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會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是他在兩難之中做的選擇,我看了也很感動,因為一個只講法律的社會是很可怕、很無情的社會,而我相信這是他思考過後的結論。我不見得不贊成,但是當這個結論變成了八股文,變成考試的是非題時,這個結論就有問題了,因為沒有思考。
中國古代文學裡,有一個背叛父母倫理的漏洞,就是《封神榜》哪吒。哪吒是割肉還父,割骨還母,他對抗父權權威到最後,覺得自己之所以虧欠父母,就是因為身體骨肉來自父母,所以他自殺,割肉還父,割骨還母,這個舉動在《封神榜》裡,埋伏著一個巨大的對倫理的顛覆。近幾年,台灣導演蔡明亮拍電影《青少年哪吒》,就藉用了這個叛逆小孩形象,去顛覆社會既有的倫理。
我從小看《封神榜》,似懂非懂,讀到哪吒失去肉身,變成一個飄流的
和-圖-書靈魂,直到他的師父太乙真人幫助他以蓮花化身,蓮花成為哪吒新的身體,他才能背叛他的父親。最後哪吒用一枝長矛,打碎父親的廟宇,這是顛覆父權一個非常大的動作。
相較之下,西方在親子倫理上的壓力沒有那麼大。在希臘神話中,那個不聽父親警告的伊卡羅斯(Icarus),最後變成了悲劇英雄。他的父親三番兩次地警告伊卡羅斯:他的翅膀是蠟製的,遇熱就會融化,因此絕不可以高飛。可是伊卡羅斯不聽,他想飛得很高,如果可以好好地飛一次,死亡亦無所謂;就像上一篇提到的飆車的年輕人,能夠享受做自己主人的快|感,死亡也是值得的。
我們談亂|倫,其實裡面有很多議題。今天我們可以說都亂|倫了,因為我們違反了君臣倫理,也推翻了「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的第一倫理https://m.hetubook.com.com。可是,最難過的一關,也是我自己最大的難題——父母的倫理,還是箝制著我們。
伊卡羅斯和在某一段時間裡地位尷尬的哪吒不一樣,他變成了英雄,可是我相信在現代華人文化裡,哪吒將成為一個新倫理;他割肉還父,割骨還母不是孝道,而是一種背叛,是表現他在父權母權壓制下的孤獨感。
如果我是孔子,聽到這樣的事,也會感到為難。這個「為難」是因為沒有一種百分之百完美的道德;一個社會裡,若是常發生兒子告爸爸的事,表示完全訴諸於法律條文,這樣的社會很慘;一個社會裡,若是兒子都不告爸爸,那也會產生諸多弊病,「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這樣的講題會繼續延續。
延續上一篇〈思維孤獨〉的觀點,我一直期盼我們的社會能建立一個新的倫理,是以獨立的個人為單位,先www.hetubook•com.com
成為一個可以充分思考、完整的個人,再進而談其他相對倫理的關係。如果自我的倫理是在一個不健全的狀況下,就會發生前面所說的,家族倫理可能會讓營私舞弊變成合理的行為。剛剛那一句聽起來很有道理的話:「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可能就因為家族裡的私法大過社會公法,恰恰構成社會無法現代化的障礙。
孔子碰到過這樣的矛盾。有個父親偷了羊,被兒子告到官府,別人說這個兒子很正直,孔子大不以為然。他覺得:「怎麼會是兒子告父親?」這樣的矛盾至今仍在,台灣許多的事件都是這個故事的翻版;家庭內部的營私舞弊能逃過法網、家族的擴大變成幫派,都是因為這樣的矛盾。
在傳統的倫理觀中,父權是不容背叛的,我們常說:「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這也是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可是這句話如何解釋?如果https://m.hetubook•com.com家族中,父親說他要賄選,你同不同意?如果父親說要用幾億公款為家族營私,你同不同意?許多政治、企業的家族,就是在「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前提下,最後演變成不可收拾的包庇犯罪。
但是直到今日,台灣還是可以看到,喪禮上喪家會請「孝女白琴」、「五子哭墓」來幫忙哭。孝在這裡變成一種形式,一種表演,一個在本質上很偉大的倫理,已經被扭曲成只具備外在空殼的形式。
道德和法律原本就有很多兩難的模糊地帶,這是我們在講倫理孤獨時要度過的難關,這個難關要如何通過,個人應如何斟酌,不會有固定的答案。
可是,孔子已經給了我們一個結論:「父為子隱,子為父隱」,你可以拿這八個字去檢視在台灣所發生的大小弊案,他們沒有錯啊,他們都照孔子的話做了,可是這些問題如何解決?我相信,即使現在兒子按鈴申告父親舞和*圖*書弊,還是有人會指責他亂|倫。但是如果能不要急著下結論,不要走向兩極,多一點辯證,讓兩難的問題更兩難,反而會讓社會更健全、更平衡。
五倫之中,最難以撼動的是父子倫,也就是親子之間的倫理。儒家文化說「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意思是在所有的善行中,第一個要做的就是孝;而所有的罪惡中以情慾最嚴重。所以漢代時有察舉孝廉制度,鄉里間會薦舉孝子為官,認為凡是孝順的人,就一定能當個好官。但是我們看東漢的政治,並沒有因為察舉制度改革官僚體制,反而有更多懦弱、偽善的官員出現。連帶地,孝也變成偽善,是可以表演給別人看的。
這種為難就造成上一篇所說的思維的兩極,如果你和孔子一樣,關心的是道德,就會覺得兒子不能告爸爸,如果你關心的是法律,就會覺得兒子應該告爸爸。但是作為一個思維者,他會往中間靠近,而有了思辨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