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閱讀,盡量定期讓所有家庭成員一起閱讀。」
*「讓孩子努力地找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根據研究顯示,老師與學生都認為成功學生的特質並非如此。我們採訪過全國各地的老師,他們認為父母可以在學業方面這般支持、引導孩子:
孩子的藉口
但事實上,你真的覺得孩子(尤其是青少年)會流露出感激之情嗎?但父母容易掉入陷阱卻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儘管這個陷阱相當誘人,還是要記住,老師們一直提到,這麼做最容易干擾孩子學習。而這樣的陷阱,也和我們在本章https://m.hetubook.com.com中討論的觀點相悖。
正如在第一章所討論的,如果父母拯救孩子,不讓他們在學校犯錯,便會落入我們諮商時最常見的陷阱之一:救援陷阱。
*「讓孩子在充滿挑戰的情況下掙扎,可以引導他們,但不要直接幫他們解決問題,要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關心孩子,跟他們討論怎麼處理這種情況會更好,或有更正面的結果;愛他們真正的模樣,欣賞他們的優點和天分。」
*「父母不只可以在孩子『卡』在數學作業上時伸出援手,也可以讓他們在家自行解決問題,但不要幫他https://www•hetubook•com•com
們做完所有事情。」
*「老師做事沒有條理。」
*「如果我不這麼做,晚上孩子又要大爆走。」
*「父母能做的最重要事情,是參與孩子的教育:認識孩子的老師是哪幾位、知道孩子都在學些什麼等等,但不要當直升機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要了解加強孩子的能力,並不等於良好的教育方式;要讓孩子自行和老師溝通,鼓勵孩子和可以成為他們心靈導師,或在將來可以為他們寫推薦信的長輩建立良好關係。」
*「父母的角色是有時該扮『黑臉』,不能總是和圖書對孩子讓步;老師的角色是教育和加強孩子進入成年階段的能力。」
父母也告訴我們,當知道孩子需要他們,而他們也能幫上大忙時,感覺真好!他們覺得這樣幫孩子,就算是參與了孩子的生活,也覺得孩子會因此而感激他們。
*「我相信培養、塑造孩子的職業道德、組織性、注重細節等等,是很重要的。」
*「沒人告訴我明天要交作業。」
*「昨晚孩子因為沒做完專題而感到恐慌,所以我必須幫他。」
*「如果你不這麼做,我的分數會很差,學年平均成績也會下降。」
*「這是個和_圖_書團體專題作業,卻只有我一個人在做。」
父母的藉口
*「僅此一次,下不為例。」
我們從每天諮商的學生及每週互動的老師中得到的第一手資訊了解到,親子的溝通方式才是最需要被拯救的(有時他們甚至沒意識到這一點)。以下便是孩子和父母會說的一些藉口:
*「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可透過提問的方式,但不要直接幫孩子做完事情。」
*「想揠苗助長的話,就幫孩子做完所有事情。孩子需要機會掙扎、努力與失敗。雖然不要幫助孩子脫離困境,但可以在必要時,給予他們支持。」
我們沒刪除老師們的回www.hetubook.com.com
答,也並非只留下符合我們觀點的回答。所有研究人員、老師、行政人員和醫生們都認為,孩子最重要的技能和能力,是透過機會練習如何解決問題;與此同時,又能體諒他人,並接受自己選擇的後果。
*「老師直到昨天才將作業公布在網站上。」
*「如果我不這麼做,孩子會恨我。」
*「鼓勵孩子培養自己的興趣,教導他們成功並不是因為『聰明』、『有天分』、『擅長運動』,而是因為『努力』、『毅力』和『耐力』」
*讓孩子「閱讀、閱讀、再閱讀」!
*「我昨天去練足球,所以忘記看網站。」
*「無論如何,他的老師太糟糕了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