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過頭來看,什麼是安那其主義?怎麼可能有無政府的狀態呢?
安那其(Anarchism)是我在法國參加的一個政治組織,又譯為無政府主義。這個流派起源甚早,在十九世紀的俄國就開始了,創始人是巴枯寧(Mikhail Aleksandrovich Bakunin)和克魯泡特金(Peter Kropotkin),這兩個人基本上是俄國貴族;許多革命運動的發起人都是貴族,其過程也相似:先是對生活感到不滿,繼而在沉淪糜爛的貴族生活中感到存在的孤獨https://www.hetubook.com.com
,最後選擇出走,例如托爾斯泰。
現在我們會覺得:「這個不難吧!」但對當時俄羅斯的窮人、農奴而言,麵包的分享是一種奢望。然而,更大的奢望是克魯泡特金的第二個主張「自由的分享」,他希望美、詩歌、音樂也能讓所有的俄羅斯人共享。如果你看過高爾基寫他的母親做著粗重的工作,還要忍受丈夫穿著皮靴拳打腳踢,就會知道俄羅斯的社會階級分明,窮人與婦人地位之低下,宛如動物,連民生需求都無法獲得滿足,哪有可能分https://m.hetubook.com.com享詩歌、音樂之美?簡直是夢想。
托爾斯泰是一位伯爵,擁有很大很大的農莊,但是在他的作品《復活》中,他重新回顧成長過程中身為貴族的沉淪,以及擁有土地和農奴帶給他的不安與焦慮,他決定出走。我認為托爾斯泰最偉大的作品不是《復活》也不是《戰爭與和平》,而是在他垂垂老矣時,寫的一封給俄國沙皇的信。信中,他沒有稱沙皇為皇帝,而是稱他為「親愛的兄弟」,他寫到:
在台灣,我們可以輕易地找到克魯泡特金的著作,翻譯者是巴金。這位中和-圖-書國老作家筆名的由來,就是取自巴枯寧和克魯泡特金兩人名字中的第一個字和最後一個字,他在留學法國時最崇拜的偶像就是安那其的這兩位創始人,所以他取了這個名字。巴金一生翻譯了許多克魯泡特金的作品,包括《麵包與自由》、《一個反叛者的話》等。
那天晚上把信寄出去之後,他收了幾件衣服,拎著簡單的包袱,出走了。最後他死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火車站,旁人只知道一個老人倒在月台上,不知道他就是大文豪托爾斯泰。
沒錯,就是夢想。革命者自己營造出來的烏托邦國度,多半是現m•hetubook•com.com世裡無法完成的夢想,總是會受到世俗之人所嘲笑,因此他是孤獨的。
我覺得這是托爾斯泰最了不起的作品,他讓我們看到革命是對自己的革命,他所要顛覆的不是外在的體制或階級,而是顛覆內在的道德不安感。
克魯泡特金因為宣傳革命被俄國政府驅逐,逃亡到瑞士,不能回歸祖國,可是他一直用各種語言闡述無政府主義思想。我讀克魯泡特金的作品時,我必須承認,所受到的震撼大過於任何讀過的文學作品。他竟然把文學當作現世之中一種可以自我砥礪的懺悔錄形式在書寫,一直到現在,我偶爾翻出他https://m.hetubook.com.com的作品仍然感動不已。
他在《麵包與自由》中寫到,他相信總有一天,麵包不會再壟斷在少數人手中。
克魯泡特金晚年流亡瑞士時,完成自傳體著作《一個反叛者的話》,他稱自己是「反叛者」,他反叛階級、反叛國家、反叛宗教、反叛家庭、反叛倫理,他反叛一切人世間的既定規則,企圖回復單一個體本身做一切的反叛。每次看完《一個反叛者的話》——克魯泡特金最後一本著作,我的眼前就會出現非常清楚的革命者的孤獨感。
「我決定放棄我的爵位,我決定放棄我的土地,我決定讓土地上所有的農奴恢復自由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