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渴望倫|理|大團圓的人,不會讓你發現倫理有漏洞。你看傳統戲劇,最後總是來個大團圓,而這個團圓會讓你感動,你會發現這是一個無奈的渴望。
這時候,我不想跟媽媽講話,我想跟那個沉默的女兒說:「妳為什麼不反抗?妳的自我到哪裡去了?妳所遵守的倫理到底是什麼?」
我在服裝店碰到一對母女,母親就是一直指責女兒,說她怎麼買這件衣服、那件衣服,都這麼難看,所有服裝店裡的人都聽見了,有人試圖出言緩和時,這個母親https://m.hetubook.com•com說:「對呀,你看,她到現在還沒結婚。」我們就不敢再講話了,我們已經知道這個母親以母愛之名,什麼話都能講了。這是不是暴力?
你看《四郎探母》這個戲最後怎麼可能大團圓,兩國交戰,楊四郎(延輝)打敗了被俘虜,他隱姓埋名,不告訴別人他有個老媽,還是元帥,也隱瞞他有個妻子四夫人,結果番邦公主看上他武藝雙全,將他招為駙馬,十五年生了一個兒子,夫妻也很恩愛。這已m.hetubook.com.com經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了,一邊是母親,是「百善孝為先」,一邊是妻子,也是殺死他的父親、令他家破人亡的仇人,四郎該如何取捨?
我在一九九九年寫〈救生員的最後一個夏天〉時,台灣社會已經發展到更有機會去揭發倫理的真相,主角發生的事也可能在我們身邊發生。主角Ming是個大學生,他的爸爸跟母親已經分居了一段時間,這對夫妻在大學認識,是很知性的人,從來不曾吵架,他們結婚生子是因為遵守倫
https://m.hetubook•com.com理的規律,不是因為愛或什麼。
這裡我們看到一個非常精采的倫理兩難,可是到最後不知怎的又變成了大團圓,這怎麼可能大團圓,不要忘了他還有一個元配,元配打了他一個耳光後,面臨的又是另一個倫理的糾纏。
我們不太敢承認,可是倫理有時候的確是非常大的暴力。我們覺得倫理是愛,但就像我在暴力孤獨裡丟出來的問題:母愛有沒有可能是暴力?如果老師出一個作文題目「母愛」,沒有一個人會寫「這是一種暴力」,可是如https://m.hetubook.com.com果有百分之零點一的人寫出「母愛是暴力」時,這個問題就值得我們重視。
楊四郎回去之後,跪在母親面前,哭著懺悔自己十五年來沒有盡孝。可是匆匆見一面,他又要趕著回去,佘太君罵他:「難道你不知道天地為大,忠孝當先嗎?你還要回去遼邦。」楊四郎在舞台上,哭著說,他怎麼會不知道?可是如果他不回去,公主就會被斬頭,因為她放走了俘虜。
後來,佘太君親自帶兵到邊界,四郎有機會見到母親,只好跟番邦公主坦白。番邦公主才知道原來丈夫是自己的仇m.hetubook.com.com家,她威脅要去告訴母后(蕭太后)把他殺頭,但一說完就哭起來了,到底四郎還是她的丈夫,在倫理的糾纏中,又變成了一個兩難的困境。最後番邦公主還是悄悄地幫忙四郎,讓他見到了母親。對番邦公主而言,這是冒一個很大的險,因為楊四郎可能一去就不回了。
所以當這個父親最後決定和Charlie去荷蘭結婚時,他在咖啡廳裡和妻子談,他和妻子都回到了個體的身份,他們把家庭倫理假象戳了一個洞,使其像洩了氣的皮球,而我想這是一個漏洞,而倫理的漏洞,往往就是倫理重整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