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偶用回文成對已夠巧妙,整首去雕鑿,反而不自然且顯得殭硬拼湊了。
回文體盛行於宋朝,在唐朝的李杜大家,注重神思,不屑做這種文字遊戲的詩句,但宋朝時卽使王安石蘇東坡等大家,都不免偶作回文體來逞奇鬪巧,把晚唐人的雕琢技巧,大大地弘揚一番。
回文的第一種方式是正讀倒讀都能成句,但只寫出正讀在字面上。像宋人李洪在《芸庵類稿》中錄的「回文」:
相傳晉代蘇蕙的璇璣圖廻文詩,共八百餘字,縱橫可成詩二百餘首,後人附會推求,竟有得詩三四千首的,相信其中不會有一首像樣的詩。《檀几叢書》中載沈士瑛寫的一首「美人揉碎梅花廻文圖」,有十種讀法,所謂流水讀、回風讀、連環讀、脫蟬讀、穿花讀、蛺蜨讀、斷雲讀、腰蜂讀、m.hetubook.com.com旋帆讀、歸雁讀,小小的圖內,可讀出七言律詩六首,絕句二十四首,共得梅花詩三十首。假如縱橫反覆,衍而伸之,更可達到千百萬首,可說是十分驚人!
五言絕句的回文,也許還算容易安排,第三字用動詞,然後一個名詞接一個形容詞,分列兩頭,再注意平仄韻腳,自然正讀倒讀都能成句了。回文擴大爲七言律詩,句型長又須對仗,難度就比較高,五十六個字要回文,必然煞費心思,寫《幽夢影》的張潮,很善於此道,在《張山來詩集》中,寫了許多七律回文:
幽居卜得自情怡,鹿豕忘機化日遲,
流水映花桃片片,遶堤拖線柳絲絲。
愁人對月隨歌調,醉客邀雲染酒卮,
樓上又逢春景美,遊行偶爾任驅馳。
hetubook•com.com
回文到了字字倒讀或字字爲起迄,已成了遊戲,不值得效法,一般詩中只要取一部分回文就很美了,像明人來繼韶寫「去歲家園梨似雪,今年塞外雪如梨」,家鄉梨花如雪,塞北雪如梨花,不是極美嗎?應用到語體文中像成舍我說「報人沒有成功的一天,報人只有一天的成功。」又像猶太諺語說:「一個父親可以養活十個孩子,但十個孩子未見得能養活一個父親」,把主體詞彙作廻環,www.hetubook•com•com不必字字倒轉,句子已經很華美了。
清代的祝尙矣,把這種妙聯做成整首詩,稱爲「穿心廻文體」,要整首全佳不容易,但其中不乏巧對,如:
回文的第二種方式是將正讀倒讀並列成一聯,放在字面上。如恆仁在《月山詩話》中錄的回文:「弟兄難是兼同志,志同兼是難兄弟」說弟兄很難得兼爲同志的,而志同的朋友倒常是難兄難弟。又:「新作妙驚人,人驚妙作新。」又:「卮進輒成詩,詩成輒進卮。」兩句回文變成一付妙聯。
六朝鏡銘又如:「象物徵神,朗月澄眞」,及求古精舍金石圖載唐鏡銘:「河澄皎月,波清曉雪」這些八字銘,都屬回文,梁代的邱遲創造了這種文字裝飾,稱之爲「廻環八字銘體」。除了鏡子,圓形的石章或瓷器上,也常有字https://www.hetubook.com.com字爲起迄的妙句。
正讀是說病臥著擔憂花落,春深了更怨夜長,在明鏡中羞見頭髮漸漸秃了,潔淨的窗外綠肥紅瘦,殘春的景象惹人憐惜。倒讀則成爲「春殘惜淨窗,髮短羞明鏡,長夜怨深春,落花愁臥病」,不但平仄都合,而且「鏡」「病」都是去聲「敬」韻的,韻腳也恰好,讀起來也頗順口。
把它倒過來讀,更覺順口:馳驅任爾偶行遊,美景春逢又上樓,卮酒染雲邀客醉,調歌隨月對人愁。絲絲柳線拖堤遶,片片桃花映水流,遲日化機忘豕鹿,怡情自得卜居幽。順口是順口了,平仄對仗韻腳都穩當了,但是難得有性靈寄託,完全是文字魔術。
客中愁度空長日,
日長空度愁中客。
友情濃似酒,
酒似濃情友。
https://m.hetubook.com.com聽說物理學家楊振寧要寫一部《宇宙對稱性》的專著,特別將蘇東坡的「回文詩」作爲插頁,中國詩文中對稱性特別顯著,回文體的詩,非但對稱,更有廻環轉動的妙趣,居然能與天體物理相證明,古意中饒生新趣了。
回文的第三種方式是字字可以爲起迄廻環,一首詩從第二字第三字開始讀起都能成句。這種巧思,最早是見於圓形的鏡子四周,如徐元潤在〈銅仙傳〉裏記載六朝時的鏡銘:「鏡發菱花,淨月澄華」,固然可倒讀爲「華澄月淨,花菱發鏡」,也可低下一字讀成「發菱花淨,月澄華鏡」,低下二字讀成「菱花淨月,澄華鏡發」,低下三字讀成「花淨月澄,華鏡發菱」也可隨時倒過來讀爲「菱發鏡華,澄月淨花」,順讀成八句,倒讀成八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