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演化論的尷尬問題

達爾文問道:「在人類手中如此有效的汰擇原理也能應用在自然界嗎?」他以精闢的見解探討了脖子修長的長頸鹿之後接著指出:

在這種情況下,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能夠懷疑這個事實:只有奔跑速度最快、身形最苗條的狼,才擁有最佳的生存機會。因此,只有這樣的狼才會存留下來(《物種起源》,1859)。和-圖-書

討論


個別的蜜蜂或其他昆蟲的喙,彎度和長度都各自不同。這種差異在我們看來雖然微不足道,在特定情況下卻可能對昆蟲的生存產生影響。於是,有些蜜蜂獲取食物的速度就比其他蜜蜂還快,因此這些蜜蜂所屬的社群就能繁衍壯大,並產生許多帶有同樣特徵的後代。https://www.hetubook.com.com
達爾文斷然提出以下這個答案:
後來,達爾文在《物種起源》再版時做了點微小卻重要的修改,把重點轉移到整體而非個體的效果上。他寫道:

和-圖-書

這種歧視肥狼的證據並不充分。不過,達爾文的理論還有一個問題。愛丁堡大學的詹金斯(Fleeming Jenkins)指出,達爾文假設這種特徵能遺傳給後代,這其實不是很能讓人信服的說法。自然界的傾向是「降低」個體差異,所以這頭奔跑速度最快、身形最苗條的狼www.hetubook•com.com其實是個罕見的變種;不論這種特徵對生存多麼有利,實際上都會因雜交繁殖而終致消失。
這麼一來,是否宣告演化論已死了呢?
實驗所需的特殊器材:一個適合生命存活的星球


為了清楚說明我對自然汰擇運作方式的概念,請容我提出一兩個假想的案例。假設有一頭狼獵食幾種不同的動物,有些智取而得,有些以獲取,有些則憑著迅捷的速度追捕而來;再假設其中奔跑速度最快的獵物,譬如鹿,因環境變化而得以繁衍,或者其他獵物因故導致數量減少,而且這時又正是最需要食物的季節。m.hetubook.com.com
爭議至此結束,一項思想實驗導致達爾文大幅改良了自己的理論。實際上,這項理論也必須演化才能生存下去。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