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梅說罷,抽出身上的佩刀就要砍招軍旗。蓋洪又氣又急,也連忙抽出佩刀來攔隔。一個躍躍欲前,天不怕地不怕,要砍招軍旗;一個又氣又急,左攔右擋,緊護招軍旗。周圍義軍人眾,從對話中已經知道他們是兄妹兩個,也不好上前為蓋洪助戰。
蓋洪是一個鐵錚錚的硬漢子,從來不肯在人前服輸,聽黃巢這麼一激,立刻胸膊一挺,拍著戰刀說:
黃巢嚴肅地說:「分配你做什麼,你就聽從號令做什麼,快快行動,不要多言。如果不按剛才佈置的行事,我要處你軍法!」
蓋洪一時語塞,楞著兩眼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秀梅抿嘴微笑,暗暗得意。
等到地主豪強發覺這一對無人照料的小兄妹,不但沒有凍餓而死,居然成長起來,而且出落不凡,於是開始威逼他們,想讓這一對小兄妹也像他們的父母一樣,去給幫工當奴隸。然而,一切都晚了。原來,這一代已經和上一代不同了,有武藝,有胸襟,不再是任人隨意擺佈、宰割的牛羊了。初生的牛犢不怕虎,威逼過甚,那是什麼事情也幹得出來的。地主豪強只好眼睜睜地望著這一對不受馴制的小牛犢,蹦躂著,馳騁著,束手無策……
「村外官道數里遠的地方,塵土大起,有一隊人馬正朝劉家莊園奔來。塵土飛揚,看不清旗號,不知道是什麼隊伍。」
「好漢爺,饒命!」
蓋洪一看是妹妹在喊他,咧嘴笑著,高興地說:
蓋洪又想,自己已經在黃巢哥面前接下軍令,前面就是龍潭虎穴,今天也要闖他一闖。他決定自己先越墻入院,打探虛實,而讓眾人在外接應。
黃鄴溫厚地對大家說:「眾位鄉親,劉家並未失火,這火是我們舉的。」
黃巢接著向大家講解如此佈置攻打劉家莊園的道理。他說:
蓋洪插刀入鞘,為難地搓著一雙手說:「這,這……義軍沒有收女兵的規矩,我不能為妹妹的事情,壞了義軍的章程呀。」
這時,天色已經微明。莊戶人家下地做活起來得早,一見劉家莊園起火,都紛紛趕了來。大多數人是抱著暗暗高興的心情,想來看看大火怎樣焚燒這座罪惡莊園,以慰平日備受劉家欺壓盤剝之苦,也解解心頭多年的積恨。也有少數想討好劉家的人,擔水提桶,打算前來救火。
蓋洪聽了曹氏夫人的話,也覺茅塞頓開。不過,他還要聽聽黃巢對這事是何意見。
這個家人叩頭如搗蒜,連說:「我說,我說。劉太爺,不,劉老賊見赤墻村的黃巢回來了,連忙派人上曹州吿官,要官兵火速前來捉拿黃巢,以便邀賞。誰知道,派去曹州的人剛走不久,黃巢的侄兒黃浩就帶了一班孩子來,繞著莊園唱反歌,劉恩蔭一聽,心就慌了。隨後,宅左又有人喊馬嘶,劉恩蔭以為黃巢帶領飢民要來包圍宅子,找他算賬了。他等不得曹州的官軍到來,就急忙草草收拾金銀細軟,備幾輛車把家小拖了,讓家丁護送著,連夜上曹州,投奔他當巡吏的大兒子去了。只留下我一個,讓我照料莊園門戶。以上句句是實,不敢有半字虛誑。」
左側的開闊地上,原有人喊馬嘶的聲音,那是黃揆奉了黃巢的命,帶人在那裡馴烈馬,以備戰鬥之用。現在已聽不到人馬的聲音,大概黃揆折騰了一個時辰,已經人困馬乏,人馬汗濕,回去覆命去了。
「這次我入京趕考,往返兩京,直到齊魯,沿途但見飢民蠭起,義旗遍地。王仙芝聚眾數千起於長垣,傳檄天下,應者雲集,迅至萬人。將相無種,天下為公,古有明訓。黃巢兄弟聚眾起義,討李唐,誅貪官,除強|暴,救人民於水火,本是坦蕩義舉。而劉家鹽利昧心,妄圖報官邀賞,實屬難饒。因此,黃巢率眾弟兄攻破劉家莊園。義軍暫借劉家莊園樹旗安營,然而戎馬倥傯,不會在此久留,行將揮戈曹州。義軍走後,遺下劉家財物房產,一任鄉親分取。眼下,先給鄉親分糧、分衣、分鹽。
蓋秀梅嫣然一笑說:「我怎麼會不知道?赤墻村起義的和*圖*書事隨風四傳,誰不知道呀!」
曹氏夫人轉向黃巢說:「自古以來,女子從軍,屢建功勛的,不在少數。商后婦好,奉商王武丁之命,南征北討,削平四夷,統一中國,有功華夏。漢有花木蘭代父從軍,跋涉白山黑水,以赴戎機,名垂青史。就近的說,本朝睦州越人陳碩真,以一青年女子,在睦州青溪一個山村裡,組織農民,發動起義。她自稱『文佳皇帝』,親率義軍數萬人,橫掃東南敵軍。官軍聞風喪膽,竟傳『犯其兵馬者,無不滅門。』睦州人至今仍尊稱陳碩真為『文佳皇帝』,她雖兵敗身死,百姓還保留著她當年居住過的屋宇,如『天子基』、『萬年樓』等處勝跡。夙昔有典型,後世多奇志,為什麼女子就不能投軍呢?」
黃巢聽了蓋洪說明,輕鬆快意地哈哈大笑起來。
想到這裡,蓋洪立即將眾人分散,分頭遍捜全院。最後,在一間小房裡找到了一個正在酣睡的家人。蓋洪一腳踢開門進去,那人嚇得一骨碌從床上滾到地下,迷迷怔怔爬起來,跪在地上直磕頭,嘴裡只叫:
「就為這,兄妹兩個相持不下,在招軍旗下鬥起刀來了?義軍不收女兵,我看,此事也不宜過於拘泥。我也是女子,你這招軍官,收也不收呢?」
黃巢器宇軒昂地站在高台階上,小將黃浩仗劍侍立一旁。黃巢聲如洪鐘,曉諭眾百姓說:
蓋洪搖搖頭說:「投義軍?自古行伍裡哪有女兵呀?義軍不收女兵。」
蓋洪也笑著說:「原來大哥另有妙算,為什麼當時不吿訴我們呢?」
蓋秀梅聽說眼前站著的就是義軍首領黃巢大哥和曹氏夫人,慌忙跪下行禮說:
黃揆的馬大概還沒馴好,沒有回來覆命,站在黃宅院內也能聽到從二里地外,劉家莊園左側開闊地上傳來的人喊馬嘶的馴馬聲。
黃巢聽完曹氏夫人的話,頻頻點頭,說:「是呀,巾幗英雄,古今不鮮。殺貪官,除暴政,討李唐,有女子參加,義軍的人數就會更多,我們的力量就會更強。我們不應該阻止,而應該歡迎她們。」
黃巢見報,心裡暗想:剛派了一名義軍士卒去曹州探聽軍情,並往濮州給王仙芝送信,約他同攻曹州城。這個送信和刺探軍情的士卒還沒趕回,難道曹州的官軍倒先到這兒征剿來了麼?
「原來是你妹妹,這豈不是『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認不得一家人』了!」
黃巢見了蓋洪,笑著問:「只需十來人便能攻下劉家莊園的估計沒有錯吧,我沒有誤你吧?」
不等黃揆開口,黃巢嚴厲地說:「人隨將令草隨風,趕快行動,馴到人馬汗濕,再來見我。」
蓋秀梅驚奇地看到,這位青年女子不但人物秀麗,而且通今博古。她侃侃而談,把女子也能投軍的道理說得如此透闢。全不像自己,乾著急沒有辦法,只好動武砍招軍旗。想到這裡,秀梅不由得悄悄地把刀插回革鞘,而情不自禁地向這位青年女子投去一瞥敬仰的目光。
蓋秀梅一掠頭髮,爽朗地說:「來投義軍呀!」
黃巢和曹氏夫人等正在中軍計劃聯絡王仙芝部隊的事,擬兩軍會同,一起攻打曹州城。忽然聽得室外人聲喧嚷,似有爭鬥之聲。黃巢使人出外打探,回報說是,一個年輕姑娘十分了不得,來到招軍處要砍招軍旗,蓋洪和她鬥
m.hetubook.com.com得難分難解,一時竟然贏不得她。
周圍百姓多年來備受劉恩蔭欺壓,眼下糧食青黃不接,許多家戶更是淡食期年,受盡苦楚,活不下去了。聽了黃巢一番曉諭大義的話,紛紛歡呼著擁進劉家莊園。
黃巢見蓋洪面有難色,笑著說:「只帶十個人去攻打劉家莊園,人是少了一點。可是,能夠戰鬥的健壯家人也只有十人左右了,我沒法再多給你人。曹氏夫人要在家裡趕製義旗,我和黃鄴、黃欽要處理一些善後事情:如遣散病弱家人,把可以資軍的東西清出帶走,把其餘家私散給遣散的病弱家人等。」
「你們不是插著旗幟,寫著『招軍』嗎?為什麼又不收我?這字是誰寫的,既不作數,要它何用?待我一刀將它砍了下來!」
「我們剛剛聚義,人眾不多,百姓也還不了解我們,因此不能立即硬攻劉家莊園,而只宜智取。我從長安回來,劉恩蔭已經震懼。派黃浩帶領小伙伴繞劉莊唱反歌,劉家莊園更加人心惶惶。爾後又派黃揆帶人到劉莊左近馴馬,是為疑兵之計。劉恩蔭一家聽到人喊馬嘶就在眼前,更是惶惶然,如坐針氈。我料定劉恩蔭色厲內荏,遇到危急,必然率領家小,由家丁護送去曹州,投奔他大兒子。蓋洪只要帶十來人就能攻占莊園了。」
蓋洪說:「你只顧起來,不要害怕。『冤有頭,債有主』。我們只找橫行鄉里,魚肉百姓的劉恩蔭老賊算賬。你老老實實供出,劉恩蔭一家都藏到哪裡去了,我們自會刀下留情,放你生路。」
黃巢接著讓大家磨利戰刀,換上輕便衣甲,準備隨時聽令出發,夜襲劉家莊園。
浩浩只好跑出宅院,追他的小伙伴去,以便領著小伙伴們按黃巢的佈置行事。
一席話說得大家頻頻點頭,都暗暗欽佩黃巢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
半個時辰過去了,黃浩首先回來覆命。他說一切都按佈置行事。劉家莊園的家丁、打手不像以往兇狠,孩子們繞莊唱呀、吼呀,最後把青蛙甩進院內,他們並不敢出來過問,院內人聲雜沓,似乎十分慌亂。
這時候,黃巢命令蓋洪聽令。黃巢說:「你帶領我莊上十個健壯家人,半個時辰內攻進劉家莊園,然後,在劉家院內空地上燒一個大火堆,舉火為號,表示得手。其餘的人在家殿後,看到火光,再去劉家莊園會合,同時,在劉家莊園樹義旗,設立義軍營寨。」
四更已過,蓋洪按事先約定的信號,就在院內空場上堆了一堆柴草舉起火來。一時濃煙滾滾,烈焰騰空。
他首先叫黃浩聽令。黃浩想不到首次行動第一個點的是他,幾乎有點受寵若驚,答了一聲「到!」便必恭必敬地站在黃巢面前聽令。一隻小手按住腰間的刀柄,準備廝殺。
蓋洪又說:「你不在家待著,跑到這兵荒馬亂的地方來幹什麼?」
「叔叔,我不去玩青蛙了,我要和叔叔們一塊兒攻打劉家莊園。」
接著,蓋洪又對劉宅家人說:「劉恩蔭老賊家私本是盤剝而來,院內財物周圍百姓誰要誰取,看守什麼?你在劉家做牛做馬半輩子,院內有的東西,你隨身取帶一些,自走你的路吧。我們是黃巢將軍帶領的起義隊伍,這宅院我們占了,做義軍的臨時營盤。」
黃揆不好再多話,只得按分派行事,前去劉家莊園左側的開闊野地上馴馬。
然而,黃巢卻命令說:「你回去帶領幾個健壯家人,把你我厩裡的上十匹烈馬都牽出去,趁著月色,連夜馴好,以備戰鬥之用。劉家莊園的左側有一塊開闊野地,是馴馬的好場子,馴馬就在那裡進行,不得任意亂跑,有事我立即派人到那裡找你,你要隨叫隨到,不得延誤。」
蓋洪抬頭一看,原來是他的妹妹蓋秀梅來了。只見她身穿粉紅色緊身劍衣,腳登綉花輕便弓鞋,背上背一張雕花弓,身上佩一把革鞘刀,腰間懸一壺雕翎箭。鴿蛋形的臉龐上帶著喜悅,明澈的眼睛裡卻含著嬌嗔。
黃巢厲聲問:「哪來女子,敢在義軍www.hetubook.com.com招軍旗下放肆!」
蓋洪來勢洶洶,只想三下兩下打掉妹妹手中的鋼刀,好好教訓她一番,讓她不敢再任性使氣,放肆胡為。秀梅一把鋼刀忽上忽下,神出鬼沒。她心裡愁著氣,認為自己一腔熱情來投義軍,竟遭此冷遇,定要砍倒招軍旗,以洩心頭之憤。妹妹的武藝雖然是哥哥教的,然而,怎禁得蓋秀梅心靈手巧,勤學苦練,這幾年武藝大有長進,蓋洪急切間竟贏不得秀梅。
蓋洪少年時父母貧病交亡。他仗著一個強健的身子,一身自幼學成的好武藝,在黃河岸邊鹹灘沙洲的葦叢中獵獸射雁度日,拉扯著年幼的妹妹長大。年近弱冠,又和同莊人一起販私鹽,結識了黃巢兄弟,從此他的生活道路上,多了一群患難與共的摯友,有了指撥方向的人。生活上也多得黃巢兄弟解囊相助,漸漸擺脫那種吃了上頓愁下頓,飢一餐飽一餐的窘境。
黃巢嚴肅地說:「軍機不可先洩嘛,這是兵家必遵之道。」
蓋洪一跺腳,恨恨地說:「我們來遲一步,讓劉恩蔭老賊跑了!」
黃巢大喜說:「這樣才好,應該有這種銳氣!」他又囑咐說:「攻戰劉家莊園至關重要,只有把義旗插|進劉恩蔭的老窩,才能震動四方,號召百姓,擴大義軍隊伍。」
院中的大火漸漸熄滅下來,蓋洪從劉家大小姐的閨房裡取出一匹紅綾,請黃巢在上面寫了兩個遒勁的大字:「招軍」。然後砍倒院中一株筆直的小樹做旗杆,紅綾往上一掛,便成了一面鮮艷的招軍旗。
劉宅家人聽說這些人是黃巢領導的義軍隊伍,並不與他為難,連忙叩頭謝恩。回房打捲了自己的行裝,又在院內隨手撿拾了幾件零散衣物,一溜煙自回老家去了。
蓋洪正在應接不暇地忙碌著,忽然聽見人叢中一位年輕女孩子嬌聲嗔怪的聲音:
「小女子不識大哥和夫人,適才多有衝撞之處,請大哥和夫人不要見怪。」
蓋秀梅站起身來,忸怩地笑了。
蓋洪身輕體健,略按墻頭便越過了院墻。他足登軟鞋,落地悄然無聲。蓋洪進了莊園,只見院內闃無一人。他怕其中有詐,連忙來到門首,斬刀落鎖,迎進眾人,以為接應。
「哥哥,我四處找你,你原來躲在這裡!」
黃巢和曹氏夫人聞報大驚,連忙步出中軍。來到招軍處一看,和蓋洪鬥劍的是一個水靈清秀的女孩子,並不像一個心懷叵測的壞人。圍觀的人既不相助一方,也不上前排解,卻被那精彩的男女鬥刀場面迷住了,只顧一個勁地喝采。
黃揆、黃浩插言說:「是呀,把我們都蒙在鼓裡呢!」
黃巢立即著令蓋洪暫停招軍,急帶新編義軍出莊佈陣,準備迎敵。曹氏夫人在劉家莊園坐鎮中軍,黃巢自帶眾弟兄和一部分義軍隨後接應。
蓋秀梅望了面前的黃巢一眼,毫不示弱,大聲回答:
曹氏夫人笑著拉起蓋秀梅說:「怎麼一下子變得這樣溫順,適才的銳氣哪裡去了?」
「哦——」這突如其來的問題,使黃巢感到意外,他把探詢的目光投向蓋洪。
一些百姓爬上門樓,恨恨地把上面懸掛的,顯耀劉家祖輩富貴榮華,雕龍描鳳,貼金漆朱的匾額:「狀元及第」、「進士出身」、「德澤鄰里」……一齊晒落在地,任進出的百姓踐踏。
蓋洪忙上前解釋:「這是我妹妹蓋秀梅,從小沒有父母管教,任性慣了,請大哥休要見怪。」
黃巢和曹氏夫人正在處理蓋秀梅參加義軍的事,忽然一名義軍士卒從外面匆匆跑進來報吿:
「鄉親們,唐有天下,積今已二百餘年。開國之初,太宗納諫用賢,獎勵生產,致有貞觀之治,物阜年豐,四方來朝,天下歸心。比至中唐,尙有開元盛世。然而『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而今唐朝氣數已盡,朝廷宦官專政,妄主廢立;宮中幼主嬉樂,不問政事。官吏貪鄙成風,賦稅苛重如山。災患頻仍
,餓殍遍地。
https://m•hetubook.com•com院內場子上,黃鄴、黃揆、黃欽正給群眾分糧、分鹽、分衣物。至於一般陶瓷器皿,日用家具,便任群眾擇取。
「你們旗上既寫著『招軍』二字,為何我來投軍,又不收留?這不是有意騙人嗎?這招軍旗不砍,留它何用!」
蓋洪帶領眾人在院內提刀巡行,只見各房門戶緊閉,而院內過道及空場上卻有散落衣物。蓋洪猜測說:「劉恩蔭老賊色厲內荏,莫不是帶著家小先自逃跑了?」
「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這裡面除了偶然性外,也許還有些必然性的道理在內。受外界照料太多,客觀條件過於優越的,得天獨厚的事物,也許就會逐漸養成一種過分依賴外界優厚條件的惰性,逐漸減弱了自身的生長能力和適應能力,而終至夭亡。那些幾乎沒有外界照料,客觀條件低劣的事物,往往由於無所依賴,什麼都靠自己去創造,在生存競爭和自然選擇的鬥爭中,逐漸長成了一種頑強的生命力和適應力,而遇土成活。
眾人以為攻莊拔寨危險甚多,黃巢是有意遣開黃浩,所以也一齊催促:
蓋洪從新參加義軍的人們中,選了一個粗識文字的小伙子做助手,幫他記花名册。他自己則端詳審核著前來投軍的人。因為都是鄰近鄉親,比較熟悉,因此還不時地說幾句風趣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蓋洪帶著先來的十來人在劉家莊園門樓下迎接黃巢、曹氏夫人和眾兄弟。
黃河岸邊遼闊平野上的清新空氣,無人拘管的生活,使小妹妹出落得格外水靈清秀,使小哥哥也長得壯實非俗。
「義旗一展,號召四方,有願隨我共討李唐的,義軍赤忱歡迎。所有參加義軍的鄉親,一律視同子侄,絕無歧視虧負……」
黃浩只當是叔叔要派他打先鋒,攀樹翻墻,攻進劉家莊園,一聽不是這麼回事,而是要他還和小伙伴們一塊兒去玩青蛙,心中老大不高興,不等黃巢把話講完,就說:
「黃巢大哥親自應允收下你了,還不快快謝謝大哥和曹氏夫人。」
劉恩蔭的莊園離赤墻村約二里之遙,高墻厚壘,又有武裝家丁把守,大家準備迎接一場惡戰。明月當頂,天正三更,蓋洪帶著人來到劉家莊園附近。漸近莊園,但見高樓深院,黑森森一片,院內不聞人聲狗吠,劉家莊園似乎躺在夤夜的月光下靜靜地睡著了。
黃巢走上前去,喝令蓋洪住手。蓋洪聽見黃巢的聲音,這才收刀住步。
蓋秀梅指著眼前那面鮮艷的紅旗上,「招軍」兩個遒勁的大字,憤憤地說:
說到這裡,黃巢激蓋洪說:「以我所料,攻打劉家宅園只帶十人也就足夠了。如果蓋洪賢弟以為此事難行,我親自帶人前去攻莊,蓋洪賢弟留下,協助曹氏夫人殿後。我去攻莊也只帶十人,決不多要。」
黃巢當時便在廳堂上居中坐下,逐一分派任務。
誰知道,黃巢卻吩咐說:「黃浩,火速前去追上你的小伙伴,帶領他們還像剛才一樣舉著釣竿,上繫青蛙,口唱歌謠,前往劉家莊園。到了劉家莊園,要把『金色蛤蟆爭怒眼,翻卻曹州天下反。』這兩句歌謠唱得格外響些,讓整個劉家莊園人人聽清。你們舉著釣竿,上繫青蛙,口唱歌謠,繞劉家莊園遊完三匝,最後,大家把釣竿連同青蛙一齊甩進劉家院內,讓小伙伴們各自回家,你自己便回來見我……」
劉家莊園如此靜悄,甚至不聞巡夜的更鼓,其中大有蹊蹺,難道是預設了伏兵之計麼?蓋洪心中暗自忖測,一時捉摸不定。
蓋洪脹紅了臉,終於找出了一條理由:「你,你是大哥的夫人哪!」
「秀梅,是你和圖書
!你怎麼知道我在這兒?」
「攻打劉家莊園的任務我領了!黃巢哥既然能用十人攻下劉家荘,我蓋洪也能用十人將它攻下。人少是少了點,我們決心以一當十,拚死向前,不攻下劉家莊,不回來見眾兄弟!」
許多青年把剛分到的糧、鹽、衣物背回去,往家裡一甩,自己就出來投奔義軍。有些老漢還親自送自己的子侄參加義軍。與其飢饉待斃,不如在找尋活路中戰死吧。
然而,也常有晦氣的時候,或者天氣晴好而一無獵獲,或者雨雪紛飛,鳥獸絕跡,這時,兄妹倆就只好偎倚在自己的小茅屋裡餓肚皮了。不過,他們畢竟年紀還輕,也餓慣了,頓把兩頓不吃,可以忍受。雨雪過去,就是天霽的日子,飛禽走獸還會出來的。一時射不得手,讓獵物逃脫了,憑著他們的眼力武藝,還有更多射中的機會在等待他們。餓了兩頓算什麼,等到有了獵獲物的時候,再多吃一點加以補償吧。
昨天晚上,蓋洪被人呼喚,獨自離家,蓋秀梅在家久等,不見哥哥回去。天色微明,聽眾人紛紛傳說,哥哥已經和黃家眾兄弟一起扯旗起義。蓋秀梅在家裡再也待不下去了,自己袴了刀,背上弓囊箭袋,就趕到劉家莊園來。
黃巢接著叫黃揆聽令。黃揆想,遣走了黃浩這個孩子,現在該佈置攻打劉家莊園的戰鬥了,這打頭陣的任務一定會交給他。
曹氏夫人驚訝地問:「既是你妹妹,為何不收下她,還要刀劍相見?」
這一對小兄妹就像路邊的小草,在無人注目的疏忽和冷淡中逐漸成長。
蓋洪見黃巢同意收下秀梅,心裡也自高興。說實話,他也擔心,自己隨義軍走後,留下妹妹在家,恐有不測。於是,蓋洪連忙改換容顏,對秀梅說:
蓋洪飲過黃巢的壯行酒,帶著十個健壯家人,手提雪白耀眼的鋼刀,足著軟底輕便鞋,緊繫腰帶,紮好褲管袖口,疾步迤邐前行,直撲劉恩蔭莊園而去。
「浩浩快去吧,主帥命令,不可違抗。」
劉宅家人說完,伏在地上,又是連連叩頭。
聽到這裡,曹氏夫人也忍俊不住,笑了起來:
蓋洪聽令面有難色,心想:劉家莊園內有近百名家丁,又有高壘厚墻可守,如果他閉門不與交鋒,只是依仗寨墻固守,十個人如何攻打得下?
蓋秀梅從小形影不離地跟著比她年長七八歲的哥哥,哥哥射雁她遞箭,雁落平沙,她光著腳丫飛跑著,到沙灘叢莽中去找尋拾取。哥哥獵獸,她掂把小刀在哥哥身旁結伴助力。就在黃河岸邊那些鹹灘沙洲上,兄妹倆打起火鐮,點燃拾來的葦桿、樹葉,把射得的大雁,周身糊滿稀泥,然後丟進火堆燒煮。雁煮熟了,剝開泥殼,雁毛也全被燒結的乾泥帶了下來,於是,兄妹倆高興地分吃著香甜可口的雁肉。如果能將雁肉蘸上點鹽巴,味道就更加鮮美了。吃完雁肉,哥哥就在鹹灘沙洲上擺開架勢,教起妹妹武藝來,又是練刀又是射箭,沒有一刻消閒。
黃巢和曹氏夫人等把善後諸事辦理妥貼,見到劉家莊園火起,知道蓋洪已經得手,便帶領眾人火速奔往劉家莊園會合。一到莊園門口,黃欽便攀上門樓,把一面曹氏夫人剛剛綉製好的黃字大旗插上劉家門樓。
黃巢吩咐家人:「拿酒來,讓我敬蓋洪賢弟一杯,以壯行色!」
黃揆暗暗著急,心想:「這是什麼時候,卻叫我去馴馬,真是急著等刀用,他偏叫你磨刀背!」
蓋洪兩手叉腰,虎虎勢勢地說:「鄉親們,你們都見到了門樓上插著的『黃』字大旗吧?我們一夥販鹽的兄弟,已經舉起除鹽蠹、殺貪官、討李唐的義旗了!現在就請我們義軍首領黃巢哥給大家講話。」
眾人原當是不小心失火,可是走近劉家莊園一看,哪裡有失火的樣子?只見一面「黃」字大旗高插劉家門樓,凌風獵獵招展。莊園內樓台屋舍安然無恙,只在院子中間的大空場子上,把劉家多年積存的柴禾燒了一堆燭天大火。莊園裡不見劉家一人,卻見黃家眾兄弟和蓋洪等販鹽人,佩刀帶劍,一身戎裝,在門前笑迎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