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飛着輕霧,益顯得淡月朦朧。這正是約會情人的「好」時光,生怕歩屢聲被人發覺,乃把金縷鞋提在手中,只穿開口袜悄悄步上香階。在畫堂兩端,他倆緊緊相偎倚,說不盡的蜜意濃情,粉紅色的幸福日子太短暫了,三十九歲那年,被宋將曹郴所擄,帶到開封。從此就由天堂落入地獄,開始了他的坎坷慘痛的歲月。
一斛珠這個調子,就包含一段酸辛故事。據說是唐明皇寵幸楊貴妃之後,把梅妃冷落在上陽宮。有一天,明皇在花萼樓上想念起梅妃來,正値番使進頁珍珠,便命太監封了一斛珍珠賜與梅妃。梅妃睹物,百感交集。作詩一首辭謝道:
最不幸的是他呑聲飲泣的作着詞,仍不能免於宋太宗的猜疑。他的虞美人中的兩句「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竟給他招來殺身之禍。虞美人是他最悲憤的作品,太宗因他有「東風」「故國」之思,懷疑他有復國的意圖。到了七月七日,後主又爲他自己四十二歲的生日,大張筵席,笙歌達於戸外,越發觸怒了太宗。太宗遂命人下牽機藥在酒中,把後主毒死了。
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
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臺殿已荒涼。
雲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閒坐細思量。
一代大詞人李後主,從此結束了他的慘痛的一生,消息傳到江南,父老們都痛哭失聲。
讓我們再來欣賞他的一首北上後的詞:
淸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m•hetubook•com.com李後主在江南時的詞,是綺麗婉約,純眞典雅。北上以後,乃轉爲悲壯凄厲,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不幸的遭遇,使他的詞更臻於登峯造極之境。和李淸照一樣,坎坷的命運,造成他們詞壇上不朽的地位。眞是「國家不幸文章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這是李後主的相見歡詞。這位終日以淚珠洗面的亡國之君,孤孤單單的在西樓上,望著一鈎殘月,它的淡淡光輝,灑落在靜院中的梧桐樹上。夜深了,秋也深了。他如亂絲般的萬斛離愁,又有誰可以傾訴呢?梧桐是無知的,被鎖在深院之中,也會感到寂寞。樹猶如此,人何以堪?這是他被俘北上以後的詞,眞是一字一淚,讀之令人酸鼻。
國事日非,李煜雖有心振作,怎奈百官不肯盡忠,強鄰迫境,還騙他長江天塹,宋兵不能飛渡。忠厚的他,在圍城之時,還在淨居寺聽沙門德明講楞嚴經。有一天,他登城眺望,才知道宋兵已經圍了石頭城。可憐他只得帶著百官眷屬,肉袒投降於敵人的軍門之前了。
一斛珠詞中的「沈檀」,有兩種解說,一說是畫家七十二色中的檀色。所謂「檀畫荔枝紅」即是。一說是香的一種。李後主宮中有幾十種香,沈檀是用沈香、丁香、檀香、麝香,研碎後,和以梨汁,製成香料,放置在銀盒中,可以灑在珠紗帳內,也可以含在口中。我認爲後者較合詞意。
納蘭成德讚美他的詞「饒烟水迷離之致。」王國維說他的一顆「赤子之心」,「儼然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可見他的詞對後代影響之深了。
事實上,太宗殺害後主,早就有了不可吿人的動機,「東風故國」之句,只是「欲加www.hetubook.com•com
之罪,何患無詞」的藉口而已。這個動機,卻是爲了那個小周后。小周后隨後主北上以後,被封爲鄭國夫人。依照宋朝體例,必須隨朝廷命婦入宮向太后、皇后請安。可是小周后每次入宮,即被留下數日,回到後主身邊就哀哀哭泣不止,可見她的內心有難言之痛。後主是個多情種子,在政治上遭受失敗,他已難以忍受,在愛情上再受此凌|辱,實非他所能堪。所以後主只得借狂歌酣舞來麻醉自己,郤又不能見容於太宗。後人有詩悲悼小周后云:「命婦隨朝掩涙光,虛聞龍袞記興亡。畫師自有春風筆,不寫秋心入汴梁。」
這可能是北上後的第一首詞。蘇東坡在東坡志林內曾譏諷他不痛哭於九廟之外,卻揮淚對宮娥,眞是個道道地地的亡國之君。後主本來不該做皇帝,是天公有意捉弄人。對國家來說,他是個大罪人;對詞來說,他卻是個大功臣。王國維說他「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人君所短處,亦即爲詞人所長處。」因爲詞是心靈的產物,主要是一個眞字。後主單純的生活,使他保有一顆赤子之心,所以他的詞自然、坦率,毫無扭揑做作之態。亡國後,他的詞境更高,首首都是血淚文學,也是他所寫的詞中的精華。王國維說「詞至後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也就是此意。
在江南偏安的十五年帝王生活,李後主沉醉在輕歌妙舞的象牙塔中,享盡人間艷福。他的周皇后小字娥皇,大他一歲。十九歲和他結婚,是位美貌的全能藝術家。能歌、善舞,且會度曲、填詞,夫妻唱和之樂,眞是只羨鴛鴦不羨仙。後主有一首一斛珠詞,就是描寫她的嬌羞神態的。原詞如下:
從這首詞中,我們可以體會後主的慘痛歲月,是如何的難以度過。在浪淘沙中,他絶望地嘆息「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www•hetubook•com•com」他恍恍惚惚地自問當年是否在天上,今天是否還在人間。在烏夜啼中,他注定了自己的悲苦命運說「自是人生此恨水長東」。
後主是一位情聖,也是一位詞聖,只是錯生在帝王家,無端受盡暴風雨的摧折,以致飮恨而終。四十二歲的短促生命,只留下四十餘首詞。可是無論是他前期的詞,寫江南的風韻閒情,宮中的賞心樂事;或後期的詞,寫幽禁中的悽涼歲月,與亡國之痛,首首都是至情至性的永恆不朽之作。現在讓我來一面敍述他的身世,一面和讀者們共同欣賞他的幾首有代表性的詞。
李後主背著這個難堪的封號,直至宋太宗接位,才改封爲隴西郡公,以示寬厚。表面上他是官升一級,實際上他的精神更痛苦,更不自由。他在給江南故人書中說:「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亡國之君的沉痛心情,可以想見。他有一首破陣子詞,追敘辭廟北上的情景:
李後主,名煜,字重光,是中主李璟的第六子,也是南唐的最後一個皇帝。南唐本是五代十國中最強盛的一國,到了李璟晩年,被後周幾次南侵,國勢日弱。到不幸的李煜二十五歲即位金陵,南唐已只是個半獨立的國家。這時,中原的宋太祖趙匡胤更步步進逼,逼得他把南唐的國號都取銷了,只自稱「江南郡主」。
宋太祖曾問他在江南時有何得意之作,他想了一會,吟出他詠扇詩中的二句:「揖讓月在手,動搖風滿懷。」太祖聽了笑笑說:「好一個翰林學士。」意思是譏諷他只配做個文人,不會治理國家。宋太祖隨即唸了自己的兩句詩給後主聽:「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萬國明。」這表現的是一位開國皇帝的磅礡大氣。
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
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眞珠慰寂寥。
和*圖*書他離開金陵,船到江心,正値天降大雨,在涙水和雨水中他遙望巍峨的石頭城,寫了一首詩:
「些兒個」是「一些些」。以口語入詞,和李淸照一樣,故被推爲詞家二李。小巧玲瓏的丁香如鷄舌,形容美人的舌尖之小,櫻桃是描寫她的嘴兒旣紅且小。求她唱一曲淸歌,爲的是要引那顆櫻桃初破。這是多麼生動,又是多麼典雅。羅袖上的殘紅,是唇上的臙脂,被杯中的酒化開了,所沾染上去的。她淺醉微酡,嬌羞無力,斜倚在繡牀邊,用「無那」二字形容,最是微妙。三分醉意,將嚼爛的紅茸,唾向檀郞,這是何等的旖旎風光。
花明月暗飛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剡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爲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暮春時節落似雪,他獨個兒痴立花前,低徊悵惘。「亂」字寫花,其實寫自己的心。「拂了一身還滿」是折腰句法,前四字一頓,正顯得他心情的沉重。滿身的梅英,本來是極美的,在傷心人眼中卻徒然引起傷感,他把花瓣拂去了,偏偏又落滿一身。此句有抑揚頓挫之致。下片以「雁來」和「歸夢」相對比,雁不能帶書來,路遠又難成歸夢,內心的哀怨是不可言喩的。這和他另一首浪淘沙中的「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一樣的沉痛。他只希望在夢中回到江南,有時連夢也夢不到,即使夢到了,也只是享受霎時的歡樂,從夢中回到現實後更加倍的感覺空虛痛苦。他用春草來比喩離恨的無窮,末句「更行、更遠、還生」,一句三折,以外界景物,來描述自己內心境象,筆法是出神入化,讀來卻無現悽愴。
四十年和三千里,一段悠長的時間,一片廣闊的空間,沉雄和*圖*書的筆力,寫出無限酸辛幻滅之感。豪華的鳳閣龍樓,玉樹瓊枝,都已成過眼烟雲,當時那裏識得干戈的殘酷無情。下片以「一旦」二字,急轉直下,沈約的腰瘦了,潘安的雙鬢白了。最傷心的是辭廟時的別離歌聲,和宮人們的婆娑涙眼,一直永遠的浮現在他眼前。
語意無限沉痛。可是悔恨又有什麼用呢?他已成了宋主的階下囚。被加上一個表示萬分侮辱的封號「違命侯」。
明皇讀後,惆悵萬分,就命樂府譜新聲,名爲一斛珠,以示對梅妃的眷戀。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淸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淸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牀斜凭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烟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爲臣虜,沈腰潘鬢銷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可惜這麼一位如花美眷,二十九歲就死了。後主的傷心可知,他寫了一篇誄辭焚化給她,自稱「鰥夫煜」。其實他倒不是鰥夫,因爲這位風流皇帝,在周后生前,就偷偸戀上小姨子,周后去世後,她便被冊封爲后。爲了別於已死的周后,被稱爲小周后。小周后是位比姐姐還要美的小美人兒,才華雙絶,隨着姊姊在宮中,早已對英俊多才的姐夫鍾情。後主的一首菩薩蠻,把他們的幽會情形,描繪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