飛過去。有時甚至會泥塊亂飛,弄得渾身是泥。
「當然是手拉坏。」
但對我們而言,島田老師的話等同聖旨。
咦,哪有這樣的!跟之前講的不同……我真想抗議。總算勉強踏進做得出小東西的階段,突然要我做大盤子未免太亂來。
話說,雖然嫌東嫌西的,成形過程也就這麼結束了,但陶藝並不僅止於此,還有繪圖和上釉的步驟。尤其是繪圖部份相對自由,也是各人素養的展現之處。
外行人臨時抱佛腳特訓留下的粗陋成品,打著展覽會的名號公開陳列已相當厚臉皮,我還有個更不要臉的企圖。m.hetubook.com.com那就是,思考如何才能高價賣出。
我決定,把拍攝時製作的大盤,及練習做的茶杯等所有作品,全畫上貓。躺著的貓、伸懶腰的貓、遊戲的貓……各種姿勢我都畫了。
我是這麼想的:難得玩陶藝,不如藉機瞭解一番,以便將來運用在創作上,不然就太浪費了。而在小說裏提到陶藝,自然要端出手拉坏,否則一般人無法接受。所以,不論如何我都要向手拉坏挑戰。
前陣子,在醉客作家藤原伊織先生的邀約下,我在陶藝入門的影片中演出。
至於陶藝題材的小說,目前倒是沒有計劃。
「這個嘛,才接觸一、兩天就要做出成品不太可能。尤其是手拉坏,外行人是控制不了的。一般至少得學上一年半載,否則做不出像樣的東西。」
即使如此,歷經幾小時的奮鬥,好歹也製作https://www.hetubook•com•com出五個醜醜的盤子、菸灰缸、大茶杯。原打算捏茶碗,但中途就失去控制,最後的成品完全背離我的期待。一個不抽菸的人之所以會做出菸灰缸,不是沒有理由的。
尋思一週得到的結論,便是:「遇到困難時找貓幫忙。」
不過,冷靜深思,老師的話是對的。無論教學再簡單明瞭的陶藝教室,也不可能讓人在上課的第一天就學會手拉坏技術吧。
我竟笑嘻嘻地如此回答。不用提,那天我便展開製作大盤子的特訓。
此時,我動起腦筋,甚麼樣的設計才會讓更多人想擁有?這次我們透過拍片及事前準備中做出的作品,將在銀座的畫廊展示。
《別冊文藝春秋》
可是,第一天我就發現自己想得太美了。指導我們的是東京藝術大學的島田文雄https://m.hetubook.com•com老師,一開始打招呼時,老師便毫不客氣地言明:
其實,談到陶藝,我只能想到手拉坏。問過幾個朋友,果真大夥都一樣,知道手拉坏以外另有成形法的反而少。
無論如何,能靠自己的雙手做出一些成果,真是愉快。一想到燒好拿來用的情景,就更加開心。原來如此,我多少有些明白,這便是陶藝的魅力吧。
於是,我當天便立刻開始挑戰,但真的接觸手拉坏,反而體會到更加嚴峻的現實。
老師的語氣雖然平和,但這些話聽得我們實在心虛。「麻煩老師多多幫忙」,我和工作人員一同懇求。老師一臉無奈地說:
我一面行禮一面想,當初根本不是這麼說的。原本談好的是攝影當天去一下,隨便做做即可,所需時間只有短短三天,且其中一天是慶功宴,完全沒料到還有每週練習這種事。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二三號https://m•hetubook.com•com
「只能靠練習了。從現在到攝影當天,請每週來練習。」
該影片邀請六名作家,各自挑戰六種成形法。拍攝前,工作人員詢問希望嘗試哪一種,我堅持:
不用說,我的目標自然是愛貓人士。身為同類,我深知他們只要是與貓有關的東西都想收藏的心情。
這番苦心之作最後會以多少價錢賣出?我光想就興奮得睡不著。
「屆時東野先生做大盤子吧,看起來比較有份量。」
正當我心想「好極了,這下真要拍攝時就不用怕」,島田老師卻發出驚人之語:
一方面是已答應老師,再者自己也有危機意識,之後我每週都前往練習。一練之下不得了,我竟然慢慢進步,做一些形狀單純的東西不再那麼吃力。
總之,完全無法順心如意。至於是甚麼無法順心如意?自然是陶土。
「好,這是當然,我會盡力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