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五 浪子狄青

狄青在延安統帥任職內表現了他傑出的軍事才能,不但軍紀嚴明而且軍民和樂,使邊境的西夏人不敢侵擾,兩國維持了好長一段平靜無事的日子。
「你,你,你不要胡說。」
「王公喜歡嗎?我可以奉贈一行給王公。」狄青幽默地回答。
人羣裡有個年輕小夥子,漫無目的地跟著大夥兒往城郊走,他穿得一身襤褸,卻掩不住英挺的氣勢,在人羣裡顯得格外醒目。
狄青打得火起,拎著鐵羅漢的衣領,提他往河裡浸,鐵羅漢手腳掙扎,濺起股股水花,只一會兒就不動了。
狄青為他將來何去何從而苦惱。
韓琦冷眼旁觀,見狄青神氣自若、態度從容,一點也沒有不安或不滿的樣子,笑語益溫,不禁暗暗點頭。
狄素聽了,氣得兩條腿直打抖,漲紅了臉分辯說:
狄青聽了,便下馬入廟,向神默禱祈求自己此行能出師大捷。
聞訊趕來的狄青見哥哥被欺侮,追著逃跑的鐵羅漢,三拳兩腳就打得鐵羅漢口吐鮮血,連聲求饒。
同伴們聽了,都笑狄青不自量力,狄青也不以為意。
算命的問了狄青的生辰八字,卜卦問著,掐指細算半天,對狄青說道:
將士們爆出了如雷般的歡呼,這真是奇蹟一般的吉兆哪!狄青見了也很高興,他叫左右拿一百根長釘來,把散落在地上的銅錢一一用長釘從鋼板中央的小方孔把錢釘入土裡,又用一大片青紗把錢覆蓋著,留下兩名士兵看守,說道:
狄青走出廟後,從懷裡摸出一大把銅錢,對士兵們說:「剛才我跟菩薩約定好了,如果我把銅錢拋灑在地上,有字的一面全部朝上時,神就保佑我一定打勝仗。」
仁宗聽了,更加佩服狄青的見識。
狄青在定州擔任總管時,表現十分優異,獲得了韓琦的讚許。
狄青當了樞密使,臉上的兩行刺字還在,王堯臣拿狄青臉上的刺青開玩笑說:
「別人都去睡覺了,為什麼你卻還在外面把守?難道每天晚上都輪你守夜嗎?」
狄青見闖了禍,連家也不敢回,就此離鄉背井、亡命天涯。
上墳的人一波又一波地湧出城郊,騎馬騎驢、坐車坐轎、挑擔步行的,家家扶老攜幼,帶著掃墓用的祭品,奔向城郊自家的祖墳,忙著除草理墳、焚香祭拜。
狄青做了兩任的延安統帥,仁宗召他回汴京擔任樞密院樞密使。
儂智高採取「以漢制漢」的策略,吸收了廣州進士黃瑋、黃師宓等人,並在廣州城招納亡命,結果在漢奸的策劃下,儂智高放火燒了老巢,而後騙部眾說:「平生積聚,今為天火所焚,無以為生https://m.hetubook.com.com,唯一的活路只有攻下邕州、佔據廣州以建立王國,否則大家只有死路一條。」這和當年項羽「破釜沉舟」之計如出一轍。
狄青在汾州府西河縣是出了名的人物,因為他自幼就喜歡舞刀弄棒,更兼天賦異稟力大無窮,縣城裡的人見了他,都要畏懼三分。從小就調皮搗蛋的狄青,也不知給他娘孟氏惹來多少麻煩,每回都拿他跟哥哥狄素比,要他跟溫文儒雅、忠厚老實的狄素學樣。
宋仁宗皇祐年間(西元一〇四九至一〇五三年),西南邊的蠻族在儂智高的率領下,屢屢舉兵為亂。
狄青上朝時,仁宗也看到了狄青臉上的刺字,他覺得狄青臉上的刺字很礙眼,彷彿是國家虧待狄青、虐待狄青的鐵證;再者位貴權傾卻臉上刺青的宰相上朝奏事,確是給人突兀的感覺,活像一幅古怪滑稽的畫。
范仲淹叫种世衡調狄青到他那兒,要親自試試狄青,結果范仲淹也很欣賞這個好學上進的年輕人,就在仁宗面前誇讚狄青。仁宗聽了,便派他到定州(今河北省安喜縣)作韓琦元帥的總管。
狄青身無分文,一路上靠幫人做臨時工出賣勞力,賺一點錢填飽肚子,他一直朝東南邊走,最後來到了京城汴梁。
鐵羅漢橫阻在前,推了狄素一把,說:
狄青踏入汴京城時,繁華的汴京正忙著過燈節,開封府宣德樓前廣場,用碗口粗的竹筒紮起十丈高的山棚,上面掛了幾千盞花燈,把黑夜映照得如同白晝,御街兩邊櫛次鱗比地陳列著賣小吃、賣花燈、賣膏藥、賣卦……的攤販,還有各式江湖藝人,有耍猴戲的、飛刀弄丸的、變戲法的、沙書地謎的、走軟繩的、唱歌跳舞的……,圍觀的人把道路都擠得水洩不通,人聲鼎沸、樂聲吵雜,把人的耳朵都快震聾了。而這只是正月十四的試燈呢!
於是狄青再由定州總管榮升為延安統帥,對付叛亂寇邊的西夏。
親人問他為何這樣說。
狄青是宋仁宗天聖九年從軍的,他入伍當兵這天,正好是王堯臣(字伯庸)高中狀元的放榜日。
仁宗接到廣西邊境獠人騷擾的急報之後,便派狄青率軍於皇祐四年秋自汴京出發,遠征儂智高。
一次,兩次,幾次下來,种世衡對這個小兵有了印象。有一天夜晚,种世衡把狄青喚進營帳裡,問他說:
狄青的副將和幕僚聽了,全都著急地喊道:「元帥不可!」生怕那麼多銅錢落地時,若有花面朝上,會和_圖_書影響士兵作戰時的勇氣。
韓琦這回請劉易吃飯,只讓狄青一人坐陪。席間表演短劇的伶人拿儒生開玩笑,劉易看了大發脾氣,不停地罵狄總管,說:「你這個小小的黥卒,竟然安排這樣的餘興節目,真是混帳到家。」邊罵還邊摔酒杯。
「他們都好嗎?」狄青有些懸念地在心頭問道。
他就是在故鄉汾州府西河縣殺了人,隻身逃來汴京避難的浪子狄青。
當時文彥博當中書令,勸仁宗把狄青外放到陳州去當節度使,仁宗說:「狄青是忠臣。」
王堯臣聽了,慚窘不已。
种世衡聽了很高興,便開始利用空閒教狄青各種兵法戰術,又在鄜延州帥范仲淹面前大力推薦這個自勵奮發的青年。
文彥博說:「沒別的原因,朝廷對你起了疑心啊!」狄青聽了,嚇得一連倒退了好幾步。
第二天,狄青還先到劉易家表示謝罪之意。韓琦知道後,更加欽佩狄青,乃在宋仁宗面前保荐狄青。
种世衡是個嚴厲的長官,也是個盡忠職守的好官,常常到三更半夜時還在批閱公文、軍書。
這天,狄青的哥哥在河邊遇到里中惡少鐵羅漢,鐵羅漢曾經吃過狄青的虧,一直耿耿於懷,想找機會報仇,可是他又打不過狄青,便想到找狄素來出氣。
宋軍攻陷崑崙關後,接著拿下邕州,次年正月十八日,再與儂智高的蠻軍在歸仁鋪(南寧東北三塘附近)決戰;一方面狄青騎兵戰術運用得當,另一方面宋軍相信有天神護佑更是士氣如虹,所以大獲全勝。儂智高見大勢已去,遂棄城攜眷逃往大理,同年十二月,逃到特磨道時,全家人都被捕獲解送汴京,一場亂事就這樣平定了。
「狄公的官位愈高,臉上的兩行刺字好像也愈鮮明了。」
文彥博反駁說:「當年太祖難道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嗎?」
狄青一聽,不覺動心起來,心想自己空有一身武藝,不從軍也是可惜,於是便決定入伍當兵。
狄青擠在人堆裡看得目瞪口呆,忘了自己是個亡命天涯的過客。
狄素不敢惹鐵羅漢,低著頭快步往回家的方向走。
「我狄青一定會死在陳州。」
狄青來到陳州後,心裡一直不快活,他對左右的親人說:
「大爺的命屬金,註定了要殺人,殺的人愈多,前途愈光明,照這樣看來,大爺最宜從軍了,將來當個大將軍,可以好好殺敵報國。」
「等大軍凱旋而歸,鄭重謝神之後,再拔釘取錢。」
一大早,汴京城就熱鬧起來,賣香燭金紙的紙馬鋪早早開了店門,將金紙疊成丈高的樓閣,矗立在門前充作市招,賣吃食的、賣鮮花水果的、賣棗䭅炊餅的、賣泥玩具的小販們和圖書都趕在天一亮就湧到街頭,吆喝著作生意。
時光荏苒,轉眼清明,狄青在城裡無聊,就隨著掃墓的人羣出了城郊,藉此賞玩春景;看著家家掃墓,狄青想起了自己在汾州西河縣的老家,想起了他慈祥的親娘和仁厚的兄長,不覺一陣落寞襲上心頭。
狄青的軍隊來到桂林時,路旁有座大廟,嚮導說廟裡的菩薩最靈了,一向有求必應。
有一回,韓琦請陝西豪士劉易吃飯,由狄青作陪。劉易是當代名儒,喜談兵作詩,遊於邊帥幕府,曾得仁宗召見,因不願作官,仁宗特賜「處士」封號。韓琦尤其器重劉易,每回劉易作了詩,韓琦都親自執筆為劉易謄寫,有時劉易嫌韓琦字寫得不好,把紙揉成一團,韓琦也不以為意,仍舊高興地提筆重寫。劉易的個性疏曠而不拘小節,韓琦也總是曲意包容。
「你胡說,你娘才跟和尚挨光哩!」
狄青入伍當兵時,部隊長官下令所有的士兵都要在臉上刺「誓滅胡兒,殺敵報國」八個字,兩邊臉頰各刺四字,以示忠心,兼防逃兵。狄青的臉上便也刺了兩行字,這兩行字表示他是軍隊裡最低階的小兵,藉此,也時時提醒他要努力奮發、力爭上游。
宋軍凱旋回師經過桂林,狄青祭謝過神明後,派人拔釘取錢,把銅錢傳與眾人細看,大家才知道當初灑在地上的銅錢兩面都是字,是狄青預先特別訂製的。
宋朝時的中央官制是由中書院、樞密院分掌文武權柄,合稱「二府」,二府之首長稱中書令、樞密使,相當於後世之文丞相、武丞相,是人臣中最高的官階。狄青能一路當到武丞相,實可謂為平步青雲。
仁宗聽了,默然不語,卻下令把狄青調職為陳州節度使。
「回稟大將軍,宿守營房保衛將軍,是小的應盡的職責,沒有誰命令小的必須天天守夜。」
獠兵在圍攻廣州時遇到了頑強的抵抗,攻了兩個月,始終無法攻進城,只好轉而劫掠北江流域的連州(連縣)、賀州(賀縣)、昭州(平樂縣)、賓州(賓縣),一直到同年秋天,才南下再進入邕州。
狄青出去後,久久未歸,天快亮時,卻傳來狄青已率軍攻下邕州崑崙關的消息。
狄青在陳州時,文彥博每個月都三番兩次派特使到陳州來慰問,狄青只要一聽朝廷派特使來了,就心頭驚疑、眼皮亂跳,整天心神不寧,結果不到半年的時間,狄青就病死陳州。
但仁宗不好開口,便命令王堯臣告訴狄青,要狄青設法把臉上的刺字去掉。
汴京城裡人山人海,大家擠著看放榜,聽內廷使者宣唱狀元的名字。www.hetubook.com•com
原來狄青退席後,立刻悄悄率領一支勁旅,個個戴上銅盔面具,趁夜偷襲崑崙關,當時敵人都已喝得醉醺醺,宋軍輕易的就把崑崙關拿下。
春雪初溶,桃紅柳綠,轉眼又是清明。
更巧的是狄青任樞密使時,王堯臣當副樞密使,官位還在狄青之下;狄青當兵的第一天,同伴羨慕王堯臣貴為狀元,嘆自己身為賤卒,狄青曾說只要自己肯努力,也終有出人頭地的一天。如今他以實際的行動達成了昔日的豪語,為「有志者事竟成」作了最有力的證明。
儂智高的祖先是獠族酋長,到了儂智高的父親儂存福時,把女兒嫁給廣源州(今越南北部鄰近廣西的高平)刺使,後趁女婿回門時把女婿殺了,奪得廣源州。廣源州產金,經濟穩固,儂存福勢力日益擴增,逐漸併吞了廣源州近鄰的儻猶州、上琅州,和廣西省左江上游的武州、龍州等地。儂智高繼位為獠族酋長時,安南(越南)李朝的勢力勃興,實力逐漸達到中越邊境的廣源州,逼得儂智高只好往東北邊中國的廣西省發展。當時宋朝忙著應付北邊的契丹人,把兵力和注意力全放在北境,對南境就不免疏於防守。
狄青率軍來到儂智高佔領的邕州時,正好是中秋節,他傳令三軍紮營埋鍋煮飯,要將士們大吃大喝一番,以賀佳節。
他想,眼前的吃住都解決了,但是不能一輩子打零工,飽一餐、饑一頓地過日子啊!這樣有什麼前途呢?
鐵羅漢聽了,怒火三丈冒,一巴掌打得狄素眼冒金星。
狄青卻不聽,他在萬人矚目下,把一大把銅錢拋向空中;當錢落地時,大家爭著細看,竟然所有的銅錢全是有字的一面朝上,連一個花面朝上的銅錢也找不到。
所有的侍衛都下去休息了,只有狄青始終侍候不懈,宿守帳外,每次种世衡有事呼人時,都只有狄青在帳外答應。
狄青跟將領們在軍營裡一直喝到三更半夜,突然站起身來說:「本帥有事要暫時出去一下,請大家繼續歡飲,等我回來。」
熱鬧的人羣裡,一眼就讓人看出他孤獨的身影,卓犖不羣。
「你這隻小烏龜,縮著頭往那兒躲?你知不知道你娘熬不住寡偷人的事?你死去的爹就是老烏龜,你就是縮頭的小烏龜。」
狄青凱旋而歸後,自恃有功,不禁變得驕縱起來,每次發給士卒衣服糧餉時,都說:「此狄家爺爺所賜。」宋仁宗聽了,倒也不以為意,然而這一切卻都已看www.hetubook.com.com入奸人眼中。
狄青回答:「陳州出一種梨子,稱為『青沙爛』,不就是說狄青到陳州一定會爛死嗎?」
走著走著,狄青遇到擺攤子算命的,靈機一動,決定問算命先生自己該何去何從。
狄青也跟著幾個當兵的弟兄們一同站在路邊看熱鬧。
他邊走邊看直到夜深累極,才想到該找個地方過夜。抬眼一看前面是大相國寺,便到寺裡跟寺僧商量,布施一些香火錢,暫時寄住在廟裡。
有一個同伴嘆氣地說:「人家王堯臣已經當狀元了,榮華富貴集於一身,我們才開始當小兵,人的窮通貴賤竟有如此不同的差異。」
狄素也惱了,一低頭,就猛往鐵羅漢懷裡撞去,把鐵羅漢撞得四腳朝天。鐵羅漢爬起來,拳打腳踢地修理狄素,把狄素打得滿臉是血。
狄青長得身長面黑、濃眉大眼,英氣風發,大家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浪子狄青」。
狄青雖然調皮,卻是個富有正義感、同情心的人,從不曾仗著自己力氣大,就欺侮弱小的人,跟他交手、挨他揍的,多半是一些鄉里惡少和紈袴子弟。
儂智高派出密探,打聽出宋軍正忙著過節,心防已鬆懈,又想邕州有地勢險要的崑崙關可以據守,宋軍漫想能過關攻城,便也傳令全城守軍好好輕鬆一下,過個中秋佳節。
「我胡說?我才不胡說呢!你娘跟普度寺裡的和尚挨光,還想瞞誰呢?紙是包不住火的——」
他不像是本他人,因為他的穿著很土氣,背上還肩負了一個藍格花紋布的小包袱,也不像是要去掃墓的,因為他兩手空空,什麼東西也沒帶。
狄青從軍後,隨大將軍种世衡到陝西青澗城守邊。
但狄青還沒收到詔令時,文彥博就先當面告訴狄青這個消息,狄青楞住了,瞪大眼睛看著文彥博。
狄青對王堯臣說:「我狄某人若不是臉上的這兩行刺字,哪裡能有今天的成就?臉上刺的字絕對不可以去掉,我要以此來告訴天下所有的貧賤小子,國家有樞密使這樣的官位在等著他們呢!」
狄青說:「話不能這麼講,只要自己肯努力,總有出人頭地的一天,說不定有朝一日,我們也能跟王堯臣平起平坐哩!」
「殺人嘍,殺人嘍,浪子狄青殺人嘍!」路人見狀,慌忙跑回去報信。
在將士用命之下,儂智高於皇祐四年(西元一〇五二年)五月率軍沿左江、右江順流而下,一舉攻陷了邕州(南寧),隨即勢如破竹地在十幾天內連陷橫州(橫縣)、貴州(貴縣)、龔州(平南縣)、藤州(藤縣)、梧州(梧縣)、封州(封川縣)、康州(德慶縣)、端州(高要縣)……。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