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 新食代
自然永續的循環

荷蘭和台灣的面積、人口都很像,是不是也有可能將來我們也會有類似的方法去推廣自然農法?目前我們的公寓是不太可能做到,可是將來是不是有可能由政府提倡,讓都市的人也有一塊農地來做農夫?
所謂的有機就是一切東西都可以再轉化、再延續,而不是一個速成、絕望的狀態。它可以很安靜、很沉默,卻是源遠流長的。我們現在常用兩個字「永續」,物質的永續狀態,或是生命的永續狀態,就是有機。
有機是個大理想,不是一下子就能達成,需要大家慢慢去重新反省過去生活裡的很多問題,並m.hetubook.com.com從中做一點調整。譬如建立一個觀念,好的食物即使再貴都要買。吃好的食物,讓身體健康,同時也可以避免產銷不平衡的問題。我常常下鄉觀察到台灣農業產銷不平衡的問題,大量的蔬果就放在路邊爛掉,看了讓人覺得好傷心。
說真的,都市人要圓有機農夫夢不容易,光土壤就是一個問題,不易取得,也沒有適當的空間做堆肥。這些問題在我小時候幾乎不會發生,那時候我們住的地方一定有個院子,院子裡就有土,果皮吃完就埋在院子裡,肥也會有人固定來和*圖*書收,我記得那時候我還很喜歡追水肥車,就會被大人罵很髒。
十九世紀前,人類還沒遭遇到這麼大的元素失衡問題,這真的是二十世紀以後人類的難題,造成的原因可能牽涉到人口的增加、經濟的發展、工業革命等等,我們會希望在二十一世紀時,能有些調整,加以制衡,但還是有很多困難。
這幾十年來,台灣的經濟有很大的進步,但同時我們對「進步」這兩個字也開始有所懷疑,可能在富裕的同時,土壤壞了,空氣壞了,水壞了,我們付出不小的代價,也讓我們生活在「食物的恐懼」中,不知https://m.hetubook.com.com道究竟吃進去什麼東西。現在有一些人開始提倡「有機」,我想這不只是農業的問題,而是牽連到整個大政策,包括政治、經濟、生活品質等層面,讓我們能做更多的反省。
所以我們會發現,關心有機農業的不只是農友,可能也包括家庭主婦,她也會想在家前面的小小陽台中,種植一些能改善飲食生活的蔬菜。或者,是自己買一塊地來種植的夢想家,他們會想用有機農業來實踐自己的生活哲學。這個我要特別提出來,因為我到荷蘭時住在一個朋友家中,這個朋友就是丘彥明,她原本是聯合文學和*圖*書的編輯,後來嫁到荷蘭去,我們發現在荷蘭有個現象,很多住在城市裡的人,會在近郊租一塊農地,每天騎著腳踏車去看自己種植的農作物,所以農地上插滿了牌子,標示這是誰的農地。在那裡種花、種蔬菜的都有,社區裡也會固定一段時間辦比賽,請專家來鑑定,看誰種植的方法最符合自然農法,而且種得最漂亮。丘彥明本身是編輯也是作家,所以她每天就用文字記錄自己種的菜和花成長的過程,我覺得蠻感動的。
我們可能都以為自己知道什麼是有機,就像我以為小時候看到用人的糞尿當肥料,就是有機,後來才知道,因為食www.hetubook.com.com物的關係,現代人的糞尿也被污染了,人的糞便裡可能含有大量的銅。即使是用來當肥料,都不是有機。
現在很多人都在檢討,二十世紀因為西方工業革命讓人力干擾自然,造成污染和危害,所以提倡環保,試圖恢復有機生命狀態。這個行動是出於「地球只有一個」的觀念,我們不能把所有資源在短時間內全部用完,應該顧慮到地球甚至整個宇宙的平衡問題。這個認知,不應該只是一種知識,而要成為一種生活信仰,如果只是知識,就會導致為了要很快吃到一棵植物或一隻雞,就打生長激素、加農藥,讓它快速成長,而這個方法是不健康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