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黃巢哈哈大笑說:「瞞過豎子李儇和老賊宋威的耳目,不足為奇。卻想不到連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皮博士也瞞過了!」
「將軍好生面善……」
「他們扮成一主一僕一書僮,可是又扮得不像,書僮騎馬,主人倒步行,我們一眼就看出了破綻。再說,他們不是偵探,也定是朝中的官宦。他們自稱從長安來,箱篋中卻裝的卷帙、書帖。看,刁斗下面我們不正拿它引火煮馬肉嗎?」
「好熟悉的一對秀美的眼睛!」
「姑娘,好好隨博士去吧。沒有一個女孩子是隨父母過一輩子的。有了這樣一個知音,朝夕相伴,你應該高興才是。去個幾年,皇上感到皮博士走後,再沒有第二個人能為他收集那麼多好聽的曲譜,也許聖恩浩蕩,又把博士召回長安。那時,我們又可以見面了。」
下面是一片沉寂。
慈恩寺在大明宮正南面,進昌坊內。雖然在長安城內,但靠近城東南隅而遠離鬧市。曲江環流其間,花木繁茂,禪房清幽。寺中的大雁塔更為登臨勝景,時人前賢題詠甚多。岑參登慈恩寺浮圖詩說:「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兩人寒暄了幾句,慧能便引皮日休去看那塊新出土的古碑,古碑已經移到慧能僧房前的柿蔭下。同時,慧能抱歉地說:
皮日休茫然四顧,哪裡有柏枝姑娘呢?這時,白掌櫃身後那個年輕伴當「噗哧」一聲笑了,說:
皮日休還沉浸在他原來的思維中,頭也沒抬,就回答說:
皮日休一面走一面心潮翻滾,士卒對他莽撞不敬造成的不愉快心情,早就煙消雲散了。心裡激動地想:汝州真把隊伍整飭得面目一新了。要是國家的軍隊都能如此治軍,六合鼎沸,不就期日可定了嗎?但他又有些疑惑:王釕能夠如此治軍嗎?莫非真應了一句古話:「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嗎?
皮日休和老僕一起往家走,一面走還一面戀戀地回頭說:
書僮忍耐不住,掩嘴噗哧一笑,於是黃巢一切都明白了,說:
皮日休來到外間,舉目一望,只見一位年輕將軍,袍服衣冠端坐在上面,兩側衛卒侍立。這人好生面善,一時卻又記不起在哪兒見過。年輕將軍問:
士卒們聽他們說是長安來的,已自警覺,打量了一下,更覺得行跡可疑,彼此對視一眼,一齊擁上前來,便要捆縛。
從晨至午,漸次日落,皮日休或立或蹲,疲勞已極,便從禪房內拿一個打坐的蒲團,墊在地上坐觀,一整日未離碑前,終於驗斷此碑是唐初人筆跡。然而,碑後未載書者姓名,碑名只有「碧落」二字,皮日休不能斷定它是前朝哪個名賢的墨跡,還在碑前徘徊,不肯離去。
沿途的登臨,路上的風光,使皮日休心中惱人的離愁,以及坎坷的仕途,無辜的株連所引起的一切胸中積鬱,都暫時讓山川的天風吹散了。
堂上的年輕將軍哈哈大笑地說:「哦,開口閉口要見汝州刺史王釕!士卒們並沒看錯,你來頭不小!」
皮日休一直還在暗忖,此人莫非王釕部將,隨王釕進京時見過我,所以知道我皮某人?現在他提起灞陵之別,才猛然憶起,又驚又喜,避席說:
老僕又氣又急說:「大人,你還在『墨跡、墨跡』,家裡都快要『籍沒』了!」
這時,王右軍之孫智永禪師也在慈恩寺內住持,智永禪師很會寫字,求他寫字的人把門檻都踏破了,只好用鐵皮包起來,所以人稱他為「鐵門限」。他秘藏有乃祖王右軍所書的蘭亭序。太宗在聽政之暇,銳志習書,對王羲之的字帖購求備盡,唯獨沒得到蘭亭序帖。太宗得知蘭亭序帖在智永禪師處,多次購求,智永只稱已經喪失,不肯拿出。以後,太宗派負才藝、多權謀的監察御史肖翼,扮一落魄書生,到寺日與智永弈棋、談書,終於誘智永拿出蘭亭序帖。肖翼這才表明身分,聲言奉太宗敕遣來取蘭亭。智永聽了,立即昏絕在地,良久才蘇醒。太宗以後敕賜智永絹三千匹,穀三千石,以為蘭亭序帖之值。
柏枝姑娘的高興更難形容,她雖然強自抑制,而雙臉的笑靨卻洩露了她心頭的隱秘。老僕牽來一匹蹇馬,催皮日休和柏枝姑娘上路。柏枝姑娘想到馬上就要和父親離別,這時才不免神色黯然。她怕父親傷心,只好背轉身去,偷https://m.hetubook•com.com偷彈淚。白掌櫃反過來安慰女兒:
皮日休一想,也對。特別是在長安城內,耳目眾多,這樣會招惹一些意外的麻煩,先讓柏枝步行一段,出了長安城,到僻靜的村野,再讓她騎馬代步吧。想到這裡,他便叫老僕把肩上的行裝放在馬背上,讓蹇馬馱了。老僕料想,柏枝步行,皮日休決不會騎馬,也就不再推讓,把肩上的擔子放到馬背上,讓馬馱了,然後,三人隨在馬後,一起上路。白掌櫃為怕別人生疑,也不敢遠送,就在門首灑淚而別。
這是一個很大的村落,進得村來只見村頭一個空場子上,一些兵丁正在演習武藝。全都操練有法,紀律嚴明。皮日休不禁心中暗裡讚嘆:軍隊屯田,戰時打仗,平時農墾,是古往今來許多名將的理想,想不到這裡倒在認真推行。
裡屋,三人被縛,口塞布團,都不能言語。老僕只是一個勁地撲嗒嗒直滴眼淚,他為自己晚年不得善終,也為主人的不幸遭遇傷心。他想,自己一生沒做過一件傷天害理的事;主人平日只會讀書,一生清白;柏枝姑娘更像一隻剛飛出巢的小鳥,連嫩芽也沒有啄壞過一棵。這樣三個清白的好人,卻馬上要遭殺身之禍了。誰說老天有眼,這不明明是老天瞎了眼嗎!
想到要被捆綁著去見王釕,皮日休心裡便很不是滋味。他想,自己與王釕雖有一面之緣,但並無私交。他自是京都權貴,而自己不過是一個太常寺的屬官。市上相遇,交臂而過,皮日休也不願理睬他。而今日卻不得不做他的階下囚。他憤憤地想:見了王釕,要好生質問他,為什麼縱容下屬,隨便捆縛朝廷命官!
除此之外,他心中沒有怯懦,卻只有惋惜。惋惜自己尙在盛年卻如此不明不白地死在亂兵手中。他還有多少美麗的華章、慷慨的詩篇沒寫;他還有多少匡世濟民,致君堯舜的抱負沒有施展……現在,這一切轉眼都要成為泡影了。
慈恩寺是貞觀末年,皇太子李治(唐高宗)為報其母文德皇后之恩修建的。以後,又在寺內修翻譯院,備禮迎接剛由印度回國的玄奘法師到院譯佛經,並緣玄奘之請,在寺內建大雁塔。
「你是何人,在朝官居何職,敢如此放肆,從實說來!」
「可惜沒來得及把『碧落碑』拓下來!」
左右士卒和隨身侍衛被弄得莫名其妙,慌忙在青年將軍左側給皮日休安排一個座位,同時上前為老僕和書僮解縛。
八月,正是西京秋闈臨近之時,各省舉子曉夜起行,趕赴長安應試。這個讀書人是誰,他為什麼卻在這個時候南行呢?這個讀書人不是別人,正是貶遷毗陵副使的皮日休。
皮日休翻檢箱篋,幸好大部分卷帙和書帖還沒燒。接著,他又從箱篋中檢出一卷絹帛來,珍重地拿在手中端詳了又端詳,連連說:
「博士真是有信之人,從不爽約,小僧正掃徑以候。」
皮日休卻躊躇再三。一者自己不屑於這樣做;二者,自己平日並無什麼積蓄,除了幾卷書帙、幾幅字帖外,可稱宦囊如洗,用什麼東西去打通田令孜的關節呢?
皮日休一面被士卒帶著走,一面心中暗忖:汝州毗鄰東都畿輔,刺史是當朝宰相王鐸的弟弟王釕。這是一個紈袴子弟,依仗其兄的權勢當上州官。事情如能就地了結,隨即放行最好,如其不然,就只好要求上汝州面見王釕了。
由伊闕東行百餘里,到了嵩山,這是皮日休嚮往已久的中嶽,自然不能過其側而不登臨。皮日休早在《漢書》等卷帙中就讀到過嵩山。嵩山古代又名嵩高山,漢武帝時曾改名崇高山,漢靈帝嘉平五年才復崇高山名為嵩高山,或嵩山。來到嵩山之下,皮日休舉目遠眺,但見白雲繚繞之處,三峰並峙。中有峻極峰,東有太室峰,西有少室峰。
皮日休想不到一說出自己的名字,就受到如此厚遇,他疑惑地說:
乾符三年八月未,從東京洛陽到許州去的官道上,走著一個書生模樣的人。身後是一匹蹇馬,一個老僕,一名書僮。那匹蹇馬,原是準備路上給那書生代步的,可是,一路上書生卻很少騎牠。有時把馬讓給書僮乘坐,有時用馬馱那本不太重的書篋和行裝。自己卻安步當車,看看路旁的山川、草木,和書僮、老僕且行且談。
隨後,皮日休又到少室山北麓遊覽了少林寺。少林寺建於後魏太和二十二年,隋文帝曾將它改名「陟岵」,到了唐代又復名「少林」。寺右有面壁石,傳說是南北朝梁武帝時由天竺東來的高僧達摩,面壁修行九年之處。
黃巢疑惑地問皮日休:「這位是……」
「托天之福,它還完好無損。」
由於慈恩寺僧有愛書的傳統,寺中又多歷代名家碑碣,所以,皮日休也常到寺拓碑、習字,以及與慧能禪師論書。
龍門造像,及其銘文書法,都是藝術珍品,為皮日休前所罕見。有的雄拔,有的沉勁,有的端莊,有的挺秀,皮日休無不嘆為觀止。
白掌櫃又說:「柏枝姑娘說:她可以扮個書僮隨行。」
自從愈半千入獄,同僚友好已見株www.hetubook.com.com連端倪,機敏權變一點的立即給田令孜暗送賄賂,以求免禍。同時,他們也勸皮日休這麼辦。他們說:黃金未為貴,安樂值錢多。
她嫣然一笑,得意地問:「我這一身扮,像個書僮嗎?」
「這幾個人形跡可疑,一定是幾個偵探。」
「沒完,還未弄清這是哪位前賢的墨跡呢。」
「果然是柏枝姑娘,難怪士卒們都說你們行跡可疑,一路上,書僮常騎馬,而主人卻步行。」
「當面說服,難道柏枝姑娘隨老伯一塊來了嗎,她在哪?」
皮日休為難地說:「這兵荒馬亂的時候,迢迢數千里,一個女子如何隨行呢?」
黃巢也笑著說:「難怪,難怪,不期而遇,的確太出人意外。不是博士自通姓名,我一時也萬難想到,會在此村野小店遇見先生。」
敕令太常博士皮日休,遷任毗陵副使。
老僕說:「中使宣你回去接旨呢,反正凶多吉少。聽中使說,你上午如能去向田中尉打點求情,事情還可轉圜。哪知道,大人在這古碑前迷了一天,把最後一點機會也耽誤了。」

「哪有書僮騎馬,主人步行的呢,這不是叫人一眼就看出破綻嗎?」
「大人,完了……」
然而,今天皮日休無心登塔觀景,進了慈恩寺,就直奔慧能居住的禪房。慧能就住在那棵蔭蔽數椽的大柿樹下,柿葉經過幾番秋風,已成深紅,有的就飄落到地面上來。慧能手持一把竹帚正掃落葉,遠遠見皮日休急步而來,笑著說:
皮日休酷愛書法,所得俸祿,除了接濟友人和自己生活花費外,便是不惜高價收買各種名貴字帖。他平日更致力於詩文,曾經說過:「書學雖貴,終非急務,時或留心,鍥而不捨,也能專精。」又說:「臨古人書,絕不學其形勢,惟在骨力。及得骨力,形勢自生。」然而,常年不輟,臨池學書,也是池水盡墨。棄筆堆積,埋於院內梧桐樹下,號稱筆塚。
「什麼,拿卷帙、書帖引火煮馬肉!?」
「她不就在你面前嗎?」
年輕將軍厲聲又問:「為何全不開口!」
秋深橡子熟,
散落榛蕪崗。
傴傴黃髮媼,
拾之踐晨霜。
移時始盈掬,
晝日方滿筐。
幾曝復幾蒸,
用作三冬糧。
山前有熟稻,
紫穗襲人香。
細獲又精舂,
粒粒如玉璫。
持之納於官,
私室無倉箱。
如何一石餘,
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
貪官不避贜。
農時作私債,
農畢歸官倉。
自冬及於春,
橡實誑飢腸。
……
「我能隨你去得嗎?」
隨即,年輕將軍把臉一沉,拔出腰間佩劍霍地往面前桌案上一插:
「做什麼的!」
皮日休也說,「禪師請去東內禮佛,我自在此鑑賞、驗斷古碑。」
「太常博士皮日休。」
「那天她在我身邊,不過還不是書僮。」
「今日不巧,內侍適才通知,東內今日臨時有佛事,小僧就不能陪博士一道鑑賞古碑了。博士驗斷此碑是哪朝墨跡,來日吿訴小僧,我二人再作研討。」
柏枝說:「黃將軍,你部下的士卒真厲害。你要晚來一步,我們三人就要身首異處,做屈死鬼了。這一次,全靠黃將軍救我們三人性命。」
「是呀,常人哪有書僮騎馬,主人走路的?」
年輕將軍猛然聽到皮日休的名字,不覺一愣,心想:皮博士不是遠在千里之外的長安京城供職嗎,怎麼會一副落魄樣,微服輕裝到這鄉野之地來呢?
白掌櫃淒然說:「你也太多心了,別人怕牽連,我怕什麼牽連?難道還不許我在長安市上賣酒不成?聽說你遭貶,馬上就要離京,柏枝姑娘昨晚一夜未曾安枕,硬要隨你出京。你就帶她一起走吧。」
皮日休急忙迎出門去,白掌櫃遠遠地就招呼說:「博士,馬上就要遠行,怎麼也不知會白某一聲?」
皮日休本是十分喜愛旅遊生活的,早在他來長安做官之前,就曾涉洞庭,登廬阜,入藍關,自江漢至京,足蹤二萬餘里。這種廣泛的閱歷,豐富了他的創作,加深了他對人民疾苦的同情。譽滿海內的《皮子文藪》中,許多優秀的作品,就是在這種顛沛的旅途中吟成的。
隨後,便聽得踏踏的腳踩滅火的聲音。同時,那人嚴厲地命令:
黃巢聽了,慨嘆不已,說:「今日事也該叫博士明白,筆諫是不中用的,得靠兵諫。」
皮日休聽罷敕旨,對自己的無辜株連不勝憤慨。心想,什麼聖上敕旨,不過是田令孜的手諭罷了!幸好只是謫遷毗陵,並未籍沒家財。自己心愛的幾卷書帙,和多年搜求的一些名賢書帖,還可隨身帶走。
一聽那鶯啼燕囀的聲音,皮日休馬上就清醒過來了。他打量面前這個年輕的伴當,猛然看上去,確乎難辨他撲朔、迷離,而仔細打量,終能窺出端倪。雖然,方巾遮住了她滿頭的烏絲,直裰籠罩了她纖細的腰身,可是,那姣美的臉容,吹彈得破雪白如脂的面皮,那娉婷玉立的身影,那纖如春筍的十指,這一切都說明她是一個扮作男裝的女郎。和圖書
同僚友好又勸說:那些名貴字帖也是錢,王羲之、虞世南、鍾繇等人的真跡,一本也能值錢上萬。如果不願自己親送,可以由他們代轉疏通。
「呵,家裡快要籍沒了?」
皮日休笑著說:「我的書僮,當年在京時與黃將軍曾有一面之緣。」
「還捆在裡屋,原打算吃了馬肉再結果他們。」
皮日休聽說慈恩寺掘出了前朝古碑,欣然說:「回覆慧能禪師,皮某隨後就到,與禪師共驗古碑。」
一個火長模樣的人說:「先把他們關進裡面的小屋,隨後再作處置。」
黃巢搜索著記憶說:「那天似乎博士身邊並未帶有書僮。」
慧能走了之後,皮日休佇立古碑前,觀望良久。時而遠望,時而近觀;時而為字跡的古樸秀美興嘆,時而又為墨跡難斷而眉峰緊鎖。碑刻筆力遒勁,似唐初的歐陽洵;疏瘦質樸又似褚遂良;而筆態秀麗又有王右軍之風。
「走,到外間受審!」
皮日休帶著僮僕,健步登上龍門山,但見崖壁間、岩洞內鐫刻的佛像累萬,大的一面山崖一尊,高數十丈,立地拔天,人立其下,高只及腳踝。而小的佛像卻細如拇指,然亦形象生動,眉鬚纖絲可見。
「看,箱篋裡裝的盡是卷帙、書帖,說不定還是個當官的。只可惜銀錢寶物不多。」
「你們為何殺馬食肉?」
「先把那匹駑馬殺吃了,再來結果裡屋那幾個。反正不是偵探就是當官的,殺了沒錯。」
皮日休上前答話:「由長安來,到吳地去,從此路過。天已偏午,想進村打個尖,即便上路。」
士卒才想起他們口中全塞了布團,連忙上前將他們口中的布團扯了出來。
年輕將軍哈哈笑著說:「博士忘了三年前灞陵之別麼?」
皮日休連忙拱手致歉說:「老伯鑒諒,皮某是戴罪貶謫之人,怎好驚動親朋友好,以致牽連大家?」
慈恩寺內有一個叫慧能的中年和尙,也酷愛書法。寺中有一棵百年柿樹,枝葉蔭屋數椽,慧能學書而紙不足,每日便取柿葉練字,也是寒暑不輟。屋後有禿筆十餘甕,每甕裝禿筆數千。每日上門找他寫字、題匾額的,絡繹不絕。皮日休因此與慧能成了書友。
黃巢問皮日休:「博士何事出京?」
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由嵩山南行,走了數日行程,來到汝州魯山地面,這裡已經是伏牛山區,山密起伏。天已過午,皮日休思量找一個打尖的地方。峰迴路轉,只見山窪裡有一個村莊,皮日休領頭,書僮騎著蹇馬相跟,老僕擔著行裝隨後,便朝蔭蔽在林木中的村莊走去。
黃巢笑著說:「當年在長安酒店裡,多虧博士和柏枝姑娘父女仗義相救,全了黃巢性命。今日之事,也是善有善報,一報還一報吧。」
  欽此
第二早一早,皮日休正準備上路,僕人來報,龜茲酒店的白掌櫃帶著一個伴當送行來了。
「你們是些什麼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從實說來,可以免罪。如有半句虛誑,休怪本將軍刀下無情。」
「如何知道是偵探?」
接著,一陣腳步聲走進屋來,在外間停下。隨即幾個士卒手持刀矛來到裡間,喝令三人:
黃巢冷笑一聲說:「豎子李儇、老賊宋威未免高興得過早!東路義軍雖然陷入了他們的羅網,可是我們西路義軍卻早識破了他們的險惡用心,沒有上他們的圏套。出沂蒙,向黃淮,入伏牛山區,沿途收集飢民,軍隊反而大大發展了。」
接著,又解釋說:「這也難怪,我們沿途不打大旗,不攻州縣,不和官軍交鋒,只走荒僻小徑,又進伏牛山區潛伏數月,所以沒露形跡。」
「相別才幾日,博士就認不出柏枝了嗎?」
每年新第的進士,例必瓊宴於曲江。宴罷,齊登附近慈恩寺的大雁塔,並各題姓名年月於塔壁,以資紀念。咸通八年,皮日休進士及第,也曾題壁塔上。
「剛才士卒們將有用的書帖翻出來燒了,怎麼就沒有翻到這無用的敕旨吿身呢,真是陰差陽錯!要是剛才士卒將這吿身燒了,也好斷了皮日休去毗陵赴任的念頭。」
這天一清早,慈恩寺的慧能禪師就派一個小沙門到皮日休寓處來,吿訴他說:
「再不准用卷帙、書帖引火了!」

就在這時,皮日休的老僕氣急敗壞地趕來了。他見皮日休口中喁喁低語,手中比比劃劃,如醉如痴地站在一塊古碑前,走上前去,急得話也說不清楚,只說:
柏枝姑娘既不流淚,也不沮喪,只把身子緊靠著皮日休。這個在天山腳下,逐著水草,牧著羊群長大的龜茲姑娘,從小就習慣了那種到處飄遊,略帶驚險的生活。她甚至幻想過,有一天跟著自己心愛的人,向著遠方,走呵,走呵,一直走到那雲朵像羊群一樣飄蕩著的天邊。也許他們會在途中遇上一夥江洋大盜,那就讓她和自己心愛的人一起飲刃,死在一塊兒吧……眼下的一切,就和她當年幻想過的一樣,她既不沮喪,也不驚懼,只把身子和自己心愛www.hetubook.com.com的人緊緊地偎依在一起,心裡充滿著一種新奇的、聖潔的感情。

半晌,又問:「人呢,都殺死了嗎?」
  欽此
皮日休無可推辭,只好答應了。老僕和白掌櫃見皮日休終於首肯,都高興地笑了。
他早就受不了長安那種腐敗空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一些人「幼者形不蔽,老者體無溫。」而宮室仕宦則「贈帛如山積,絲絮似雲屯。」他也早就厭倦了京都那種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官場生活。
……
黃巢和皮日休說話的時候,只覺得身邊那位俊秀的書僮,時不時用那雙烏黑的、滴溜溜的大眼珠掃視他們一眼。黃巢心裡納罕,轉眼去看了那書僮。那書僮的目光和黃巢的目光不期相遇,便略帶羞澀地低下頭去。而黃巢心裡卻一驚:
這時,皮日休早把迫及眉睫的株連之禍,以及友人的提醒勸吿,忘到九霄雲外去了,一心想著,快點到慈恩寺去看那塊新出土的前朝古碑。
年輕將軍疑惑地將皮日休熟視良久,才哈哈大笑說:「怪道有些面善,先生原來是鹿門子皮博士,失敬,失敬!」
人們為給亡人或生人祈福,便請了匠人在崖壁間鐫石成佛像,並刻銘文為誌。北魏時此風最盛,所以龍門石像也多是北魏時鐫刻的,以後歷代也有續刻。
黃巢驚喜地瞪大了眼睛說:「容小弟斗膽妄猜,莫非她是女扮男裝?」
皮日休看見棄在地上的,燒殘了卷帙、書帖,心中無限惋惜,一面上前撿拾那些被棄置的斷頁、殘篇,一面口裡不住地說:
一聽說,要他將一些名人字帖拿去打通關節,皮日休就像割身上肉一樣心痛,更是猶豫不決。接近內廷的友人不久透出風聲說:再不及時打點,株連的敕旨日內就要下達了。
皮日休把俞半千進諫,諫書引用他「原謗」篇中語句,觸怒僖宗和田令孜,自己又不願賄賂宦豎,所以俞半千下獄後,受到株連,眨遷毗陵副使的事,從頭到尾細說了一遍。
皮日休打童柏枝這一身裝扮的時候,柏枝姑娘也轉著烏黑的、滴溜溜的眼珠,大膽地迎著皮日休的目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生活,使龜茲姑娘表露情愛更為大膽、熱情、直率。
東都洛陽城南有伊闕山,兩山相對,望之如城闕,伊水歷其間北流,所以稱為伊闕,也叫龍門。傳說是當年大禹治水時將它鑿通的。這裡山水秀麗、奇特,固然使人賞心悅目,而龍門造像更使皮日休傾倒。
黃巢看了朝廷的敕旨吿身,心裡卻不無遺憾地想:
皮日休無可挑剔,點點頭,默認。
「原來是黃巢故人,昔日儒服,今日戎裝,邂逅相遇,真不敢認了!」
皮日休還要推辭,白掌櫃說:「她去意已堅,我也無奈,你自己當面說服她吧。」
黃巢近前一看,卻是蓋著「皇帝之寶」的一紙吿身,上寫著: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這是漢代揚雄長安生活的自我寫照。皮日休把這兩句詩題在長安寓所牆壁上,也作為他長安生活的自況。得到謫遷的聖旨,他連夜收拾好簡單的行裝,和幾種心愛的卷帙,打算第二天便和身邊的一個老僕一起出京。他怕牽連了別人,在京的同僚友好,以及白氏酒店,一概都未去辭行。
賞功罰否,治國之道。太常博士皮日休交結俞仁,互為朋黨,構合禍胎,非議朝政,侮慢君上。俞仁罪魁禍首,已自下獄勘問;皮日休朋黨為奸,亦不能逃其罪責。著令謫遷毗陵副使,奉詔之日即行出京。
柏枝姑娘那一雙脈脈含情,攝人心魂的眼睛裡,大膽、熾熱、直率地表露出來的情愛,使皮日休再也無法抗拒了。這是一個年輕女郎在患難時候給他的情愛呵,因而也就更顯珍貴。
皮日休不慌不忙地說:「在下在朝雖未居要職,然而也是朝廷命官。煩你們通報一聲,王太守大概也知道我太常博士皮日休的鄙名。」
三人正在以不同的心情等待著生命的最後終結,忽然,聽得外面一陣噠噠的馬蹄聲,由遠而近,到了小屋邊卻突然停了下來。一個聲音在問:
「你們為何任意捆綁行人?帶我去見你們汝州刺史王釕,我要當面問問他!」
然而,他口裡卻不便如此明說,只命令身邊的一個侍衛:
黃巢安慰他說:「只當這些斷頁,殘篇,作了你們三人的替身。如果不是士卒們燒這些卷帙、書帖,還不會引起我的注意呢。那也許他們就把你們當敵軍的探事人,或者唐朝的官宦結果了性命。」
皮日休回到寓所,奉詔中使早等得不耐煩了。老僕忙備香案,讓皮日休接旨。
眼前餓殍遍地的景象,實則較之他在〈橡媼嘆〉裡寫的,還更有過之https://www.hetubook.com•com。於是,他的心頭又投上了新的陰影。
這幾年宦居長安,囿於京都,羈纏於官場事務之間,很久沒有如此使人神清目朗的旅遊機會了。這次出京,過函谷,攀華山,訪伊闕,登嵩山,不禁使他心曠神怡。
皮日休原想著士卒會將他們押解中軍,去見一個什麼長官,誰知來到一個小院前就停下了。
白掌櫃卻不以為然地說:「江南魚米之鄉,雖然離長安遠一些,卻是個好地方。你到那裡,也還有一個宦職。柏枝隨你去,怎麼就帶累了呢?」
皮日休俯伏香案前,中使宣敕道:

少林寺僧一向有習武之風,唐太宗為秦王時,寺僧懸宗等十三人曾輔佐李世民平定王世充之亂,立下戰功著稱於世。後懸宗被授大將軍,其餘的寺僧不願做官,太宗各賜紫羅袈裟一襲,還回少林寺修行。寺中還有一碑刻著太宗賜寺僧的御札。以後,少林寺僧的拳術武藝自成一派,叫少林派,而且傳播甚廣。皮日休來到少林寺,見寺僧正在寺前平地上操練拳腳。果然一個個拳腳嫻熟,武藝高強,名不虛傳。
「立即馳馬回中軍,吿訴黃鄴將軍,讓他設盛宴伺候,準備為貴客接風洗塵。我和客人隨後就到。」
三人且行且談,一路上頗不寂寞。西望長安,唯一使皮日休還有所眷戀的,是他的表妹黃鸝還在後宮,鎮日強顏歡笑,侍奉君王。往日,他還可以利用太常寺為宮廷采集樂曲的方便,於宮廷宴會中,或歌舞場上,偶然見她一面。今天,他被貶謫出京,如同一頓無情棒,打得鴛鴦兩下飛,今後要相逢,除非在夢中了。
隨即下堂親解其縛,並令左右:「看坐!」
「可惜,可惜!」
皮日休聽了,無限慨嘆地說:「將軍真是用兵如神。一支奇兵,神不知鬼不覺直逼東都,可長安城裡還在慶賀所謂『鹽寇蕩平』,紙醉金迷,彈冠相慶呢!一路上我也絲毫沒有料到會遇見義軍,就是進了軍營門,我還認定你們是汝州一帶的駐軍。」
皮日休這才吃了一驚,抬頭一看,是老僕趕來了,忙問:
然而,沿途他也親睹了許多過去只在朝議中聽到的,關東饑饉,民不聊生的情景。正當秋天,場事才罷,已經民無儲糧,百姓只好採橡實充食。見此情景,他不禁在途中吟哦出一篇〈橡媼嘆〉的詩篇來:
皮日休問:「宋威有朝奏到京,說整個義軍都被圍殲在蒙沂之間,連王仙芝也伏誅了。長安城裡張燈結綵,黎民百姓給假三日,以示慶賀。故人緣何能到此?」
黃巢高興地連忙起身還禮,同時命侍衛趕快給柏枝姑娘看座,左右侍衛更是驚奇莫名。
接著,便聽得士卒們在外間翻檢箱篋行裝。一面翻檢一面互相說著話:
接著,皮日休帶著僮僕瞻仰了馳名遠近的嵩嶽三闕。太室峰下有太室石闕,少室峰下有少室石闕,峻極峰下有開母廟石闕。廟都各以條石壘砌而成,而闕其中如門以供出入。三處石闕都為漢代所建,石刻題額和銘文皆用篆文,是繼秦始皇嶧山刻石之後,最早的石刻。
柏枝這才輕輕一福說:「黃將軍在上,柏枝這邊有禮了。」
「不是軍馬,是剛才繳獲敵人偵探的一匹駑馬,反正也不能上陣用,只好殺了吃肉。」
皮日休也笑著說:「柿葉深紅,正好作書,吾師可得珍重地收拾這些落葉。」
「慧能禪師多多拜上皮博士,近日寺內整修禪房,挖出前朝古碑一塊,字刻古樸秀美,務請博士駕臨小寺。一來與吾師共賞書法,二來驗斷碑書是否名賢舊跡。」
老僕挑上箱篋行李,皮日休讓柏枝姑娘騎上蹇馬。可是,柏枝姑娘哪裡肯依,她嬌嗔地說:
三人剛走到村邊,猛然從掩映的林木中,閃出一隊士卒來,刀矛在他們面前一晃,厲聲喝問:
三人想反抗,無力反抗,被做一條繩索捆了:要分辯,不容分辯,一人嘴裡給堵上一團破布。捆縛停當,便押解他們投村裡去。蹇馬馱著行裝,也被趕了一塊兒進村。
說完,接著便是霍霍的磨刀聲、椎馬聲、支起刁斗燒煮馬肉的聲音。
自從八月五日應天節那天,俞半千逆了龍鱗,動了聖怒,被僖宗革職拿問之後,皮日休連日積鬱在懷。「子於是日哭,則不歌」。他連收集樂譜也不去了,鎮日只是關在家中學書。
騰地一聲,那人跳下馬來。接著,聽得一聲驚呼:「黃將軍,當心手灼傷了!」
「什麼,你是誰?」
皮日休連忙辭謝說:「老伯,使不得,使不得。日休命途多舛,貶謫邊鄙,怎能再帶累柏枝姑娘?」
皮日休呢,他對身邊的柏枝姑娘感到無限愧疚。如果不隨他出京,柏枝姑娘本可以安然地生活,現在卻遭此不幸。他想撫摸撫摸這個不幸的姑娘,可是雙手被捆縛著,不能動彈。他想說幾句安慰柏枝姑娘的話,可是口裡塞著布團,不能言語。他只好把全部心思都注入到自己熾熱的目光中,定定地望著柏枝姑娘,傳去他的愧疚,傳去他的愛戀,傳去他的撫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