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把對寶琳的反感寫入了《克里曼甲洛的雪》這篇小說中。小說中那位垂死的男主角受了一位富婆的誘惑,過著漫無人生目的的生活,使他失去做個完美藝術作家的意志,這正是他與寶琳結合後的寫照。海明威後來說,克里曼甲洛象徵一座感情與藝術生命的山,他攀登上去後,就像一個戰士戰鬥之後負了重傷,雖然他勝利了,對他來說,面臨生命終結的威脅,仍然是一場空虛的感覺和無盡的痛苦。這種心態就像是他從克里曼甲洛的山頂滾落到山腳,弄得遍體鱗傷,垂垂待斃。雖然後來海明威在感情上有了瑪莎和瑪麗的彌補,他卻再也沒有爬上克里曼甲洛山頂的熱情了,以後的他就像永遠停留在克里曼甲洛山麓。
海明威對女人總具有奇妙的幻想,在伊凡西契之後他又有豔遇了。一九五九年夏天,海明威在西班牙遇見了一位愛爾蘭少女,名叫華麗維(Valevie),也是十九歲,臉如水蜜桃,有許多雀斑,沒有化粧,非常天真。她陪伴海明威在西班牙的那段旅程,難免有肌膚之親,因為她暫時充當他的旅行秘書。一九六〇年海明威安排華麗維來美國戲劇藝術學院讀書。為了避免瑪麗和*圖*書知道,並安排了他們秘密通信的方式。方法是她用一個A字母為名寫的信寄交給海明威的私人醫生,而後由那位醫生轉交給海明威。其實,海明威根本不用這樣做,瑪麗早已清楚他的事情,只是不願追問。晚年的海明威情緒乖戾,瑪麗可說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來維繫他們的婚姻,不管海明威生前死後,她對他都同樣忠貞。在海明威死後,瑪麗僱了華麗維來幫忙整理海明威的書稿。後來華麗維嫁給海明威最小的一位當醫生的兒子。海明威在他的晚年有瑪麗這樣一位賢妻,真是幸運。
在海明威的小說中,女主角最接近寶琳的是《克里曼甲洛的雪》(電影中譯為《雪山盟》)中的海倫。寶琳跟海倫這一型的女人,不像海明威的第一任妻子哈德莉那樣肯為丈夫犧牲。海倫這個角色就暗示了寶琳對她的作家丈夫不但不加以鼓勵,反而引導他沉迷於奢侈懶惰的生活中,而使他的天才不能發揮。後來他的第三任太太瑪莎也是一位身材修長的女郎,海明威在他的《第五縱隊》裡,以桃樂絲那位女主角來影射瑪莎是一個缺乏悟性的愚鈍女人,說她是個搖著膝蓋自我陶醉的自由主義和*圖*書者。寶琳與瑪莎都無法與哈德莉抗衡,他越到後來越覺得哈德莉可愛。一九三九年,當海明威與寶琳進行不愉快的離婚手續時,他寫信要求哈德莉到一森林遊樂區見一次面。然而,這時哈德莉已與保羅.史卡特.摩列爾結了婚,哈德莉只得邀請海明威到他們家裡共度聖誕節,海明威拒絕了。他與瑪莎婚後不到三年便鬧彆扭。一九四三年春海明威又寫信邀約哈德莉見面,並在信中詳述往日歡樂的情景,使哈德莉也非常感懷過去。海明威與寶琳的十二年婚姻生活中,大部分的時間還算愉快,大概是海明威不滿寶琳娘家那種金錢優勢,故意常常酗酒喧鬧來反抗她,這使得寶琳忍無可忍。因此,縱然在一九三七年的某一個晚上,瑪莎.吉兒賀恩(後來成為他的第三任太太)沒有在酒吧和他相遇,他與寶琳恐也無法挽回。以後的三年,海明威和瑪莎住在西班牙,毫無顧忌地旅遊戀愛,終於一九四〇年海明威與寶琳辦理離婚手續,而與瑪莎結婚。海明威與寶琳離婚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說他們之間的性生活無法協調,因為寶琳經過兩次剖腹生產後,醫生警告不可再懷孕,而寶琳是天主教徒,拒絕和圖書
採取避孕措施。在這種情形下,性行為是無法協調的,海明威說除了離婚之外,別無選擇。海明威與瑪莎結婚剛滿五年的時候,她便發現海明威除了他的作品外,別無可取的地方。她說海明威是個最不可靠的男人,比一條眼鏡蛇還要不可信賴。海明威則說,他的一生中所犯最大的錯誤就是與瑪莎結合這件事。瑪莎是個有野心的女人,實際上她是一位女作家和記者。一位記者是無法安於家庭生活的,而海明威也同樣是一天到晚逗留在外面。海明威有一次對他的弟弟說,瑪莎叫他戴綠帽子,他受不了,並且她把這種事寫成小說,登在報上。海明威說,瑪莎真是一個最狠毒且又具有野心的女人。海明威與瑪莎決裂時,瑪麗.魏爾雪便補上了。費茲傑羅曾經說過,海明威的每本巨著都需要一個新的女人為它催生。哈德莉使他寫了《太陽又依舊上升》;寶琳使他完成《戰地春夢》;瑪莎使他產生了《戰地鐘聲》。但是瑪麗.魏爾雪則沒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在瑪麗之後,海明威只寫了《渡河入林》和一些回憶性質的雜文,他的中篇小說《老人與海》算是他最具創意的藝術架構,卻不是與瑪麗最熱戀的時候寫hetubook.com.com
的,所以不算是她催生的。一九四四年海明威與她在倫敦初次見面,那時瑪麗是時代雜誌的一位女記者,身材小巧,頭髮金色,面貌秀麗,海明威稱她為小美人。她是美國明尼蘇達州人。一九四六年四月十四日他們結了婚。她做了海明威的第四任妻子後,與海明威平淡度日,悉心照顧他那不平衡的晚年心緒,他們有愉快的時候,也有衝突的時候,但由於瑪麗的忍讓,衝突總能平息過去。瑪麗也曾懷過孕,因為左輸卵管破裂而失去嬰兒。瑪麗是個能幹的妻子,管家烹飪之外,常隨侍在海明威身邊,有如保鑣,又為他調酒。海明威曾這樣寫道:「瑪麗是個有耐力的女人,同時她也勇敢、嫵媚、機智。她不但看上去令人愉快,與她相處也非常愉快;她就是這樣一個好妻子。她也是一位優秀的女漁夫,射擊百發百中。她游泳行,烹飪好,更是個難得的好調酒師,也是一位偉大的園丁,她又是個業餘的星象家。她醉心於美術研究,她也懂得政治學和經濟學。她可以到義大利去當女船夫,也可以到西班牙去做大廈的女管家。她會說完美的非洲話,她常對我說:《杜巴,伊勒,楚巴,杜巴。》意思是說把空酒瓶和-圖-書拿開。當她不在家的時候,整個家比她要他拿開的空酒瓶要空虛。」字裡行間充滿了對她的讚美之詞。海明威的晚年情緒非常不穩定,常與瑪麗爭吵,但是她都能忍耐過去,且原諒他的不是,這是使他們的婚姻能延續下去的主要原因。海明威曾這樣寫道:「瑪麗有驚人的遺忘能力,她以最可愛的形式忘記任何人的不是,也許她整個晚上都在與你爭吵,但是到了週末她就完全忘記了;她既已原諒了自己,也原諒了你。」瑪麗不是個很年輕的女人,一九五二年十一月感恩節,她寫了一張短箋給海明威,上面說,感謝他在這樣漫長的日子裡,對她那麼好,沒有為別的更年輕漂亮的女人所誘惑。她所謂「更年輕漂亮的女人」指的是誰,海明威知道。那是一位比瑪麗年輕將近十歲的義大利女郎,名叫伊凡西契(A. Ivancich)。海明威曾經熱情地追求過,但失敗了。《渡河入林》中的女主角雷妮塔影射的就是她。一九五〇年六月海明威給她最後一封信上說,他會永遠愛她,如果她反對他與她通信的話,他以後就不會再寫信給她了。瑪麗對海明威這件事並不生氣,因為她知道十九歲的伊凡西契不會接受海明威的愛。