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二 我也可以說不
一胎「話」

史小弟喜歡我的補充,可是論文引證需要出處,他看到的學術著作沒人說得這樣多。我告訴他,學術界陳陳相因,積累了許多偏見,別人沒這樣說,你可以首先這樣說。至於論據,許多華人爲了抗拒一胎化政策,留在紐約爭取庇護,不妨作一番抽樣調查,這一份調查報告應該有價值。史小弟怦然心動,他說要先和指導教授商量。
除此三者之外,我們得承認情感也是一個因素,有人特別喜歡男孩,希望家裡多幾個男孩。有一個現象那時特別嚴重,養子一旦知道自己另有血統,立刻與養父母關係惡化,和*圖*書千里尋親、萬重尋親的戲劇上演,你喜歡孩子只有自己生。此其四也。
我稱讚史小弟的研究精神,隨即提出補充。窮人家生了男孩以後,種田多個幫手,沒錯,可是地主商人官宦喜歡生兒子也是事實,他們並不種田,生活寬裕甚至富有,何以也和自耕農的想法相同?想當年唯物史觀居思潮前鋒,他們往往把經濟條件列爲社會風氣的惟一原因,想不到數十年後還是這個說法。

鏗鏘回音壁:應該把「女兒是賠錢貨」列入。「盜不入五女之家」,因為這個家庭沒東西和*圖*書可偷了!
我是贊成節制生育的,與其有五個孩子將來都是貧戶,不如只有一個孩子過得很殷實。貧而多子,兄弟姊妹很難和諧親睦,與其有五個孩子互相嫉妒甚至仇恨,還是只有一個孩子比較好。
我知道這個說法會引起責難,我不爭辯。共和國搞一胎化,問題出在他的手段,不在目的。領導人治理眾人之事總是那麼急躁,你怎麼可以把有了第二個孩子的人免職?三十年前的共和國,免職等於斷絕生路。你怎可把第二次懷孕的婦女押進診所強制墮胎?況且診所的設備和技術水準很低?這才和_圖_書發生人權問題。如果你砍了我的頭我就可以成仙成神,你也不能說砍就砍,總得我甘心願意讓你砍,你說對不對?
回應:
還有當年醫藥衛生條件太差,嬰兒死亡率高,戰爭頻仍,政府徵兵,軍隊任意抓兵,成年後的折損率也不低,「獨子如無子」,多生幾個兒子才算你真有了兒子。此其三也。
傳宗接代,有一個兩個兒子夠了,何以又強調多子多福呢?當年社會強欺弱、多凌寡,家裡多幾個男孩子,別人不敢「到你門口撒尿」,孩子們長大了,幾兄弟互相照應,也容易爭取比較公平的對待。「打虎和圖書還是親兄弟,上陣還是父子兵」嘛!此其二也。
據我所知,天下父母心不止如此。家裡沒有男孩子,人家列爲「絕戶」,民間信仰認爲絕戶是由於缺德所致,嚴重威脅家庭的榮譽,家主爲得男不擇手段,包括暗示侍妾與外面的男人私通借種。此其一也。
史小弟來,他正搜集材料寫畢業論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人口數量,每家只許生一個孩子,媒體稱爲「一胎化」,去年九月滿三十周年,他探討一胎化的成因、現況和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他認爲一胎化造成負面惡果,要怪國人重男輕女的觀念作祟,此一觀念原和-圖-書是小農經濟形成,男孩子是生產必須的勞動力,關係一家生計,當年由於種種原因,女子沒有獨立生活的資格,夫家又把她「貼補娘家」列爲大忌,只有養兒才可以防老。
一胎化的弊端,海外言之者眾矣,上海青少年研究所所長蘇頌興的說法不同,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的限制少,鼓勵多,智力發展比較高,而且父母必定重視獨生子女的教育投資,採精兵主義。還有子女眾多的家庭中,子女的人格是不平等的,(指父母偏心),對子女不利,獨生子女沒有這個問題。這位所長的說法顯然爲政策辯護,但是也未可因人廢言。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