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社會圈中所指的「大圈仔」,係指由中國大陸合法或非法進入香港居留,進而成為職業或業餘罪犯人物的泛稱。上文已略有解釋,在此不再贅述。本節要和讀者硏討的問題,是下列數項:
1.何以有「大圈仔」這個名詞產生?
2.「大圈仔」是橘逾淮而枳,抑或其本身在中國大陸時即已具有惡劣本質,到香港後便自然而然地成為罪犯者?
3.「大圈仔」有無組織系統,與「陀地」黑社會各組合的關係怎樣?
4.香港的客觀環境,對「大圈仔」發生什麽影響?
「大圈仔」稱謂 歷史頗長久
1.厭惡勞動,不甘食貧者;
上文指出的「各種因素」,包括有:
一九六二年夏,大批東南各省的人,麇集廣州,伺機以非法方式進入香港;迨至「文化大革命」開始,紅衛兵派系鬥爭達到最高潮時,在武鬥中失勢的一派,往往被逼至走投無路。當時的形勢,是有理說不清,有冤無路訴。某些「敗下陣來」的人馬,頗有「天地雖大,無m.hetubook.com.com容身之所」之感。因此,除卻冒險逃亡海外,已難有其他途徑。
5.本來無意犯罪作案,但眼看同儔們淪為職業罪犯後,賺錢如此容易,不禁見獵心喜,從而「跟着幹」者。
4.在「文化大革命」迭次「武鬥」中,早已養成兇狠暴戾之氣(一名姓林的青年,經常炫耀自己在湘省長沙一場武鬥之中,格www.hetubook.com.com斃對方七人)。來港後認為警方力量薄弱,憑藉過去「鍛鍊」出來的「技能」,犯罪作案,必能「得心應手」者;
除了上述各項之外,自然還有其他因素存在。不過原則上仍脫不了上列的幾項範圍。筆者接觸此類「大圈仔」幾達二十名,淪為盗匪的原因仍以二、三項為最多。
2.願意工作或繼續就讀,但到處遭和_圖_書
人白眼,或加以冷嘲熱諷,為了求生,逼得鋌而走險者;
而這一小撮人,便被圈内人稱之為「大圈仔」。
十多年來,在上述情形之下,非法進入香港的各省(自然仍以廣東省為最多)人士,據估計超過五十萬人。十多年後的今天,這些人有的已移民海外;有的已成家立業,落地生根;有的胼手胝足,以勞力搏取溫飽,和-圖-書其中極為少數的一撮,由於各種原因,淪為職業或業餘罪犯。據圈内人估計,完全不務正業,專門以犯罪為「職業」的絕不超過一千人。如果以五十萬和一千比百分比,那真是微不足道的比例。
3.原本已找到了噉飯棲身之所,但待遇微薄(據筆者所知,一些非法進入澳門的人,僱主除供應兩餐之外,月薪竟低至一百元葡幣),且經不起物質引誘,從而淪為和圖書罪犯者;
「大圈」即省城,這是黑社會的「背語」之一。在戰前,香港及廣州兩地的黑社會勢力,正在發展到如火如荼之際,廣州方面的「粤東」、「洪勝」……等黑社會人馬,經常來港活動(逃避緝捕或與「陀地」黑人物共同作案等),而「陀地」的黑人物,對這些來自五羊城的「龍兄虎弟」,一律稱之為「大圈仔」。故而此一名稱,在戰前已經存在,絕非由今日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