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我的名字叫「橄欖」

有人敲門。我打開門後,發現是一位俊美的工匠坊學徒,迷人的杏眼睜得大大的。他說我們的弟兄,鍍金師高雅.埃芬迪的屍體已經在一口廢棄的井裡發現,他的葬禮將於下午禱告時在米希瑪清真寺舉行。說完他便快跑離開,向其他人傳遞這個消息。阿拉,願您保佑我們。
繪畫藝術開始之前,只有黑暗;當它結束之後,也只有黑暗。透過我們的色彩、顏料、技巧與熱情,我們記得阿拉曾命令我們「看」!知曉,是記住你曾經看見;看見,是知曉而無需記憶。因此,繪畫正是記住黑暗。熱愛繪畫,並從黑暗中看見色彩與影像的前輩大師們,渴望藉由顏色,返回阿拉的黑暗。缺乏記憶的藝術家們非但不記得阿拉,也不記得祂的黑暗。所有偉大的畫師,在自己的畫裡,都一直在尋找潛藏於顏色中、超越時間外的深沉空虛。讓我說一個赫拉特知名前輩大
其三
波斯詩人雅米的《親密之禮》內容講述聖人的故事,根據拉米葉.卻勒比的土耳其文翻譯,其中有一則故事。黑羊王朝統治者吉罕沙皇的書籍工匠坊中,著名的大師,大不里士的謝赫.阿里繪製了一冊精美的《胡索瑞夫與席琳》。根據我所聽說的,在這本歷時十一年才完成的偉大手抄本裡,細密畫大師中的巨匠謝赫.阿里,展現了無與倫比的才華與技巧,畫出極為華美精緻的圖畫,只有過去最偉大的大師畢薩德才可能與之匹敵。甚至手抄繪本方完成一半,吉罕沙皇就已經知道,他即將擁有一本全世界最富麗堂皇的書本。從此之後,他便活在恐懼和妒忌中,憂慮著白羊王朝的統治者,年輕的塔爾.哈珊,並宣布他為自己的大敵。不僅如此,吉罕沙皇很快察覺到,雖然書本完成後他的威望將大幅提升,但塔爾.哈珊也可能製作出另一本更完美的手抄本。身為極端好猜忌的人,吉罕沙皇被滿腦子的壞念頭折磨:「如果別人有幸得到如此才華,該怎麼辦?」他立刻明白,如果這位細密畫巨匠再畫另一本,甚至是更好的一本,那將一定是替他的敵人塔爾.哈珊所繪。所以,為了防和-圖-書止自己以外的人擁有這本偉大巨作,吉罕沙皇決定等到細密畫大師謝赫.阿里一完成書之後,就殺了他。然而後宮一位善良的切爾克斯美女勸告他,弄瞎細密畫大師就已足夠。吉罕沙皇毫不猶豫地接納了這個聰明的意見,並把自己的決定講給周圍阿諛奉承之士聽,直到最後傳進謝赫.阿里的耳裡。儘管得知自己的下場,謝赫.阿里並不像其他普通畫家可能會做的,放下手中半完成的書,逃往大不里士。他也不玩把戲,像是放慢手抄本的進度,或是畫出較為拙劣的圖畫,讓書本無法「完美」,藉此逃過失明的命運。相反地,他甚至更熱情執著地投入工作。在獨居的房子裡,晨禱過後他便開始工作,不間斷地一次又一次畫著同樣的馬匹、柏樹、愛侶、惡龍,以及英俊的王子,在燭光中畫到深夜,直到流出灼痛的淚水。許多時候,他會好幾天凝視著一張赫拉特偉大前輩大師的圖畫,然後原封不動地複製在另一張紙上。終於,他完成了黑羊王朝吉罕沙皇的書。接著,正如細密畫大師預期的,他先是得到無數讚美與黃金,然後就被一根用來固定包頭巾的尖銳羽毛針刺瞎了雙眼。痛楚尚未消退,謝赫.阿里即離開赫拉特,投奔白羊王朝的塔爾.哈珊。「是的,沒錯,我瞎了。」他向塔爾.哈珊解釋:「但我記得過去十一年來繪畫的手抄本中,每一項華麗的細節,每一絲痕跡,每一個筆觸。而我的手能夠從記憶中再畫一遍。偉大的殿下,我可以為您畫出絕世經典。既然我的眼睛不再受世間的污穢所擾,我將能從記憶中,描繪出阿拉的一切榮耀,展現它們最純淨的樣貌。」塔爾.哈珊相信了偉大細密畫大師的話;而這位細密畫大師也信守諾言,憑藉記憶,為白羊王朝的統治者畫出一本最輝煌的書本。大家都知道,這本新書提供一股精神力量,支持著塔爾.哈珊,使他之後打敗黑羊王朝,並幫助這位不敗的大汗在靠近賓戈省的一場突擊中,殺死了吉罕沙皇。後來,征服者穆哈瑪汗蘇丹,願他安息,在奧特盧貝利戰役擊敗永遠不敗的塔爾.哈珊,於是這本輝煌的書籍,以及大不里士的謝赫.阿里為已故吉罕沙皇所繪的那本書,便成為蘇丹殿下的財寶,保存在伊斯坦堡。那些能真正看見的人,便可知曉。
午禱過後,當我正愉快地揮筆描繪男孩們甜美的臉孔時,聽見門口傳來敲門聲。我嚇了一跳,手微微一抖。放下畫筆後,我小心地把膝上的畫板放到一旁。我像風似地衝向門邊,開門之前輕聲禱告。m•hetubook•com.com我不會對你們隱瞞任何事,因為能夠從這本書裡聽見我說話的你們,比起居住在這片污穢、悲慘世界中的我們,還要接近阿拉。阿克巴汗,印度斯坦的君王,世上最富有的人,正在籌畫一本未來將成為傳奇的書籍。為了實現計畫,他傳話到伊斯蘭世界各個角落,邀請全世界最偉大的藝術家加入。他派遣到伊斯坦堡的使者們,昨天拜訪過我,邀請我前往印度斯坦。這一次,我打開門發現並不是他們,而是童年舊識布拉克,我根本早已忘了他。當年他沒能留下來與我們共事,他嫉妒我們。「什麼事?」
那麼,就讓我顯露吧。

三個關於失明與記憶的故事

「在大不里士,」布拉克說:「受到梅瑞克大師的影響,有些老式細密畫家仍舊認為失明是阿拉最至高無上的榮耀,若是年老而沒有失明,他們會覺得很難堪。甚至到今天,因為害怕別人認為這證明他們缺乏才華和技巧,他們會假裝失明。這種失明象徵道德崇高的觀念,加上受到卡兹文的亞默列丁影響,促使有些人會花好幾個星期坐在黑暗中,包圍在鏡子間,靠著一盞油燈微弱的火光,不吃不喝,只是瞪著赫拉特前輩大師所繪的書頁,目的是想學習一個瞎子觀看世界的方法,儘管自己並沒有真的失明。」
其二
布拉克之所以問有關失明與記憶的問題,顯然不完全是因為渴望聽我對奧斯曼大師這個問題的答案,而比較像是找藉口讓自己心安,因為他同時觀察著我的物品、我的房間與我的圖畫。但話說回來,我很高興看到我的故事對他有影響。「失明是幸福的境界,那裡不受魔鬼與罪惡的侵擾。」我告訴他。
「從一位畫家對失明與記憶的看法中,可以顯露出他的特質。」他說。

失明與記憶

他說是來友誼拜訪,來聊聊天,並看看我的繪畫。我迎他進門,讓他自己瞧個夠。我聽說今天他才去拜訪繪畫總督奧斯曼大師,並親吻了他的手。這位偉大的大師,他解釋道,給了他幾句哲言,讓他思考。
其一
由於蘇里曼汗蘇丹,天堂的居民,律法的制訂者,偏好書法勝於繪畫,當時有志難伸的細密畫家便講述這個故事,視其為繪畫超越書法的例子。然而,任何一個用心的讀者都會明白,這個故事其實是關於失明與記憶。世界的統治者帖木兒死後,他的子孫彼此展開殘暴的廝殺。一旦其中一人成功地征服了另一座城市,他的第一個動作就是鑄造自己的錢幣,並在清真寺舉行講道。身為勝利者的第二件事,是把被他占有的書籍全部拆散,寫上新的獻詞,誇耀征服者為「世界的統治者」,並在書末加入新的題辭,然後重新裝訂,讓所有看見征服者書本的人相信他真的是世界的統治者。阿布杜拉地,帖木兒之孫烏魯大人的兒子,占領赫拉特之後,迅速動員他的細密畫家、書法家及裝訂師,強迫他們編輯一本書頌揚他的父親,一位書本插畫藝術的鑑賞家。由於當時書冊已被拆散,寫著文字的書頁也遭焚燒、摧毀,許多對照的圖畫因而混亂無序。烏魯大人的兒子知道,若不細心依照故事的內容編輯圖畫、裝訂書本,將是對父親的不敬,因此他召集了全赫拉特的細密畫家,要求他們講述畫中的故事,這麼一來,每一張圖畫才可以被放入正確的位置。只不過,每一位細密畫家講的故事都不一樣,結果反而讓正確的排版順序更加混亂。最後,他們找到最年長的細密畫總督。這位大師過去五十四年來,為所有曾經統治過赫拉特的沙皇與諸侯繪畫書籍,長年的勞力投入早已熄滅了他眼中的光芒。當人們發現此刻望著圖畫的年老大師其實已經瞎了,騷動四起,有些人大笑。年老的大師要求他們找來一個聰慧、不滿七歲、不會讀也不會寫的男孩,並帶到他跟前。年老的大師把好幾張圖畫放在他面前。「說說你看到了什麼。」他指示。當男孩開始描述圖畫時,年老的細密畫家抬起盲眼望向天空,細心聆聽,然後回答:「亞歷山大環抱著瀕死的大流士,出自菲爾多西的《君王之書》……這是記錄一位教師愛上了自己英俊的學生,出自薩地的《玫瑰花園》……醫生之間的比賽,出自內札米的《祕密之寶》……」其他細密畫家惱怒於年老失明的同儕說:「我們也能夠告訴你,這些都是最知名故事中最家喻戶曉的場景。」然而,年老失明的細密畫家把最困難的圖畫放在男孩面前,繼續專注傾聽。「胡爾穆茲連續毒殺書法家,出自菲爾多西的《君之書》。」他說,仍舊望向天空。「一個恐怖事件的拙劣複製品,戴綠帽的丈夫逮到妻子與情人躲在梨樹間,出自魯米的《瑪斯那威》。」他說。藉由此種方法,透過男孩的描述,他指認出所有看不見的圖畫,成功地讓書本正確地重新裝訂。烏魯大人帶兵進入赫拉特後,問年邁的細密畫家,究竟什麼祕密讓他,一個盲人,能夠指認其他細密畫大師就算親眼看見也無法分辨的故事。「並不像別人猜想的,我的記憶彌補了我的失明。」年邁的插畫家回答:「故事不僅藉由圖畫流傳,同時也透過文字,這一點我從沒忘記。」烏魯大人說,他自己的細密畫家也知道那些文字和故事,卻仍然無法按順序排列圖畫。「因為,」年老的細密畫家說:「他們很清楚關於繪畫的事情,因為那是他們的技巧和能力,但並不明白前輩大師卻是從阿拉真主的記憶中創造出那些圖畫。」烏魯大人問,一個小孩子怎麼會知道這些事。「小男孩並不知道,」年老的細密畫家說:「可是我,一個年老的失明細密畫家,明白阿拉創造的凡間世界可以讓一個聰慧的七歲男孩看懂。不但如此,阿拉創造這個塵間世界的目的,最主要是讓它能夠被人們觀看。之後,祂賜予我們文字,所以我們才能彼此分享,討論我們看見的事物。我們錯誤地以為這些故事起源於文字,圖畫只是用來裝飾故事而已。完全相反,繪畫的用意在於尋求阿拉的記憶,從祂觀看世界的角度來觀看世界。」www.hetubook•com.com和*圖*書
師的故事給你聽,解釋什麼叫記住這份黑暗。
兩百五十年前,阿拉伯細密畫家習慣在破曉時凝望西方地平線,以此種方式減輕所有細密畫家內心揮之不去的失明焦慮。同樣的道理,一世紀之後,許多設拉子的插畫家會在早晨空腹時,吃些揉碎的核桃與玫瑰花瓣。同一個時期,伊斯法罕的年老細密畫家相信陽光是失明的主因,使得他們像染瘟疫般,一個接一個屈服其下。因此他們通常會憑藉燭光,在房間一個幽暗的角落工作,避免陽光直射他們的工作桌。當一天結束,布哈拉的烏茲別克藝術家工匠坊裡,細密畫大師會用長老祝福過的清水洗滌眼睛。然而所有預防之中,只有赫拉特的細密畫家西以葉特.梅瑞克,偉大大師畢薩德的導師,發現了面對失明最純粹的方法。依照細密畫大師梅瑞克的想法,失明並不是一項懲罰,反而是阿拉賜予的冠冕,表揚終生為真主榮耀奉獻的繪畫家。原因在於,細密畫家藉由繪畫尋求阿拉眼中的凡間世界。然而這種獨特的眼界,只有在失明降臨後,才能從沉思中獲得;只有經過一輩子的辛苦作畫,當細密畫家耗盡一生,消磨殆盡www.hetubook.com.com眼力之後,才可能獲得。因此,唯有透過失明細密畫家的記憶,阿拉眼中的世界才會明晰。當衰老的細密畫家得到這幅影像後,也就是說,當他從記憶與失明的黑暗中看見了阿拉所見的世界時,他的手已經經歷一生的訓練,有能力把這輝煌的景色呈現於書頁。寫下無數赫拉特細密畫家傳奇的歷史學者默薩.穆罕默德.黑德.杜格拉在書中寫道,西以葉特.梅瑞克大師解釋前述繪畫概念時,舉了一個畫家畫馬的例子。他解釋,就算最愚鈍的畫家——腦袋空空就像今天的威尼斯畫家——當他看著一隻馬來畫馬時,畫出來的仍是記憶中的景象。因為,是這樣的,一個人不可能同時看著真的馬又看著畫紙上的馬。插畫家會先觀看馬匹,接著迅速把停留在腦中的印象轉換到紙上。在這當中,即使只是一眨眼的時間,畫家表現在紙上的並不是眼前的馬,而是記憶中剛才看到的那匹馬。這證明了,就算是最拙劣的插畫家,一幅畫也只有靠記憶才可能產生。延伸這個概念的邏輯,可以說一位細密畫家活躍的工作生涯,只是為了準備最終幸福的失明與失明記憶。也因此赫拉特的大師們,把他們為藏書家沙皇和諸侯創作的圖畫,當作手的訓練——如同練習。他們接受這些工作,在燭火下一天又一天無休無止地繪畫、觀看書頁,把工作的辛苦視為通往失明之路的愉快勞動。終其一生,細密畫大師梅瑞克不斷尋求能在最適當的時刻,得到這份最榮耀的可能結果。為了刻意加速失明,他會在指甲、米粒、甚至頭髮上,精雕細琢地描繪樹與樹上所有葉片。或者,為了小心地延遲無可避免的黑暗,他會輕鬆隨意地繪畫陽光普照的歡樂花園。他七十歲時,為了獎賞這位偉大的畫師,胡賽因.貝卡拉蘇丹允許他進入寶庫,那裡除了鎖著上萬冊蘇丹蒐集、珍藏的手抄繪本,還保存著武器、黃金、一匹匹堆疊的綢緞和絲絨。在金色枝狀燭台的燭光下,梅瑞克大師凝視赫拉特前輩大師畫筆下的華美書頁,每一篇皆是傳奇之作。經過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專注欣賞,偉大的大師瞎了。他成熟而順從地接受了這個事實,有如迎接阿拉的天使般,從此不再說話,也不再繪畫。《拉序德歷史》的作者默薩.穆罕默德.黑德.杜格拉,將事件的發展歸因於此:「一位細密畫家,在融入了阿拉永恆不朽的眼界和視野之後,永遠無法再返回為尋常人類所繪的手抄本圖畫。」他更補充:「當失明細密畫家的記憶達到阿拉之處時,那裡是絕對的寂靜、賜福的黑暗,以及一張白紙的永恆無限。」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