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含義是十八歲以下未成年的人,「虐待」的定義包括「強迫孩子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依據當然解釋,在某種程度上也包括了禁止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於是把千千萬萬的孩子寵壞了,人口素質降低,美國軍隊的戰力,科學的發明創造力,工商業的競爭力,都面臨考驗。美國也有人先天下之憂,他們的潛意識裡有焦慮。
這些人是否真正了解「中國母親」的教育理念?美國的「中國父母」也早已在某種程度上入境隨俗,放棄親權至上,可是在他們看來,孩子飲茶還是飲咖和圖書啡可以由他,如果是飲酒還是飲茶,豈可緘默?孩子進網球場還是籃球場,可以由他,要是進賭場呢?必須反對。孩子傾向那一黨那一派,可以由他,要是傾向幫派呢?必須用心堵塞預防。他們如果在這些地方「尊重孩子的選擇」,那就連朋友也不如,怎麼配爲人父母?
「虎媽」的示例也許並不適合美國人,一如美式「以子女爲朋友」的示例並不適合中國人。他們有他們心安理得、死而無悔的事情,我們有我們心安理得、死而無悔的事情,大家都是爲美國造就健全的下https://m.hetubook.com•com一代,各行心之所安而已!可以預料,誰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成功,誰也沒有百分之百的失敗,一個孩子,如果因父母放任後來成爲學者,他也決不會因爲管教而成爲文盲,如果他因管教而成盜賊,也決不會因放任成爲聖賢。
中國父母又何嘗願意這樣做!如果能選擇,他們寧願像王安石的詩:「願爲五陵輕薄兒,生在貞觀開元時。鬥雞走犬過一生,天地安危兩不知。」如今有多少美國孩子正是如此或接近如此。「美國父母」讓美國孩子享此特權,也許對得起hetubook•com•com他們開國諸賢,「中國父母」若讓孩子跟進,愧對列祖列宗。美國人席豐履厚,他們付得起代價,中國移民付不起。再說他們的有識之士也早已看見帳單皺起眉頭了!
「虎媽」的示例也並非爲全部中國人所必需,想想古聖先賢怎麼說:「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學之。」「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要看孩子的根器資質來考量,中國父母也只是盡心焉耳矣!他想製造聽話的機器人?蘇聯共產黨傾七十年之力沒有做到,中國共產黨傾五十年之力沒有做到,他們和-圖-書是多廣的範圍,多大的權力,多周密的配套,尚且勞而無功,身在美國的「中國母親」怎麼配?聽起來簡直「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嘛!
資料說,在美國,虐待或疏於照顧兒童的個案,每年近三百萬件,換算下來,「平均每五十二分鐘就有一個孩子受虐,每八天就有一個兒童死於大人施虐或攜子自殺。」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必須保護,於是中國新移民遇到他大惑不解的怪事,自己的孩子自己不能管教,警察和社工人員上門把孩子帶走,父母面臨控訴。在這方面,美國神經緊張,防患惟恐不周,自有背和-圖-書景因素。
保護兒童和造就人才之間有矛盾,這一次有關「中國母親」的強烈反應,顯露了美式父母的左右兩難。我是否可以說,他們有人對正宗的美式的教育方式失去信心,充滿了危機感,居然肯定中國的「虎媽」。我是否可以說,有些華人早已融入主流,他們只能維護主流價值,肯定自己,因而指責中國的「悍母」。
「中國母親是否比較優越」?一本回憶錄,一個新聞標題,居然震動了美國主流社會。看撲天蓋地而來的讀者反應,好像美國人患了兩種病:一是兒童受虐過敏症,一是人口素質下降國力衰微的恐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