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請世尊不要憂慮牽掛,世尊交代他救度眾生之事一定會做到。「三白」,說三遍,以表慎重、真誠,決定依教奉行。
四眾同修在在處處要為大眾做榜樣,在家為一家人做榜樣,在道場為一切同修做榜樣。一切要從自己做起,只要求自己,不要求別人!要真正做出一個脫離地獄、超越苦海的好榜樣。即使全世界人都爭名奪利,迷惑顛倒,我們也絕不隨波逐流,要做一個覺悟、回頭的好楷模。以口勸人難,一定要身體力行,才能啟發別人的信心,誘導別人向善。佛是這樣教導婆羅門女,也就是教導我們大眾,我們一定要真正回頭,勇猛精進。
「或現居士身,或現國王身,或現宰輔身,或現官屬身。」這是示現在家人的身分。居士,不一定學佛,有學問、有道德,沒有做官的。宰輔是大臣,現在所講的總理、部長,官屬是一般從政的人員。「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這是示現佛的四眾弟子身分。優婆塞、優婆夷,指在家學佛的人。「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獨現其前。」阿羅漢、辟支佛是小乘的聖人,雖然斷見思煩惱,塵沙煩惱還在,無明沒有破,有很深的禪定,智慧沒現前,也就是沒有明心見性。釋迦佛這次是以佛身示現。釋迦佛除了以佛身示現之外,也示現種種不同的化身,百千萬億的應化身都在我們這個世間。釋迦佛現在在不在?當然在,不是以佛身出現。我們凡夫以為釋迦佛滅度了,其實滅度的只是佛的身相佛如果現男子身、女子身、天龍身、鬼神身、居士身、宰官身、比丘身、比丘尼身,我們怎麼認識?時時在,處處在!智者大師是釋迦佛再來,示現比丘身。顯露身分的只是萬分之一、二,身分沒有顯露的太多了。所以,我們對於一切人要常存恭敬心、歡喜心。
「那由他」,億(或云萬億)。「千萬億那由他數」,數目無量無邊。香花是表法,「香」表信,「花」表依教奉行,花表因,修因證果。依教修行供養才是真供養。
「爾時」,是釋迦佛在忉利天宮開啟此次法會之時、十方世界諸佛菩薩大眾雲集之時、世尊與文殊師利菩薩問答之時。「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這個數字是天文數字,沒有法子計算,世界無邊,眾生無盡!「所有地獄處,分身地藏菩薩」,無量無邊的分身(應化身),「俱來集在忉利天宮」。無量無邊的世界,很多世界是有地獄的,可見造作罪業墮地獄眾生之多,地藏菩薩才分這麼多的身。看到這個現象,實在可怕!眾生為什麼造這些罪業?沒人教導他。一切眾生皆具善根,都有向善之心,可惜沒有人教導,沒有人幫助他。佛講這部經真正的用意,教我們要學地藏菩薩,要做地藏菩薩的分身。我們能發願做表率,處處勸導一切眾生斷惡修善,這就是地藏菩薩的心願行。
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令歸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
hetubook.com•com
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如是三白佛言。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
「流浪生死」,這是講六道輪迴。這些大心凡夫過去在六道輪迴,生死疲勞從來沒有休息過。「以地藏菩薩廣大慈悲,深誓願故,各獲果證」,這句是說得度的因緣,承蒙地藏菩薩慈悲教誨,以種種善巧方便,為一切眾生做種種示現,令一切眾生見色聞聲有所感悟,進而回頭修行證果。這個果雖然不是像通途所說聲聞、緣覺、菩薩,他獲得是大心凡夫之果,這就非常難得。煩惱沒斷,菩提心生起來,這叫大心凡夫。他們到達忉利天宮之時,歡喜踴躍,感恩之心溢於言表,感激地藏菩薩教誨之恩,感激諸佛如來攝受之恩。
信進念定慧是五根、五力,有根才永不退轉於無上菩提。跟隨地藏菩薩來的大眾,能參與忉利天宮這一會,都是接受地藏菩薩的教化而生信根,這些人信根成就之後,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絲毫留戀,一心嚮往、希求無上菩提。
「一渧」,一滴。古人云:「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毫髮之善,遍虛空法界,毫髮之惡也遍虛空法界。菩薩慈悲之極,毫髮之善都來保佑、幫助你。由此可知,善不能不修,惡不可不斷。
白其佛言。我從久遠劫來。蒙佛接引。使獲不可思議神力。具大智慧。
釋迦佛示現,做出樣子給地藏菩薩看,教地藏菩薩。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圓教初住、別教初地菩薩,就有能力千百億化身,就可以隨類化身。應當要學佛,廣度眾生!《楞嚴經》上講的觀音菩薩是初住菩薩,不是等覺菩薩。觀音菩薩講他修行的經歷,修行依據的理論與方法,功夫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破一品無明,見性之後,就有能力三十二應。楞嚴會上觀音是初住(發心住)的菩薩,菩提心剛剛發起來,就有這麼大的能力,《華嚴經》上,觀世音菩薩是第七迴向位的菩薩,《普門品》的觀世音菩薩是等覺菩薩。菩薩有「道前菩薩」與「道位菩薩」,道前是等覺以前,從初信位到法雲地,等覺是道位。菩薩成佛以後倒駕慈航,再以菩薩身度化眾生,不定現什麼身,他有能力與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佛菩薩一定為根熟的眾生做增上緣,幫助眾生,成就眾生。
是諸眾等。久遠劫來。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暫無休息。以地藏菩薩廣大慈悲。深誓願故。各獲果證。既至忉利。心懷踊躍。瞻仰如來。目不暫捨。
而作是言。吾於五濁惡世。教化如是剛強眾生。令心調伏。捨邪歸正。十有一二。尚惡習在。
這是講世尊拜託地藏菩薩的事情。「未調伏者,隨業報應」,學佛的人,接受釋迦佛的教誨,不能真正依教修行,這一類的人免不和_圖_書了受果報,隨業報應。如果他們墮在地獄受大苦,你應當憶念我在忉利天宮把度化眾生的事情委託給你,「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這不是普通的眾生,都是遇到佛法,在三寶裡面造罪業的眾生,也就是前面所說十之一二,數量太多了,一直到彌勒佛出世以前,這時間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授成佛之記。地藏菩薩用什麼法門?用念佛法門。末法時期眾生業障習氣很重,其他的法門決定不能成就。雖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然眾生根性、習染不相同,修學其他的法門難,唯有念佛法門容易。本經婆羅門女與光目女,都是修念佛法門。唯有修學念佛法門,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真的解脫了,永離諸苦,遇到阿彌陀佛給你授記。
世尊在忉利天宮摩頂安慰無量無邊諸分身地藏菩薩。
爾時佛讚地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遠劫來。發弘誓願。廣度將畢。即證菩提。
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眾生。
下面舉幾個例子:「或現男子身,或現女人身,或現天龍身,或現神鬼身。」現是示現。鬼,我們肉眼見不到他們,但是他們能見到我們,會影響我們。朱鏡宙老居士是學科學的,年輕時認為鬼神這些東西是迷信。他告訴我,抗戰期間他在重慶,晚上跟朋友打麻將,半夜兩點才走路回家,二十燭光的路燈很遠才有一個,路上很黑暗,有個女人在前面走,走一段時間忽然想到,一個單身女人深夜怎麼會出來?他這一想,寒毛直豎,再一看那個女人有上身沒有下身,他嚇到了。這個因緣他才學佛,他說大概是觀音菩薩化身,不是親眼看見,什麼人跟他講,他都半信半疑當故事聽。
世尊讚歎地藏菩薩:太好了!地藏菩薩懂得佛的心意,依教奉行,記住遵守佛的教誨,又能分無量身教化一切剛強難化的眾生,因此佛讚善哉善哉。眾生雖修毫髮之善,菩薩看到都生歡喜心。小善我們尚且不捨棄,何況是大善!諸位要曉得,你自己修善,你的祖先雖然過世墮在惡道也能超生。胡居士告訴我,她在台中遇到一位有特異功能的人,一見她的面,他說:妳所修的布施福,妳的父親已經生忉利天。她問我:可不可能?我說:可能。作兒女的人誠心誠意在修福,過世的家親眷屬統統得利益。我們要認真努力修學,自己有真正的成就,才能度得了歷代冤親債主;沒有真正的修持,不行!那是假的。清淨布施,福報最大!布施還要名聞利養,福報就小。因緣果報之事,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處處可見。現在這個時代,善因善果、惡因惡報非常明顯,與《地藏經》講的完全相應,絲毫不差。我們學習本經,應當熟讀、深思,依教奉行,才能得真實的利益。
這個大會無比殊勝,一切諸佛如來都在此地,供佛供得真圓滿。西方極樂世界的大眾還要分身和-圖-書到虛空法界諸佛剎土去供佛聞法,今天諸佛如來聚集在一處,這些隨同地藏菩薩來的大心凡夫有大福報,他們不必分身到十方剎土,就能一時一處遍供一切諸佛如來,多殊勝!從這個地方我們才體會到地藏法門的殊勝,是所有法門的大根大本。
但於佛法中所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或毫髮許。我漸度脫。使獲大利。
彼諸同來等輩。皆因地藏菩薩教化。永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感恩之言,知恩報恩。地藏菩薩最初也是凡夫,得到諸佛菩薩的護持才有這樣的成就。這經文就是教我們念念不忘本。我們的身得自於父母,父母生我養我,長大成人後,幾個人能想到父母的恩德?學業成就,幾個人能想到老師的恩德?要知恩報恩!知恩報恩是二地菩薩主修的八個科目之一。二地菩薩是表法,二地修知恩報恩,初地、十迴向、十行、十住、十信位統統修知恩報恩。佛教導我們「上報四重恩」,父母恩、師長恩(三寶是我們的老師)、國家恩、眾生恩。國家保護我們,使我們安居樂業;眾生恩,我們不能離開社會大眾獨立生存,飲食衣服靠許多人耕種製作。怎樣報恩?認真學習,真的斷煩惱、開智慧,作佛、作菩薩。
以如來神力故。各以方面。與諸得解脫從業道出者。亦各有千萬億那由他數。共持香華。來供養佛。
「或現天帝身,或現梵王身」,天帝是中國人講的玉皇大帝,西方宗教所說的上帝,大概都是指忉利天主。梵王就是大梵天王,印度有些宗教崇拜大梵天。我們對於一切宗教徒都要恭敬,因為此類眾生佛度不了,但他們相信上帝,佛菩薩就現上帝身來度他們。天上人間,佛菩薩化身無量無邊。「或現轉輪王身」,轉輪王是人道福報最大的,輪王的輪寶像飛碟,是交通工具也是武器。
眾生根性有四種,前三種都得度。「或有利根,聞即信受」,這是上上根的人,一接觸佛法就能相信、接受,依教奉行,他就得度;搭配佛的法運而言,這是正法時期得度。「或有善果,勤勸成就」,這類眾生善根福德也相當深厚;這是像法時期得度,根性比我們利多了。「或有暗鈍,久化方歸」,「暗」是沒有智慧,「鈍」是根性不利,對於這類眾生,佛不捨棄,「久化」,要用很長的時間來幫助他,他慢慢的會覺悟;這屬於末法時期眾生。「或有業重,不生敬仰」,這是第四種根性,是「十有一二,尚惡習在」,不能得度的眾生。這不是指他人,是指佛門四眾弟子,對於佛法不生敬仰;雖然見到佛像也頂禮膜拜,卻不肯依教奉行,這就是沒有敬仰心。有敬仰心,絕對依教奉行。他不肯做!佛教導不貪,他照貪不誤,佛教導不痴,他依舊愚痴,這一類就是不生敬仰,為什麼?業障重。對佛法的道理雖然會說,心存懷疑,不肯捨棄眼前的小利,與世人一樣爭名逐利,過失在此。這一類眾生接觸佛法,種善根而和_圖_書已,這一生不能成就。
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地藏菩薩摩訶薩頂。
如是等輩眾生。各各差別。分身度脫。
爾時諸世界分身地薩菩薩。共復一形。涕淚哀戀。
這一段是講普現色身,正是《楞嚴經》所說:應以什麼身度化,佛菩薩就現什麼身。佛菩薩示現於世間,實在講,很多!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士農工商、販夫走卒裡面都有佛菩薩。我們沒有警覺,常常輕慢、瞧不起佛菩薩,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自己不知道,佛菩薩絕不怪罪。明白這些事實的人,對一切眾生決定不敢生輕慢心。諸佛菩薩如是示現,意在教我們修普賢行「禮敬諸佛」。我們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真誠恭敬,斷除自己貢高我慢的煩惱。在中國佛教史上,眾所周知的寒山、拾得,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化身。寒山、拾得在國清寺廚房挑水燒火,誰知道他們是佛菩薩化身!豐干和尚是阿彌陀佛再來,也是示現做苦工,伺候大眾。佛菩薩的化身,真的時時在我們周邊照顧我們。
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或有利根。聞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勸成就。或有暗鈍。久化方歸。或有業重。不生敬仰。
爾時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獄處。分身地藏菩薩。俱來集在忉利天宮。
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勤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
諸佛菩薩念念不捨眾生,根熟者令其成就,根未熟者幫助他成熟,恩德之大,無與倫比!末法時期根熟的眾生,真正相信淨土,老實念佛求願往生,則當生不退成佛;根未熟的眾生,就是不能接受淨土法門的。我們今天看到學禪、學密、學其他法門的,他在這一生當中沒有能力自己斷煩惱,通途法門沒有例外的。斷見思煩惱,才能脫離六道輪迴;再斷塵沙煩惱,破一品無明,才超越十法界,證得法身,到一真法界。這個事情太難了!斷一品見惑都不容易,幾個人能把自己的身看破,能不為自己這個身享受著想?身見破除,見惑八十八品才破一品。由此可知,修其他的法門真的要利根之人才行。我們不是利根,還有這麼一點善根福德因緣,聽了淨土法門死心塌地老實念佛,這還能有一點成就。
或現男子身。或現女人身。或現天龍身。或現神鬼身。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脫。或現天帝身。或現梵王身。或現轉輪王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國王身。或現宰輔身。或現官屬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獨現其前。https://m.hetubook•com•com
這段經文是說跟隨地藏菩薩同來的這些大眾。這些大眾接受地藏菩薩的教誨而覺悟,《華嚴經》上所謂大心凡夫。由於世尊威神力加持,今天分身地藏菩薩統統集會在忉利天宮,無量無邊的大心凡夫從地獄脫身,也隨同地藏菩薩到忉利天宮來見釋迦佛,他們都拿香花來供養佛。
這是說地藏菩薩接受釋迦佛的付託,當時感動的情形。無量的分身合成一身。
地藏菩薩分身無量無邊,釋迦佛又何嘗例外?所有一切諸佛菩薩無一不如是。由此可知,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比造作罪業的眾生人數還多,佛菩薩的大慈大悲,非語言文字所能形容讚歎。「五濁惡世」是指我們這個世界,眾生習氣太重,確實剛強難化,釋迦佛教化眾生,教他改邪歸正,「十有一二,尚惡習在」;換言之,已度化十之八九。度脫的人數不是很多嗎?諸位要知道,此地講的人數是指根熟眾生,根沒熟的不說,也就是他的善根福德成熟,佛菩薩來給他做增上緣,這些人大多數都能接受佛法依教奉行,可是有十之一二他們惡習氣還存在。
「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脫」,這是現無情身。我們看到樹木花草、山河景色之後有所感悟,都是諸佛菩薩變現的。學佛修行開悟不一定是什麼因緣,凡是幫助行者開悟的,無論是人、是事、是物,無不是佛菩薩的加持。佛菩薩不但示現有情身在你周邊,還示現無情身。古人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鬼神的數量多,佛菩薩的數量更多,都是大慈大悲,念念無非是感化我們,讓我們回頭是岸,早一天脫離六道輪迴,不再造作一切罪業。凡是有利於眾生,特別是有利於眾生開悟、解脫,都是佛菩薩的加持,佛菩薩無處不現身!
佛度化眾生如是分身、如是度脫,地藏菩薩也是分身恆沙世界,不辭辛勞度脫無量無邊的眾生。末後三句,是地藏菩薩度脫眾生的成績。幫助眾生皈依、敬仰三寶,這是第一個階段,接引廣大的眾生。皈依三寶未必能了生死、出三界,多少人皈依,但是習氣毛病不改,不肯認真修行。第一個階段,那是業障深重的,他還沒有想到了脫生死,認為六道輪迴還不錯,不肯捨離六道輪迴。根性利的人明白六道是苦,三界統苦,下定決心脫離苦海,這就出三界,永離生死。生死有兩種: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了斷我們這個身的生死,超越六道輪迴就做到,阿羅漢、辟支佛做到了。圓教等覺菩薩變易生死還沒盡,變易生死斷盡就證得圓教佛果。地藏菩薩幫忙幫到底,度脫眾生直至成佛!我們今天在此地讀《地藏經》,跟地藏菩薩有緣,這裡頭有個密義,密義是教導我們要發心學地藏菩薩、發心作地藏菩薩。婆羅門女、光目女是我們的好榜樣。如果讀此經受感動,也發大願「盡未來際劫,度脫一切苦難眾生,眾生不成佛,我就不成佛」,你就是現在的地藏菩薩。你發這大願,你就得諸佛護念,一切菩薩恭敬圍繞。離苦得樂,永離生死是離苦,「至涅槃樂」,涅槃樂是究竟圓滿清淨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