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話 結城秀康

秀吉聽了晴朝這種奇志,欣喜萬分答說:
「千萬別怠慢了少將閣下!」
家康近來倒是愛上一個年輕寡婦,名叫愛姬。在信康切腹身亡的那年四月,當時還只是個十八歲少婦的愛姬生下一個淡眉的男孩。愛姬即使還在坐月子,家康依然到她房中過夜。不消說,家康對阿愛的深情也轉移到嬰兒身上。這嬰兒原來取的小名是長丸,可是沒過多久,家康說道:
幾年後,秀康二十五歲那年,秀吉死了,那是慶長三年(一五九八)八月十八日。當晚開始,政局持續動盪不定,每到夜晚,伏見城下就發生騷擾,流言四起。不到三天,市民開始用車馬裝著家財,沿著大道逃出城了。秀吉在世期間,被他的權威鎮住的豐臣家各派閥,在秀吉死後開始公然活動,每個人都準備以武力壓倒對方,大名與大名在伏見城下兵刃相向的消息時有所聞。這也並非毫無根據的流言蜚語,從秀吉死去的那一瞬間起,豐臣政權的秩序就徹底崩潰了,人們自然而然逐漸把希望寄託到家康身上,認為能夠重建秩序的不是幼童秀賴,而應該是家康。以下這種看法和願望於是開始在社會上暗暗蔓延:家康是豐臣政權下實力最強的大名,更是從織田信長那時起就名揚四海、功勳卓著的元老,他的巨大威望足以平定亂世,恢復秩序;如果家康不想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元龜天正年間的亂世將會捲土重來。家康巧妙地利用世人的這種看法和願望。
不管稱人質或養子,要交出親生兒子此一實質內容並無不同。但是稱為養子在世間可以保全面子。家康答應了。
結緣之事就此談定。
晚年,秀吉臥床的時間多了,這種時候,他常常叫秀康給他揉腰。
秀康即刻以豐臣家之子的身分,自京城下關東而來,路過江戶時與生父家康會了一面,又繼續沿奧州街道北上,最後進入結城城。秀康在那裏成親,妻子是結城家當主晴朝的孫女,名叫咲子。
孝高說。
「喂,我是你爹啊,來來來,快上我這兒來吧!」
「等一下!你剛才那張臉,再給我看看!」
得知家康要送於義丸當人質,秀吉不由得大喜。不管怎麼說,這是德川家最年長的男孩,對家康來說準是個寶貝。正因如此,做為人質的價值也就大了。
家康心裏暗暗思忖,難以猜度秀康的心思。秀康從小自尊心就很強,為此,對當今這種誰都一目瞭然的不佳際遇,他是不會滿意的。但秀康卻耐得住。這麼看來,阿萬所生的這兒子,倒不能不說是個沉得住氣的人哪。正因如此,將來也就更加可畏。
「不愧是我的兒子啊!」
家康果真動手了。不是做為丈夫和父親的他對妻兒缺少情愛,而是為了保全含辛茹苦培育起來的德川家族勢力——連他自己也不得不服從這個已經建立的權力。信康死於天正七年九月十五日,切腹在遠州的二俣執行;信康的母親死於前一個月的二十九日,行刑地是在遠州的富塚。當時信康剛二十一歲。三河民眾得知這一不幸事件後,無不失聲痛哭。
此後,秀康便改姓稱為結城秀康,祿高五萬石。原先的結城家當主晴朝解甲歸隱,為此秀吉另外又賞賜他一筆錢財。
「好巧不巧,剛好有一位熟人。」
比嬰兒長五歲的哥哥於義丸卻被置之不顧。
或者秀康本人正有意識地培養此種才德也未可知。倘若真是如此,可就更非同一般了。
秀吉說。於義丸聽了,禁不住掉下淚來。依少年的直覺,這位養父遠比生父更具有父親的溫情哩。秀吉立即命手下人在別的房間做好準備,讓於義丸以羽柴家孩子的身分當天就元服。
如果按照順序,德川家接班人這位子應該由於義丸來坐了,然而家康對這事卻顯得毫不關心。於義丸是聰明或愚鈍,能否肩負執掌將來德川家的重任,家康似乎連想一下的興致也無。有一回作左和*圖*書拜謁家康時,以試探的口吻說道:「在下觀察於義丸少爺日常的舉止言談,覺得少爺才華出眾,不同凡響,將來有望成為一員勇猛名將。」家康卻不上鉤。
「從今天起,公子就是我家的人啦,可得好好學習啊!」
「那就叫養子吧。」
天正十年(一五八二)六月,織田信長在京都本能寺遭部下將領明智光秀殺害,自此以後,家康的命運為之丕變:壓在他頭上的勢力消失了。家康當然認為繼承織田政權的人非他莫屬。但是織田家的直系將領羽柴秀吉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擊敗光秀,企圖乘勢奪取政權。秀吉和織田政權內部反對他這樣做的人之間,可想而知發生了爭奪權力的內訌,秀吉轉戰各地,最後打敗織田家的北陸總督柴田勝家,成為這場鬥爭的勝利者。
「給他改個名字,叫竹千代吧。」
「拾兒(秀賴)是你的弟弟,將來你得多愛護他著點哪!」
正在秀康騎馬的當兒,軍馬場中負責秀吉坐騎的某個馬伕,為了讓馬遛一遛,把馬從廄裏拉出來,並開始騎著牠在附近馳騁。不一會兒,這馬伕騎著的馬竟與行進中的秀康坐騎齊頭並進。對豐臣家的公子來說,沒有比這更無禮的了,居然連一個馬伕都如此小看秀康。秀康把臉轉向馬伕。
似乎連秀吉也這麼想。事實上,就在軍馬場事件發生那年,秀吉的親生兒子鶴松已經出生,從豐臣家的立場,已無必要擁有那麼多養子了。更何況,做為人質的秀康早已失去他的政治效用。
一句話,大事就這麼決定了。原來按德川家世代相傳的慣例,竹千代是給嗣子取的幼名。家康小時也叫竹千代,不久前死去的信康也用過竹千代這名字。如此說來,這嬰兒就是德川家的繼承人嘍。
此後幾年過去,德川家內部發生不少變故。最大的莫過於下述災禍:嫡子信康跟母親築山殿,在岐阜織田信長的命令下,被迫一同自盡。那是天正七年(一五七九)的事。
「敝人沒有子息,敝人一死,結城家就將斷絕煙火。懇請殿下為結城家指定繼承人。」
秀康不禁這麼想。兩個弟弟的權勢如此顯赫,做哥哥的自己卻這般低微,如今也還只有結城城五萬石的封地,統率的武士不過兩百來人,這能說是豐臣秀賴和德川秀忠的兄長嗎?每思及此,秀康總不由得為自己不幸的身世難過,有時甚至覺得滑稽可笑。
這期間發生了一件小小波折。秀康並未完全受豐臣家旗本器重。沒錯,形式上他是秀吉的養子,論官位也已在一般大名之上;但是人們對待秀康的態度隱含著這樣的看法:
秀康放棄原來的羽柴、改姓結城之後,做為一個大名,地位發生了變化。他已不再是豐臣家的直屬大名,而是德川家大名了。
家康觀察後得到了這麼個印象。這一點對家康來說多少是安慰。
「少將閣下,你可別離開我啊!」
秀康深切如此感覺。另一件讓他更不中意的事情是,屈居弟弟德川秀忠之下,得聽他指揮。不過,對於這個問題,秀康從不讓自己的感情有些許外露。
秀吉已經在考慮把養子秀康送人的事了。幾年之後,秀吉把同是養子的金吾中納言秀秋送給小早川家,現在,秀吉思考的正是這樣的事。
出乎意料,秀康在江戶謁見家康後,並沒有回封地結城,而是直接到京畿,一直沒有離開伏見。這是身在伏見的秀吉的主意。秀吉一如既往地疼愛秀康,始終要他留在伏見城的府邸相陪。秀康也一樣,彷彿待在秀吉身邊比在關東更加輕鬆愉快、心情開朗。
此話一點不假。家康早已從秀吉處接受密令,要他在這次小田原征討戰結束後轉封關八州二百五十萬石,秀吉甚至還勸他務必把關八州的首府設在江戶。現在又聽說親生兒子秀康要繼承結城家,當起結城城城主。結城城位於關東的東北地方,是防止來自奧州威脅的最重要城池,把秀康安置於此和-圖-書,對德川家的防衛而言,沒有比這更難能可貴的了。
「那位少爺是人質。」
就連府邸中的小差役,和秀康應對時多少也有些輕慢無禮之處。
他心裏尋思道。然而這不過是一時的念頭而已。對家康而言,別的事都好辦,唯獨秀康這人是他無法為之盤算的。
「這對閣下而言,乃值得大大慶賀啊!」
「如能名副其實,那你可以成為全日本首屈一指的武將嘍。」
走在長廊上的秀康猛地回過頭來,怒斥剛才迎面而過的差役:
「這個年輕人,可千萬不能惹他生氣啊!」
秀吉用這話告誡全家人,並且把不曾贈與的印有豐臣家家紋的衣服賜給秀康。但是秀吉也對秀康心生警惕。他希望別人家的孩子盡可能愚鈍一點。
這次的小田原之戰家康也參加了。只要差人前往,家康就會立刻到來。可是秀吉從來不把家康視為家臣,而是待以上賓之禮,這一次同樣用了最高禮節,為此特地派了一名使者。他派遣的是經常在這種場合出面的人物,名叫黑田孝高(官兵衛、勘解由),委託他從中斡旋。孝高來到家康的陣營,如此這般地傳達了這門結緣喜事。
兩人自然無可避免要發生衝突。
家康興奮地說。他回覆來使毫無異議。
家康也如此交代家臣,更特別針對嗣子秀忠苦口婆心地告誡再三。家康看透了秀康的性格,只要能照顧到他的自尊心就行。倘若德川家的家臣中有人輕慢以對,傷了他的自尊心,恐怕這個年輕人準會在家康死後滅了秀忠,把德川家奪到手。
家康應信長之子信雄邀請,結成同盟,一致站在譴責秀吉的立場上挑戰其權威。譴責秀吉篡奪了織田政權,這在名分上是對家康有利的。不久,家康和秀吉的軍隊在濃尾平原對峙,天正十二年(一五八四)晚春,家康得到有關秀吉軍隊移動的情報,從而在小牧.長久手大破秀吉軍。不過這場局部戰鬥的勝利對全局並無影響。
這次事件對家康心靈造成的創傷深之又深,直到他得了天下之後的晚年仍未能癒合。但是,天生具有非凡忍耐精神的家康,終究承受住這一慘事,不但沒有因為過分悲痛而精神失常,連處理日常軍務政務都沒有顯出絲毫呆滯。或許可以說,比起下了處死命令的信長,這位接受命令、付諸實行並承受住了的家康其人,更是個異乎尋常的人物。
說起弟弟,另外還有一個呢,德川家的嫡子秀忠是也。這倒是貨真價實的嫡親弟弟,然而就連這個弟弟也早已是從三位權中納言了,身為哥哥的秀康卻只是他的家臣。
婦孺老幼人人私下議論紛紛,為屈死的少主痛惜。
然而值此同時,秀吉在京都建立了政權,統治的領土除了京都,還有近畿、北陸、山陰以及山陽的一部份,共計將近六百三十萬石。
「這也是老來的一種享受啊!」
「我到底算甚麼啊!」
家康不僅心裏這樣尋思,行動上也確實謹慎以待,猶如怕碰到身上一處傷口似的。
時序更迭,歲月流逝。
天正十五年(一五八七),秀吉率兵征討九州時,秀康隨軍行動,雖然他那時還只是個十四歲的少年。翌年天正十六年四月,養父秀吉邀請後陽成天皇到豐臣府邸訪問,舉行著名的「天皇行幸聚樂第」的盛大儀式時,年僅十五歲的秀康任近衛少將之要職,與其他顯臣一起跟在天皇鳳輦之後,擔任後衛。當時和他並肩行進的有加賀少將前田利家、已故織田信長的嫡孫侍從織田秀信,此外尚有與秀康同是秀吉養子的少將羽柴秀勝、秀秋等豐臣家諸公子。對秀康來說,這天的豪華穿著是他終身難以忘懷的。
秀吉說道。他那淺黑色的皮膚沒有一點光澤,活像一張紙。從那乾癟嘴唇裏吐出來的這句話,秀康聽過不知多少次了。
家康說:「從一個才六、七歲小兒的舉動,哪能預測出將來的才幹如何。」
「秀康平日在想甚麼呀?」
在大坂城裏,舉行了養https://www.hetubook.com.com父養子見面儀式。養父秀吉坐在客廳高座上,這是於義丸從未見過的陌生人。
秀吉常常這麼說。不知是否因為年老而變得懦弱了,還是對少將秀康這年輕人格外寵愛,抑或有政治方面的考量,恐怕與上述三者都有點關係吧。所謂政治方面的考量,指的是豐臣家嫡子秀賴之事。自秀賴出生以來,在秀吉眼裏,秀康的存在帶有複雜的色彩。秀康身負連接豐臣家和德川家的橋樑角色,有朝一日秀吉撇下秀賴死去,天下的權柄有可能落入家康之手,秀賴的前途將和從前織田家眾子的命運一樣,或者被殺,或者遭逐,或者降到一個小大名的地位,三者必居其一。到那時,結城秀康將挺身而出,擔當秀賴有力的保護人吧。秀吉如此期待。
「啊呀呀,這實在是太好了!」
事實也許如他所言,但聽在養護人作左耳裏是不能滿意的。按作左看來,歸根結柢,問題好像出在於義丸生母阿萬身上。家康在那回和於義丸見面之後,便把阿萬叫到濱松城,給了她一個側室的位置,還在內宅給了她一所房子,但並不想叫阿萬陪他過夜。由於阿萬無力引起家康對她的情愛,自然而然,阿萬所生的孩子也不能不受到冷遇。
「噢,秀康這麼說呀。三河守(秀康)說得對!」
茫茫人世,何有這般辛酸事?
如此俊才,從今而後再難有!
(《三河物語》)
家康心裏也許曾掠過這個念頭吧。阿萬所生的於義丸,彷彿是專門做為一種外交工具而在德川家養大了似的。日子過得飛快,於義丸今年十一歲了。
在這場戰爭中,家康是個局外人;更精確地說,他讓自己置身事外。家康的盤算是趁此戰亂、擴大自己領地,專心致志在東海地方開拓疆域。信長在世時,除了根據地三河國外,家康僅有遠州一國,不過是擁有兩國六十萬石左右的大名。但在信長死後,短短時間內他就據有駿河、甲斐、信濃三國,一躍而為一百三十萬石實力雄厚的大名,能動員的兵力號稱三萬四千多人,可以說名副其實成了東海霸主。
「告訴你!儘管我沒出息,但我是家康的兒子,是這一家的養子!就請你順便轉告你的夥伴,從今以後,倘使再有人膽敢無禮,我當場就宰了他!」
只見他騎馬奔馳一邊拔刀,大喝一聲:
沒過多久,又發生秀康在伏見城內懲處軍馬場馬伕的事件。這處豐臣家御馬場裏的馬匹,只有秀吉或豐臣家的公子才能騎用,當然,秀康是有使用權的。
家康慶幸自己這次占了便宜。秀吉這樣做,等於交還了人質秀康,而且自己還不必分領地給秀康,因為他繼承了別人家一筆遺產。家康大概覺得秀康是個給他帶來福運的兒子吧。
秀吉正踏上統一天下的征途,覺得與其在這種時候與家康一決雌雄,不如以外交方式軟化家康,將他納入自己麾下為好。為此,他先拉攏了織田信雄,孤立家康,接著又籠絡家康。家康被迫響應秀吉的號召,再堅持打下去,最終將被兵力上占壓倒性優勢的秀吉軍擊破。
從此家康對秀康明顯改觀。他漸漸有了這樣的想法:比起嗣子秀忠,秀康或許還強一些哩。但事到如今,要讓秀吉把秀康還給他,恐怕難以啟齒了。
可是,就連這次秀吉也沒生氣,反倒對這個養子的剛毅性格讚揚了幾句,還稱道他的武藝高強。馳騁之際要砍殺敵人的動作想來不難,實際上可沒那麼容易,秀康這次卻輕而易舉做到了。
總而言之,秀康沒有回關東。結城城委由家臣掌管,他自己長年住在大坂和伏見的府邸,每天都登城,在伏見城的辦公所始終可以看到秀康的身影。對此,老人秀吉高興得像個天真無邪的孩子。秀康也喜歡看和_圖_書到秀吉的笑臉,凡是秀吉喜歡又不違反家康利益的事,秀康大概是甚麼都做的。
「要是有哪家名門高第能讓他過繼的話……」
於是家康決定把於義丸交給豐臣家。他不叫竹千代去,因為竹千代雖是於義丸的弟弟,卻是德川家的嗣子。
當時家康已是豐臣家麾下的大名,聽到這件事時,他壓低聲音悄悄對身邊家臣說道:
手起刀落,乾淨利落地將馬伕從鞍上砍落在地,動作迅捷非比尋常,那凜然氣概更使人驚倒。馬場裏隨即一片轟然。要知道,被害者乘坐的是秀吉的坐騎,因此別人對牠都恭而敬之,秀康卻毫不留情地用血玷污了這坐騎的馬鞍。倘使有人妄加猜測,認為是有意污辱秀吉的寶座,到時也就百口莫辯了。
「降級了。」
秀吉對斡旋此事的人這麼說。未久,於義丸就帶著德川家的家老石川數正的兒子勝千代、師傅本多作左的兒子仙千代,於這年十二月十二日從濱松城出發,前往大坂。說得更確切一點,是向他坎坷的命運出發了。
家康心想。他一邊盤算著一邊對秀康察言觀色,只見這個臉色紅潤、長著一雙大眼睛的年輕人,無論對家康還是對秀忠,態度都很恭敬,臉上並未露出絲毫怨恨。
繼承結城家之後,秀康特意上江戶向家康請安。家康命家臣厚禮款待,並擇日會見了這名親生兒子。家康對秀康十分恭敬,以至於左右都有點迷惑不解。
有人私底下議論道。對此,家康顯得若無其事,但就向來的脾性而言,家康對這種事最為操心。他一直暗自籌謀劃策,考慮於義丸的安排問題。第二年,阿愛又生了個男孩,雖說是家康的三子,卻命名於次丸,大概是僅次於嗣子之意吧。應該是長男的於義丸,再次被置之不顧。
「無禮之徒!」
「這下子於義丸總算派上用場了。」
不過,對秀吉這位養父,秀康卻從少年時起就懷有一種近似骨肉血緣的敬愛。少年時期,養父秀吉常常帶他入浴,還曾親手拿點著的線香為秀康薰灸。關於生父家康,這樣的記憶卻一次也不曾有過。秀康雖然認得父親家康的臉形,卻從未接觸過他的身體。如今,秀康把手伸進秀吉的被窩裏,幫他按摩筋骨,對秀康來說,現在撫觸著的這位老人比生父親近得多。
信長的真意如何無人知曉,但他的命令卻很明快。做為信長屬下大名的家康只有兩種選擇:照辦或謀反。要謀反,家康其實力有未逮。東邊武田氏的軍事力量對德川家一直是個壓力;為防止來自武田氏的軍事威脅,家康只得像以往那樣依靠織田家。為了保全德川一家,他不得不殺信康和築山殿。
秀吉用大嗓門說道,同時揮手招呼。於義丸不肯前去,秀吉於是親自從高座下來,撫摸著於義丸的肩膀。秀吉喜歡把手搭在別人肩膀或頭頂,以此動作使別人對自己產生親近感。現在就是如此。
「結城少將閣下」——家康如此稱呼自己的兒子。每有所問,也總是笑容可掬,舉止言談之間顯得十分客氣。
更確切地說,他是有一種負疚感。秀康出生時甚至不肯公開認做兒子,長期不願和他見面,到頭來還乾脆送給豐臣家做了養子。再者,儘管秀康是德川家最年長的兒子,卻不讓他繼承德川家的家業。
想不到就在軍馬場事件隔年,關東名門結城氏主動向秀吉提親。說起這結城氏,可是歷史得以溯自鎌倉時代的名門,不同於戰國時代才興起的暴發式大名。結城氏當主名叫晴朝,這年是天正十八年(一五九〇),正當秀吉攻打小田原城的北条氏時,晴朝前來朝見,從此成了豐臣家下屬。當時,為了加強與秀吉的聯繫,晴朝主動請求道:
秀康感覺得到這一點。任何人長到十五、六歲,恐怕都不難明白自己的身分以及與周遭人士間的關係。身邊人對他的輕慢最m.hetubook.com.com教秀康難以忍受。他這人自尊心生來就比別人強一倍。某天,在府邸裏,一個差役怠慢了秀康;確切地說,是臉上顯露出一絲不敬的神色。
秀吉給他取名「秀康」,全名羽柴秀康。從養父秀吉的名字中取「秀」字,從生父家康的名字中取「康」字。普天之下恐怕沒有比這更顯赫的名字了吧。
「真可惜啊!」
之後經過仔細觀察,秀吉果然發現剛脫離少年時期的秀康正逐漸發生變化。不光氣質,就連臉上也漸有一種凜然不可侵犯的神情。他舉止頗有威嚴,相形之下,豐臣家的秀次、秀秋以及秀家等其他養子,就顯然是另一類人——秀次過於浮躁;妻子的親屬秀秋則是笨蛋一個;宇喜家出身的秀家雖說多少顯眼一點,也不過是一介庸才。在自己為數眾多的養子中,看來只有家康的兒子秀康具備征戰沙場的才能。身為總大將者,必須擁有不可侵犯的威嚴和為人敬重的德行,才能在戰場上發號施令,威震全軍,包括最下層的士卒。秀康看來似乎是與生俱備這種威嚴和德行。
「秀康怕是還恨著我吧。」
直到此時,差役還就那樣站著,並未下跪。秀康大喝一聲,一把抓住對方髮髻,順勢按倒在長廊地板上。
「不過,看起來倒不像個容易受人蠱惑的人。」
這樁災禍的源頭是織田信長對信康的政治傾向起疑。說信康私下串通甲斐的武田氏,到底是真是假不得而知。當時德川家任誰都不相信,信長卻認為這是事實,命令家康殺掉他的妻與子。也有人說,這是因為織田信長聽說德川家的接班人才幹非同尋常,覺得對織田家造成威脅,於是將之殺害以謀求自己子孫安泰。
「是嗎?三河大人要把於義丸給我啊。從今以後,我要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愛護他,把他培養成出色的武將。將來要是他才幹出眾,說不定讓他繼承我羽柴家的家業哩。」
總而言之,秀康這年輕人,將來即便有出類拔萃的才幹,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豐臣家無論如何都不會讓家康之子繼承天下;而生父德川的家裏既有秀忠這名繼承人,也就用不著秀康了。秀康勢必成為一個奇特的存在:他的才幹越高,便越要被冷凍。
自此之後,直到秀吉去世,秀康一直沒有離開過這位養父。文祿元年(一五九二)出兵朝鮮時,秀康曾跟隨秀吉到過肥前名護屋——征朝軍大本營所在地。而當秀吉回京時,秀康又如影子一般緊跟著回到京畿。就始終不離開秀吉身邊這點,在豐臣家幾個養子之中,秀康也許可說是最忠實的一個。不過,這也是因為秀吉不放他。
他立刻想到的是秀康。這結城家,可是鎌倉時代以來眾所周知的武門名流啊。
小差役嚇得渾身打戰。沒過幾天,話傳到秀吉耳裏,想不到這少年竟有如此豪邁氣質,秀吉頗感驚訝。
「立弟弟而踢開哥哥,這樣做將來會不會造成家庭失和啊?」
有這麼一次,秀吉躺著對秀康說。他還說,少壯時死命幹活,老了叫兒子揉揉身子骨,這就是人生的最大幸福嘍。秀康用手掌搓摩著秀吉的身體,這軀體已經瘦削得活似乾柴,幾乎不能稱為肉體了。秀康對此感到很難過。
秀吉奏請朝廷,為秀康要了個官位。秀康成了從五位下侍從,受任命為三河守,並且獲得在河內的封地,共一萬石。對一個尚未繼承家業的少年來說這已經不小了。比起以前在德川家,秀康各方面的境遇都大大改善了。
儘管秀吉對他說「是你弟弟」,然而說實在的,秀康聽了這句話卻感覺很空洞。秀賴現在還是個幼童,卻早已為天下人崇敬,官居從四位下左近衛中將;而理應是哥哥的秀康,卻只能在遠離弟弟的下座向他拜謁。
秀吉說道。
同年九月,秀吉和家康議和。秀吉提出的條件之一是:要家康給一名人質。家康聽到後起初很不高興:「稱為人質,恐怕不妥。」戰爭的勝者提供人質向敵方求和,古往今來從未有過這般先例。秀吉立即改口: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