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 漫談貝多芬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卡拉揚和顧爾德,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村上:「卡拉揚只認真指揮自己的音樂,好像說,剩下的部分,隨便你自己看著辦吧。所以鋼琴的獨奏部分或裝飾奏(cadenza)等,顧爾德就自己創作出自己的世界。不過那前後,好像有些細微的不協調感覺噢。」
小澤:「顧爾德的音樂,說起來畢竟是自由的音樂。還有一點,他是加拿大人,或者說因為他是住在北美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非歐洲人,這一點可能差別很大。他住在非德語圈裡。 相對之下,卡拉揚老師的情況,貝多芬的音樂是難以動搖地根植在他心中的,所以從一開始就是德國式的,或可以說是嚴密的交響樂。而且卡拉揚老師這邊,也根本沒打算要巧妙配合顧爾德的音樂。和-圖-書
村上:「是不是事前沒做好合奏,練習不夠嗎?」
第一樂章,管弦樂又長又重的序奏結束,顧爾德的鋼琴開始,接著是兩者交織。
小澤:「是錯開了。啊,這裡的切入方式也不同。」
小澤:「不過,卡拉揚老師這邊好像絲毫都不在意這種事。」
小澤:「這個嘛,一九五七年,說起來和-圖-書大概顧爾德也才出道沒多久。」
小澤:「不過這樣聽著,很有意思噢。在協奏曲中能這樣不考慮獨奏者這邊,還能指揮交響樂團堂堂演奏的,找不到別人了。」
小澤:「不,應該有練。不過這種情況,獨奏者彈的地方,大體上管弦樂這邊必須配合才行……。」
村上:「當時的卡拉揚和顧爾德,地位相當不同吧?」

村上:和-圖-書「不在意喔。滿腦子只專注在自己的世界。顧爾德也從一開始就不顧那個,以自己的步調彈著。卡拉揚往垂直方向創作音樂,另一方面顧爾德則往水平方向看。好像這樣。」
村上:「我想,這裡剛開始管弦樂的出場,可以說非常貝多芬式,或扎實的德國式音樂。但以年輕的顧爾德來看,可能想跟那個稍微錯開一點,以自己的步調進行,建立起自己和*圖*書的音樂,有這種心吧。這兩者的姿勢有點不太吻合,或者可以說細處分別有點錯開。不過,雖然如此並沒有感覺特別不好。」

村上:「這地方,管弦樂和鋼琴不合,對嗎?」
村上:「今天想請您聽聽卡拉揚和顧爾德同台演出的貝多芬第三號協奏曲的演奏。不過不是正規錄音,是一九五七年在柏林演奏會上現場錄的。樂團是柏林愛樂管弦樂團。」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