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語言孤獨

準確的語言本身是一種弔詭,
我們用各種方法使語言愈來愈準確,
語言就喪失了應有的彈性。

寫小說時,我常會涉獵一些動物學、人類學、社會學或是生理學的研究,我相信很多作者或是藝術創作者皆會如此。因為所謂文學或哲學、藝術,常被視為一種個人的思考方式,或是一種主觀的感受,如果引用動物學、生理學等科學知識,就能使作品更客觀,當然,這些知識不會影響創作本身。
有一個在熱帶地區從事研究的人類學家,他的一句話常被創作者引用,法文conitum animal triste,中文譯為「做|愛後動物性感傷」。我覺得用「做|愛」這個字並不準確,coitum指的是「性的極度高潮」,不是情|色的刺|激而已,是生理學所界定的性快|感的顛峰、可能會呼吸停止的一種狀態。
或許你也有過這種難以言喻的經歷,在高潮過後,感覺到巨大的空虛,一剎那間所有的期待和恐懼都消失了,如同死亡——前面提過,情慾孤獨的本質和死亡意識相似,在這個時候,你會發現緊緊擁抱的一方,完全無法與你溝通,你是一個全然孤獨的個體。
產後憂鬱症是另一種相似的狀況,很多婦人在生產後感到空虛,好像一個很飽滿的身體突然空掉了。有時候我們也會以「產後憂鬱症」形容一個完成偉大計畫的創作者,比如導演在戲劇落幕的那一刻,會陷入一種非理性的憂鬱狀態。
寫小說時,我不會想讀小說或文學作品,反而會亂翻一些奇怪的書籍,例如關於動物、人類生理結構的書,從書中發現一些東西,使其與作品產生一種有趣的連結,例如〈熱死鸚鵡〉以及接下來要談的〈舌頭考〉。

天馬行空的世界

約莫在八、九〇年代,大陸文革之後,在湖南挖出一座高約一、二公尺的木雕鎮墓獸,有兩個紅綠燈般大的眼睛,中間拖了一條舌頭至兩腳之間,造形相當奇特。春秋戰國時代,從位於今日河南一帶的鄭國,到位於湖南一帶的楚國,都曾經大量出現吐舌的動物,其原因至今仍是一個謎。搞美術的人會說是為了玩造形,但我相信早期的人類在雕刻這些動物圖像時,關注祭祀、信仰的目的遠勝於造形https://www.hetubook.com.com,這些吐舌動物圖像應該具有特別的象徵意義。
動物語言和舌頭的關係反而沒有那麼密切,我們常用狗吠、狼嚎、獅吼、鳥鳴來形容動物的聲音,說的就是牠們的語言,只是我們無法辨識。語言也許不是人類的專利,動物也會用不同的聲音去表達部分的行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求偶或覓食,但相較之下,人類的語言複雜了許多。因為人類www.hetubook•com.com的語言極度要求準確,主詞、動詞、形容詞,每一個字詞的發音都要精準,所以我們會說「咬文嚼字」,在咬和嚼的過程中,舌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不管在西方或是在中國,以前小說都不是主流文化,因為不是主流文化,所以創作者可以用非主流的方式去談生命裡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而不受主流文化的監視與局限,包括金聖嘆所謂四大才子書,或中國古典名著:《紅和*圖*書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或是馬奎斯的《百年孤寂》,都是呈現一個天馬行空、無法歸類的世界。
不論如何,當我意圖寫一篇與舌頭有關的小說時,這些就成為我的題材。這是寫小說最大的樂趣,創作者可以莫須有之名,去組合人類尚且無法探討的新領域。
當我開始寫〈舌頭考〉時,我走在街上,和人說話都聽不見任何聲音,只想觀察每個人臉上那個黑幽幽的洞口中跳動的舌hetubook.com.com頭。
在寫〈舌頭考〉之前,我讀到一些有趣的知識。
舌頭也和器物有關。我在研究美術史的過程中,發現在春秋戰國時代的青銅器上,有一種舌頭很長的動物圖像,沒有人知道那是什麼動物,有人稱它為龍,有人說它是螭,又和一般所謂龍、螭的造形不同。如果你有機會到台北市南海路的歷史博物館參觀,你會看到有些青銅器兩邊的耳,會有一隻像爬蟲類的動物雕刻,舌頭和身體一樣長,青銅器的底座也有一隻吐hetubook.com.com舌的動物。
書上寫有些兩棲類動物會用舌頭舔卵,或是用舌頭將卵移到植物體上,使其在陽光下曝曬孵化。讀到這一段前,我從未想過舌頭會和生殖行為發|生|關|系。我們都知道舌頭和語言的關係,但對動物而言,舌頭還有其他的用途。如果你也有過在草叢中觀察青蛙或蟾蜍的經驗,你會發現牠們的舌頭很驚人,可以伸得很長,且很精準地抓住飛行中的蚊子,捲進嘴裡。舌頭不完全是語言的功能,在許多動物身上,它是捕捉獵物的工具。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