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生的價值

因此,什麼是「好學生」,什麼是「壞學生」呢?有的人在小學是好學生,到了中學可能變成壞學生。也有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壞學生,到社會卻成爲「好公民」。還有從小學、中學、大學一直讀到博士,被公認爲「好學生」的,後來貪污腐敗,無所不爲,甚至被關進牢裡的。如果以一時一地成績的好壞來做爲評斷的標準,是無法眞正評估學生的好壞的。
然後,這位老師就常常到家境好的學生家裡做「家庭訪問」,隔幾天就來賣一斤數千元的茶葉,過幾天又來拉保險,再過幾天又來賣維他命、化妝品等直銷公司的東西。至於家境差的學生,老師兩年內沒有打過一次電https://www•hetubook.com•com話,更別說家庭訪問了。
有時我會想:宋省長當年是不是也會因爲成績不好,遭到同學母親的白眼呢?果眞如此,那個母親如今一定感到遺憾。
過早品評學生的好壞,也不是一個健康社會的做法。
一是全省幾乎每個國中都有「特權班」,每年級都有三五班是地方名流政要與學校教職員子弟編成的班級,由學校教務處特別安排一流的導師,主科權威、副科權威負責功課。使得一般百姓的孩子無法在相等的立足點上競爭。
競選台北市長失利的黃大洲,高中以前的成績也不怎麼樣,大學第一年也沒考上,重考https://www.hetubook.com•com才上了台大農學院,後來進了康乃爾大學讀到博士學位,雖然這次選舉失敗,他的求學奮鬥過程還是很感人的。
二是現在學校裡有很多老師非常愛錢,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原來,一個學生的價值不只是由成績來評定,也可以由「家境」來評定的。
她的孩子有一天問她:「爲什麼功課不好的人就不能和功課好的人一起玩?」使她感到椎心之痛。原因是有一次她的兒子到同學家玩,同學的母親竟當場對孩子說:「你以後不要到我家來玩。」並且轉頭告誡自己的兒子:「你以後不要和功課不好的同學玩。」
一個孩子的好壞與價值www.hetubook.com.com並非取決於成績、特權或家境,因為一個孩子的存在,本身就有獨立的、完整的、最珍貴的價值。
一位自稱平凡的家庭主婦寫信給我,她育有一子一女,分別就讀國中三年級和國中一年級。
因爲對方的家長怕自己的孩子和功課不好的同學在一起玩會變壞。
也許我不是一個好的例子,那麼來看看新當選的省長宋楚瑜吧!宋先生自謂在高中以前是成績不佳的,由於不知道自己的特長在文史而選擇讀了理工科,結果不管多麼努力,成績總是不好,畢業時連大學都沒考上。後來遇到一位家教,發現他的興趣特長在文史,向宋父建議讓他改讀文史,從此平步靑雲,讀到博士學位,還和_圖_書當了省長。
我們當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好成績,希望他們讀「特權班」,希望自己有好家境以供老師的需索,但是往往不能如願,不過也沒有關係,一個孩子的好壞與價值並非取決於成績、特權或家境,因爲一個孩子的存在,本身就有獨立的、完整的、最珍貴的價值。
這位明理的母親雖然勸慰她的孩子,心裡卻非常難過,「功課不好」和「變壞」之間雖然天差地別,卻成爲我們這個社會對孩子衡量的標尺,那不准兒子和成績不好的同學來往的母親,只是凸顯了那個標尺而已。
比較反諷的是,那些排斥成績不好的孩子母親,往往自己讀書時也沒有什麼好成績;那些以「家境」好壞來評定一個學生價值m•hetubook•com•com的老師,往往一生都不會有好家境;那麼,我們要如何去看待他們的價值呢?
不僅是成績好壞的評斷標準而已,這位憂心的媽媽還談了兩個眞實存在的現象:
她認識的一個老師,開學時拿著點名簿,向學生一個一個問家長的職業,凡是開工廠、公司、商店等家境不錯的學生,就在姓名上打勾,凡是工人、農民子弟等家境差的,就在名字上打叉。
我很想告訴這個母親,我從小就是「功課不好」的學生,讀的學校往往都是不太高明的私立學校,有時還是學校的最後一名,我既不是師長眼中的「好學生」,也不是父母眼中的「壞學生」,我的學生時代往往是活在藍與黑中間的灰色地帶,但我從未對自己的價值懷疑。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