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談「打老婆」的問題,首先必須先認清「打老婆是家務事」此一根深柢固的觀念,把這個來自「習俗」與「傳統」的錯誤觀念,當做一面「照妖鏡」,才能正確捕捉它的「本來面目」近年來,關於「打老婆」的研究報告還不少,筆者借花獻佛,臚列於後,供各位參考:
根據美國的一項調查,平均每四到五個妻子即有一人曾經受到丈夫的毆打。FBI則估計,每年約有一百五十萬名婦女受到肉體上的虐待,其數目約為強|暴的三倍,「打老婆」似乎像棒球賽一樣,成為男人的消遣活動。
老婆打丈夫
誰打老婆?
不久前,「打老婆」在立法院成為一個引人注目與好奇的「議題」。美國知名的政治評論家瑞夫,曾在《時代》周刊上說:「政治家跟老婆一樣,需定期加以鞭打!」這個看起來並不怎麼好笑的「政治幽默」告訴我們,「打老婆」其實是一種「家庭政治學」。
據美國一位社會學家的調查,有百分之三十九的丈夫和百分之三十七的妻子都曾經向他們的配偶「拋擲過東西」,百分之二十的丈夫和百分之二十的妻子曾「用手打到」配偶,百分之www•hetubook•com•com
三十一的丈夫和百分之二十一的妻子曾「推、撞、抓」過配偶,至於用「硬物打配偶」的丈夫和妻子則各為百分之十。事實上,在「家庭暴力」裡,單方面「束手待斃」的情況並不是很多,通常是「你來我往」混戰成一團的。
如果把「打老婆」視為婚姻中的一種「病」,那麼它多半屬「陳年痼疾」也就是說,丈夫並非最近心性大變才開始打老婆的,而是多年來就經常地、一再地打老婆。有人難免奇怪:既然「家有惡夫」,而腿又長在自己身上,妻子為什麼不溜之大吉,甚至乾脆訴請離婚呢?
但這恐怕是男人的「玄想」。事實上,絕大多數妻子在初次被打時,都會尋求奧援或離家出走,她向警方報案,警察在幾個小時後才打電話來詢問「情況是否穩定下來?」她向牧師傾吐,牧師勸她「像仁慈的耶穌一樣原諒他」;跑回娘家或借住朋友家,很快發現他們都希望她「最好能回家」。有一個妻子向社會福利機構求救,暫時就住在該機構裡,但晚上當社工人員下班後,她丈夫却溜進該機構來打她。每當她聽到外面有車聲或腳步聲時,都擔心那是盛怒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丈夫逼近的聲音,最後她還是自願回家;因為在家裡,最少她知道丈夫現在正在上廁所或睡覺,可以有「暫時的解脫感」。離開家,面對的却是丈夫隨時會突然從某個角落跳出來,對她迎頭痛擊的「緊張感」。她不是「願意回家挨打」,而是整個社會環境無法免除她持續懸擱在心上的恐懼。
某些心理學家曾為此提出「深奧」的理論,大意是說,打老婆其實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丈夫固然有「病」而妻子也有「病」她的「病」還可能有三種。一是她內心深處有「渴望被懲罰的願望」;一是她懷疑自己做為一名「女人」和「妻子」是「失敗」的,而被丈夫毆打正代表自己的「失敗」「罪惡與羞辱」使她只能默默忍受;一是她認為丈夫打她正是「需要她」他越需要她,她就應該越愛他。因為有這幾種心理,所以雖長年挨打,仍能逆來順受。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打老婆的影子哲學
什麼樣的男人較會打老婆?答案是「每一種男人」。他們有的富有、有的貧窮;有的擁有博士學位、有的目不識丁;有的胖、有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瘦;有的住在鬧市、有的住在鄉下。在這方面做過深入調查的蘭利及李維說:「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幾乎每個男人都是潛在的打老婆者。」
也許「丈夫打老婆」不是新聞,「老婆打丈夫」才是新聞,不久前,某大公司高級主管因數十年來「不堪妻子虐待」而訴請離婚的事件,居然成為社會版的頭條新聞。在「家庭暴力」裡,「老婆打丈夫」的事情當然也是有的,只是可能較少,也較不會曝光而已。
但如果硬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似乎也有幾種男人顯得特別「手癢」一是他來自「爸爸打媽媽」的家庭,在這種家庭裡,女人必須是順服的,而男人則是絕對的統治者,他有「強迫性的丈夫氣概」不遺餘力地護衛自己的榮譽與財產,而妻子正是他的「財產」一是他像小孩子般不成熟,把過去對母親的依賴轉移到老婆身上,如果老婆無法滿足此一依賴需求,他就打她;這種男人也經常表現出嬰兒般的嫉妒,當生活中發生會威脅到原有安全感的變化,特別是妻子的獨立性與自主性增加時,他就想藉打老婆出氣。
這位社會學家說,「殺夫」和「殺妻」的家庭血案,在數目上約略相等,這表示夫妻雙方m.hetubook.com.com
在婚姻互動關係中具有同樣的暴力潛能,當「武器」抵消了雙方在體型及體力上的差異時,殺夫和殺妻的數目就會「平分秋色」但有些社會學家認為,妻子對丈夫使用暴力,乃至於「殺夫」。並不表示她們有像丈夫一樣的攻擊性,而是出於「絕望中的自衛」但不管是基於「自衛」或來自本身的「攻擊性」,老婆打(或還擊)丈夫的案例可能會越來越多,有人認為只要減少丈夫的「支配性」就能減少家庭暴力,事實上,在丈夫具有「絕對支配性」的家庭裡,妻子都不敢反抗,丈夫的暴力只是「備而不用」;反而是在「舉案齊眉」的家庭裡,較易發生衝突,而當暴力仍被視為解決衝突的合理手段時,丈夫出手「教訓」妻子,妻子亦不甘示弱地「還以顏色」,似乎會隨著兩性地位的日趨平等而日漸增加,這恐怕是一種難以避免的過程。
奇怪的是,這些社會學家並未做「女人是否會對此見義勇為」的實驗。不過有一個女性主義者在加州奧克蘭的街上倒是「恭逢盛會」,她看到路旁有一個男人用脚猛踢一位孕婦的肚子,她立刻停車,想上前干涉。而站在一旁看好戲的男人們立刻大聲叫囂:「妳不能這樣,她是他的老婆!妳不應該插手,www.hetubook.com.com
這不關你的事!」這位女性主義者不顧眾人「提醒」,勇敢地上前干涉,結果當然是被那位盛怒的丈夫「順便」修理一番。路人看到他打了「不是自己老婆的女人」,才覺得茲事體大,而報警處理。
對前一種男人來說,妻子如果發表和丈夫不同的意見(特別是政治方面)、不按時做家事、聽任小孩哭鬧、或主動要求性|交時,都有可能被打。對後一種男人來說,當妻子外出工作、回學校唸書、懷孕、減肥、買新衣服、甚至改變髮型等,都有可能被打。有一個醫師因為屋內開冷氣,而妻子沒將房門關上,即跳起來將她打成殘廢。事實上,在男尊女卑的社會裡,任何男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可能打老婆。
「打老婆」在世界各地都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習俗」,是「家庭政治的傳統」,也是「家務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社會學家曾做了三個「馬路心理學」實驗,結果發現:當男人看到路旁有一男人受到他人(男或女)毆打時,或者看到一個女人受到另一名女人毆打時,常會「見義勇為」上前勸架。但當他看到一個女人被男入毆打時,則會「袖手旁觀」,因為他認為那是「丈夫在打老婆」,是別人的「家務事」,即使搬到馬路上演出,自己也愛莫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