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未來所需的技能,從體育活動中培養
有一位朋友是小聯盟棒球隊教練,這支球隊是由十一歲孩子所組成,本賽季有超過二十五場比賽,持續約四個月。這個球隊在季末打進了決賽,並得到讓男孩們自傲的亞軍獎杯。
賽季結束後的幾個星期,某位父母聯絡教練,問他是否可以去拿兒子的獎杯?教練卻花了好幾分鐘才想起這個孩子是誰,因為他只打了四場比賽就退出了球隊,說他「討厭棒球」。這個孩子三個月內不曾參加過一次練習,也沒有參加最後的二十幾場比賽,但是, 他的父母卻在他選擇拋棄自己的隊友後,還認為他應該拿到巡迴賽的獎杯。
——羅恩博士
以前的孩子會央求父母讓他們參加有組織的運動;時至今日,卻產生了許多改變,父母時常讓孩子參加至少一項運動,且沒問過孩子的意見。不論孩子想不想要,在球隊裡打一整年的球都是件稀鬆平常的事。而且,有不少父母會去「獵教練」,也就是說,他們會試著讓孩子擁有最好的教練,能夠和朋友一起進入球隊打球,還會買最好的裝備,希望讓球隊成功、讓孩子在其中擔任重要的角色,殊不知孩子會因此錯過許多學習機會,例如,對此項運動認真的態度、設立目標、學習如何與人溝通等,自己也會因此踏入即時滿足世代的陷阱。
我們在前面章節中提到,許多父母難以拒絕拯救孩子學業的誘惑,不過,過度干預孩子的體育活動,也可能會造成影響。因為干預過度,希望保護孩子,不讓他們面對不可預知的情況,會讓應變能力和克服障礙的能力更難以建立。
為什麼要讓孩子參加體育活動?
——羅恩博士
透過體育活動,學習直接溝通
之前我去看過一場青少年足球錦標賽,我的朋友是其中一個由十歲孩子所組成隊伍的教練,他們剛與冠軍失之交臂,但是每個孩子都得到了獎牌,臉上還掛著燦爛的笑容。孩子的父母給他們很多擁抱,並討論要加開一場披薩派對來慶祝。
雖然體育活動為孩子提供了許多學習機會,例如,如何努力、勤奮、堅持不懈,但還是要有父母的支持,孩子才能真正地學會這些技巧。如果父母時常批評教練、抱怨孩子上場的時間太少,或試圖讓沒上場的孩子得到獎杯,便會破壞教練所教導的一切。
我跟教練說:「這看起來實在不像是剛剛輸球的隊伍。」他回答說:「這都是因為孩子們打了一場本季最好的比賽,而且表現大大優於他們所預期。」對他們而言,球打得這麼好,是非常成功的一件事,而且每個人對於孩子的好表現都感到非常自豪。和*圖*書
體育活動的另一個重要部分是溝通。孩子們需要練習溝通,而且機會越多越好;而參與一項體育活動,便等於打開許多新的機會之門。首先,對幼兒而言,遵從教練的指令可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因為幼兒只習慣聽父母和老師的話,且每天看到父母和老師,他們可能不認為自己有所選擇,但要聽從教練的話(教練算是一個全新的權威人物),他們或許得花些時間適應。再說,一般因為安全問題,教練的規定往往相當嚴格,他們執行這些規則的方式也和父母、老師不同。
父母介入並協調孩子的經驗,甚至為了讓孩子成功,而比孩子更努力、認真,孩子便無法在參與的過程中受益,因為他們會覺得功勞是父母的,而不是自己的。
雖然在其他環境中也會遇到類似問題,但孩子參與體育活動時,和*圖*書教練幾乎都在場,所以當父母得知孩子面臨社交上的挑戰時,可能會有兩種選擇:一種是下結論,並打電話向其他父母抱怨教練;另一種是悄悄地與教練見面,仔細了解情況,然後根據教練所提供的資訊,鼓勵孩子與教練討論,找出一些方法來處理。前者看來相當誘人,因為它對問題作出了即時反應,但是這麼做,沒辦法教會孩子如何自行處理問題,還可能引發更多問題;後者則可教孩子如何做事會更周到,不要馬上選擇一個無效的解決方式。
每當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相處,便是在學習如何交朋友、如何維持友誼、如何一起玩、如何溝通等日常生活會用得到的技巧,而體育活動完美地填補了這方面的需求,因為對絕大多數的孩子而言,玩是天經地義的事。不過,要跟別人一起打出一場好球,就需要多點練習了。幸運的是,幼兒時期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可透過有組織的活動,來練習這個技巧。
從事團和_圖_書
體運動可以給孩子許多機會學習在其他環境中很難學到的技能,因為團隊運動需要考慮到他人,並在同一時間內努力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如果孩子有攜手合作會更成功的概念,更能促進團隊合作。而團隊合作一詞,也適用於其他情況。
一般教練都有著明確的目標——提升球員的球技,同時培養他們對比賽的熱情與對球隊的認同感。所以,教練會在整個練習和比賽中,不斷地與自己隊上的球員溝通。他們可能多多少少比父母還要嚴格,但我們最喜歡的是,教練與球員的溝通不需要透過電子產品,是一種基本的語言溝通,外加非語言暗示。教練不會在練習的時候傳簡訊、電子郵件或即時訊息給球員,他們會直接與球員討論,直接表達他們的期望。
孩子們需要聽到有人不斷地說「努力就有回報」,因為這些知識和經驗將幫助他們面對未來生活的艱鉅挑戰。對於即時滿足世代的孩子而言,這是彌足珍貴的一課。不過,體育活動中少有和*圖*書即時滿足感,將於本章後面加以說明。
正如老師、教育行政人員和父母強調應變能力、努力、社交技能是兒童和成人的成功指標,我們所訪談的教練也強調相同的特質。他們認為「勤奮」、「努力」、「堅持不懈」以及「著重大局」的能力,都是成功運動員的重要特質。
參與團體運動,學習團隊合作技巧
此外,父母可與教練並肩合作,支持孩子們的團隊合作,因為體育團隊都有社交需求,像是球員間的競爭、社交派系的發展;彼此間也會有些適當或不適當的玩笑,如果父母能與教練合作,便可避免不好的情況發生。
孩子們常常從教練口中聽到「職業道德」、「練習」、「團隊合作」以及「奉獻」等詞,所以從小就對這些概念相當熟悉。在這樣的情況下練習這些「人生」技巧,不但有趣,且有意義。如果再加上經常運動對健康帶來的益處,體育便可成為健康童年的重要一環。
運動倫理是青少和_圖_書年體育中最重要的一課。正如老師除了讓幼兒天天在課堂上閱讀,也會要求他們在家閱讀一樣,教練對團隊中的孩子也要求同樣的事,例如,棒球教練會要求孩子們練習投球、接球和揮棒。而那些不只在規定時間內練習的孩子所能發揮的技巧與速度,一定比沒有多練習的孩子來得好。當孩子發現自己的閱讀水準提高,或是看到自己投球、接球、揮棒的技巧更好時,他們便會得到一個強而有力的感想:辛苦總有回報。因為練習是球隊的一部分,孩子對此沒有疑問,所以很少有孩子會問教練:「為什麼我們要練習?」、「為什麼我們不能直接比賽?」,就是因為他們心裡有答案,這一點不用教;他們會體驗到整個隊伍因為練習越多,而進步得越快。
大多數的幼兒教練們了解,五、六歲孩子參與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對運動和運動團體的喜愛。但是,隨著孩子的年齡漸長,就不能像對待幼兒般呵護了。
體驗「努力就有回報」的運動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