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華軍英雄的表現,立刻成為英美新聞報導的焦點,當然也讓史迪威大感滿意,而將新三八師留在伊洛瓦底江沿岸的西線;羅卓英而為了填補新三八師西移而產生的空位,下令六六軍調遣新二八師從臘戍到曼德勒接防,這就造成華軍作戰主力西調,與東部戰線空虛的危機。與東部戰線卻是華軍與中國雲南連接的生命線,若日軍一旦發現華軍這個致命的戰略缺口,而全力發動東線右翼的側m.hetubook.com.com襲,切斷華軍東部戰線與中國雲南的連繫,那麼華軍在緬甸就只有潰敗的結局。
這時最莫明其妙的是,英軍指揮官斯立姆(W. J. Slim)竟然因為華軍的表現出色,在仁安羌擊敗追擊的日軍,因此要求史迪威「再」調出一支中國部隊給他,以教訓不斷尾隨攻擊後撤之英軍的日本三三師團。更妙的是,史迪威竟然慷慨答應了英軍的要求,www.hetubook.com.com在沒有知會第五軍軍長杜聿明情形下,就直接下令調動二百師西進,準備再「露一手」,表演給英軍看。但是史迪威似乎完全沒有想到,當時關係緬甸作戰勝敗的關鍵是守住東部戰線與雲南的防線。此時東線已經出現的十萬火急的軍情,當時兵力分散與不足的華軍,在東部戰線上遭到日軍兩個師團的圍攻,已經面臨崩潰的邊緣了,因此史迪威正確的戰略佈署應該是急調第www.hetubook.com.com五軍與第六軍東進馳援華軍防線,而不是將部隊大舉西調去掩護不戰而逃走的英國敗兵的撤退。
這時日軍知道,中國的第五軍主力在平滿納到曼德勒佈防,戰力充沛的準備迎戰日軍,因此日軍不願以主力直接進攻這個決戰陣地,而是掌握華軍東線空虛的戰機,全力從右翼的東線突進,打擊華軍兵力最為脆弱的東部防線。這裡是屬於甘麗初第六軍暫編五五師所防守的陣地。由於第六軍的和_圖_書兵力分配在緬甸東邊漫長的防線,一直延長到泰國邊界,因此兵力分散而且脆弱,日軍右翼攻擊華軍東線的部隊,是由機械化的重裝備五六師團與十八師團負責,這兩個師團在日本空軍的支援之下左右包抄,猛攻暫編五五師防守的毛奇與勞依考(Loikaw)陣地,由於中國守軍的戰力不足,又沒有得到足夠的兵力支援,因此華軍東部防線在四月二十一日被突破。
而日軍在左翼的攻勢,仍然保持極銳利的打擊力和圖書
,沿著伊洛瓦底江向北猛進,繼續全速追擊英軍後退的部隊。四月十七日,日本的第三十三師團,在仁安羌追上後撤的英軍,以及大批的外僑平民。英軍被困在日軍圍攻的危急狀況之下,只有向史迪威指揮的華軍求救,這時華軍指揮官羅卓英,立刻派遣在曼德勒佈防的六十六軍新三八師孫立人部,馳援被困的英軍,孫立人三八師展現出快速與勇敢的戰技,率領華軍趕到仁安羌,立即擊潰日軍的攻勢,救出已經準備投降的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