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不相信食物有寒熱之分,也不相信人的體質有寒底、熱底之分,總認為凡是可吃的、營養豐富的物品,皆可以隨便吃,尤其是體弱之人,或病後急需恢復精神體力,為著爭取營養,更要多吃有益的食品;甚而有病之人,但求想吃東西,則不妨吃任何物品,不必禁戒。倘若吃了出問題,則歸咎自己的吸收機能不濟事
https://www.hetubook.com.com。
一九五八年初,我選擇了二百多種可作藥用亦可作食療用途的物品,在報章連載刊出,其後分成八集出版,書名「食用的藥物」。十多年來,我在業務上,不時將此類物品,介紹給病者作為輔助治療劑或食療品,往往收到促進病體痊癒的效果。
但是www.hetubook.com.com,不是熱底之人便代表壯健,寒底之人代表虛弱,其實這兩種人的胃腸或其他臟腑,皆有「偏差」問題存在。須知一個人,總要吃「寒」無妨,吃「熱」無礙,身體才是真正健康。
「食療藥物」,就是根據近十多年來,在業務上新得到的臨床實踐經驗,將舊作經過嚴謹的增刪修訂而寫成的,比之以前所寫的食和_圖_書用的藥物,還增加了數十種物品,合計有三百種。對於每一種物品的功能、用法、分量、禁忌,都作顯淺的解釋,務使讀者開卷可明,應用方便。
這本書的文字裡,往往用寒、熱這兩個字來說明物品的性質;好多時又用「熱底」、「寒底」這兩個名詞,來說明人的體質。
然則寒底、熱底之類問題,是否存在?人口多的家庭,想得出和-圖-書結論,有時是不難的。因為家人之中,有些人,吃了一點燥熱的東西,如炸雞、煎蝦之類,可能發生口乾喉痛,覺得非常燥熱,甚或因此而生病;但吃了寒涼的東西,則沒有什麼問題,這種人,不妨稱為「熱底」。有些人,吃了寒涼之品,如冬瓜、大白菜、綠豆水、芥菜湯之類,隨即頭暈眼花,反胃作悶,小便頻頻,大便下瀉,每因此而生病,但吃了燥www.hetubook.com.com熱的東西,則絕無問題,這種人,不妨稱為「寒底」。
鍾庸於香港
一九七一年十月一日
關於寒底、熱底之類名詞,上了年紀的廣州人,大多數能領會其意義的,但外省人士,可能不懂得寒底、熱底是什麼意思。曾有人向我提意見,希望能作最顯淺的說明。因此,在這裡我想談談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