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話 北政所

「只是年紀還小啊!」
從遙遠的越中國,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備嘗艱辛為的就是把一枝黑百合送到北政所面前,如此用心真教人欽佩啊。在這豪奢無止境的俗世中,成政以一朵黑百合表達出清寂典雅,這不正是茶道要求的理想境界嗎?儘管他平素常說「敝人對於茶道一竅不通」。
佐佐成政覺得自己近乎奇蹟的榮升,或許是北政所為他美言所致;對豐臣家來說,這倒是很自然的事。
然而現在這些工作已由石田三成等奉行接手了。可以這麼說:隨著豐臣政權機構日趨完善,她失業了。
北政所毫不猶豫地點頭回答。清正對前程的憂慮她完全能夠理解。
成政想道。在這種情況下,如能與這位喜歡參與人事的北政所加強聯繫,對身為遠國大名的自己來說是再重要不過的了。
「小的與那藥材商關係不好,現在將一國五十萬石領地一分為二,兩人各得一半,必然會發生糾紛,弄得兩敗俱傷,而且這賣藥小子準會通過治部少輔(三成),在殿下面前說小的壞話。」
「這位陸奧侍從大人可真貼心啊!」
秀吉兀自嘀咕道。他也並非反對寧寧的意見,而是想,把只管過三千石領地的二十六歲青年,一下子提拔成大大名是否合適。然而就短期內取得政權的豐臣家實況來說,萬事都得速成。因此秀吉說道:「好啊!」
可以說他們兩人有共同的憂慮,擔心的也不只清正的前途。北政所本人和清正一樣,對豐臣政權今天這種偏重朝臣的情況暗自不滿,石田三成和小西行長這幫人她也絲毫沒有好感。
寧寧心裏這麼想,也對侍女這樣說。她和丈夫秀吉一樣,不承認世上有稀奇古怪之事。
「你放心赴任去吧!」
這就是那份禮單上寫的黑百合呀!北政所自言自語了這麼一句,之後久久說不出話,只是一個勁兒地伸長脖子看著這奇花出神。這花,與其說是黑色,嚴格說來算是暗紫。然而比起原先想像的漆黑花瓣,在透過窗紙的光線映照下,這自然的黑色反而更顯莊重典雅。過了一會兒,北政所便不斷扭動胖胖的身軀,開始表達她的喜悅之情了。她大聲說:
「怕是誰弄錯了吧!」
「豐臣吉子」
寧寧不僅個性開朗,而且不擺架子,絲毫沒有專權弄勢、作威作福之處。她唯一的喜好是評論豐臣家各號人物,對人事安排發表意見。這種癖好,即使在稱為北政所後,仍和草創時期一樣沒有改變。而且她對人物的品評少有私心,又能切中要害。在這方面,秀吉也很器重她,遇事常和她商量。如此位高勢盛又親切隨和,周圍自然而然聚集了一批十分仰慕她的武將。上述的加藤清正和福島正則,以及寧寧養父母家的淺野長政、幸長父子,或許可以說是這一武將集團最早的成員。
清正聽到封給他半個肥後國的消息,一方面感謝秀吉大恩,同時以加倍的深情感謝北政所——也可以說是養母——的慈愛。清正對北政所常帶有一種思慕之情,就如同幼兒喜歡聞聞剛洗完澡的母親身體散發的香味。對清正而言,可以說道義上的主人是秀吉,而情感上的主人是北政所吧。
「不知為甚麼會留下我這m.hetubook•com•com條命啊!」
成政苦思冥想,最後終於找到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答案:那是因為有寧寧。在歸順秀吉之後,有段時期成政曾是秀吉的御伽眾,隨侍左右陪他聊天。當時他也拜謁過寧寧、送過禮物。
閒話打住,言歸正傳。且說佐佐成政被秀吉賜死是天正十六年閏五月。這麼一來,肥後國沒了主子,該賜給誰呢?這件事成為朝中的話題。秀吉是從織田家一介將領的身分,在極短時間內取得天下,因此不同於日後的德川家康,他的親信將領中,無論才幹、資歷和出身各方面,足以擔任一國大名的人物為數甚少。遇到這種情況,就不得不從他的直系武士中提拔了。
「真的嗎?」寧寧心想。
託人採集的黑百合尚未送到大坂前,淀殿應邀參加北政所舉行的茶會。其他客人面對這枝黑百合,猶如發現了神奇的世界,都顯示驚歎不已的神色,唯獨這位淀殿例外。只見她平靜看了一眼,輕描淡寫說了兩句恭維話,這種冷漠的態度教北政所甚是納悶,不禁覺得此人要麼生來就對事物感覺遲鈍,要麼早已見過這黑百合,因而並不覺得新奇。
清正心中不免湧現這樣的憂慮。清正討厭這批朝中派,而且對他們敬而遠之,如果這幫人在秀吉面前信口開河進讒言,說不定他也會步上佐佐成政的後塵——赴任後領地遭沒收,奉命切腹。當初假使成政與這批朝中派有交情,他們應會幫他在中央調解說情,也許就不至於遭此厄運吧。
這場面彷彿在嘲笑北政所的愚昧無知。誰受得了這等奇恥大辱呢,更何況在大庭廣眾面前。事關豐臣家女眷之首的威望,北政所不僅憎恨淀殿,更將這份憎惡一股腦兒轉嫁到敬獻黑百合、讓她蒙受恥辱的佐佐成政身上。沒多久她便策動秀吉,讓他從成政手裏收回新封給的肥後國,最後更製造了讓成政在攝津國尼崎切腹的結局。
決定封給清正後,秀吉想到自己另一項宏大計劃,從而使這次任命具有深遠的意義:將來攻打大明王朝。征服大明是秀吉在信長手下時就有的念頭,是他這一生中亟欲實現的理想。信長在世時,秀吉有一次從姬路到安土城晉見主君,半開玩笑地說:「到時候,請賜我九州,我願領兵前往。」秀吉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九州,大概是因為由此渡海到大明很是方便。況且九州的肥後(熊本縣)也是土地肥沃、物產富饒之處,比日本任何藩國更能應付軍費支出;再者自菊池氏以來,肥後人也以驍勇著稱。把這肥後國封給清正如何?秀吉麾下沒有其他人比虎之助清正更適合擔任外征軍的先鋒大將了,加上肥後雄厚的經濟力足以承擔沉重的軍費,如果由清正這樣的將領帶領肥後兵出征,不管大明軍隊如何強大,應該能夠輕而易舉地予以粉碎。
「竟是藥材商出身的彌九郎這小子啊!」
「我明白。」
「不日之內,臣將為閣下奉上此花。」
秀吉說道。雖然只是半個肥後,也有二十五萬石之多,對於目前僅有三千石領地的清正而言,簡直是一次教人頭暈目眩的榮升。
「到了遠國後會怎麼樣呢?」
和-圖-書於足智多謀、擅長外交,秀吉將他收為直屬部下,擔任下級參謀官,並讓他出使許多地方。後來秀吉又把他的父親——堺地藥材商小西壽德——及兄長如清也請來充當行政顧問,有時也讓他們擔任地方行政官,頗為寵用。秀吉取得政權後,由重用清正這樣善於野戰攻城的軍人,改為重用小西行長這樣具有經濟眼光的行政管理人才,想來理所當然。順帶一提,商人小西一族過去在堺到大坂這一帶生意頗為興隆,然而行長所屬的小西家,在該族只算是中流人家,即便在商界也稱不上名門。
「封給誰好呢?」
以上便是後人為這次茶會添加的故事。
之後過了三日,真相大白。那一天,淀殿在她的府邸二之丸的長廊舉行摘花佛事,北政所也是座上客。北政所帶著孝藏主前往一看,只見三天前她那麼以為了不起,甚至不惜興師動眾為之舉行茶會展出的黑百合,竟與敗醬草等其他雜草一起塞在木桶裏,或是胡亂插著;而且不是甚麼一枝兩枝,竟有二、三十朵之多。
她起初無法相信。百合居然是黑的,僅此一點就令人覺得太玄了。
 一朵
在秀吉改姓羽柴、任近江長濱城主的時代也一樣。此一時期,秀吉淨去處理中國地方的事務,常不在家。因此甚至可以說她才是實質上的長濱城城主。
「虎之助再合適不過了!」
想到這裏,成政似乎明白了北政所為甚麼會欣賞自己這樣的男子。再者,成政與寧寧、秀吉同是尾張人,對寧寧來說,對同鄉多少也有偏愛。豐臣家臣中為數眾多的近江人,她常常態度冷淡;而對同鄉尾張人則格外親熱。佐佐成政是尾張西春日井郡比良村人,看來僅憑這點,就使寧寧產生一種並非外人的情感。
故事裏有淀殿登場。話說淀殿應邀以客人身分參加茶會,然而由於她早已風聞黑百合之事,不由得心生一計,自己也派人飛馬趕往越中國命人採之。佐佐成政離開後,越中國沒有再派大名,而是成了豐臣家的直轄領地。直轄領地的統治權掌握在大坂奉行手裏,正是石田三成、長束正家等以淀殿為後台的近江出身文官,因此這件事一切都對她很有利。
「給他半個肥後國吧!」
至於「吉子」這兩字的讀音,看來連她自己也無甚定見,或許是因為「吉」字含有福星高照、可慶可賀之意才選用的吧。反正寧寧不管以何字為名,對她高貴的身分都毫無影響。她不僅是當時婦女所能達到的最高官位「從一位」的保持者,也是豐臣家家庭、眾妻妾及侍女的總指揮。
虎之助乃加藤清正的一般稱謂。這青年是秀吉母親阿仲(大政所)的親戚,五、六歲時被他母親領來要求秀吉撫養,秀吉欣然同意。後來秀吉把他放在長濱城,和家裏人同吃一鍋飯長大。清正小時候寧寧還給他縫補過衣服,一年四季的穿著也都是寧寧費心照料的,甚至還因為過於頑皮而打罵過他。寧寧替清正操了這麼多心,自然而然就疼愛了起來。對她來說,沒有比清正這孩子更招人喜愛的了。不久,清正成為兒小姓,接著就以十五歲的稚齡坐擁一百七十石封地;和*圖*書賤岳之戰立了一功後,封地增加到三千石。清正身高六尺有餘。此人不僅在戰場上勇猛無比,而且似乎還有點謀略,頗具將帥之才,這是清正的性格中最教人喜愛的一點。如果豐臣家施以恩擇,這個年輕人日後定會報答。
那是天正十五年(一五八七)盛夏,侍女把寫有上述文字的一張禮品清單呈到寧寧面前。送禮人在來信中寫道:
「竟把半個肥後國封給他呀!」
正叩拜在地的清正聽秀吉這麼說,登時氣憤無比。
「行長跟三成頗有交情,這點很可確定。」清正只擔心這件事,因此以領地事宜為由,前往拜謁北政所:「不知夫人知道這事嗎?」
秀吉不是那種沉思默想的人,即使思考問題時,也會像唱歌似地邊說邊思考。聽到秀吉這麼說,寧寧——確切應稱為北政所——立即插嘴:
「這就是……」
清正的請求是屆時萬望夫人憐情相救。他以一種小兒對母親撒嬌要求的心情說出上述這番話。
成政原為豐臣家政敵。此人是自小在織田家長大的舊臣,信長看重他驍勇善戰性格剛直,不斷提拔他,沒幾年工夫便升為獨當一面的將領。信長晚年,成政被分配到北陸探題的柴田勝家麾下,身居主宰越中一國的要職。信長死後,北陸的柴田勝家與秀吉逐鹿中原時,成政當然站在勝家這方對抗秀吉。之所以這樣做,不單是政治上的從屬,更因為他討厭秀吉。在織田家舊日將領中,像成政這樣強烈憎惡秀吉的人實在不多。
「黑百合之類的哪算甚麼奇花!」
由於經營藥材,小西行長這一家祖祖輩輩皆精通對朝鮮的貿易,行長也曾幾次渡海,對朝鮮的山川地理和政治形勢瞭若指掌,而且還通曉朝鮮語。行長這些經歷和能力對秀吉有很大魅力,打算將來讓他擔任對朝鮮的外交工作;有朝一日出兵征討時,更可讓他與清正配合,共同挑起先鋒大將的擔子。清正的驍勇再加上行長的智謀和外交知識,二者若能互相配合,征討軍就如虎添翼了。
想到這裏,清正無法理解秀吉的用意。清正信奉一種單純的價值觀:所謂武士,有武功才有價值,這點和他的保護人北政所毫無二致。正因為雙方擁有同樣的標準,所以北政所喜愛清正,清正也樂意和她親近。然而清正卻無法瞭解秀吉用人的想法。

當黑百合送到大坂宅邸,成政立刻從中取出一枝,插在金泥繪飾的漆盒裏,送到擔任北政所秘書的老尼孝藏主跟前。孝藏主早就翹首盼望這花到來,此時毫不耽擱地拿進北政所的居室,擺放在龕間裏。
原因儘管不甚知曉,成政多少略有所悟。寧寧對男子的評價標準有個明顯特點:寬以對待馳騁沙場的武將,嚴以要求擅長宮廷社交的人物。她喜歡男子粗獷的性格和耿直的素質,即便因粗疏而招致失敗,也傾向把這種失敗看成他們的美德。曾經發生過這麼一件事:秀吉想撤除兩三名武士的職責,認為他們粗疏魯莽;寧寧聽到https://www.hetubook.com.com這件事後,便在秀吉面前一再為之說情,終於救了他們。不久後,聚在她身邊的武將便予世人「都是些擅武不能文之人」的印象。之所以如此,究其根源,恐怕和她這種性格偏好不無關係吧。
成政心裏如此盤算。正因他是吃過敗仗的人,這方面可以說比別人更敏感。若論誰在豐臣家對人事最有發言權,可絕對不是謀臣黑田如水,或是創業時期以來的先鋒大將蜂須賀正勝等人,而是這位北政所寧寧。關於這點成政是一清二楚。
「真不愧是連對部下苛刻的織田右大臣大人都十分中意的人物!」
呈獻禮品清單的是佐佐成政。
她想,應該展示這花朵。她命令手下開始準備,為這枝黑百合舉行一次茶會。她是茶會主人,而茶會的實際事務則請大坂堺地店號「鵙屋」的年輕老闆娘主持。這家鵙屋老闆的妻子就是千利休的女兒阿銀,是北政所以及豐臣家其他婦女的茶道老師。
「對她此種好意,得設法回體啊!」
也有人說,加藤清正和福島正則這兩位將領是寧寧一手栽培的。在長濱時,他們還只是兒小姓,寧寧看出他們頗有才幹,早早推薦給秀吉,成政還聽過類似的許多故事。她這種知人善任的才能也深得秀吉信賴,尊而重之,對她的意見從不等閒以視。如果往前追溯到秀吉還用藤吉郎這名字時的往事,甚至可以說豐臣家是秀吉和她聯手經營起來的。
「可不能怠慢了這個女人。」
「世上應該沒人知曉有這種黑百合吧。」
日後世人雖然頗相信這段情節,卻很難說是事實。因為成政遭沒收領地是天正十五年(一五八七),那時淀殿剛成為秀吉側室,想當然耳還沒有那麼大的權勢,能以如此周密的謀劃對抗北政所。況且佐佐成政的失足是出於別的事件和其他政治因素,硬說是一枝黑百合惹禍,未免過於幼稚可笑。然則這段逸聞卻以象徵性的誇張手法描述了一個事實:北政所和淀殿兩人間的閨閥之爭,對豐臣家後來的政局和命運影響深遠。就此意義來說,沒有任何一則故事比這更生動、更深刻的了。
「她為甚麼喜歡我這樣的人呢?」
「為甚麼會蒙受如此優厚的待遇呢?」
「肥後的另外一半二十四萬石領地,決定給彌九郎。你們可要和睦相處啊!」
她也已經失去作用了。即便清正遭人讒言,她對處理這些事務的石田三成領導的行政機關已沒有甚麼影響力。因此她能否護得了清正,也還是個未知數。
清正僅僅以一種偏見看待事物。他感歎世道之衰,那種沒甚麼武功卻會在府衙宴席上對秀吉阿諛奉承、獻媚取寵的武士,竟比有赫赫戰功的人更受重用。而且,這批朝中派聚集在豐臣政權的中樞,緊密團結,才子石田三成當上這幫人的首領,統率著近江出身的一批官吏,小西行長也隸屬於這一集團。
這場茶會大獲好評。應邀出席的賓客盡是豐臣家的貴婦人,不消說,沒有任何男子參加。眾婦人都對這開在高山雪嶺上神話般的花朵嘖嘖讚歎,並異口同聲地感謝:「真是人生中獨一無二日子裏獨一無二的眼福啊!」
她對清正這麼說。她的特點是說話總那麼直截了當,聽了北hetubook•com•com政所如此明確的表態,清正臉上愁雲頓消,一轉開朗。他匆匆向北政所告辭。
但北政所的心境卻未如她的話語那般明快。在秀吉還姓木下時,可以說若無她的內助,秀吉是談不上有啥功勞的。她常為秀吉充當人事方面的參謀,秀吉外出作戰期間還擔任對織田家的社交工作,並詳報家中情況。她一方面要精打細算地安排全家開支,又要照料秀吉那些手下,沒有她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秀吉。
對成政這種思想單純、性情剛烈的人來說,此一疑問很可能是終生難解之謎了。秀吉當時的考量,主要不在成政個人,而是如何平定天下。「秀吉胸懷寬大,連成政都沒殺」——如果這樣的名聲傳遍天下,各國尚在抵抗的人聽了將會接二連三自動打開城門,把弓箭扔在地上吧。秀吉希望產生如此效果。為了擴大影響,他把越中一個郡封贈給成政。僅僅這點就夠讓世人瞠目結舌了,更何況緊接著在征服九州之後,秀吉又把肥後五十餘萬石封地賜給成政。肥後這地方公認是日本土地最肥沃、物產最富饒的領地。
寧寧,也寫作禰禰,在她成了貴族後亦作寧子。當時的貴族女性名字中都有個「子」字,例如建禮門院德子等。依當時慣例,關白的正室夫人稱為北政所,為此,當她丈夫秀吉升任關白時,世人便稱她為北政所,宮中的來往書信公文則寫成:
秀吉鎮住北陸柴田勝家的反抗之後,便領兵進入越中,降伏了成政。出人意料的是,秀吉竟饒過那麼憎惡他的人。世人對秀吉的寬宏大量甚感意外,而最意外的自是成政本人。
後世對這次茶會添枝加葉,編造了一則故事。
黑百合
小西彌九郎行長是秀吉還在織田手下、擔任中國地方行政長官時發現的人才。
那時候,成政曾蒙秀吉賜姓羽柴,擔任陸奧守,官居侍從,因此世人通稱他為「羽柴陸奧侍從」。「真是難能可貴呀!武士都理應這樣啊!」北政所哽咽地說。北政所出生在織田家一個下級武士家庭,剛毅中又帶有一股柔情,可以說最是符合她美學觀點的典型武士形象。而秀吉寵用的石田三成等近江出身的官吏又如何呢?他們有成政這等高尚情懷嗎?北政所不禁暗做比較,並越發看重這位成政了。北政所說:
清正以哀求似的口吻說道:
但是清正未能理解這一點。
然而,該送甚麼禮好呢,此事教成政頗傷腦筋。寧寧原是物慾淡泊的人,加之現在身為貴婦人,恐怕任何貴重禮物都無法使她特別欣喜吧。成政苦思冥想,斟酌再三,終於想起早先曾為自己領地的越中名山——立山——開著一種黑百合。天底下沒有比這更奇特的花了,即便在越中這地方,知曉黑百合的人也是鳳毛麟角。只有家住黑部溪谷的獵戶和崇拜立山神明而在此修行的少數人看過。成政一想到要饋贈黑百合,便立即派人飛馬馳往越中國,拜託昔日部屬的當地武士設法採集。儘管是世上少見的奇花,不過既然託了當地的樵夫和獵戶,也就不難到手。沒多久便採得數株,栽入盛著泥土的木桶,差人日夜兼程送往大坂。這花生於高寒山巔,不耐暑熱,運送時可是大費周章。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