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重臣
第五節 陳喬與皇甫繼勳

皇甫繼勳,魏州人。父暉,初仕唐晉,爲密州刺史,後奔南唐,事中主,歷任歙州刺史、神威軍都虞侯、江州節度使、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周師攻淮南力戰而死。
金陵失陷,陳喬壯烈殉國,但當時與他一同執政的皇甫繼勳,卻膽怯欲降而死。
陳喬與皇甫繼勳,都是金陵陷落時的重臣。陳喬,字子喬,廬陵玉笥人。祖父岳,在唐朝時做南昌觀察判官。著唐書,自高祖至穆宗爲統紀一百卷。父濬,仕吳爲中書舍人及翰林學士,撰《吳錄》二十卷。陳喬生長在這樣的書香門第,因此博覽羣書,善爲文辭。起家爲太常寺奉禮郞。先主非常器重他,遷尙書郞,更拜中書舍https://m.hetubook.com.com人。中主時淮南兵興,連遭敗績,憂愁無措,陳覺、李徵古等向中主進言說:「宋齊丘嘗贊烈祖變家爲國,終成大業,是社稷之臣也。今若委以國事,庶寧邊鄙,而陛下優游邃處,以養喬松之壽,遵鼎湖之躅,亦千載一遇也。」中主聽了,想傳位給太弟景遂,以宋齊丘輔政。於是召陳草詔,如陳覺等所說。陳喬請對,中主不睬。陳喬乃排宮門而入,見中主說:「臣聞社稷之重,焉可委之他人。今請授之,則百官朝請皆歸齊丘。一民尺士,非陛下所有,尙能制齊丘而再有之乎。臣見淖齒李兌復作,而讓皇幽囚於丹陽,www.hetubook.com.com亦陛下之所親見。一旦垂淚求爲田舍翁不可得矣。」中主恍然大悟,說:「微卿幾落賊人彀中。」於是引陳喬至後宮,見皇后及諸子說:「此忠臣也,他日國家急難,汝母子可託之,我死無憾矣。」中主傳位給太弟的計畫,從此作罷。
建隆二年(西元九六一),中主遷都洪州,立後主爲太子,讓陳喬輔太子,留金陵監國。後主卽位,遷吏部侍郞,翰林學士承旨。後又拜門下侍郞兼樞密使而總攬軍國大事。
及宋兵圍金陵。太祖又遣進奉使江國公從鎰,勸後主歸降,陳喬堅持不可。並先將自己的妻子兒女殺死,以示死守。及城將陷,後主自爲降m.hetubook.com.com表,命喬與淸源郡公仲寓往見宋營曹彬。喬持降表歸府,投置在屋簷下承水的筒子裏。又去見後主說:「自古無不亡之國,降亦無由得全,徒取辱耳!請背城一戰而死。」後主握著陳喬的手哭。陳喬說:「如此,則不如誅臣,歸臣以拒命之罪」後主又不能從。陳喬乃撒手而去,回至政事堂,召二親吏,解下所佩金帶,交給親吏說:「吾死掩屍無泄。」遂自縊而死。二吏把他的屍體,埋藏在牀下。及金陵陷,後主詢問陳喬,張洎說:「已死北軍矣。」後主非常傷痛。金陵旣平,家人尋找他的屍體,想改葬,沒有尋獲。
開寶七年(西元九七四)宋太祖召後主入朝。後主想hetubook.com.com應詔,並想讓陳喬陪同前去。陳喬說:「陛下與臣倶受先帝顧命,委以社稷大計。今往而見留,則國非己有,悔將何及!臣雖死,實靦見於先帝?」後主怕不應詔,恐太祖怪罪興師。陳喬說:「陛下不得已,當臣爲解。」後主由此,屢次拒命,不朝。
他每聽到守軍打了敗戰,就高興的眉開眼笑。當時有裨將,招募敢死隊,計畫夜裏出城,突擊敵人。繼勳不是鞭打他們,就是把他們拘禁起來,於是人情激憤。他更託故說軍務忙碌,不去朝謁,更內結傳詔使,不報軍情,使內外蔽塞。後來有一天,後主親自登城巡視,見宋軍列柵城外,旌旗滿野,才知道爲左右所蒙蔽。乃把繼勳捆綁起來,下獄問罪,https://m.hetubook•com•com責以流言惑眾,及違抗命令,斬首。軍士們爭著割他的肉,頃刻而盡。繼勳雖然被殺,但金陵也垂危,不久城破。所以皇甫繼勳實在是南唐最大的罪人。
繼勳少時從父征戰,爲軍校。父死難以後,擢爲將軍。歷池、饒二府刺史。頗有功績,因而拜神衞統軍都指揮使。當時許多老將,多已去世,所以,繼勳雖然年輕,而且也沒有戰功,僅以家世的關係,就拜爲大將。他家頗有資財,名園甲第,冠於金陵。他更蓄養許多聲妓,儘情享樂。到了開寶七年,北軍進攻金陵。繼勳爲神衞統軍都指揮使。他平素驕貴,根本沒有效死的決心,很想使後主趕快投降,而個人又不敢去講。因而時常對士兵說:「北軍強勍,誰能敵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