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一個人在世,不論他自己以爲如何的能幹,如何的了不起,積了許多「私有」的財富資源,仔細研究起來,一切還不是取之社會、受於社會、屬於社會?隨便舉個例子,臺灣有許多成功的企業家,要是他們生長在大陸或非洲的社會,他們能累積億兆的財富嗎?每個人卽使如我們常人,欠社會的,實在已欠得太多,死後絕對不能再欠!不但不能再欠,能還些債時也該還些!以我而言,在我的寫作中,我曾經說過:「處理遺體最簡單和最好的辦法,是把我的遺體,捐給當地大學的醫學院。器官中仍可用的,可移植給需要的人,餘下的可給學生們做解剖的教材,再餘下的可火化成灰,把灰當作肥料。如果人們還相信國劇中烏盆計(或名奇冤報)的那種鬼故事,以致沒有人要這種肥料,那麽就偷偷的丟到垃圾中。」在美國的遺囑中,我就依這個原則寫上,知道我的家人會尊重我的意見而實行。如今在臺灣,怕死後朋友們堅持:「我們不能這樣對待孫先生。」現在寄出了上述的「約定書」,眞是了却一件心願,可身後無事了。www•hetubook•com•com同時深感能響應和贊助榮總這種突破風氣的善舉,正是社會上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如果我們值得親朋和社會懷念的話,那麼,懷念我們的信仰和行爲,比懷念一堆黃土和白骨,不更美嗎?
史銘
其實,從實際的事實來看,世間無論怎樣了不起的大人物、富人物、貴人物,有多少人能追蹤他們十代或二十代以前祖先的墳墓?更不必談百代、千代了!難道百代、千代以前的祖先不算數嗎?沒有他們會有我們嗎?很可嘆氣的,是除了極少數人物,如秦始皇的墳墓外,多少白骨今何在?無疑的,在長遠的立場下,墳墓制度是一種「失敗」的制度,是一種自騙騙人的制度,而人們仍喜歡在楊梅,在 Flushing,在其他許多地方,慎重嚴肅地建立墳墓制度的堡壘!有沒有想一想、問一問:它們會維持多久呢,該維持多久呢?
大家都希望,人死了能如基督徒和佛教徒所夢想的去天堂或西天,沒有人會想或願想,這www•hetubook.com•com種剝奪社會資源和霸佔活人土地的自私行爲和「罪過」風氣,只有增加了死人的罪戾,減少了他們昇天的機會!何況宗教都强調靈魂和屍體的分開,只讓靈魂永生,而我們却偏要重視屍體,奉爲聖物!
自立晚報,一九八五、五、十八
我們的社會上有一種風氣,就是人死了,把處理遺體,當作天大的要事,勞民傷財,製造公害。即使沒有錢的人家,也要借了錢,花許多錢在殯葬上,有錢的人家,更不必說,那種浪費社會資源的情形,着實令人可怕!世界上有四十多億的人口,大多數的人「生活」在沒有飯吃、沒有屋住、沒有土耕的困苦狀況下,而我們這裏,却浪費財資,還讓死人佔去許多寶貴的土地,在「眼不見、心不想」的情形下,堂堂皇皇的奉爲腐化屍體的聖地!
自立晚報,一九八五、五、十
祖墳今何在?
在「自立晚報」七十四年五月十日第三版讀www.hetubook.com.com到孫博士「突破風氣」一文,鼓吹大家死後把屍體捐給醫院作研究教學與醫療之用,他自己以身作則,已經向榮民總醫院約定這樣做了。我讀後很受感動。這個做法很科學,有物盡其用之理。也很哲學,由於人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更合乎史學,因爲宇宙有它生命的終點。六年前的夏天,孫博士曾到中心診所的病房看我,我親口告訴他:「我不信神,你就是我的上帝。」現在我要公開的說:「我死後把屍體捐贈大醫院,我要拜孫觀漢爲老師。」
任我們從宗教、從科學、從人道、從情感的各立場,講得天花亂墜,這種千年來的風氣有牢不可破的「習慣」維護着,社會上要想一般性的突破,是不是還言之過早哩?!
我認識的朋友中,很多有怪怪的性格,孫觀漢博士更是怪怪中的怪怪的。他是中國原子科學之父,却謙虛得像一名小學生。他在美國擁有四十多種專利,却甘心回國在清華大學過一種也算叫化子的生活。他滿腦子科學寶藏,却消耗精神寫一些悲天憫人的雜文。他和我同年,按中國歲數說,已步入七十二歲,但他能吃和*圖*書酒能吃肥肉,一副鄉巴佬的樸實厚道而特立獨行的胸襟,使他健康逾恆。
懷念祖先是最美的情感之一,但如果祖先們因爲佔了活人的土地而感不安,做子孫們能心安嗎?大家不能採用別的方法來懷念祖先嗎?
響應捐屍
實際上大家如願面對事實,了解一切的生物,死了有如一條狗或一隻蒼蠅,都腐化成水、二氧化碳、礦物體等無機物,人類能例外嗎?卽使埃及的木乃伊,幾千年後,能保存成一個乾巴巴的黑硬「東西」,但是再過幾萬年,還不是會一樣的風化、腐化?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對我們活不到一百歲的人來說,是長長的時間,但和宇宙進化的幾百億年來比,只是一剎那而已。換句話說,無論大家怎麼樣的要保全我們的屍體,沒有「人」能逃出自然的力量,一剎那之間,不管你喜歡與否,屍體終於化爲水、二氧化碳、礦物質等!
我已於今年(一九八五)五月十二日(母親節)修改了我預立的遺囑,把原來的兩句:「不哭不訃不祭奠,喜笑送我化青烟」,訂正爲:「死亡本是解脫關,www.hetubook.com•com將我屍體贈醫院」。並在遺囑上附打油詩曰:「去也空空來也空,人生原是一場夢,一場夢『來』是人生,來也空空去也空。」
突破風氣
世界上約有四十億左右的活人,大大多數的活人沒有寸土可稱爲己有,而少數的特權死人,却佔去了許多土地。爲什麼?難道眞該死人重於活人嗎?死人有知,一定會極感不安!
「本人自願立此約定書,於本人病故逝世後,願將整個遺體,無條件免酬捐贈,由榮民總醫院安排提供病理解剖,或大體解剖醫學研究,特立此約定書爲證。」最近(一九八五年三月廿日)寄出了上面這張小文件。
工商社會流行一個笑話:一位刻苦成功的企業家,臨死時叮嚀子孫說,目前科技發達,我死後你們一定要把我從頭髮到脚趾甲,都加工變賣成錢,擴大營業。子孫答允了,他纔嚥下最後一口氣。五分鐘以後,他又喃喃的交待;賣我身體髮膚時,要收現錢,不能上了空頭支票的當。這個笑話所顯示的極端自私自利的心理,和孫博士倡導的取之社會還之社會的行爲,不可以道理計。我首先響應孫博士的主張,使他感到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